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1.5.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综合) 同步分层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25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 AB 即可固定,这里所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垂线段最短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3.(2024八上·金东期末)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4.(2025八上·丽水期末)如图,,,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推证≌( )
A. B. C.AC∥DF D.
5.(2024八上·绍兴月考)如图,要使,下面给出的四组条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B. ,
C., D.,
6.(2024八上·诸暨期末)如图所示,某工程队欲测量山脚两端A、B间的距离,在山旁的开阔地取一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至点D,点E,使得CD=AC,CE=BC,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那么判定△ABC≌△DEC的理由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7.(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图,中边上的高为,中边上的高为.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2024八上·诸暨月考)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若DE=20米,则AB= 米;
9.(2025八上·鄞州期末)如图,点 是 的中点,要使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10.(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如图:,且,于,于,,.连结,.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1.(2024八上·绍兴月考)如图,如图,点P在AB上,∠1=∠2, ∠3=∠4.
(1)求证: △BDP≌△BCP;
(2)求证:AD=AC.
12.(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已知:、、、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1);
(2).
二、能力提升:
13.(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已知,,且,那么是的 .(填“中线”或“角平分线”)
14.(2024八上·瑞安开学考)如图,点D在内部,平分,且,连接.若的面积为2,则的面积为 .
15.(2024八上·瑞安月考)等腰Rt△ABC中,∠BAC=90°,D是AC的中点,EC⊥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若AB=8,则△FBC的面积为
16.(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1,于点于点B,P,Q分别为线段AB,BD上任意一点.
(1)如图1,若,求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改为"(为锐角)".若,,判断(1)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改变 并说明理由.
17.(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如图,在中,D为上一点,E为中点,连接并延长至点F,使得,连.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18.(2024七下·顺德月考)如图,中,,D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E是∠CAD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EF⊥AC于F,EG⊥AD于G.
(1)求证:;
(2)若,,,求AF的长.
19.(2024七下·吉州月考)将两个三角形纸板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连接DC.已知,,.
(1)试说明:;
(2)若,求的度数.
三、拓展创新:
20.(2024八上·金华月考)
(1)如图1,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到点使,连结,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的取值范围。请写出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中,是边上的中线,点,分别在,上,且,求证:。小艾同学受到(1)的启发,在解决(2)的问题时,延长到点,使……,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3)如图3,在四边形中,为钝角,为锐角,,,,点,分别在,上,且,连结,试探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窗户打开后,窗钩AB和O点形成三角形OAB,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固定,
故答案为:D.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三角形三边确定后,其大小,形状均不会发生改变.
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与中,已知,,
A. 添加,不能证明,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C.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D.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4种方法,即SSS、SAS、ASA及AAS,注意不存在SSA这种方法.
3.【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4.【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
,
又,
添加条件,不能判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不能判断,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可以得到,不能判断,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可以得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添加第三边相等或两边夹角相等的条件推证≌,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6.【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证明:在△ABC和△DEC中,
,
∴△ABC≌△DCE(SAS),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SAS得到△ABC≌△DEC,即可解题.
7.【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所示:
则,,
,,
;
,
,
在和中,
,
,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AM=FN,进而可得.
8.【答案】2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AC=DC,BC=EC,
∵在△ACB和△DCE中,
∴△ACB≌△DCE(SAS),
∴DE=AB=20米,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利用SAS证明△ACB≌△D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
9.【答案】∠A=∠DBF(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由中点可知AD = BD,
∵∠A= ∠DBF,∠ADE = ∠BDF,
,
∴△BDF≌△ADE(ASA).
故答案为:∠A=∠DBF(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所需条件,进行添加即可,答案不唯一.
10.【答案】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ACE=90°,AB⊥BD于B,ED⊥BD于D,
∴∠ACE=∠B=∠CDE=90°,
∴∠BAC+∠BCA=∠BCA+∠DCE=90°,
∴∠BAC=∠DCE,
在△BAC和△DCE中,
,
∴△BAC≌△DCE(AAS),
∴DE=BC=2,
∴S阴影=DE BD=×2×(2+3)=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证∠BAC=∠DCE,再证明△BAC≌△DCE(AAS),得到DE=BC=2,则S阴影=DE BD=5.
11.【答案】解:
在和中
在和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根据∠1=∠2,可得到∠DPC=∠CPB,然后结合∠3=∠4,BP=BP,即可证明△BDP≌△BCP;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P=CP,进一步证明,即可得到AD=AC.
12.【答案】(1)证明:∵,
∴,
∴,
在与中,
,
∴,
∴,
∴;
(2)证明:由(1)得,
∴,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先由线段和差关系求出,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得,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最后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得,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结论.
(1)证明:∵,
∴,
即;
在与中,
,
∴,
∴,
∴.
(2)证明:∵,
∴,
∵,,
∴,
∴.
13.【答案】中线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
在和中,
,
∴,
,
是的中线,
故答案为:中线.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推出,再利用AAS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判断即可.
