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提升卷—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七上·柯桥月考)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1﹣4+5﹣4=1﹣4+4﹣5
B.
C.1﹣2+3﹣4=2﹣1+4﹣3
D.4.5﹣1.7﹣2.5+1.8=4.5﹣2.5+1.8﹣1.7
2.(2024七上·余杭月考)在简便运算时,把变形成最合适的形式是( )
A. B.
C. D.
3.(2024七上·钱塘月考)如图,是嘉淇同学的练习题,他最后得分是( )
填空题(评分标准:每道题5分) (1);(2);(3);(4)
A.20分 B.15分 C.10分 D.5分
4.(2025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各数: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右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2024七上·瑞安期中)若,,且,那么的值是( )
A.2或 B.或 C.2或8 D.或8
6.(2024七上·萧山月考)若,则的值可能是( )
A. B. C.1或5 D.或
7.(2024七上·瑞安期中)若a、b、c、d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为:,则的结果是( )
A. B.2 C. D.10
8.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 ,则最后剩下的数是( )
A.0 B.1
9.我国古代《易经》一书记载了一种“结绳计数”的方法,一女子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向左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下列图示中,表示162颗的是( )
A. B.
C. D.
10.(2024七上·鹿城期中)干支纪年法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干支纪年法的组合方式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60年为一个循环.我们把天干、地支按顺序排列,且给它们编上序号.天干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0所得的余数;地支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2所得的余数.以2000年为例:天干为;地支为;对照天干地支表得出,2000年为农历庚辰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依据上述规律推断2025年为农历( )年.
A.乙巳 B.戊申 C.乙申 D.戊巳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3七上·龙湾期中)如图,5张卡片分别写了5个不同的整数,同时抽取3张,若这3张卡片上各数之积最小为,则卡片上m表示的数中最小的为 .
12.(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①,底面积为3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下方实心圆柱的底面积为12cm2.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则图中a的值为 .
13.(2024七上·江北开学考)六年级有46人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都参加的有 人.
14.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拉伸,反复几次,如草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8次后可拉出 根细面条.
15.(2024七上·诸暨月考)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到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
16.(2024七上·浙江期中)在明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一书中,作者程大位记载了一种被称为“铺地锦”的多位数相乘方法.例如:如图1,计算,将乘数357写在方格上边,乘数46写在方格右边,然后用乘数357的每位数字乘以乘数46的每位数字,将结果记入相应的方格中,最后沿斜线方向相加,加的时候满十要向前进位,最终得16422.如图2,若用该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得到结果为14442,则 ,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七上·江北开学考)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计算.
(1)
(2)
(3)
(4)
(5)
(6)
(7)
18.(2024七上·乐清月考)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计算:.
分析:利用倒数的意义,先求出原式的倒数,再得原式的值.
解:
所以原式.
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
19.(2024七上·瓯海期中)如图是重庆市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示意图.某天,小川参加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从两路口出发,最后在站结束服务活动.如果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小川当天的乘车站数按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如下(单位;站):,.
(1)请通过计算说明站是哪一站?
(2)若相邻两站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8千米,求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总路程约是多少千米?
20.(2025七上·宁波期末)钟表中蕴含着有趣的数学运算.例如,现在是 10 时,问 4 小时以后是几时?虽然 ,但在表盘上看到的是 2 时.如果用符号""表示钟表上的加法,则 .若问 3 时之前 5 小时是几时,就得到钟表上的减法概念,若用符号""表示钟表上的减法,则 .(注:此处用 0 时代替 12 时)。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 , .
(2)在有理数运算中,相加得 0 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果在钟表运算中沿用这个概念,那么 5 的相反数是多少?
(3)规定在钟表运算中也有 ,对于钟表上的任意数字 , ,若 ,判断 是否一定成立,若一定成立,说明理由;若不一定成立,写出一组反例加以说明.
21.一辆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开出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的变化情况,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负数表示下车人数.
停靠站 始发站 中间第1站 中间第2站 中间第3站 中间第4站 中间第5站 中间第6站 终点站
上、下 车人数 +21 -3; +8 -4; +2 0; +4 -7; +1 -9; +6 -7; 0 -12
(1)中间第4站上车的人数是 ,下车的人数是 ;
(2)途中的6个站中,第 站没有人上车,第 站没有人下车;
(3)公共汽车离开中间第2站时车上的人数为 ,离开中间第4 站时车上的人数为 ;
(4)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
22.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定义“除方”运算,比如:2÷2÷2可记做2③,(-3)÷(-3)÷(-3)÷(-3)记做(-3)④,一般地把n个a 相除记做,读做“a的圈n次方”.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 .
