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4:40:25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吴兴月考)已知中,,则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2025八上·西湖期末)如图,在中,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交于点G,可得线段一定是的(  )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垂直平分线
3.(2025八上·宁波期末)能说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
A.a=1,b=-2 B.a=2,b=-1 C.a=-2,b=1 D.a=-1,b=2
4.(2025八上·丽水期末)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交于点,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2025八上·淳安期末)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6.(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7.(2025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把两根钢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卡钳.若求的长,只需测量下列线段中的(  )
A. B. C. D.OA
8.(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  )
A.13 B.14 C.18 D.21
9.(2024八上·西湖月考)如图,已知.小明按如下步骤作图:
(1)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交于点;
(2)分别以,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
(3)作射线.
A.射线是的平分线 B.线段平分线段
C.点和点关于直线对称 D.
10.(2018-2019学年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测试卷 )下列命题:①有两个角和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   ,那么   .
12.(2025八上·西湖期末)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整数,其中两边为2,4,则第三边可以是   .(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7,10,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值是   .
14.(2025八上·台州期末)如图,在中,平分,且于点,,若的面积为18,则的面积是   .
15.(2024八上·路桥期中)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l与交于点D,垂足为点E.试比较与的大小:   .(填“”“”或“”)
16.(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于点E,的面积,,则的长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八上·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ABC的边BC上的高AD:
(2)△ABC的面积为   .
18.(2024八上·拱墅月考)作图题
(1)尺规作图画的角平分线.
(2)尺规作图画出边的中垂线.
19.(2025八上·诸暨期末)如图,已知,点在同一直线上.
(1)若,,求的度数;
(2)若,点是的中点,求的长.
20.(2025八上·嘉兴期末)如图,已知平分,点为上一点,连接,.
(1)请从①,②中任选一个作为条件,使得结论“”成立,并证明;
(2)在(1)的条件下,若,,求的度数.
21.(2023八上·诸暨月考)如图,已知、分别是的高和中线,,.试求:
(1)的面积;
(2)的长度;
(3)与的周长的差.
22.(2025八上·慈溪期末)如图,在等腰锐角△ABC中,AB=AC,CD为AB边上的高线,E为AC边上的点,连结BE交CD于点F,设∠BCD=α。
(1)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A:
(2)若 CE=CF,求∠EBC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E为AC中点,AB-AC=2,求△ABC的面积。
23.(2024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与思考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数学学习笔记,请您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无法直接解答,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比如下面的题目中出现了角平分线和垂线段,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垂线段与三角形的一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图1,D是△ABC内一点,且AD平分∠BAC,CD⊥AD,连结BD,若△ABD的面积为10,求△ABC的面积.
该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如图2,过点B作BH⊥CD交CD延长线于点H,CH,AB交于点E,
∵AD平分∠BAC,∴∠DAB=∠DAC.∵AD⊥CD,∴∠ADC=∠ADE=90°.
在△ADE和△ADC中,,∴△ADE≌△ADC(依据1)
∴ED=CD(依据2),S△ADE=S△ADC,∵,.

