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新的环境观与下列哪种人地观相吻合?( )
A.依赖自然而生存的观点 B.改造自然求发展的观点
C.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 D.人定胜天的观点
2.下列体现新的环境观的是( )
A.草原发展畜牧业,载畜量越多越好
B.山地丘陵植树造林,严禁砍伐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3~6题。
3.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
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
4.下列关于我国所面临的困难的正确叙述是( )
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举步维艰
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
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
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
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6.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经济增长为主 B.发展是第一位的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7.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①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矛盾尖锐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发展的
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8.“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开发性原则
9.下列做法,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是( )
A.使用布袋或菜篮子购物
B.把旧书籍、旧衣物捐赠给别人使用
C.实行垃圾分类
D.加强产品包装,力求精美
10.以下人类的社会形态与人类的环境观念及环境问题的对应关系组合,正确的是( )
A.古代文明—崇拜自然—没有环境问题
B.农业文明—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已显露出来
C.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只发生在局部地区
D.当代文明—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损害。据此完成11~14题。
11.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可持续的、区别于传统观念的( )
①发展观 ②资源观 ③价值观 ④环境观 ⑤传统消费观 ⑥伦理道德观 ⑦生育观 ⑧世界观 ⑨健康观
A.①②④⑤⑥ B.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⑦⑨
1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认为( )
A.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B.经济发展的内涵大于经济增长
C. 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D.可以用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
13.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坚持( )
A.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B.多投入,多产出
C.多利用,少排放 D.不投入,不产出
14.社会行为包括( )
A.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B.消费行为、居家休闲行为、旅游行为
C.管理行为、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
D.商品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活动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16.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17.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8.美国人均GNP达到11000美元,日本人均GNP达到4 000美元时,才开始大规模治理环境,目前中国人均GNP不足500美元,借鉴国外的经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生产
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
D.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9.使用乙醇代替汽油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降低环境污染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D.加快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
20.清洁生产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 )
A.投资增大、社会效益降低
B.减轻末端环境治理的压力
C.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会产生对立
D.生产过程会加重环境污染
二、综合题
21.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_______自然资源,C_______生产活动_______,D破坏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方向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性。然而,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__。
(3)我们要争取的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一种发展,它既_______的需求,而又_______________。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2.读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系统框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下工业生产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 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A.硫 B.余热 C.燃料气 D.冷却水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E.蒸汽 F.粉煤灰C G.除尘渣(石膏) H.余热
(2)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 经济发展的原则。
(3)通过这种“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不仅减少了________,还产生了效益,形成了________发展与________和_______的良性循环。
(4)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C 3.C 4.C 5.B 6.B 7.D 8.B 9. D 10.B 11.A 12. B
13.C 14.A 15.A 16.B 17.D 18.D 19.A 20.B
二、21.(1) 过大 滥采滥用 违背自然规律 生态环境 (2)恶性循环 对立 协调统一 (3)满足当代人 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22.(1)见下图,
(2)经济因素(靠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可持续 (3)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 经济 经济 资源 环境 (4)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