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周亚夫
军细柳
司马迁
壹
明基础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38岁任太史令,汉武帝太初元年,
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后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他出狱后忍辱含垢,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
走近作者
司马迁
作品介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人名官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文章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文章背景
西汉初期疆域图
贰
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zī]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pī]甲,锐/兵刃,彀[ɡòu]/弓弩[nǔ],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yī]曰:“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jiē]呼,此/真将军矣!曩[nǎnɡ]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yé]!”称善者/久之。
朗读全文
周亚夫军细柳
疏通文意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侵入边境
n-v驻军
任命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来
防备
河内郡的郡守
于是
担任
疏通文意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慰劳军队
军营
到
译文: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到、往
同“披”,穿着
不久
adj使动用法,使......锐利刀出鞘
张开
把弓拉满
直接
赶马快跑
进入
寻、顷刻、俄而、少顷、瞬息:不久,一会儿
疏通文意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先行引导人员
守卫军营的军官
将要
译文:皇帝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帝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
皇帝发布的命令
能够
听从
疏通文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经过不久
手持符节
派遣
译文: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由不得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帝也只好控制住车马,让马慢慢行走。
营垒
告诉,对……说
才
规定
纵马奔驰
控制住车马
缓慢地
使臣
疏通文意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手持兵器行礼
请允许我
n-v,披甲戴盔
译文: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离开。
同“轼”,车前横木。n-v,这里指扶轼。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被感动
敬重慰劳
用
派遣
离开
“揖”则是拱手礼,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拳而已。“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最常见的揖礼就是孔子画像中的姿势。
“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子对君王;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轼
轼,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用作扶手。行车途中对人表示敬意时即扶轼低头,这个动作本身也叫轼。
疏通文意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已经
好像
先前
译文: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文帝把周亚夫夸奖了很久。
必,一定
表顺承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句末语气助词,无实意。
岂是能够
表修饰
俘虏
一词多义
上自劳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 )
军霸上( )
名词,军营
动词,驻守
名词,军队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以备胡( )
以军礼见( )
动词,任命
连词,来
介词,用
军
以
一词多义
使人称谢( )
使持节( )
使至塞上( )
得一人之使(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
动词,命令,派
名词,使臣
诏将军( )
其将固可袭( )
晓雾将歇( )
出郭相扶将( )
读jiānɡ,高级将领
读jiànɡ,将士
使
将
假如
出使
劳动力
将要
扶持
一词多义
已而之细柳军( )
不闻天子之召( )
称善者久之( )
动词,到,往
天子为动( )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不闻天子之诏( )
诏将军( )
助词,的
补充音节,不译
介词,表被动
做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动词,下诏
之
诏
为
叁
细探究
要点 内容
背景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军。
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极为恭敬。
在细柳营,文帝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文帝依令行事。
周亚夫军礼面圣,汉文帝动容致敬。
汉文帝完成劳军仪式后离开。
文帝出营门,盛赞周亚夫。
文本探究
1.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各个要点
3.劳军结束后,汉文帝和群臣各有怎样的反应?
文本探究
2.汉文帝劳军,受到了怎样不同的对待?
霸上及棘门军
直驱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军
对比
略
详
先驱、上至,均不得入,得将军令开营门
进营门,只能缓行,不能驱驰
进军营,严格遵守军礼
群 臣:
汉文帝:
群臣皆惊。
嗟乎,此真将军矣!
4.周亚夫究竟“真”在何处 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文本探究
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面对天子,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上至,又不得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真将军”
治军有方
军纪严明
刚正不阿
忠于职守
不卑不亢
有礼有节
5.观察下列语句,说一说作者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持兵揖”、“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乃按辔徐行”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既从正面直接写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忠于职守,又从侧面有力的衬托出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文本探究
人物小传
周亚夫
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丞相太尉周勃的次子。汉文帝时,任河内守,封条侯。文帝后元六年任将军,驻军细柳营(今陕西咸阳西南),防备匈奴,治军严谨,迁中尉。文帝临死时嘱咐太子,如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及汉景帝即位,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周亚夫乃真将军!
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的看法。
文本探究
汉文帝是慧眼识人。大敌当前,他亲自劳军,在细柳营接连受到“非礼”,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谪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深明大义、勤于政事、贤明、识将才、识大体。
周亚夫是位治军严谨、 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人物小传
“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孝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
‘极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史记》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他穿一双草鞋办公,还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龙袍打补丁;在位23年里,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哪怕是自己的陵墓,也要求从简。
汉文帝乃
真明君!
汉文帝
7.皇帝两次被拒营外,如果你是司马迁,你会直接记录下来吗?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8.那么多的英雄豪杰,司马迁为什么会记录周亚夫?
“子长多爱,爱奇也”,周亚夫不仅是奇人,而且是“真”人,不在皇帝面前改变气节、阿谀奉承。
司马迁也是如此,一生传奇,乃奇人;《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追求实录,乃“真”人。
文本探究
惺惺相惜
人物小传
司马迁发愤著书,记录历史,是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从父亲手上接过笔后,他将此任务视为自己一生的重任。
天汉二年,武帝派李陵随从将军李广利押运辎(zī)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
李陵案发生之时,满朝文武都对李陵群起而攻之,只有司马迁能冷静分析情况,勇敢地站出来为李陵说话,不随波逐流。但因此,司马迁遭受了宫刑。他没有选择一死了之,一死,虽名节可保,但书还未成,因而他做了一个超越生死和人格的选择——在屈辱与坚忍中继续撰写 《史记》。
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中,司马迁前后花了13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乃真志士!
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棘门军。(一个是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一个是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四:文帝的评价(一个是可得而犯邪?一个是固可袭而虏)
对比三:三营将领(周亚夫是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其他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一个是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一个是军纪松弛;)
9.文中采用了几处对比,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写作特色
3
2
1
4
对比
霸上、棘门军
VS细柳军
文帝及随从入营
三营将领
文帝之语
细柳军:
军容严整、
常备不懈、
军纪严明
细柳军:
治军有方、
令行禁止
周亚夫: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周亚夫:真将军
“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
“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
柳营的场面,运用正侧面描写、对
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治
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
真将军”特点。
主旨
一个场面
两个人物
三个军营
四处对比
肆
巧延伸
排演课本剧
周亚夫
汉文帝
先驱、使臣
镇守的将官士兵
铿锵有力、
义正词严、
不卑不亢
深受感动、
赞赏有加
高高在上、
颐指气使
不容更改、
坚定不移
分角色表演,注意台词语气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拓展延伸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
曲折的
表达了
作者积
极向上
的进取
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拓展延伸
SURUBIAOTI
趋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而还。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血战倭寇,勋垂闽浙。
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只能用棉花和冰雪充饥。
指挥“致远”舰撞向日本主力舰而英勇殉国。
力抗西方入侵,虎门销烟保国家。
霍去病
岳飞
戚继光
杨靖宇
邓世昌
林则徐
真英雄
拓展延伸
伍
当堂练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匈奴大入边: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大,日中时小也:大,与小相对
B.军霸上:驻军 军中闻将军令:军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派遣
D.已而之细柳军:到 介胄之士:的
C
当堂练习
介胄:名词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词语的意思。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介胄之士不拜。
(3)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军:名词作动词,
驻军。
当堂练习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真将军:军纪严明、
忠于职守
真天子:贤君圣明、
知人善用
三军驻地备胡——点明背景
文帝细柳劳军 对比
霸上棘门
文帝称赞亚夫——侧面烘托
细 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