(1)任务一: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是   ,依据2是   .
(2)任务二:请将上述解答过程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3)应用: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BE平分∠CBA交AC于点D,过点C作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若CE=6,求BD的长.
24.(2024八上·瑞安期中)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某数学老师带领甲,乙两个数学兴趣小组,在不用涉水过河的情况下,去测得河的宽度,结果都获得了准确的答案。
组别 方案
甲 组 ①在河岸边点B处,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即AB垂直河岸;②沿河岸直行15m处有一棵树C,继续前行15m到达点D处;③从点D处沿河岸垂直的DE方向行走,当到达A树正好被C树遮挡住的点E处时(即点A、C、E在同一直线上),停止行走;④测得DE的长为10m.
乙 组 ①在河岸边点B处,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即AB垂直河岸;②从点B出发,沿着与直线AB成50°角的BC方向前进到C处,在C处测得∠C=25°,③量出BC的长,它就是河宽(即点A,B之间的距离)
问题解决
⑴根据甲组的方案,①河的宽度是 ▲ m;②请说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需写出说理过程)
⑵根据乙组的方案,请写出在判断过程中,他们都用到了哪些数学几何知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中,,
∴,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结合已知求解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线段AG一定是△ABC的高线,
故答案选:B.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3.【答案】A
【知识点】举反例判断命题真假
【解析】【解答】解:A、 当 时, 而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B、 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C、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平方判断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由得到,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最后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算出的度数.
5.【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边b所对的角度为:,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与a,c与c分别是对应边,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与中,已知,,
A. 添加,不能证明,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C.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D.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4种方法,即SSS、SAS、ASA及AAS,注意不存在SSA这种方法.
7.【答案】A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为,的中点,
∴,
又∵,
∴,
∴,
∴若求的长,只需测量下列线段中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中点定义得AO=A'O,BO=B'O,再结合对顶角相等,可用SAS判断出△AOB≌△A'OB',进而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AB=A'B',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C=8,BC=5,
△BCE的周长为,
故选A
【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然后进行等边转换即可求解.
9.【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作图的步骤和图形可知:
尺规作图实际上是平分了,
∴射线是的平分线.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作图步骤并结合图形即可判断求解.
10.【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①正确.可以用AAS或者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正确.可以用“倍长中线法”,用SAS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分别延长AD,A′D′到E,E′,使得AD=DE,A′D′=D′E′,
∴△ADC≌△EDB,
∴BE=AC,
同理:B′E′=A′C′,
∴BE=B′E′,AE=A′E′,
∴△ABE≌△A′B′E′,
∴∠BAE=∠B′A′E′,∠E=∠E′,
∴∠CAD=∠C′A′D′,
∴∠BAC=∠B′A′C′,
∴△BAC≌△B′A′C′.
③不正确.因为这个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也就是说,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就不全等了.
故答案为:A.
【分析】有两个角和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利用AAS,或ASA判断其全等;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用“倍长中线法”,用SAS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这个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也就是说,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就不全等了.
11.【答案】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分析】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2.【答案】3(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第三边是x,则4-2即2故第三边可以是3或4或5.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的长一定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13.【答案】14或12.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
解得∶,或,,
或12.5.
故答案为∶14或12.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分与7对应和与7对应两种情况计算,得到答案.
14.【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平分,



在和中,


,,
,,
∵,
∴,
∵的面积为18,
∴,

故答案为:3.
【分析】延长交于点,利用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据此求解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直线l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



故答案为:.
【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根据垂线定义得,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判断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交于点,如图:
∵是的角平分线,,,,
∴,
∵的面积,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7.【答案】(1)解:如图AD即为所求的高,
(2)1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按要求画高即可;
(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底为4,高为6,面积为4×6÷2=12.
18.【答案】(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根据作图步骤,作图即可求解.
(1)作法: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交于点,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连接,则CD即为所求;
(2)作法: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连接两弧的交点,则EF即为所求.
(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19.【答案】(1)解:∵,,,
∴,
∵,
∴;
(2)解:∵,,
∴,
∵点是的中点,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即可;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到,再根据解题.
(1)解:∵,,,
∴,
∵,
∴;
(2)解:∵,,
∴,
∵点是的中点,
∴,
∴.
20.【答案】(1)解:两个条件任选一个均可证明,
选择条件①.
平分,

在和中


选择条件②.
平分,

在和中


(2)解:,平分,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择①,根据,运用得到;选择②,可得,根据得到即可解题;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然后根据(1)中结论得到,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最后根据解题即可.
(1)解:两个条件任选一个均可证明,
选择条件①.
平分,

在和中


选择条件②.
平分,

在和中


(2)解:,平分,





21.【答案】(1)解:∵∠BAC=90°,AB=9,AC=12,
∴,
∵AE是的中线,
∴,
∴的面积为27cm2;
(2)解:由(1)有,
∵AD是的高,BC=15,
∴,
∴,
∴AD的长度为cm;
(3)解:∵AE是的中线,
∴BE=CE,
的周长-的周长,
∵AC=12,AB=9,
∴与的周长的差为12-9=3cm.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即可求解;
(2)由(1)有,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即可求出的长;
(3)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得BE=CE,从而得的周长-的周长=,代入AC、AB的值即可求解.
(1)解:是直角三角形,,,

