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9 17: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
学写传记
新课导入
提到传记,你会想起谁?是课本里弃医从文的鲁迅,用写作唤醒国人;还是实验室里熬出镭的居里夫人,让光芒穿透偏见?或许是你床头《科比传》里那个凌晨四点练球的身影,或是外婆总讲起的她年轻时挑着担子走山路的故事。
其实传记从不远——它是把平凡日子里的闪光处串起来,让一个人的笑与泪、坚持与柔软,能被更多人看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写传记:不必写惊天动地的伟人,你的同桌、楼下修鞋的大爷,甚至你自己,都值得被好好记录。准备好做个“时光收藏家”了吗?
学习目标
1、掌握人物传记的特点及一般写法,选择适宜的写作方式,运用生动的语言写人物传记。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3、在写作中认识自我和他人,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闪光点,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合作探究
什么是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为核心,记录其经历、思想、成就及影响的体裁,强调真实性,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性。
概念
1
1.按作者分,有自传(本人撰写,如《老舍自传》)和他传(他人撰写,如《史记 项羽本纪》);
2.按内容详略分,有全传(完整记载一生)、片段传(聚焦关键阶段),还有评传(结合生平与评论)。
分类
2
合作探究
人物传记的特点
真实性:这是人物传记的根基,所有内容必须基于人物真实经历,拒绝虚构或篡改,是区别于小说的核心标志;
1
个性化:需通过具体事件、言行细节展现人物独特个性,而非笼统标签,让读者感受到鲜活的“这一个人”;
2
时代性:好的传记会将人物置于特定时代背景中,体现个人命运与时代浪潮的关联,让人物故事折射出时代风貌。
3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第二单元,对各篇目进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归纳为人物立传的重要手法,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治学严谨
正直热诚
没有民族偏见
抓典型事件,凸显人物形象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典型事件:
最转折、最矛盾、最成就……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第二单元,对各篇目进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归纳为人物立传的重要手法,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以时间为序,脉络清晰: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南仁东少年时期对星空的好奇,到青年时期在无线电厂工作,再到后来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以及“中国天眼”的建成启用等,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南仁东一生的主要经历和重要事件,让传主的一生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生经历中,作者着重选取了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建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经历的艰难过程,如选址的艰辛、技术上的突破、面对质疑时的坚持等,进行了详细描写,而对其它一些相对次要的事件则一笔带过,这样既突出了传主的主要贡献和精神品质,又使文章结构紧凑,重点突出。
多维叙事结构:
①编年体式:时间为序;
②主题模块式:家庭、工作、社会活动……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第二单元,对各篇目进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归纳为人物立传的重要手法,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以小见大:选取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鲁迅先生的笑、走路的姿态、穿衣裳的评论、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纸烟、休息、工作时间、踢鬼谈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夸耀、明朝会、病好起来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等。通过这些小事展现鲁迅先生的性格、品质和精神世界,使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鲁迅形象。
细节丰富:注重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等。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对鲁迅先生的生活和性格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小切口见大精神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回顾课本第二单元,对各篇目进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归纳为人物立传的重要手法,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坚韧、乐观、淡泊,对科学的热爱
艰苦环境的烘托;
动作细节的刻画;
语言描写的展现;
心理活动的流露;
……
多角度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
(环境、他人评价)侧面描写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由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传记内容要真实
人物传记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真实、准确、具体。
地点真实
时间真实
事件真实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选取事件要典型
选择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特点,表现传主思想性格。
1.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2.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热爱科学、以苦为乐、献身精神。
文章把概括叙述与特写镜头结合,由面到点,表现了科学家坚持不懈、以苦为乐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赞扬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添加细节描写
细致传神的细节描写既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能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
细节描写,用门“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说明居里夫妇进出这间房子的次数之多,从侧面写出了他们进行研究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写出了他们执着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细节描写,通过描绘玛丽的外貌和工作环境,进一步表现了玛丽的工作强度大、工作的艰辛、工作环境的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合理补充想象
合理的想象,能够填补事件的空隙,丰富文章内容,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他的同事和学生看到他双手扶在 “天眼” 圈梁的栏杆上,俯身朝下……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应该有电影镜头来追踪那下落的泪珠,泪珠飞向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滴下来,滴下来,滴下来……它们飞翔着,穿越了 70 年,最后雨点般敲打在那伟大的镜面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金属般的绝响,人们看见了吗?听见了吗?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见了!高远的天穹看见了!广袤的宇宙听见了!
