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8: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解析:本组题容易出错是没有弄清环境、资源以及人口之间的关系。第1题,据图可知,a表示资源开发,b和c表示生产活动和产品消费,d表示废弃物排放。第2题,据图可知a阶段表示资源的开发阶段,因此只有A项说法正确。
答案:1.C 2.A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第3~4题。
3.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4.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
解析:第3题,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产生的污染物多,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第4题,只要是污染物,不论放在哪里,如果不经过处理,肯定会对当地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3.A 4.D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据此完成第5~6题。
5.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
6.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
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
C.全球性 D.区域性
解析:第5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第6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答案:5.A 6.C
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展开,但伴随着2011~2012年亚欧等部分地区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千年寒冬”的说法又引发一场全球变暖是“阴谋论”的口水战。
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2010年11月公布的基林曲线。
(1)基林曲线显示的气温变化和CO2的体积浓度呈现出极为吻合的    相关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的变化趋势。?
(2)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第(1)题,首先阅读好基林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轴,方向和常见的数轴方向相反;纵坐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气温的变化,下半部分是CO2的体积浓度变化曲线。通过阅读两条曲线发现,二者总体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纵坐标的值都是越来越高,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全球变暖的含义需要正确理解。第(2)题,变暖后的影响应该是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分析,目前侧重分析的是不利影响。具体影响很多,只要分析得合理即可。
答案:(1)正
(2)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迅速减少。影响:①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威胁沿岸地区的安全;②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人类的农业生产;③气温和干湿度的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和分布范围的调整,例如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④极端天气增多,将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⑤对能源的消耗量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用电量增加;冬季取暖季节节省燃料。(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