是上的中线,



(2)解:,是上的高,


(3)解:是边上的中线,

的周长-的周长=,
即和的周长差是.
22.【答案】(1)解:∵CD为AB边上的高线, ∠BCD=α,
∴∠ABC=90°-α,
∵AB=AC,
∴∠ACB=∠ABC=90°-α,
∴∠A=180°-(∠ACB+∠ABC)=180°-(90°-α+90°-α)=2α;
(2)解:∵CD为AB边上的高线, ∠A=2α,
∴∠ACD=90°-2α,
∵CE=CF,
180°-90°+2α)=45°+α,
∵∠CFE是△BCF的一个外角,
∴∠CFE=∠EBC+∠BCD=∠EBC+α,
∴∠EBC+α=45°+α,
∴∠EBC =45°;
(3)过点A作AN⊥BC于点N, AN交BE于点M,连接CM,如图所示:
∵AB=AC, ∠A=2α,
∴∠EAM=α,
∴∠EAM =∠BCD =α,
∵CE=CF,
∴∠CEF=∠CFE,
∵∠CEF+∠MEA=180°,
∠CFE+∠BFC=180°,
∴∠MEA=∠BFC,
∵若E为AC中点,
∴AE=CE=CF=
在△AEM和△CFB中,
∴△AEM≌△CFB(SAS),
∴设ME=BF =x,
∵AB= AC, AN⊥BC,
∴AN是BC的垂直平分线,
∴MC= MB,
∵∠EBC =45°,
∴∠MCB=∠EBC =45°,
即△B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MC=90°,
即CM⊥EF,
∵CE=CF,
∴ME=MF=BF=x,
∴MC =MB=BF+MF=2x,在Rt△CME中, ME=x, CM =2x,CE=,
由勾股定理得:
∴x=1,

在 中, 由勾股定理得:
在 中, 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先求出. 进而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2)先求出∠ACD=90°-2α, 根据CE=CF得∠CFE=∠CEF =45°+α,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CFE=∠EBC+α, 由此可得出∠EBC的度数;
(3)过点A作AN⊥BC于点N, AN交BE于点M,连接CM, 证明△AEM和△CFB全等得设ME= BF =x, 结合 (2) 的结论证明△B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BMC=90°,进而得ME=MF =BF =x, 则MC =MB=2x,在Rt△CME中, 由勾股定理得x = 1, 则 进而得 由此可得出△ABC的面积.
23.【答案】(1)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解:如图2,剩余部分如下:
∴S△BDE=S△BDC,
∴S△ADE+S△BDE=S△ADC+S△BDC,
∴S△ABC=2S△ABD=20;
(3)解:延长CE、BA交于点F,
∵BE平分∠ABC,
∴∠ABD=∠CBD,
∵CE⊥BE,
∴∠BEF=∠BEC=90°,
在△FBE和△CBE中,

