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21ppt+习题+素材等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21ppt+习题+素材等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01 16:40:28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动物的分类阶层中,( )包括的动物种类比较多。
A、纲 B、科 C、界 D、种
2、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关系。
A、生存环境 B、亲缘 C、外形 D、习性
3、在分类学上,为了查找和鉴定生物的地位和名称,通常应用的是( )
A、生物学专著 B、生物学字典
C、生物检索表 D、生物名录表
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制的植物标本分戚两类,一类是蕨、葫芦藓、海带、地钱,另一类是黑松、苏铁、侧柏、玉兰,他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有没有( )
A、种子 B、根 C、茎 D、叶
5、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目 C、门 D、界
6、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纲 B、 科 C、 属 D、 种
二、非选择题
7、思考后回答:生物检索表的作用是什么?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6、D
二、非选择题
7、生物检索表是我们鉴别生物种类的一个常用工具。
编制的依据是将生物按照一个重要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分类等级”和“尝试鉴别生物”两部分。是对前三章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通过学生积极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为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已经能够理解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门别类。但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从这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有些难度。
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名称,这时可以与这些动物名称相联系,从植物界、动物界开始,植物界以下再分为各个门,如:苔藓植物们、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门 ,动物界分为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再往下分为各个纲,如脊索动物门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这样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可以减少学习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以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尝试鉴别生物。
教学重点
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PPT展示: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级市场,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
(意图:创设生活情景,师生互动,理解种类的多样性,要对其分类。弊端:与本节联系不是很大,要让费点时间。)
二、讲授新课
生物的分类等级
1、结合植物园内的挂牌(植物的“身份证”)介绍,其拉丁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其中就用到“属”和“种”两个分类单位。接着讲还有哪几个生物分类单位。然后讲七个生物分类等级:最大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有大到小依次是什么?由小到大依次是什么?再借助于大小等级包含图形象直观的进行讲解互动。并点出种是物种的简称,也就是它的名字。从而加深学生的头脑映像。
2、以猫、狼、萝卜、小麦四中大家熟悉的生物探讨其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的地位。依次讲明。并让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讲一讲。
3、结合“马”这个实例,具体讲一讲,师生共同探讨一下。其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楚“马”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的地位。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要明了随着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的数量越来越多。反之,亦然。
(2)结合“马与斑马”、“马与蛙”之间马与谁的相似性大、相似性小,点出共同特征的多少、差异程度的大小。
(3)结合综合图,即:“马”与其它生物分类单位的大小不同图,点出“马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分类单位小,所以共同特征多;“马与蛙”同门不同纲,分类单位大,共同特征少。
(4)小结: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尝试鉴别生物(学生自主学习)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适当点拨,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
(2)及时巡视,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并发挥生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4)及时讨论总结,并延伸问:查阅检索表,有什么意义?
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将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及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
课件21张PPT。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级市场,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生物分类的等级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要点界是最大分类单位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的简称。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  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科——马科。目:奇蹄目纲:哺乳纲哺乳纲门:脊椎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种、属、科、目、纲、门马   驴  羊 猫  鱼 蛇 龟 蛙斑
马犀牛大象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分类的意义:能准确的确定生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生物的分类等级尝试鉴别生物生物检索表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人们按照生物分类编制出了鉴别生物地位的检索表。具体来说,就是把生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1 四肢上都有5个手指,且具有灵活的拇指……灵长目
1 四肢上没有5个手指,且没有灵活的拇指
2 四肢上有爪子和趾甲,没有蹄子
3 具有长而有利的象鼻……………………长鼻目
3 具有能撕咬肉的尖牙……………………食肉目
2 四肢上没有爪子和趾甲,有蹄子
4 四肢的蹄趾数为偶数………………偶蹄目
4 四肢的蹄趾数为奇数 ……………奇蹄目
哺乳动物检索表偶蹄目灵长目食肉目奇蹄目长鼻目通过查阅生物检索表,我们可以确定每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判断不同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检索表的意义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的关系:种是基本单位,界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更加准确的确定生物之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1.分类单位2.分类的意义:课件1张PPT。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课件10张PPT。界门纲目科属种动物的分类等级马 种马 种马 属马 种 马 属马 科马 种马 属马 科奇蹄目再给它们找找伙伴啊奇蹄目哺乳动物纲鸟纲两栖纲爬行纲 鱼 纲脊索动物 门界门纲目科属种植物界 动物界 环节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 鸟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鱼纲奇蹄目 偶蹄目 鹿科 马科鹿属 马属梅花鹿课件1张PPT。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或动物时,应当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寻找该动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动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动植物检索表。
在运用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或解剖动植物标本,了解各种器官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
课件3张PPT。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植物植物分类有种子无种子种子有包被有茎和叶无茎和叶无根苔藓蕨类种子无包被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有根藻类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水生
陆生单细胞
多细胞简单
复杂课件2张PPT。生物检索表概况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检索表会分至不同的分类阶元。检索表将某一群生物依照某些稳定且易于观察和鉴别的特征进行一系列的二分,最终指向门、纲、目、科、属、种乃至亚种等分类阶元。 检索表一般不提供直观的图片,也不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行完整的特征描述,用于二分的文字描述常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因而使用检索表需要一定专业背景并接受专门的训练,否则很难通过检索表获得正确的结果。但是由于检索表以稳定而显著的特征进行分类,故而使用检索表鉴定生物物种一般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目前,检索表是动物志、植物志等志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生物类群也有独立的检索表出版。生物检索表的的形式有多种,主要有二叉式检索表,即在检索表的每一个阶段,从两种相对的特征中选取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