14.【答案】4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
,
平分,
,
在和中,
,
∴,
,
,,
∵,
.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DB=∠EDB、∠ABD=∠EBD,接下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AD=ED,从而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进而求出的值.
15.【答案】4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EC⊥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
∴
在和中,
∴
∴
∴
∴
故答案为:48.
【分析】利用"ASA"证明则据此求得BF的长度,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16.【答案】(1)解:∵CA⊥AB,DB⊥AB,
∴.
,
又
即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解:不会改变
理由:
又,
,
即(1)中的数量关系不会改变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确定出∠ACP,根据平角的定义,可以推断出∠BPQ,即可推断出∠ACP=∠BP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以推断出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根据(1)的推断,即可证明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
17.【答案】(1)证明:为中点,
,
在和中,
,
,
,
;
(2)解:,,
,
,
;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1)求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为,再利用角度得和差运算可得到答案.
(1)证明:为中点,
,
在和中,
,
,
,
;
(2)解:,,
,
,
,
.
18.【答案】(1)证明:∵AE平分,
∴.
又∵,,
∴.
在和中:
,,,
∴.
(2)解:∵AE平分且,,
∴.
∵
∴,
∵
∴
∴
即
在和中
,,
∴.
∴.
又∵,,
即,
又∵,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AG=∠EAF,由垂直的定义得∠EGA=∠EFA=90°,从而用AAS可判断△EGA≌△EFA;
(2)由垂直的定义得∠EGB=∠EFC=90°,由△EGA≌△EFA可得EG=EF,∠GEA=∠FEA,AG=AF,从而结合已知推出∠BEC=∠GEF,再根据等式性质推出∠GEB=∠FEC,然后根据ASA判断出△EGB≌△EFC,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BG=CF,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得2AF=AC-AB,最后代入计算即可.
19.【答案】(1)证明∵
∴
即
在和中,
∴
(2)解:∵
∴,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证明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利用SSS证明,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20.【答案】(1)解:,在和中,
,,,
,,
(2)解:如图,延长到,使得,连结,.
在和中,
,,,
又,,
在中,,,,
(3)解:结论:.
理由:延长到,使得.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证明△CDE≌△BDA(SAS),得到CE=4,在△ACE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即可;
(2)如图2中,延长ED到H,使得DH=DE,连接CH,FH.证明△BDE≌△CDH(SAS),得到BE=CH,再证明EF=FH,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F+EC=EF.延长BC到H,使得CH=AF,通过两次全等证明AF=CE,EF=EH即可解决问题.
1 / 1浙教版(2024) 数学八年级上册1.5.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综合) 同步分层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25八上·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 AB 即可固定,这里所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垂线段最短
C.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解:窗户打开后,窗钩AB和O点形成三角形OAB,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固定,
故答案为:D.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当三角形三边确定后,其大小,形状均不会发生改变.
2.(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与中,已知,,
A. 添加,不能证明,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C.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D.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4种方法,即SSS、SAS、ASA及AAS,注意不存在SSA这种方法.
3.(2024八上·金东期末)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4.(2025八上·丽水期末)如图,,,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推证≌( )
A. B. C.AC∥DF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
,
,
又,
添加条件,不能判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不能判断,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可以得到,不能判断,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添加条件,可以得到,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添加第三边相等或两边夹角相等的条件推证≌,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5.(2024八上·绍兴月考)如图,要使,下面给出的四组条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B. ,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6.(2024八上·诸暨期末)如图所示,某工程队欲测量山脚两端A、B间的距离,在山旁的开阔地取一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至点D,点E,使得CD=AC,CE=BC,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那么判定△ABC≌△DEC的理由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证明:在△ABC和△DEC中,
,
∴△ABC≌△DCE(SAS),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SAS得到△ABC≌△DEC,即可解题.
7.(2024八上·杭州月考)如图,中边上的高为,中边上的高为.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所示:
则,,
,,
;
,
,
在和中,
,
,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AM=FN,进而可得.
8.(2024八上·诸暨月考)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若DE=20米,则AB= 米;
【答案】2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点C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AC=DC,BC=EC,
∵在△ACB和△DCE中,
∴△ACB≌△DCE(SAS),
∴DE=AB=20米,
故答案为:20.
【分析】先利用SAS证明△ACB≌△D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
9.(2025八上·鄞州期末)如图,点 是 的中点,要使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答案】∠A=∠DBF(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由中点可知AD = BD,
∵∠A= ∠DBF,∠ADE = ∠BDF,
,
∴△BDF≌△ADE(ASA).
故答案为:∠A=∠DBF(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所需条件,进行添加即可,答案不唯一.
10.(2024八上·金华月考)已知如图:,且,于,于,,.连结,.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答案】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解:∵∠ACE=90°,AB⊥BD于B,ED⊥BD于D,
∴∠ACE=∠B=∠CDE=90°,
∴∠BAC+∠BCA=∠BCA+∠DCE=90°,
∴∠BAC=∠DCE,
在△BAC和△DCE中,
,
∴△BAC≌△DCE(AAS),
∴DE=BC=2,
∴S阴影=DE BD=×2×(2+3)=5,
故答案为:5.