∴△FBE≌△CBE(ASA),
∴EF=CE=6,
∴CF=EF+EC=12,
∵∠BEF=∠BAC=90°,
∴∠ABD+∠F=∠ACF+∠F=90°,
∴∠ABD=∠ACF,
在△ABD和△ACF中,

∴△ABD≌△ACF(ASA),
∴BD=CF=1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3)分别设第1、第2、第3排的隔板长为y1,y2,y3,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D=∠CB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FBE≌△CBE(ASA),则EF=CE=6,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CF=12,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ABD=∠AC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D≌△ACF(ASA),则BD=CF=12,即可求出答案.
24.【答案】解:⑴① 10
②证明:∵AB BD , DE BD
∴∠ABC=∠EDC=90°,
在△ABC与△EDC中
∠ACB=∠DCE, BC=DC,∠ABC=∠EDC=90°,
∴△ABC≌△EDC(ASA)
∴AB=ED=10
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1)①(1)由题意知∠ABC=∠EDC=90°,BC =CD=20,
又∵光沿直线传播
∴∠ACB=∠ECD,
在△ABC和△EDC中,
∴△ABC≌△EDC(ASA),
∴AB=DE=10.
【分析】(1)①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DE;
②利用“角边角”证明△ABC和△EDC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2)根据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答即可.
1 / 1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基础卷—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八上·吴兴月考)已知中,,则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中,,
∴,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结合已知求解即可.
2.(2025八上·西湖期末)如图,在中,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交于点G,可得线段一定是的(  )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垂直平分线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线段AG一定是△ABC的高线,
故答案选:B.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3.(2025八上·宁波期末)能说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  )
A.a=1,b=-2 B.a=2,b=-1 C.a=-2,b=1 D.a=-1,b=2
【答案】A
【知识点】举反例判断命题真假
【解析】【解答】解:A、 当 时, 而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B、 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C、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当 时, 不能说明命题“若 则 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平方判断即可.
4.(2025八上·丽水期末)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交于点,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由得到,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最后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算出的度数.
5.(2025八上·淳安期末)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边b所对的角度为:,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与a,c与c分别是对应边,那么它们的夹角就是对应角,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即可.
6.(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已知,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在与中,已知,,
A. 添加,不能证明,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C.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D. 添加,根据可以证明证明,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4种方法,即SSS、SAS、ASA及AAS,注意不存在SSA这种方法.
7.(2025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把两根钢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卡钳.若求的长,只需测量下列线段中的(  )
A. B. C. D.OA
【答案】A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为,的中点,
∴,
又∵,
∴,
∴,
∴若求的长,只需测量下列线段中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中点定义得AO=A'O,BO=B'O,再结合对顶角相等,可用SAS判断出△AOB≌△A'OB',进而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AB=A'B',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8.(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  )
A.13 B.14 C.18 D.21
【答案】A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C=8,BC=5,
△BCE的周长为,
故选A
【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然后进行等边转换即可求解.
9.(2024八上·西湖月考)如图,已知.小明按如下步骤作图:
(1)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交于点;
(2)分别以,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的内部相交于点;
(3)作射线.
A.射线是的平分线 B.线段平分线段
C.点和点关于直线对称 D.
【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作图的步骤和图形可知:
尺规作图实际上是平分了,
∴射线是的平分线.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作图步骤并结合图形即可判断求解.
10.(2018-2019学年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单元测试卷 )下列命题:①有两个角和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①正确.可以用AAS或者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正确.可以用“倍长中线法”,用SAS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分别延长AD,A′D′到E,E′,使得AD=DE,A′D′=D′E′,
∴△ADC≌△EDB,
∴BE=AC,
同理:B′E′=A′C′,
∴BE=B′E′,AE=A′E′,
∴△ABE≌△A′B′E′,
∴∠BAE=∠B′A′E′,∠E=∠E′,
∴∠CAD=∠C′A′D′,
∴∠BAC=∠B′A′C′,
∴△BAC≌△B′A′C′.
③不正确.因为这个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也就是说,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就不全等了.
故答案为:A.
【分析】有两个角和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利用AAS,或ASA判断其全等;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用“倍长中线法”,用SAS定理,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这个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也就是说,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就不全等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   ,那么   .
【答案】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知识点】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分析】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2.(2025八上·西湖期末)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正整数,其中两边为2,4,则第三边可以是   .(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
【答案】3(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第三边是x,则4-2即2故第三边可以是3或4或5.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的长一定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7,10,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值是   .
【答案】14或12.5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
解得∶,或,,
或12.5.
故答案为∶14或12.5.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分与7对应和与7对应两种情况计算,得到答案.
14.(2025八上·台州期末)如图,在中,平分,且于点,,若的面积为18,则的面积是   .
【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平分,



在和中,


,,
,,
∵,
∴,
∵的面积为18,
∴,

故答案为:3.
【分析】延长交于点,利用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据此求解即可.
15.(2024八上·路桥期中)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l与交于点D,垂足为点E.试比较与的大小:   .(填“”“”或“”)
【答案】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直线l是边的垂直平分线,
,.



