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5: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或传记所记人物的人生经历,共鸣其感情,领悟其思想,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3.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 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4.通过比较等方法形成阅读回忆性散文及传记一类文体的基本思维方式,透 过作者多样的语言风格还原传主的本色生活与精神光辉,并尝试初步赏析。
【核心素养】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通过事件理解作者 的情感,用心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品格,理 解作者反复提及的内容,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对人物的深厚情感。学习文章在平 时的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评价任务】
阅读现代文,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 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内容,阅读本单元,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
(1)《藤野先生》是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社戏》之后的又一篇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
(2)《回忆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萧红1939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全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鲁迅爽朗笑声、轻捷步态、服饰美学见解以及与海婴互动等细节,呈现其作为丈夫、父亲的真实形象,打破传统的神化书写。作品穿插许广平的操劳场景与家庭氛围描写,结构上突破线性叙事,以女性视角捕捉生活化的瞬间,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性 。书中附录许寿裳、许广平相关文章,增补版本收录萧红创作的诗歌、戏剧等体裁作品,完整展现二人文学交往脉络 [3]。
(3)《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文讲述南仁东在贵州深山坚守22年,铸就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故事。这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家的致敬,更是一部记录中国科技崛起的精神史诗,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4)《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现行的部编教材是以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的,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重点是要把握传记也能刻画灵活生动上。
第二部分是写作。作文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写与单元选文内容紧密相扣的传记。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综合性学习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默读父亲》选段,回答问题。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
2.第②段中画横线句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3.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我木然”,怎样理解“我”当时的感受?
4.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样理解这句话?
5.“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6.“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7.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1.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具有传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 学习时要把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风格多样的语言。
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五、评价检测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