描绘南仁东登上圈梁喜极而泣的场景,眼泪的细节描写强调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作者基于事实,展开想象,营造出一幅恢弘而充满诗意的画卷,浪漫而悲壮,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借鉴名家小传
《老舍小传(节选)》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介绍了传主老舍先生的姓名、年龄、习惯、家庭组成和外貌特征,真实的反映了传主自己的基本情况。】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选取这样一件能够反映自己金钱观的典型事例,表现自己淡泊金钱的价值观】
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27岁发愤著书。【简练地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职业经历等。】
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以轻松幽默的自嘲语气,叙述自己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又遭遇失父的不幸。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怎样写人物传记?
借鉴名家小传
《贾平凹小传》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 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等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
《贾平凹小传》赏析
这篇小传介绍了作者的名字由来、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主要经历等。虽然传文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幽默诙谐,读后作者贾平凹鲜活的形象即刻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使用的是自谦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职业经历,捉笔涂抹,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再次列出名目,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表现得非常的谦虚。由此看出贾平凹低调内敛的性格特点。
用到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读来上口,为小传增添了不少的魅力。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任务一】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
【提示】
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任务解读】
提示写作方向和主要内容:可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可以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内容里要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提示写作的具体要求:要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既要真实,又要典型。
提示写作后修改的方法: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有时自己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准确、全面,要多听取家人、朋友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合理的修改。
【选材立意】
体现个人爱好: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娱乐方式,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美食、平时的生活习惯……从事例中展现个人偏好,从而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展现成长历程:可以写自己童年时期有趣的生活经历、经受的磨难,也可以写自己读书时的勤奋与艰辛……从事例中体现自己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
描述家庭生活:写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为自己或家人做过的事情,丰富自己的形象特点。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例文1】
我叫林溪,2012年春分那天生于江南小镇。妈妈说,我出生时窗外溪水初融,便取了这个带水的名字。
五岁在溪边追蝴蝶掉进水沟,攥着湿透的蝴蝶风筝哭,隔壁阿婆边拧我衣角边笑:“溪丫头跟水一样野。” 三年级代表班级参加朗诵比赛,站在台上腿直抖,却记得老师说“看着观众的眼睛”,最终得了二等奖,奖状至今贴在书桌上方。
去年帮搬家的邻居照看小弟弟,他哭闹时,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哼起童谣,他竟乖乖睡着了。未来想当语文老师,把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变成讲给学生听的故事。
【简评】开篇交代名字由来、出生日期和出生地,符合提示要求。选取落水、朗诵比赛等事,细节生动,言行描写具体。未来想法与过往经历关联,体现成长轨迹,符合传记真实性和细节性特点。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例文2】
我叫陈沐阳,2011年夏至生于北方的一个小县城。妈妈说生我的那天暴雨初歇,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窗台上,便取了“沐浴阳光”之意。
