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 完成小题。
①当地时间10 月7 日,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 将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 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2024 年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个奖项,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学家卓越贡献的认可, 更是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体现。【甲】伴随此奖公布, 一年一度的《诺奖周》也正式开启。
②时间A. ____(回溯/ 回归) 至1895 年, 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zhǔ 中设立了五个奖项, 旨在B. ____ (鼓励/ 奖励) 那些“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其中, 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最早设立的奖项之一, 自1901 年起每年bān 发一次。
③【乙】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表彰, 但承载着推动全人类福祉进步的使命。每一届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杰出研究, 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展现了人类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不懈努力的决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授予 ( ) 卓越( ) 遗zhǔ( ) bān( ) 发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A、B 处横线上。
时间A. ________(回溯/ 回归) 至1895 年, 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zhǔ 中设立了五个奖项, 旨在B. ________ (鼓励/ 奖励) 那些“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3. 【甲】处画线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修改【乙】处画线句的语病, 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5.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6.将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7.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这是这则消息的导语。
B. 作者从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等方面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C.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 01 年12 月10 日电”属于消息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表明此则消息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D. 这则消息用客观事实说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概况。
8.同学们在整理2024 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 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 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下图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志。请你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志的构成和寓意。
9.名著阅读。
“他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听得很明白。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种田种地。他常常从山谷搬运谷物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他什么东西都能吃,不需要任何特殊食物,只要大量辣椒就得了。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老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同时又喜欢读书。他细心做出有计划的读书表,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话,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不常发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阵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老在前线指挥,但从没有受过伤。”
(1)以上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2)学校举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该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链接材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期间,红军共进行了60 0 余次战役战斗,牺牲巨大。红军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 年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0、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新网乌鲁木齐7 月31 日电 (王小军 黄宇晖)高空俯瞰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犹如钢铁巨龙盘踞在科古琴山下,整齐划一等待有序开行。近日,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霍尔果斯海关关员监管验放一列装载新能源汽车的班列。该列由西安国际港始发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往乌兹别克斯坦。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4. 7万辆;铁路部门运输超过47. 5 万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增添了“铁动力”。
面对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需求日渐旺盛的实际,铁路部门用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运能,为中国车企开展国际贸易、“中国制造”走出去开辟出一条条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材料二】
蓉欧快铁(中欧班列中的一种)与传统海运的对比图
(1)请为【材料一】的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不超过20 字)
