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黄 鹤 楼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你知道江南三大名楼吗
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
《腾王阁序》而著名。
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诗词中的黄鹤楼
据说,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赞叹不已。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唐代诗人,(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
内容。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听读.朗读
重点字词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空:只
返:返回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芳草:香草,古时常用于比作愁思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首联:
翻译:仙人早已乘着黄鹤离开,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翻译: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漂浮。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翻译: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鹦鹉洲。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更生思乡之愁。
本句借景抒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抒发漂泊思乡之情。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黄昏中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是激起思乡的哀愁。
1、中心(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2、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
第一个“空”有“只,仅”的意思, “昔人”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第二个“空”有 “徒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人事苍茫,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
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4、五、六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运用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5.探究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题)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4分)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入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家乡的情怀。
课堂小结
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