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昆明的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与“雨”相关的诗句
新课导入
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难点)
学习目标
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难点)
壹
贰
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的小说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汪曾祺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在昆明生活7年,对昆明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非常了解,对昆明有着很深的感情。本文是作者选取昆明雨季最有特色也最能触动他思绪的事物写成的,表达了作者40年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学习了7年。这7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还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7年间,汪曾祺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他来说,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个故乡。
1939年开始
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昆明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
1984年
5月19日
乍( ) 辟邪( ) 鲜腴( )
篱笆( ) 格调( ) 吆喝( )
暮年 情味 苔痕( )
密匝匝( ) 连绵不断 张目结舌( )
字词清单
zhà
bì
yú
diào
yāo he
tái
zā
jié
读读写写
初来乍到、乍冷乍热
lí bɑ
意为“排除”,与“偏僻”的“僻”区别开。
注意下面是“日”
晕倒( ) 鸡 ( ) 炽红( ) 绿釉( ) 饱涨( ) 青头菌( ) 黄焖鸡( ) 扳尖( )
chì
yòu
zhànɡ
jùn
mèn
yūn
zōnɡ
注意读第四声。
bān
( )角落
( )角色
角
字词清单
多音字
jiǎo
jué
【串句记忆法】这样鲜(xiān)艳的花儿在这个山谷中确实很鲜(xiǎn)见。
( )菌子
( )细菌
菌
jùn
jūn
表示真菌的一类,即“蕈(xùn)”时,读jùn;其他情况读jūn。
字词清单
腴( )
谀( )
萸( )
丰腴
阿谀
茱萸
yú
yú
形近字
yú
缅( )
腼( )
湎( )
缅怀
腼腆
沉湎
miǎn
miǎn
miǎn
字词清单
连续不间断。 ______不断
新鲜肥美。 鲜___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___目___舌
非常浓密的样子。 密______
晚年。 ___年
夏季的第一个月。 ___夏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___喝
连绵
也说“连绵不绝”。
腴
张
结
现多作“瞠(chēnɡ)目结舌”。
匝匝
暮
《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孟
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
吆
词语集注
作者笔下的昆明的雨和雨季有什么特点,请圈画出关键词句。
文章第4、5段:
雨季很长,下下停停;气压不低,让人舒服;
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草木旺盛。
初读感知
用“ ”画出作者围绕“昆明的雨”主要回忆的景、物、人、事,完成下面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景、物、人、事 特点
景 与 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 肥大、浓绿、倒挂着也可以开金黄的花
各种菌子 种类繁多、 味道鲜美
火炭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缅桂花/树 白色、香/高大、浓绿
木香 花叶浓密
人 与 事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淳朴善良
与友人雨中小酌 静谧美好
仙人掌
个大、黑红、味甜
戴小花帽、穿绣花鞋、声音娇娇
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
景与物
木香花
各类菌子
仙人掌
杨梅
缅桂花
作者在文中描写的人、事、物十分多,这样描写是否杂乱无章法呢?
文章中所叙人、事、物虽然较多,但是并不杂乱。文中围绕作者怀旧与珍视的情愫感构成一个整体,以“昆明的雨”为话题,围绕“雨”穿插各个回忆的画面,表达自己对昆明那段岁月的怀念之情。
课文从一张描绘昆明人家的画开始写,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①由画入文,出人意料,有开篇奇崛之效。
②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
③所画的此情此景也是留在作者心中经久不忘的,自然的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
精细研读
小结:本文围绕“雨”的话题,以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为线索,写了昆明的雨、雨季中的景物、雨季中人的活动。
品味语言
(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
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更易于让普通读者直接感受事物的形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用“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形象地描绘出牛肝菌的颜色、口感和味道,表达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之情。“很好吃”这三个字是日常用语,很好地体现了汪老散文平淡、家常的语言特色。
A.这种东西也能吃?!
B.这东西这么好吃?!
前句:反问+感叹,表露出质疑、嫌弃的情绪。后句:疑问+感叹,表露出惊叹、喜欢的情绪。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文字富有生活气息,很有画面感。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环境描写,外面是大雨,院子里是淋湿的绿叶、白花,这样一种氛围,两个人静静地坐着,给人以宁静、闲适、恬淡之感。
出文章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昆明雨的思念之情的两个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体会情感
第2段
我想念昆明的雨。
内容上
点明文章中心,奠定本文的情感基调,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上
既承接上文对画面的介绍,又引起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也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第11段
我想念昆明的雨。
内容上
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结构上
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阅读第10段,思考昆明的雨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作者四十后年还忘不掉那天的情味,为什么会如此难以忘怀呢?
雨引起的淡淡之乡愁;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更多的是对宁静、清新、平淡、闲适、柔和的生活情调的喜爱。
第10段中的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它写出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深入探究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饶有情趣的散文。表面上看,内容特别“散”,但是散中有整,散而又聚,散其形而聚其神。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本文篇幅不长,但所叙景、事、物等较多,这些描写显出“杂”的特点,这也是本文“形散”的体现;同时,它们都围绕着核心,即怀旧与珍视,追溯岁月流逝之后留下的珍贵回忆,表达对过往人生的珍爱。全文以“我想念昆明的雨”这样一条情感线索串起当年的回忆,起到了形散而神聚的效果。
结构梳理
昆明的雨
细说雨季中代表性的景、物、人
总写雨季特点
雨季的
生活经历
由画开篇,引出话题
点题,
照应上文
深切怀念
热爱生活
仙人掌
菌子
杨梅
苗族女孩等
使人动情
明亮丰满
长
“我”想念昆明的雨
引发乡愁、诗情
莲花池边酒店小酌
房东送缅桂花
主旨归纳
文章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自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拓展延伸
古诗词中雨的意象
雨在古诗词中充当了重要的抒情意象,一类寓意愁苦,如相思、离愁、生活环境艰难、愁绪绵长等;一类寓意喜悦、希望、生机。无论苦雨,还是喜雨,其实都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了解雨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感彩和隐含的深层含义,将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领悟诗词的深远意境,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类型 寓意 例句
苦雨
喜雨
借雨诉相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雨写离愁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借雨写愁绪绵长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借雨写理想抱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借雨写生活环境艰难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借雨写希望、生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借雨写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作者少年追欢逐笑,无忧无虑;壮年漂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处境萧索,寂寞孤独:一生的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结尾两句,无声感慨,字字千钧。因受亡国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夜雨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沉重的亡国愁情、人生愁绪。
汪曾祺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能够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以平淡的心感受人生艰难,并且创造了积极的、乐观的、诗意的、美的文学人生。课下读一读汪曾祺先生其他的文章,体会他浓烈如火的真情怀。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