故答案为:.
【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根据垂线定义得,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判断即可.
16.(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于点E,的面积,,则的长是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作,交于点,如图:
∵是的角平分线,,,,
∴,
∵的面积,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八上·长兴期中)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ABC的边BC上的高AD:
(2)△ABC的面积为   .
【答案】(1)解:如图AD即为所求的高,
(2)1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按要求画高即可;
(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底为4,高为6,面积为4×6÷2=12.
18.(2024八上·拱墅月考)作图题
(1)尺规作图画的角平分线.
(2)尺规作图画出边的中垂线.
【答案】(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知识点】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根据作图步骤,作图即可求解.
(1)作法:以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交于点,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连接,则CD即为所求;
(2)作法: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连接两弧的交点,则EF即为所求.
(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19.(2025八上·诸暨期末)如图,已知,点在同一直线上.
(1)若,,求的度数;
(2)若,点是的中点,求的长.
【答案】(1)解:∵,,,
∴,
∵,
∴;
(2)解:∵,,
∴,
∵点是的中点,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即可;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到,再根据解题.
(1)解:∵,,,
∴,
∵,
∴;
(2)解:∵,,
∴,
∵点是的中点,
∴,
∴.
20.(2025八上·嘉兴期末)如图,已知平分,点为上一点,连接,.
(1)请从①,②中任选一个作为条件,使得结论“”成立,并证明;
(2)在(1)的条件下,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两个条件任选一个均可证明,
选择条件①.
平分,

在和中


选择条件②.
平分,

在和中


(2)解:,平分,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择①,根据,运用得到;选择②,可得,根据得到即可解题;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然后根据(1)中结论得到,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最后根据解题即可.
(1)解:两个条件任选一个均可证明,
选择条件①.
平分,

在和中


选择条件②.
平分,

在和中


(2)解:,平分,





21.(2023八上·诸暨月考)如图,已知、分别是的高和中线,,.试求:
(1)的面积;
(2)的长度;
(3)与的周长的差.
【答案】(1)解:∵∠BAC=90°,AB=9,AC=12,
∴,
∵AE是的中线,
∴,
∴的面积为27cm2;
(2)解:由(1)有,
∵AD是的高,BC=15,
∴,
∴,
∴AD的长度为cm;
(3)解:∵AE是的中线,
∴BE=CE,
的周长-的周长,
∵AC=12,AB=9,
∴与的周长的差为12-9=3cm.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即可求解;
(2)由(1)有,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即可求出的长;
(3)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得BE=CE,从而得的周长-的周长=,代入AC、AB的值即可求解.
(1)解:是直角三角形,,,

是上的中线,



(2)解:,是上的高,


(3)解:是边上的中线,

的周长-的周长=,
即和的周长差是.
22.(2025八上·慈溪期末)如图,在等腰锐角△ABC中,AB=AC,CD为AB边上的高线,E为AC边上的点,连结BE交CD于点F,设∠BCD=α。
(1)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A:
(2)若 CE=CF,求∠EBC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E为AC中点,AB-AC=2,求△ABC的面积。
【答案】(1)解:∵CD为AB边上的高线, ∠BCD=α,
∴∠ABC=90°-α,
∵AB=AC,
∴∠ACB=∠ABC=90°-α,
∴∠A=180°-(∠ACB+∠ABC)=180°-(90°-α+90°-α)=2α;
(2)解:∵CD为AB边上的高线, ∠A=2α,
∴∠ACD=90°-2α,
∵CE=CF,
180°-90°+2α)=45°+α,
∵∠CFE是△BCF的一个外角,
∴∠CFE=∠EBC+∠BCD=∠EBC+α,
∴∠EBC+α=45°+α,
∴∠EBC =45°;
(3)过点A作AN⊥BC于点N, AN交BE于点M,连接CM,如图所示:
∵AB=AC, ∠A=2α,
∴∠EAM=α,
∴∠EAM =∠BCD =α,
∵CE=CF,
∴∠CEF=∠CFE,
∵∠CEF+∠MEA=180°,
∠CFE+∠BFC=180°,
∴∠MEA=∠BFC,
∵若E为AC中点,
∴AE=CE=CF=
在△AEM和△CFB中,
∴△AEM≌△CFB(SAS),
∴设ME=BF =x,
∵AB= AC, AN⊥BC,
∴AN是BC的垂直平分线,
∴MC= MB,
∵∠EBC =45°,
∴∠MCB=∠EBC =45°,
即△B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MC=90°,
即CM⊥EF,
∵CE=CF,
∴ME=MF=BF=x,
∴MC =MB=BF+MF=2x,在Rt△CME中, ME=x, CM =2x,CE=,
由勾股定理得:
∴x=1,