(2)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方法如下:
除方→2④ =2÷2÷2÷2=2×→乘方的形式
仿照以上例子,把除方运算写乘方形式: (-3)⑤= ,= .
(3)算一算:
23.(2024七上·瑞安期中)根据下列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哪种计算工资方式对工人更有利?
素材 1 玩具厂定额每个工人每天生产玩具车20辆,某工人每天生产的玩具车数量与计划定额有出入,如表是该工人某周每天生产的情况(以20辆为标准,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数量(辆)
素材 2 该工厂计算工资有两种方式: 方式A:每生产一辆玩具车报酬为10元; 方式B:实行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报酬9元。 若一天超出定额20辆,则超过部分另外加12元/辆。 若一天不足定额20辆,则根据不足数量扣5元/辆。
问题解决
任务 1 本周该工人最多一天比最少一天多生产 ▲ 辆玩具车。
任务 2 本周该工人实际生产玩具车多少辆?
任务 3 请判断哪种计算工资的方式对该工人更有利,通过计算说明。
24.(2024七上·临平月考)根据以下素材,探究完成任务.
素材1:对于任何有理数,可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意思是数的最大整数是.
素材2:现对进行如下操作:取的三分之一,再取不超过它的最大整数,重复进行操作,即:
,
进行3次操作之后开始变为固定值.
(1)任务1. ; .
(2)任务2.任意整数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求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3)任务3.任意整数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0,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数的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A、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B、 ,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C、,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D、,则本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中的交换律逐项分析即可求解.
2.【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或,
∴,或,
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利用分配律,这时运算简便,因此在简便运算时,把变形成最合适的形式是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对括号里面的进行变形,可以变形为两种形式,即或,然后观察即可发现,运算简便。
3.【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解析】【解答】解:(1),故(1)正确;
(2),故(2)正确;
(3),故(3)正确;
(4),故(4)正确;
∴四道填空题全部正确,
由评分标准可知每题5分,
∴他最后得分是20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逐项计算,即可求解.
4.【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右边,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0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
即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右边的有1个,
故答案为: A.
【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再判断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
∴,;
∵,
∴,;
当,时,;
当,时,;
综上,a-b的值为2或8;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得,,再根据可确定出a与b的值,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
【解析】【解答】解:,
或,
当时,则,
当,则,
综上,的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可以分析得到或,然后分两种情况代入化简,最后计算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运算求解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第一式: 2024减去它的 =;
第二式: 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
第三式: 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
…
以此类推
第2023式: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前3个式子,从中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求解.
9.【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A.5+3×7+1×72=75;
B.1+3×7+2×72=120;
C.2+3×7+2×72=121;
D.1+2×7+3×72=162;
故答案为: D.
【分析】由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天干为:,
地支为:,
∴2025年为农历乙巳年,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先列式计算,再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即可得解.
11.【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当抽到和时,m的取值最小,
∴m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3张卡片上各数之积最小为,当抽到和时,m的取值最小,即可得到答案.
12.【答案】24.5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
注满水所需时间为:
故答案为: 24.5.
【分析】
由图象可知圆柱容器的高为14cm,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的高为9cm,从开始注水,到水刚漫过第一个实心圆柱用了9s, 高度为6cm,可先求出注水的速度为 ,再求出漫过“几何体”到注满所用时间,然后求和即可.
13.【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析】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 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
∴ 至少一项比赛的总人数应该是24 + 27 = 51人 ,
∵ 六年级有46人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 ,
∴ 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都参加的有 :51-46=5;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集合以及交集的定义,根据已知条件, 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 ,两数之和>实际参加的总人数,一定会有即参加 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的人,即可计算出.
14.【答案】256
【知识点】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第1次后可拉出2根,第2次后可拉出根,第3次后可拉出根,…
∴第8次后可拉出根,
故答案为:256
【分析】根据“第1次后可拉出2根,第2次后可拉出根,第3次后可拉出根.......”结合题意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即可求解。
15.【答案】12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 要使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最大,
∴ 将最大的三个数4,5,6写在三个顶点,如图,
由图可知,.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数字是这6个数中最大的三个数,再将其他数键入,即可求得.
