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1
14 唐诗五首
第一课时
《野望》
教学目标
1.[重点] 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熟练背诵诗歌。
2.[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大意,感知诗歌内容。
3.[难点] 分析诗歌,把握诗人情感。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中国诗的体裁中最特别的是律体诗,它是外国诗体中所没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野望》一诗,感受律诗的特别之处。
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
明确: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他清高自恃,放诞纵酒,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功文集》。
教学过程
预 · 教材新知
2.文体知识。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
律诗的基本特征
(1)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5)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元代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探究一】 理解诗意,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诗歌。
探 · 教材写法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ɡāo
xǐ yǐ
dú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连词义而成句意。
东皋 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傍晚。
薄,接近。
徘徊。
归依。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开篇便是一个形单影只、孤独无依的形象。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日的余晖。
【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小牛,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译文】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动态画面。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鲜活了起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视,互看
采食野菜,后比喻隐居不仕。
【译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借用典故,暗示自己如今隐居不仕。
3.这首诗首联“ ”字点题,交代 、地点及 ;
联、 联描绘田园风光;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 之感,收束全诗。
明确:望 时间 人物心情 颔 颈 孤独无依
【探究二】 品析诗句,把握情感
1.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树木、山脉、落日余晖、牛群、猎马。描绘了一幅山中秋晚图。
2.结合诗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理解分析,填写下面的表格。
明确:
句子 内容 情感 写法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第一句“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用典:化用曹操
《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续表)
句子 内容 情感 写法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总写秋色,是远景、静景。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写牧人赶着牛返回家园,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是近景、动景。 描绘出一幅山中秋晚图,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气氛。联系上一联诗人的孤独无依,看到牧人皆有所归,诗人内心更加忧郁。
动静结合:颔联写远望,描绘远景、静景,侧重宏观描写。颈联写近望,描写近景、动景。
融情于景:诗人通过写所见的静谧恬淡景色,表现了自己孤独、抑郁的心情。
(续表)
句子 内容 情感 写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体现了诗人的落寞、孤寂。
用典: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
【探究小结】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对东皋秋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晚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抒发了诗人孤寂抑郁的情感。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内涵更深化了一层。现在,让我们自由诵读,当堂背诵诗歌。
野望孤寂抑郁
板书设计
苦闷惆怅
作业布置
1.课后背诵默写诗歌。
2.将《野望》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小散文。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