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8: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宣传画:可持续发展
尝试探究: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并解释这些做
法的好处。
提示:污水处理和秸秆发电,污水处理既
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保护了其他的水体的污染;秸秆发电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实现了对大气的保护。了解
新的环境观和传统环境观的区别
掌握
可持续发展观
应用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
(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 ,就是人类的 ,也称为自然观,或 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 ,并制约着人类在 中的行为。基本认识环境观人地关系态度生产和生活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 的观点。
(2)新的环境观:“ ”或“人地归一”。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背景:人类经受了人口膨胀、 、环境污染和 的困扰。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 的需求,又不对 满足
其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地对立天人合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当代人后代人自身需求3.内容:①发展:要满足 的需求;②可持续:不能损害 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 。
4.基本思想:①鼓励 ;②保证资源的 和良好的 ;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 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人类发展自然界生存能力经济增长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科教兴国1.图1.9 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
提示:本图形象地显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实。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性捕鱼开始以前,由于人类捕捞量较少,没有超过鱼类再生的能力,广阔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自从商业性捕鱼活动开始以来,由于人类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探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2.图1.10 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提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不是当代人所独创的,其实在古代已经存在,只是相对现代而言不具体、不全面、不系统。四则古文都反映了可持续的原则。中新网北京2012年4月5日电 在2011年针对中小学生展开多项活动普及低碳知识后,中国“全民低碳行动”2012年又将目标锁定社区。中国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美国环保协会主办的“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计划”5日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2012年将走入社区,通过“碳排放计算”等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引导社区居民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新的环境观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结合教材,分析我国的做法符合哪种环境观点,与以往环境观的区别在哪里?
2.这种环境观的内涵是什么?【例证】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 ,位于东8 区,其中A 为山区,B 为丘陵梯田地区,F 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____。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苹果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开发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答案 (1)第三种方案
(2)G处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H 处湖泊沼泽可种植莲藕,放养鱼虾,发展水产养殖业。
(3)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发展旅游业、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蘑菇;利用丘陵建果园、茶园;利用湖泊沼泽和平原相结合发展养殖和平原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等。【练习】 下列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是 (  )。
A.征服自然
B.天人合一
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D.人地归一
解析 征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是万物臣服的精灵,是自然界的主人。新的发展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是环境的一分子,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在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
答案 A新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要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它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如下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
“可持续”与“发展”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是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认可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可持续发展绝不等同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内涵包括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图解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表解可持续发展内容教材P10~P11活动
提示: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