16.【答案】2;1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
∴,,,
∵,,,
∴,,
∴,,
∴,,
故答案为:2,1.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由于是1到9的整数,且5×9=45可得,从而得,,,然后根据,,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
(2)解:
(3)解:
(4)解:
(5)解:∵
∴
(6)解:
(7)解: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求解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
(3)(7)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4)(6)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5)根据用倒数法求解即可;
(1)解:
;
(2)解:
;
(3)解:
;
(4)解:
;
(5)解:∵
∴;
(6)解:
;
(7)解:
18.【答案】解:
,
∴.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解析】【分析】先计算,把除法变成乘法后,利用乘法分配律求解,再把的结果取倒数即可答案.
19.【答案】(1)解:,
∵从两路口出发,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经过2站,
∴站是是大坪站;
答:站是是大坪站.
(2)解:
(千米).
答: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路程是千米.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正数、负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求出乘车站数的和,再结合示意图即可求解;
(2)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法可得一共的站数,再根据总路程=站数×平均距离即可求解.
(1)解:
∵从两路口出发,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经过2站,
∴站是是大坪站;
答:站是是大坪站
(2)解:
(千米).
答: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路程是千米.
20.【答案】(1)3;9
(2)解:5+7=12,
12-12=0,
∴5的相反数是7
(3)解:不一定成立,理由如下,
当a=3,b=5,c=7时,37=10,57=0,则
37>57,
∴当a < b时,ac【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
47=4+12-7=9.
故答案为:3,9.
【分析】(1)根据钟表运算中的加减法,计算出结果;
(2)根据颖意,钟表运算中的相反数的概念,需要将结果对12取模,即结果大于12时,需要减去12,得到的结果就是钟表上的时间;
(3)根据题意,钟表运算中的不等式的性质,需要将结果对12取模,即结果大于12时,需要减去12,得到的纪果就是钟表上的时间.
21.【答案】(1)1;7
(2)6;3
(3)24;22
(4)答案不唯一,
如:从表中可以知道,途中的6个站中,第5站下车的人数最多,第1站上车的人数最多.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中间第4站上车的人数是1人,下车人数是7人
故答案为:1;7
(2)由题意可得:
途中的6个站中,第6站没有人上车,第3站没有人下车
故答案为6;3
(3)由题意可得:
公共汽车离开中间第2站时车上的人数为21-3+8-4+2=24人
离开中间第4 站时车上的人数为21-3+8-4+2+4+0-7+1=22人
故答案为:24;22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表中数据即可求出答案.
(3)结合有理数的加减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4)根据题意即可求出答案.
22.【答案】(1);-2
(2);
(3)解:
=1-3
=-2.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有理数乘法与乘方的互化
【解析】【解答】解:(1);
;
故答案为:,-2;
(2)
;
;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展开,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展开,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3)结合(2)中的方法,代入化简,然后计算,即可求解.
23.【答案】解:任务1:生产最多一天为6辆,最少一天为-5辆,故6-(-5)=11.
任务2:(辆)
答:本周该工人实际生产玩具车150辆。
任务3:
方式A:(元)
方式B:(元)
因为1500<1519,所以选择方式B对该工人更有利。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任务1:找到生产最多和最少的辆数,相减即为多生产的数量;
任务2:20辆为基准,20×7再加上相对生产的数量即可得总共的生产数量;
任务3:分别计算方式A和方式B的工资额,即可得方式B对工人更有利.
24.【答案】(1)1;
(2)解:因为,
,
,
…
…
,
所以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是和
(3)解:因为,
,
,
,
所以整数n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0,n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是26和9,
所以9+10+...+26 =315.
【知识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1;-4.
【分析】(1)按照素材1求出不超过的和不超过最大整数即可.
(2)由题意可知n是一个负整数,经过三次操作后变为-1,说明n在第三次操作后应该在-1和0之间。因此n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27.
(3)经过三次操作后变为0,说明初始值n在第三次操作后介于0和1之间。因此,符合条件的n为9, 10, 11, 12, 13, 14, 15,16,17,18,19,20,21 ,22,23, 24,25,26,它们的和为315.
1 / 1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提升卷—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七上·柯桥月考)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1﹣4+5﹣4=1﹣4+4﹣5
B.