(2)假如你是报社的一名记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方面一定有很多感触,恰巧你遇到了国家能源局的负责人,你会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请你尝试提出两个问题。
(3)有人认为“海运”应是中国产品出口欧洲的主要通道。但是你认为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中欧班列”更为妥当。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1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12.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1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14、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I 助力守护中华文脉
——探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①新华社上海7 月3 日电(记者周琳、孙青) 连日来, 记者探营即将召开的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现, AI 技术不断创新, 正成为守护中华文脉的好帮手;运用前沿数字科技帮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未来中国也可以遇见古老中国。
②走进合合信息的展位, 一幅高清的“敦煌遗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在生成式AI 技术的加持下, 残卷正被数字化修复。公众可在不同位置扫描样本卷轴, 见证AI 如何通过字形修补、褪色修复、背景补全等, 让古籍再次被“看见”。
③ “敦煌遗书”指的是1900 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文献, 由多种文字的写本、印本、拓本组成, 时间从4 世纪至11 世纪, 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 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④合合信息展位工作人员许圆圆说, 由于其分藏于数个国家的数十家收藏机构中, 缺乏完整的联合目录, 对学术界的体系化研究造成巨大干扰;岁月侵蚀, 古籍还面临材料老化、环境侵蚀、内容缺失等多重考验。
⑤通过AI 识别, 千年时光中的残卷, 被拂去岁月的痕迹, 以完整姿态向关注者们“问好”。
⑥许圆圆说, AI 古籍修复模型具备优秀的图像处理能力, 可助力古籍文献中存在的模糊、阴暗等图像质量问题的解决;模型还可以智能学习不同古籍文字风格、纸张背景, 对损坏区域的字体内容、风格进行高度还原, 尽量确保文字风格和背景与原古籍的一致性, 修旧如旧。
⑦历史不止于书, 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高清滤镜”, 人们能从4 厘米长的核桃上, 提取每个字只有1 毫米长的微雕文字, “核舟记”蕴含的精巧、细致之美, 正在被AI 以另一种方式续写;站在数字人祖冲之面前, 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古人风采, 还能与其互动对话, 得知自己的生日和圆周率的哪一段重合……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 这样的AI 应用别具一格。
⑧“了不起的甲骨文!”腾讯展位展现了研究人员怎样开发甲骨文检测、识别、摹本生成、字形匹配以及释读等方向的智能算法, 助推甲骨文研究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
⑨甲骨文是汉字源头, 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古文字研究和传承、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第一手史料。但是, 甲骨自然损坏速度较快, 保存、展示、利用不易, 且出土甲骨分散收藏于国内外。
⑩近年来, 得益于AI 技术的快速发展, 探索AI 与甲骨文研究相结合, 成为新解题思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等单位, 在吸纳业界最先进的研究资料后, 开发出甲骨字检测模型, 大大降低甲骨文研究的门槛。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甲骨文的破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我们正在尝试用数字技术, 助力甲骨文考释的需求, 包括文法分析、释文翻译、辞例拟补、残字补全、辞例辅助缀合等。”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刘永革说。
在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看来, 技术团队一直在探索用人工智能助力甲骨文“破译”和活化利用, 和行业伙伴共创甲骨文AI 考释破译的新算法、新工具、新方法, 守护中华文脉、焕活汉字源头。
前沿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焕新、焕活,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同架起链接古老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桥梁, 让千年文明更好创新“向云端”。(有改动)
16. “新华社上海7 月3 日电”作为电头, 有什么作用?( )
新闻结构有不同的类型, 选文属于( )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新闻的主体部分重点介绍了哪些内容?
20. 新闻语言注重准确性。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判断并写出理由。
甲骨文是汉字源头, 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田埂上的野花芳草
李汉荣
那天,我独自到郊外田野游逛,时值初夏,油菜正在结籽,小麦开始灌浆,田埂上花草繁密,清香扑鼻。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它们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酝酿着田园诗意,精心构思着代代相传的古老乡土艺术。一些性急的野花已捧出了成熟的小果果,我采了几样放进嘴里,有的纯甜味,有的微甜带涩,有的不甜只涩,有的很苦涩。我当然不能理怨它们不可口,压根儿它们开花结果就不是为了我吃。它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他们自私吗 不,一点也不自私,它们没有丝毫的私心,也许它们本来无心,若说有心,那也是草木之心,草木之心者,天地之心也。它们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延续了土地的春天,同时也就延续了蝴蝶的舞蹈事业和蜜蜂的酿造事业,延续了鸟儿们飞翔和歌唱的事业。这样,其实也就延续了田园的美景,延续了人类的审美体验。
在公元前的周朝和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在原野一边耕种,一边吟唱,顺手拈来,脱口而出,就把身边手头的植物作为赋比兴的素材,唱进了风雅颂,在《诗经》三百余篇诗里,保存着上古植物的芬芳、露水和摇曳的身姿。沿着诗的线索,沿着田园的阡陌,一路走来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杨万里....拥在他们身边脚下,摇曳在他们视线里的,都是这些朴素的野花芳草。兴许,他们还曾一次次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过它们,有时,就坐在地上,长久地凝视着它们,为它们纯真的容颜、纯真的美,而久久沉浸,在这种单纯的沉漫里,他们触摸到了天地的空灵之心,也发现了自己的诗人之心。于是,他们捧出一首首饱含情感之露和灵思之美的诗,献给自然,献给原野,献给这些美好的植物,其实是献给了从大地上一茬茬走过的岁月,献给了一代代人类之心。