在 中, 由勾股定理得:
在 中, 由勾股定理得: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1)先求出. 进而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2)先求出∠ACD=90°-2α, 根据CE=CF得∠CFE=∠CEF =45°+α,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CFE=∠EBC+α, 由此可得出∠EBC的度数;
(3)过点A作AN⊥BC于点N, AN交BE于点M,连接CM, 证明△AEM和△CFB全等得设ME= BF =x, 结合 (2) 的结论证明△B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BMC=90°,进而得ME=MF =BF =x, 则MC =MB=2x,在Rt△CME中, 由勾股定理得x = 1, 则 进而得 由此可得出△ABC的面积.
23.(2024八上·柯桥月考)阅读与思考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数学学习笔记,请您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无法直接解答,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解决.比如下面的题目中出现了角平分线和垂线段,我们可以通过延长垂线段与三角形的一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图1,D是△ABC内一点,且AD平分∠BAC,CD⊥AD,连结BD,若△ABD的面积为10,求△ABC的面积.
该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下:
解:如图2,过点B作BH⊥CD交CD延长线于点H,CH,AB交于点E,
∵AD平分∠BAC,∴∠DAB=∠DAC.∵AD⊥CD,∴∠ADC=∠ADE=90°.
在△ADE和△ADC中,,∴△ADE≌△ADC(依据1)
∴ED=CD(依据2),S△ADE=S△ADC,∵,.

(1)任务一: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是   ,依据2是   .
(2)任务二:请将上述解答过程的剩余部分补充完整.
(3)应用: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BE平分∠CBA交AC于点D,过点C作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若CE=6,求BD的长.
【答案】(1)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解:如图2,剩余部分如下:
∴S△BDE=S△BDC,
∴S△ADE+S△BDE=S△ADC+S△BDC,
∴S△ABC=2S△ABD=20;
(3)解:延长CE、BA交于点F,
∵BE平分∠ABC,
∴∠ABD=∠CBD,
∵CE⊥BE,
∴∠BEF=∠BEC=90°,
在△FBE和△CBE中,

∴△FBE≌△CBE(ASA),
∴EF=CE=6,
∴CF=EF+EC=12,
∵∠BEF=∠BAC=90°,
∴∠ABD+∠F=∠ACF+∠F=90°,
∴∠ABD=∠ACF,
在△ABD和△ACF中,

∴△ABD≌△ACF(ASA),
∴BD=CF=1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3)分别设第1、第2、第3排的隔板长为y1,y2,y3,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D=∠CB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FBE≌△CBE(ASA),则EF=CE=6,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CF=12,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可得∠ABD=∠AC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D≌△ACF(ASA),则BD=CF=12,即可求出答案.
24.(2024八上·瑞安期中)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某数学老师带领甲,乙两个数学兴趣小组,在不用涉水过河的情况下,去测得河的宽度,结果都获得了准确的答案。
组别 方案
甲 组 ①在河岸边点B处,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即AB垂直河岸;②沿河岸直行15m处有一棵树C,继续前行15m到达点D处;③从点D处沿河岸垂直的DE方向行走,当到达A树正好被C树遮挡住的点E处时(即点A、C、E在同一直线上),停止行走;④测得DE的长为10m.
乙 组 ①在河岸边点B处,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即AB垂直河岸;②从点B出发,沿着与直线AB成50°角的BC方向前进到C处,在C处测得∠C=25°,③量出BC的长,它就是河宽(即点A,B之间的距离)
问题解决
⑴根据甲组的方案,①河的宽度是 ▲ m;②请说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需写出说理过程)
⑵根据乙组的方案,请写出在判断过程中,他们都用到了哪些数学几何知识?
【答案】解:⑴① 10
②证明:∵AB BD , DE BD
∴∠ABC=∠EDC=90°,
在△ABC与△EDC中
∠ACB=∠DCE, BC=DC,∠ABC=∠EDC=90°,
∴△ABC≌△EDC(ASA)
∴AB=ED=10
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知识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1)①(1)由题意知∠ABC=∠EDC=90°,BC =CD=20,
又∵光沿直线传播
∴∠ACB=∠ECD,
在△ABC和△EDC中,
∴△ABC≌△EDC(ASA),
∴AB=DE=10.
【分析】(1)①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DE;
②利用“角边角”证明△ABC和△EDC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2)根据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