七岁学骑自行车,摔破了新买的牛仔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听爸爸在身后喊“自己站起来”,最终歪歪扭扭骑过整条胡同。五年级在班级联欢会上唱跑调的《童年》,台下同学笑作一团,我却梗着脖子唱完,收获了最响亮的掌声。
上个月帮隔壁张爷爷搬花盆,他摸着我的头说“这孩子壮实了”。现在常蹲在小区花园看蚂蚁搬家,觉得生命里藏着好多耐人寻味的秘密。
未来想做自然老师,带学生们去看花草生长、听虫鸣鸟叫,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成长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简评】开篇明确交代名字由来、出生日期和出生地,贴合提示。选取学骑车、唱跑调歌等经历,以言行细节展现成长,真实可感。未来想法与过往观察自然的爱好呼应,体现传记个性化特点,语言鲜活有画面感。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任务二】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 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提示】
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
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任务解读】
1.提示写作方向和准备工作:可写传主的生日、爱好和生活经历等信息,这要求学生在写作前要掌握关于传主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提示1”可知,可通过向家庭成员询问或自己细心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传主。
2.提示写作对象和文体:一方面限制了写作对象只能是自己的家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而且只能是一位家人;另一方面限制了文体——传记,写作时要遵循传记实事求是、不虚构、不夸张的要求。
3.提示写作内容:在写作时,既要对家人的爱好、性格、生活经历等信息进行总体介绍,还要选择典型的事件及言行进行叙述,体现传主的精神气质和其独特性。
【选材立意】
体现个人爱好:可以写他/她喜欢的体育运动、娱乐方式,也可以写他/她喜欢的美食、平时的生活习惯……从事例中展现其个人偏好,从而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展现成长历程:可以写他/她童年时期有趣的生活经历、经受的磨难,也可以写他/她读书时的勤奋与艰辛……从事例中体现其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表达自己对传主的感情。
描述工作经历:可写他/她创业(工作)经历,也可以写他/她创业(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获得的荣誉等,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描述家庭生活:写他/她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为自己或家人做过的事情,表达对他/她的感激之情。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我的爸爸姓郭名平,别人都叫他老郭,我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郭了。今天,就由小郭来介绍介绍老郭吧!
老郭个子挺高,梳着三七开的小分头,他自称为“亲爱的小分头”。一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老郭在普陀海洋渔业局电台工作,他非常喜欢那份轻松的工作,每天为渔民提供气象信息老郭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幽默。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好像有谁在打拳。我出去一看,只见爸爸举着充气玩具金箍棒,正模仿着电视里的孙悟空舞来舞去。见我来了,老郭(生肖属猴)摆了一个姿势对我说:“嘿嘿,我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啊!”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蹲在了地上。妈妈笑着说:“那我是什么啊?”爸爸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是悟空夫人了!”我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我爸没有喝酒、吸烟的习惯,但他就喜欢买体育彩票。他曾经说过:“不中奖也没关系,也算为中国体育事业作了点贡献。”有一次吃饭时,他又跟我滔滔不绝的讲起彩票来了:“这次我运气真好,中奖号码是2008417,我的号码是6308902,08两个对起来了,所以中到了——5元!”我怪他为什么没想到2008呢。他还说:“我怎么会想到2008就是这期的号码呢?”
这就是我既幽默又有爱心的老爸,他永远都是我亲爱的爸爸。
【例文1】《给爸爸写小传》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我的母亲出生于××。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或许在别人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在我心里母亲是我这辈子最敬爱的人。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化解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
母亲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会以母亲为榜样。我发誓要和母亲一样,甚至超越母亲。
用母亲的话就叫:“用责任,为梦想努力。”
