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直角三角形
一、单选题
1.如图,AD,C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BAC=40°,则∠CHD的度数是( )
A.25° B.35° C.45° D.55°
2.如图,图中互余的两个角共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3.如图在中,,,以点C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D,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作直线交于点F,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4.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中线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互补 B.4的平方根是2
C.的立方根是1 D.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二、判断题
6.判断题: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是.
三、填空题
7.如图,在中,,点D是的中点,,则 .
8.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为,则另一个锐角为 .
9.如图,中,,于,,,则 °.
10.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C的中线,若∠DCB=40°,则∠A的度数为 °.
1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则斜边中线长为 .
12.如图;在△ABC中,∠BAC=90°,BC=6,BD=DC,则AD= .
四、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在中,,平分,若,,求和的度数.
14.如图,在中,是高,,分别是,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求和的度数.
五、解答题
15.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
(1)求的度数.
(2)若,求点D到AB的距离.
16.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坡,从A滑行至B,已知AB=200m。问: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多少米
六、综合题
17.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CBE的度数;
(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
18.如图,在ABC中,AE是边BC上的高线.
(1)若AD是BC边上的中线,AE=3cm,.求DC的长.
(2)若AD是∠BAC的平分线,∠B=40°,∠C=50°,求∠DAE的大小.
19.如图,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格点P是的边上的一点(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借助网格的格点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1)过点P画的垂线,交于点E;过点P画的垂线,垂足为F;
(2)线段这三条线段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理由是 .
七、实践探究题
20.先阅读一段文字,再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坐标P1(x1,y1),P2(x2,y2),其两点间距离公式为:p1p2=,例如:点(3,2)和(4,0)的距离为.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x轴或平行于y轴距离公式可简化成:p1p2=|x1-x2|或p1p2=|y1-y2|.
(1)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2,则A,B两点的距离为 ;
(2)线段AB平行于x轴,且AB=3,若点B的坐标为(2,4),则点A的坐标是 ;
(3)已知A(3,5),B(-4,4),A,B两点的距离为 ;
(4)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0,5),C(-1,2),请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正确
7.【答案】4
8.【答案】
9.【答案】16
10.【答案】50
11.【答案】
12.【答案】3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1)
(2)5
16.【答案】解:如图,作Rt△ABC斜边上的中线CD,
则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因为∠B=30°,
所以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进而可得△ADC是等边三角形(为什么 ),
故AC=AD=100(m)。
答: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100m。
17.【答案】(1)解:∵在Rt△ABC中,∠ACB=90°,∠A=40°,
∴∠ABC=90°﹣∠A=50°,
∴∠CBD=130°.
∵BE是∠CBD的平分线,
∴∠CBE= ∠CBD=65°
(2)解:∵∠ACB=90°,∠CBE=65°,
∴∠CEB=90°﹣65°=25°.
∵DF∥BE,
∴∠F=∠CEB=25°
18.【答案】(1)解:∵AE=3cm,=12,
∴BC=12×2÷3=8(cm),
∵AD是BC边上的中线,
∴DC=BC=4cm
(2)解:∵∠B=40°,∠C=50°,
∴∠BAC=90°,
∵AD是∠BAC的平分线,
∴∠BAD=45°,
∠ADE是ABD的一个外角,
∴∠ADE=∠B+∠BAD=40°+45°=85°,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DAE=90°85°=5°
19.【答案】(1)解:由题意作图如下:
(2);垂线段最短
20.【答案】(1)3
(2)(5,4)或(-1,4)
(3)5
(4)解:△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A(3,4),B(0,5),C(-1,2),
∴AB==,
BC==,
AC===2,
∴AB=AC,AB2+BC2=20=AC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