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8: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后巩固·提能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环境问题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全球性的
B.酸雨只会影响局部地区
C.“臭氧层空洞”目前只在南极上空出现
D.全球增温会使海水大量蒸发而导致海平面下降
2010年3月由山东临淄区人民法院判决了“6·23”太公湖污染事故案。在这个案件中,王某等罪犯从2008年以来,多次用罐车拉“酸焦油”等化工废料到临淄、张店及其偏远山沟偷倒偷排,并直接导致了太公湖重大污染事故。据此回答2、3题。
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东省面积广阔,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B.属于不合理利用资源的行为
C.企业把需要耗费大量处理资金的废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排放,逃避监管
D.这样有利于上海等地的环境保护
3.地区间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___________的矛盾( )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4、5题。
4.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受到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
A.得克萨斯州沿海 B.佛罗里达州沿海
C.墨西哥沿海 D.古巴沿海
5.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是( )
A.休斯敦的石油化学工业
B.新奥尔良的海产品加工业
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
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
6.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C.随着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联系的不断增强,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全部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下图是环境问题的产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20世纪90年代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请判断下列选项的内容,将代号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①伏旱、夏涝 ②海啸 ③我国草场沙化、碱化面积增加
④粗脖子病 ⑤池塘鱼类大量死亡 ⑥上海附近地面下沉
⑦泥石流 ⑧土壤次生盐渍化 ⑨台风、寒潮 ⑩城市人口膨胀
(2)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上严重的灾害之一,其形成原因是:自然方面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现象的产生,告诉人们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案例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10年4月1日至26日,我国共出现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3次,扬沙2次。特别是4月24日至26日,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南部等地出现了较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其中甘肃遭遇近9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侵袭。强风、沙土地表和特殊地形的狭管效应是形成甘肃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恶劣的天气给人体健康、交通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多发生在____ _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为遏制沙尘暴天气,我国在该地区建设的大型生态林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沙尘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3)引起沙尘暴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4)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酸雨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在我国青藏高原也出现了;全球增温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得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3.【解析】2选C,3选C。第2题,偷排“酸焦油”已经对太公湖造成污染,把污染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排放属逃避监管、不负责任的行为,污染物的处理,不能以牺牲其他地区环境为代价。第3题,只顾自身利益而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其他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范围,属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5.【解析】4选B,5选B。第4题,此时吹偏北风,油污向东南方向漂流,佛罗里达州沿海将受其影响最大。第5题,由于这次海洋污染,海洋生物受其影响最为明显,海产品加工业受影响最大。
6.【解析】选B。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只靠不合成新物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工林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并未全部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等;南北极地区已存在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缺失。
7.【解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些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伏旱、夏涝、海啸、粗脖子病、泥石流、台风、寒潮等;有些则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如我国草场沙化、碱化面积增加、上海附近地面下沉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和地表植被破坏等因素有关,所以治理水土流失必须大力植树种草,走农林牧综合治理的道路。
答案:(1)自然原因:①②④⑦⑨,人为原因:③⑤⑥⑧⑩
(2)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高原上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缺乏植被的保护
植树种草,退耕还牧,走农林牧综合治理的道路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独具【规律方法】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要考虑人口的过度增长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以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在我国的分布、影响、产生原因及解决的措施。沙尘暴的影响可从身体健康、交通、室外作业等方面考虑。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与北方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有关,人为原因是植被的破坏,导致地表土壤裸露。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减少植被的破坏,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等方面回答。
答案:(1)西北 华北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三北防护林
(2)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交通、室外作业等。
(3)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
(4)合理放牧,定期轮牧;种植人工牧草、退耕还林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