C.1﹣2+3﹣4=2﹣1+4﹣3
D.4.5﹣1.7﹣2.5+1.8=4.5﹣2.5+1.8﹣1.7
【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A、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B、 ,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C、,则本项不符合题意;
D、,则本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中的交换律逐项分析即可求解.
2.(2024七上·余杭月考)在简便运算时,把变形成最合适的形式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或,
∴,或,
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利用分配律,这时运算简便,因此在简便运算时,把变形成最合适的形式是 。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对括号里面的进行变形,可以变形为两种形式,即或,然后观察即可发现,运算简便。
3.(2024七上·钱塘月考)如图,是嘉淇同学的练习题,他最后得分是( )
填空题(评分标准:每道题5分) (1);(2);(3);(4)
A.20分 B.15分 C.10分 D.5分
【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解析】【解答】解:(1),故(1)正确;
(2),故(2)正确;
(3),故(3)正确;
(4),故(4)正确;
∴四道填空题全部正确,
由评分标准可知每题5分,
∴他最后得分是20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逐项计算,即可求解.
4.(2025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各数: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右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右边,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0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
即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原点右边的有1个,
故答案为: A.
【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再判断即可.
5.(2024七上·瑞安期中)若,,且,那么的值是( )
A.2或 B.或 C.2或8 D.或8
【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
∴,;
∵,
∴,;
当,时,;
当,时,;
综上,a-b的值为2或8;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得,,再根据可确定出a与b的值,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6.(2024七上·萧山月考)若,则的值可能是( )
A. B. C.1或5 D.或
【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
【解析】【解答】解:,
或,
当时,则,
当,则,
综上,的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可以分析得到或,然后分两种情况代入化简,最后计算即可。
7.(2024七上·瑞安期中)若a、b、c、d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为:,则的结果是( )
A. B.2 C. D.10
【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运算求解即可.
8.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 ,则最后剩下的数是( )
A.0 B.1
【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解析】【解答】解:第一式: 2024减去它的 =;
第二式: 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
第三式: 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
…
以此类推
第2023式:2024减去它的 ,再减去余下的 ,再减去余下的 ……以此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
=.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前3个式子,从中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求解.
9.我国古代《易经》一书记载了一种“结绳计数”的方法,一女子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向左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下列图示中,表示162颗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A.5+3×7+1×72=75;
B.1+3×7+2×72=120;
C.2+3×7+2×72=121;
D.1+2×7+3×72=162;
故答案为: D.
【分析】由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
10.(2024七上·鹿城期中)干支纪年法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干支纪年法的组合方式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60年为一个循环.我们把天干、地支按顺序排列,且给它们编上序号.天干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0所得的余数;地支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2所得的余数.以2000年为例:天干为;地支为;对照天干地支表得出,2000年为农历庚辰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依据上述规律推断2025年为农历( )年.
A.乙巳 B.戊申 C.乙申 D.戊巳
【答案】A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天干为:,
地支为:,
∴2025年为农历乙巳年,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先列式计算,再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即可得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3七上·龙湾期中)如图,5张卡片分别写了5个不同的整数,同时抽取3张,若这3张卡片上各数之积最小为,则卡片上m表示的数中最小的为 .
【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当抽到和时,m的取值最小,
∴m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3张卡片上各数之积最小为,当抽到和时,m的取值最小,即可得到答案.
12.(2025七上·海曙期末)如图①,底面积为3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水平放置着由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下方实心圆柱的底面积为12cm2.现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则图中a的值为 .
【答案】24.5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
注满水所需时间为:
故答案为: 24.5.
【分析】
由图象可知圆柱容器的高为14cm,两个实心圆柱组成的“几何体”的高为9cm,从开始注水,到水刚漫过第一个实心圆柱用了9s, 高度为6cm,可先求出注水的速度为 ,再求出漫过“几何体”到注满所用时间,然后求和即可.
13.(2024七上·江北开学考)六年级有46人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都参加的有 人.
【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析】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 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
∴ 至少一项比赛的总人数应该是24 + 27 = 51人 ,
∵ 六年级有46人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 ,
∴ 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都参加的有 :51-46=5;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集合以及交集的定义,根据已知条件, 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4人,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27人 ,两数之和>实际参加的总人数,一定会有即参加 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的人,即可计算出.
14.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拉伸,反复几次,如草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8次后可拉出 根细面条.