【分析】先证∠BAC=∠DCE,再证明△BAC≌△DCE(AAS),得到DE=BC=2,则S阴影=DE BD=5.
11.(2024八上·绍兴月考)如图,如图,点P在AB上,∠1=∠2, ∠3=∠4.
(1)求证: △BDP≌△BCP;
(2)求证:AD=AC.
【答案】解:
在和中
在和中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根据∠1=∠2,可得到∠DPC=∠CPB,然后结合∠3=∠4,BP=BP,即可证明△BDP≌△BCP;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P=CP,进一步证明,即可得到AD=AC.
12.(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已知:、、、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
(1);
(2).
【答案】(1)证明:∵,
∴,
∴,
在与中,
,
∴,
∴,
∴;
(2)证明:由(1)得,
∴,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先由线段和差关系求出,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得,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最后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结论;
(2)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得,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结论.
(1)证明:∵,
∴,
即;
在与中,
,
∴,
∴,
∴.
(2)证明:∵,
∴,
∵,,
∴,
∴.
二、能力提升:
13.(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已知,,且,那么是的 .(填“中线”或“角平分线”)
【答案】中线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
在和中,
,
∴,
,
是的中线,
故答案为:中线.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推出,再利用AAS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判断即可.
14.(2024八上·瑞安开学考)如图,点D在内部,平分,且,连接.若的面积为2,则的面积为 .
【答案】4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
,
平分,
,
在和中,
,
∴,
,
,,
∵,
.
故答案为:4.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DB=∠EDB、∠ABD=∠EBD,接下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AD=ED,从而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进而求出的值.
15.(2024八上·瑞安月考)等腰Rt△ABC中,∠BAC=90°,D是AC的中点,EC⊥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若AB=8,则△FBC的面积为
【答案】4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EC⊥B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
∴
∴
在和中,
∴
∴
∴
∴
故答案为:48.
【分析】利用"ASA"证明则据此求得BF的长度,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16.(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1,于点于点B,P,Q分别为线段AB,BD上任意一点.
(1)如图1,若,求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改为"(为锐角)".若,,判断(1)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改变 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CA⊥AB,DB⊥AB,
∴.
,
又
即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解:不会改变
理由:
又,
,
即(1)中的数量关系不会改变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确定出∠ACP,根据平角的定义,可以推断出∠BPQ,即可推断出∠ACP=∠BP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以推断出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根据(1)的推断,即可证明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
17.(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如图,在中,D为上一点,E为中点,连接并延长至点F,使得,连.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为中点,
,
在和中,
,
,
,
;
(2)解:,,
,
,
;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1)求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为,再利用角度得和差运算可得到答案.
(1)证明:为中点,
,
在和中,
,
,
,
;
(2)解:,,
,
,
,
.
18.(2024七下·顺德月考)如图,中,,D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E是∠CAD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EF⊥AC于F,EG⊥AD于G.
(1)求证:;
(2)若,,,求AF的长.
【答案】(1)证明:∵AE平分,
∴.
又∵,,
∴.
在和中:
,,,
∴.
(2)解:∵AE平分且,,
∴.
∵
∴,
∵
∴
∴
即
在和中
,,
∴.
∴.
又∵,,
即,
又∵,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AG=∠EAF,由垂直的定义得∠EGA=∠EFA=90°,从而用AAS可判断△EGA≌△EFA;
(2)由垂直的定义得∠EGB=∠EFC=90°,由△EGA≌△EFA可得EG=EF,∠GEA=∠FEA,AG=AF,从而结合已知推出∠BEC=∠GEF,再根据等式性质推出∠GEB=∠FEC,然后根据ASA判断出△EGB≌△EFC,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BG=CF,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得2AF=AC-AB,最后代入计算即可.
19.(2024七下·吉州月考)将两个三角形纸板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连接DC.已知,,.
(1)试说明:;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证明∵
∴
即
在和中,
∴
(2)解:∵
∴,
在和中,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证明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利用SSS证明,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三、拓展创新:
20.(2024八上·金华月考)
(1)如图1,在中,,,是边上的中线,延长到点使,连结,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的取值范围。请写出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在中,是边上的中线,点,分别在,上,且,求证:。小艾同学受到(1)的启发,在解决(2)的问题时,延长到点,使……,请你帮她完成证明过程。
(3)如图3,在四边形中,为钝角,为锐角,,,,点,分别在,上,且,连结,试探索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解:,在和中,
,,,
,,
(2)解:如图,延长到,使得,连结,.
在和中,
,,,
又,,
在中,,,,
(3)解:结论:.
理由:延长到,使得.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证明△CDE≌△BDA(SAS),得到CE=4,在△ACE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即可;
(2)如图2中,延长ED到H,使得DH=DE,连接CH,FH.证明△BDE≌△CDH(SAS),得到BE=CH,再证明EF=FH,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F+EC=EF.延长BC到H,使得CH=AF,通过两次全等证明AF=CE,EF=EH即可解决问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