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飞天”凌空 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敦煌(dūn) 翘首(qiáo) 瞬间(shùn)
B.凌空(ling) 悄然(qiāo) 刹那(chà)
C.气愤(fēn) 慷慨(kǎi) 眼花缭乱(liáo)
D.优雅(yǎ) 绷直(bēeng) 屏息敛声(bing)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 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kù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xuàn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概,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蹬_____ kù____似 xuàn____风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 “从容不迫”中“迫”的意思是 ( )
A.逼迫;强迫 B.急促 C.接近
(4)选文第二段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阅读《中国石拱桥》,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那_______的建筑技术; 阅读《藤野先生》,我们听到了藤野先生那______、毫无民族偏见的勉励;阅该《背影》,我们看到了父亲那 pán shān 而又深情的身影;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懂得了要míng jì历史、_____ 先烈,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白杨礼赞》,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那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bù zhé bù ná0 的气节。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án shān_______ míng jì_______ bù zhé bù ná0 ____________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抑扬顿挫 怀念 B.巧妙绝伦 振聋发聩 怀念
C.巧妙绝伦 抑扬顿挫 缅怀 D.惟妙惟肖 振聋发聩 缅怀
(3)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而目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B.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
C,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
D.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4.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抓住了哪一个瞬间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5.(1)说说你的理解 文章开头写白云、飞鸟有什么作用?
(2) 文章以“ 飞天 凌空”为题有什么妙处
6.谈谈你的感悟 你从作者笔下“ 飞天 凌空”的精彩 瞬间感受到了什么?
7. (1) 运用比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举一例分析。
(2) 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对此作分析。
8.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选取某种运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她静静地站在十米高台上,耳朵听不到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个倒立动作。她紧贴在台边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自如得活像一条在水里游动的鱼,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然难度系数是3.2,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已经伴随着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消失于水中,几乎没有落水的声音,只看到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氙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挥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
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第四跳成绩让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差距锁定了这枚金牌。最终,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20的优异成绩,夺得了这枚金牌。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技“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举办)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9.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至⑤段,主要展现了全红婵跳水时完美的动作和现场的氛围。
B.选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14岁小将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第四跳的精彩表现。
C.在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最终以四跳满分的“断层式”成绩获得女子10米跳台的金牌。
D.根据选文内容,可拟写标题为:14岁小将全红婵斩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金牌。
1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全红婵比作在水里游动的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红婵跳水动作的自如、灵巧、活泼。
B.多次写全场的反应,是为了渲染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C. 直接描写观众从“肃静”到热烈地“呐喊”的反应,衬托出全红婵第四跳的不同凡响。
D.选文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都报道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事件,都十分注重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阅读《"飞天"凌空》,完成下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味”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面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
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层次分明,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B.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C.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D. “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静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12. 对本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中使用的形容词与副词,“修长美妙”“轻轻”“震耳欲聋”等,大多是比较客观、可以为感官直接感知的。
B. 用语准确,如用“舒”“蹬”“插”等动词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用“犹如”“似乎”提示读者文中的“慢镜头”只是一种描.
C. 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沉静自若”“翘首而望”“潇洒自如”“如梦初醒”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概括力,又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简洁特点。
D. 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以“飞天”这个极富动感的静态形象来比喻吕伟起跳时的身姿,既表现其优美,又能看出其动作轻盈。
13. 吕伟跳水的整套动作只有1.7秒,作者是如何让读者从容欣赏和品味的 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答案
1、B
2. (1) dèng 酷 旋
(2) 概 慨
(3) A
(4) 比喻 比拟
3. (1) 蹒跚 铭记 不折不挠
(2) C
(3) A
4. 抓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1.7秒来进行细致描述。
5.(1) 以白云飘浮、飞鸟掠过之动态,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2) 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 以“ 飞天 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
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增加了特写的文采,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6. 感受到了我国跳水运动员精湛的技术和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
7.(1) 示例:“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将吕伟跳水的速度、
动作比作“旋风”“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水速度之快,动作之娴熟、优美。 (2)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了不起,
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8、略
9. C
10. D
11. B
12. D
13. 示例: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把跳水的瞬间动作进行了画面的分解“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像镜头样。所以能让读者从容欣赏品味。启示:要善于观察,抓住人物(事件)特点来写;要在写作过程中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要发挥想象,善用修辞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