我看着阡陌上可爱的植物们,内心里涌起了很深很浓的感情,对这些野花芳草们充满了由衷尊敬。它们从远古一路走来,万古千秋,它们小心地保管着怀里的种子,小心捧着手里的露水;万古千秋,它们没有将内心的秘密丢失,没有将手中的宝石打碎。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维护着田园的诗意。它们是大自然的忠诚卫道士,是田园诗的坚贞传人。即使时间走到现代,文明已经离不开钢筋塑料水泥,它们断然拒绝向非诗的生活方式投降,在僵硬的逻辑之外,依旧坚持着溫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瞧,此刻,我身旁这些花草,它们手中捧着的,仍是《诗经》里的露水,仍是陶渊明的种子,仍是孟浩然的气息。我就想,我们手里也曾有过不少好东西,但是,一路上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丢失了、掉碎了多少
我长久地望着这些温柔的植物们,想起那些关于地球毁灭、动植物灭绝的不详预言和恐怖电影,想起我们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生态环境,内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忧郁和恐惧,对“灭绝”则是十万八千个不愿意!不说别的,就凭眼前这些温存、美好的植物,这些从上古时代启程,揣着《诗经》的露水,沿着唐诗和宋词的纵横阡陌,一路千辛万苦走来的野花芳草,这个世界就不该灭绝,而应该千秋万世延续。是的,我们必须将纯真之美坚持下去,将自然之诗捍卫到底。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听见,在南山之南,在田园远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正向我招手、吟啸....
(有删改)
2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我品尝了一些野果,味道各不相同,这引发了我对这些植物生命意义的感叹,并引起了下文对田园文化的思索。
B.从《诗经》到陶渊明,再到盛唐的山水田园派,中国诗歌里始终摇曳着朴素的植物的身姿,它们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灵思。
C.本文写了我深爱的田埂上的野花芳草,又描写了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生态环境,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反思,深化主题。
D.结尾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一句看似调侃,其实作者是借此表达对纯真之美和自然之诗亲近、认同以及坚守的态度。
22.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请概括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3.这篇散文充满诗意,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案
1、yǔ zhuó 嘱 颁 2.回溯 奖励 3.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4.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表彰,也承载着推动全人类福祉进步的使命。5.示例: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6.④②①③⑤ 7.B 8.示例: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该标志上方是一双手,左手五个手指代表“5”,右手三个手指代表“3”, 拇指和食指围在一起代表“0”,合起来就是“5·30”, 下方是数字“5·30”和汉字“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左、右手指指尖靠在一起组成一个“心”的形状,寓意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同心同德,专心致志投身科技创新事业。
9.(1)朱德
(2)示例:长征精神:理想崇高,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团结互助;纪律严明;乐观豪迈等。怎样发扬长征精神:①坚定报国之志,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②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
10.(1)示例:中欧班列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新途径
(2)①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国家对充电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是如何规划的呢?
②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但是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3)示例:相较于海运,中欧班列方便快捷,环境稳定,线路平稳,不易对新能源汽车造成损伤和腐蚀,且停靠站点多,车企的选择更丰富,既能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繁荣,又能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普及、推广。
11、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12.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13、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4.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15、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16.交代了消息的来源及发出时间和地点,体现了消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17.A
18.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残卷以人的行为, 生动描绘了AI 识别能让古籍残卷变得完整,有生命力。 该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新闻语言更生动。
19.①生成式AI 技术数字化修复残卷。② AI 让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活起来。③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甲骨文的破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20、不能删去。“迄今为止”,是指到现在为止, 是说到现在为止,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不排除将来有新发现。 这一词语的运用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1、C
22、①自然(环境、物质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种子,保存了大地的景色,延续了田园的美景。
②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方面:被历代诗人吟咏过,饱含着情感灵思,为我们保存并坚守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
23、①作者用词优美、典雅,且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有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
②作者从野花芳草写到中国的田园诗,使得文章的描写对象具有浓浓的诗意。
③作者写野花芳草重在抒情,细腻、充沛、有感染力,文章有诗一般的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