【例文2】《给妈妈写小传》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任务三】各学科的学习,都会涉及一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值得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学校拟编辑一部《中华英杰人物谱》,面向全校学生征稿。请你选择自己崇敬或熟悉的一位人物,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传主的资料,理清传主的生平。
2.选择对传主思想个性或人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体现人物的独特魅力。
3.写作完成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并根据班级拟定的评价标准,选出大家普遍认可的5-10篇作品,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投稿。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审题分析】
任务核心是为《中华英杰人物谱》撰写人物小传,需紧扣“中华民族杰出人物”这一核心选材,聚焦其推动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文体为小传,需以真实为根基,500 字以上的篇幅要求意味着既要有生平脉络,更需有细节支撑。
写作提示明确了两个关键:一是需通过多元途径搜集可靠资料,梳理传主生平轨迹,确保史实准确;二是要摒弃流水账式叙述,精选对传主思想成型、人生走向起关键作用的标志性事件,如重大抉择、突破性成就等,以具体场景和言行细节彰显人物独特精神特质与人格魅力。
写作时需兼顾史料性与可读性,让读者在了解人物生平的同时,感受到其精神力量,契合“铭记英杰”的征稿初衷。
【构思思路】
选材立意:应聚焦在学科领域有突破性贡献且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侧重其在关键时期的抉择与坚守,将个人成就与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关联,挖掘“突破与担当”的共性主题,呼应“值得铭记”的核心。
结构安排:可采用“三维节点法”:以人物思想觉醒期为起点,展现其初心萌芽;以事业攻坚期为主体,凸显突破过程中的关键抉择;以成果影响期为收尾,体现对后世的持续意义。用3-4个标志性阶段构建生平脉络,避免平铺直叙。
表达技巧:融合史料精准性与叙事感染力。引用传主具有精神标识的原话增强真实感,通过具象场景替代抽象评价,借助时代背景的侧写(如社会环境对其选择的影响),让人物特质在细节中自然显现。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蕲州城的药香里诞生了一个男婴。父亲李言闻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望着窗外百草园里蓬勃的草药,为他取名“时珍”,盼他能传承家学,辨识世间草木真性。
这个被药香浸润长大的孩子,却在十四岁时被父亲强逼着去考科举。连续三次落榜后,他捧着残破的八股文稿,在父亲的药房里第一次坚定地说:“爹,我不想做官,我想认药。”那天,他指尖抚过《神农本草经》的竹简,仿佛触到了命运的脉络。
三十四岁那年,李时珍在楚王府担任奉祠正,却在整理府中藏药时倒吸一口冷气 —— 库房里的“旋花”竟与医书记载的“天剑草”混为一谈。他翻开历代本草典籍,发现其中错漏百出:有的把毒草当良药,有的一物多名,有的同名异物。深夜的油灯下,他在书页上写下:“医者人命所系,不可不慎。”
【例文】《青山为证 —— 李时珍小传》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此后二十七年,他的足迹踏遍武当山、庐山、茅山。在太和山见到“榔梅”,他不顾道士阻拦,攀着悬崖采下标本;在民间听闻穿山甲捕食蚂蚁的习性,他蹲在田埂边观察三日,推翻了“鳞甲诱蚁”的旧说。荆棘划破麻布衣衫,他就用草药捣烂敷上;暴雨冲毁山路,他便在山洞里烘干湿掉的药草图谱。
万历六年,五十九岁的李时珍终于将一百九十多万字的《本草纲目》定稿。这部收录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的巨著,字里行间都是他用脚丈量山河的印记。临终前,他望着案头待刻的书稿,轻声说:“但愿世人无疾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四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翻开这部凝聚着生命与草木对话的典籍,仍能看见那个背着药篓的身影,在青山间执着前行。
【例文】《青山为证 —— 李时珍小传》
合作探究
写作实践
【简评】本文以“认药”“辨误”“著书”为关键节点,串联李时珍的生平。通过考场弃儒、悬崖采药等细节,展现其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将个人命运与医药发展、民生疾苦相联系,既符合传记真实性要求,又凸显人物济世情怀,细节描写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例文】《青山为证 —— 李时珍小传》
课堂小结
传记写作是一种以真实人物为记述对象,通过文字展现其生平经历、性格特质、精神风貌及人生价值的写作体裁。它既需要尊重事实,又需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让人物形象鲜活立体。对作者:通过梳理人物经历,深化对自我(自传)或他人的理解,思考人生的意义(如 “他的选择教会我什么?”)。对读者:从人物故事中获得启发,看到不同的人生可能性,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总之,传记写作的关键是 “以真为骨,以情为肉,以事为脉”—— 用真实的经历打底,用细节和情感让人物鲜活,用清晰的叙事让故事动人。
板书设计
写 作 小 支 架
交待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
写出人物的生平经历,有清晰的时间顺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步和成长)
写出人物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有突出的细节描写
写出主人公的精神价值和影响
历史性
真实性
评价性
文学性、典型性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