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 峡 第二课时【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三 峡 第二课时【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15: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1
11 三 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 把握描写方法,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
2.[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3.[难点] 赏析课文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三峡之美,美在山水。欣赏下面这些图片,背诵文中相关语句。
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美文,美在景色,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感受它的美。
【探究一】 体会美感,分析写法
1.再读课文,结合具体的句子,品析三峡山水的特点及文章的写法,体会三峡之美,完成表格。
明确:
教学过程
探 · 教材写法
段落 景物 相关句子 特点 写法
第1段 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连绵不断
正面描写
山高、连绵、遮天蔽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续表)
段落 景物 相关句子 特点 写法
第2段 水 夏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势浩大、凶险
正面描写
迅疾
侧面描写
(续表)
段落 景物 相关句子 特点 写法
第3段 水 春冬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沉静、优美、雅致
俯视、动静结合
仰视
(续表)
段落 景物 相关句子 特点 写法
第4段 水 秋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肃杀、凄清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2.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理解语言之美。
明确:(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素”与“绿”,色彩相间;“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产生无限遐思。
(2)“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字加以暗示,又以“寒”“肃”二字渲染,突出了三峡秋景的清寒。
(3)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峡群山的雄伟峻拔。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侧面突出水流之迅疾。
运用了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侧面突出了三峡夏季水流湍急的特点。
3.刚才我们分析了课文中的句子,了解了不同季节三峡景色的特点。现在,让我们真情告白三峡,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来赏析。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1)三峡的水美,你看,三峡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色,无论哪个季节来到三峡,都能让你如在画中。
(2)《三峡》的写法美,美在巧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连绵”;“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是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3)《三峡》的意境美,美在意境丰富,你看,“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奔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清幽;“高猿长啸”“哀转久绝”,这是凄婉。
【探究二】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作者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
明确:先写三峡概貌,强调三峡之雄伟。三峡的气势首先源自遮天蔽日的连绵群山。三峡峡长山高,气象雄伟,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而夏水正是承接了山的气势,既是承上,又是启下,引出对水的描写。由壮美到秀美,再到凄美结束,文章曲折有致,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中间两段重点写水,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两季合起来写
明确:本文写四季景象,未按时序来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首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接着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气氛、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其势相同。春冬两季,特点相似,绝不浪费笔墨,强做分别,故合起来写。
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何作用
4.三峡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与上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相呼应;内容上,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进一步证明了三峡水长的特点。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探究三】 联系实际,拓展提升
昔日,三峡是旅游胜地;今天,三峡大坝建成后,这里更是游客云集。结合文章内容,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解说词。
明确:(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到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夏季水涨,江水汹涌;春冬季节,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秋景凄寒,猿鸣哀转。登上三峡大坝,感受三峡的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课堂小结】
课文以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四季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串 · 教材重点
识记字音 阙处(quē) 襄陵(xiānɡ) 绝 (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曦月(xī) 素湍(tuān)
重点词语 ①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②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④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⑤素湍绿潭(急流) ⑥清荣峻茂(茂盛)
⑦良多趣味(甚,很) ⑧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续表)
重点词语 ⑨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⑩空谷传响(回声)
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不以疾也(快)
绝 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晴初霜旦(天刚放晴) 哀转久绝(声音悲凉婉转)
(续表)
易考名句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重点内容   本文描写三峡夏季的水,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素湍”“回清”“悬泉瀑布”的动态之美与“绿潭”的静态之美相辅相成,动静结合,意趣盎然。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一词多义
(续表)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一词多义
(续表)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一词多义
(续表)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古今异义 ①沿溯阻绝(古义:顺流而下。今义:顺着;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
②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情。)
③虽乘奔御风(古义:指飞奔的马。今义:奔走;急跑。)
④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从;由。)
(续表)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特殊句式 ①飞漱其间。[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飞漱
(于)其间”]
②清荣峻茂。(“清”“荣”“峻”“茂”前分别省略了主语
“水”“树”“山”“草”,即“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板书设计


热爱
祖国
大好
河山
作业布置
1.阅读有关三峡的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三峡。
2.作业手册或作业本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