【答案】256
【知识点】有理数乘方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第1次后可拉出2根,第2次后可拉出根,第3次后可拉出根,…
∴第8次后可拉出根,
故答案为:256
【分析】根据“第1次后可拉出2根,第2次后可拉出根,第3次后可拉出根.......”结合题意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即可求解。
15.(2024七上·诸暨月考)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到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
【答案】12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 要使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最大,
∴ 将最大的三个数4,5,6写在三个顶点,如图,
由图可知,.
故答案为: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数字是这6个数中最大的三个数,再将其他数键入,即可求得.
16.(2024七上·浙江期中)在明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一书中,作者程大位记载了一种被称为“铺地锦”的多位数相乘方法.例如:如图1,计算,将乘数357写在方格上边,乘数46写在方格右边,然后用乘数357的每位数字乘以乘数46的每位数字,将结果记入相应的方格中,最后沿斜线方向相加,加的时候满十要向前进位,最终得16422.如图2,若用该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得到结果为14442,则 , .
【答案】2;1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
∴,,,
∵,,,
∴,,
∴,,
∴,,
故答案为:2,1.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由于是1到9的整数,且5×9=45可得,从而得,,,然后根据,,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2024七上·江北开学考)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计算.
(1)
(2)
(3)
(4)
(5)
(6)
(7)
【答案】(1)解:
(2)解:
(3)解:
(4)解:
(5)解:∵
∴
(6)解:
(7)解: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求解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
(3)(7)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4)(6)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5)根据用倒数法求解即可;
(1)解:
;
(2)解:
;
(3)解:
;
(4)解:
;
(5)解:∵
∴;
(6)解:
;
(7)解:
18.(2024七上·乐清月考)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计算:.
分析:利用倒数的意义,先求出原式的倒数,再得原式的值.
解:
所以原式.
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
【答案】解:
,
∴.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解析】【分析】先计算,把除法变成乘法后,利用乘法分配律求解,再把的结果取倒数即可答案.
19.(2024七上·瓯海期中)如图是重庆市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示意图.某天,小川参加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从两路口出发,最后在站结束服务活动.如果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小川当天的乘车站数按先后顺序依次记录如下(单位;站):,.
(1)请通过计算说明站是哪一站?
(2)若相邻两站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8千米,求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总路程约是多少千米?
【答案】(1)解:,
∵从两路口出发,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经过2站,
∴站是是大坪站;
答:站是是大坪站.
(2)解:
(千米).
答: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路程是千米.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正数、负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求出乘车站数的和,再结合示意图即可求解;
(2)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加法可得一共的站数,再根据总路程=站数×平均距离即可求解.
(1)解:
∵从两路口出发,规定向沙坪坝方向为正,经过2站,
∴站是是大坪站;
答:站是是大坪站
(2)解:
(千米).
答:这次小川志愿服务期间乘坐地铁行进的路程是千米.
20.(2025七上·宁波期末)钟表中蕴含着有趣的数学运算.例如,现在是 10 时,问 4 小时以后是几时?虽然 ,但在表盘上看到的是 2 时.如果用符号""表示钟表上的加法,则 .若问 3 时之前 5 小时是几时,就得到钟表上的减法概念,若用符号""表示钟表上的减法,则 .(注:此处用 0 时代替 12 时)。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 , .
(2)在有理数运算中,相加得 0 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如果在钟表运算中沿用这个概念,那么 5 的相反数是多少?
(3)规定在钟表运算中也有 ,对于钟表上的任意数字 , ,若 ,判断 是否一定成立,若一定成立,说明理由;若不一定成立,写出一组反例加以说明.
【答案】(1)3;9
(2)解:5+7=12,
12-12=0,
∴5的相反数是7
(3)解:不一定成立,理由如下,
当a=3,b=5,c=7时,37=10,57=0,则
37>57,
∴当a < b时,ac【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相反数的意义与性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
47=4+12-7=9.
故答案为:3,9.
【分析】(1)根据钟表运算中的加减法,计算出结果;
(2)根据颖意,钟表运算中的相反数的概念,需要将结果对12取模,即结果大于12时,需要减去12,得到的结果就是钟表上的时间;
(3)根据题意,钟表运算中的不等式的性质,需要将结果对12取模,即结果大于12时,需要减去12,得到的纪果就是钟表上的时间.
21.一辆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开出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的变化情况,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负数表示下车人数.
停靠站 始发站 中间第1站 中间第2站 中间第3站 中间第4站 中间第5站 中间第6站 终点站
上、下 车人数 +21 -3; +8 -4; +2 0; +4 -7; +1 -9; +6 -7; 0 -12
(1)中间第4站上车的人数是 ,下车的人数是 ;
(2)途中的6个站中,第 站没有人上车,第 站没有人下车;
(3)公共汽车离开中间第2站时车上的人数为 ,离开中间第4 站时车上的人数为 ;
(4)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
【答案】(1)1;7
(2)6;3
(3)24;22
(4)答案不唯一,
如:从表中可以知道,途中的6个站中,第5站下车的人数最多,第1站上车的人数最多.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中间第4站上车的人数是1人,下车人数是7人
故答案为:1;7
(2)由题意可得:
途中的6个站中,第6站没有人上车,第3站没有人下车
故答案为6;3
(3)由题意可得:
公共汽车离开中间第2站时车上的人数为21-3+8-4+2=24人
离开中间第4 站时车上的人数为21-3+8-4+2+4+0-7+1=22人
故答案为:24;22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表中数据即可求出答案.
(3)结合有理数的加减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4)根据题意即可求出答案.
22.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定义“除方”运算,比如:2÷2÷2可记做2③,(-3)÷(-3)÷(-3)÷(-3)记做(-3)④,一般地把n个a 相除记做,读做“a的圈n次方”.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 .
(2)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方法如下:
除方→2④ =2÷2÷2÷2=2×→乘方的形式
仿照以上例子,把除方运算写乘方形式: (-3)⑤= ,= .
(3)算一算:
【答案】(1);-2
(2);
(3)解:
=1-3
=-2.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有理数乘法与乘方的互化
【解析】【解答】解:(1);
;
故答案为:,-2;
(2)
;
;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展开,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展开,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3)结合(2)中的方法,代入化简,然后计算,即可求解.
23.(2024七上·瑞安期中)根据下列素材,探索完成任务:
哪种计算工资方式对工人更有利?
素材 1 玩具厂定额每个工人每天生产玩具车20辆,某工人每天生产的玩具车数量与计划定额有出入,如表是该工人某周每天生产的情况(以20辆为标准,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数量(辆)
素材 2 该工厂计算工资有两种方式: 方式A:每生产一辆玩具车报酬为10元; 方式B:实行日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报酬9元。 若一天超出定额20辆,则超过部分另外加12元/辆。 若一天不足定额20辆,则根据不足数量扣5元/辆。
问题解决
任务 1 本周该工人最多一天比最少一天多生产 ▲ 辆玩具车。
任务 2 本周该工人实际生产玩具车多少辆?
任务 3 请判断哪种计算工资的方式对该工人更有利,通过计算说明。
【答案】解:任务1:生产最多一天为6辆,最少一天为-5辆,故6-(-5)=11.
任务2:(辆)
答:本周该工人实际生产玩具车150辆。
任务3:
方式A:(元)
方式B:(元)
因为1500<1519,所以选择方式B对该工人更有利。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任务1:找到生产最多和最少的辆数,相减即为多生产的数量;
任务2:20辆为基准,20×7再加上相对生产的数量即可得总共的生产数量;
任务3:分别计算方式A和方式B的工资额,即可得方式B对工人更有利.
24.(2024七上·临平月考)根据以下素材,探究完成任务.
素材1:对于任何有理数,可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意思是数的最大整数是.
素材2:现对进行如下操作:取的三分之一,再取不超过它的最大整数,重复进行操作,即:
,
进行3次操作之后开始变为固定值.
(1)任务1. ; .
(2)任务2.任意整数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求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3)任务3.任意整数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0,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数的和.
【答案】(1)1;
(2)解:因为,
,
,
…
…
,
所以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是和
(3)解:因为,
,
,
,
所以整数n进行3次操作,开始变为固定值0,n取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是26和9,
所以9+10+...+26 =315.
【知识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1;-4.
【分析】(1)按照素材1求出不超过的和不超过最大整数即可.
(2)由题意可知n是一个负整数,经过三次操作后变为-1,说明n在第三次操作后应该在-1和0之间。因此n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27.
(3)经过三次操作后变为0,说明初始值n在第三次操作后介于0和1之间。因此,符合条件的n为9, 10, 11, 12, 13, 14, 15,16,17,18,19,20,21 ,22,23, 24,25,26,它们的和为315.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