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新闻与纪实之窗 能力提优B卷(含答案+答题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新闻与纪实之窗 能力提优B卷(含答案+答题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0:32: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新闻与纪实之窗 能力提优B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14分)
【任务驱动型试题】有同学建议设计一期与此次主题活动相关的板报,以此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下面是小彩搜集的语段,她计划将其抄写在板报上。请你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航天人 A (白手起家 赤手空拳),三十年间,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智慧与坚守执着拼搏,“神舟”托举英雄归来,“嫦娥”奔向天上宫阙,“天眼”凝望浩瀚苍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但都鼓舞人心、昂扬斗志。三十年间,从停留在图纸上的伟大构想“曙光一号”,到“东方红”响彻太空、“北斗联网”“祝融探火”惊叹全球,再到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即将完成,每一个佳话故事、每一项举世壮举,完成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dān(  )精竭虑, B (坚贞不屈 坚持不懈)的研究,他们一丝不ɡǒu(  )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1.(4分)给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浩瀚(   ) 镌刻(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dān(   )精竭虑 一丝不ɡǒu(   )
3.(4分)结合语段内容,在A、B处选填最为恰当的成语。
【A】    【B】   。
4.(2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个佳话故事、每一项举世壮举,加强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
B.每一个佳话故事、每一项举世壮举,都完成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
C.每一个佳话故事、每一项举世壮举,提高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
D.每一个佳话故事、每一项举世壮举,刷新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
二、【情境化试题】(共5题;共5分)
5.(1分)下列关于新闻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来写。
C.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D.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6.(1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7.(1分)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工作艰苦繁重,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
B.他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白手起家,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C.中华民族跋涉前行数千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
D.这部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8.(1分)给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②国产001A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号可能性最大。
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
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的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定,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⑤②④③①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②④③
9.(1分)下面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A惨绝人寰,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B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C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D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A.惨绝人寰 B.镀金劫波 C.余孽 D.捍卫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4分)
10.(4分)环节二·探讨精神品质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开始参加代号“523”的国家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3年时间,经过数百次失败,屠呦呦团队所做的全部实验数据中排在第191个的青蒿出现了100%的抗疟药效。然而青蒿素对人体是否安全在当时仍然未知,为了尽快进入临床验证,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
4.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结合其获奖方向,提出两个想向她请教的问题。
问题一:    。
问题二:   。
四、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11分)
【情境化试题】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 (记者张毛清鄂州台记者廖靖飞) 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早上8:30,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凤凰广场鸣枪开跑。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挡不住运动员风雨无阻的脚步,也挡不住市民支持比赛的热情,他们在赛道旁拿着国旗为选手鼓劲加油。
比赛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微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比赛总用时约为3个小时。参赛选手中,近七成选手选择参加迷你马拉松,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
该赛事吸引包括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手11000多人参加,更有4名肯尼亚选手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
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杜士洋获得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11.(4分)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3字)
12.(3分)赛事活动方案经媒体发布后,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上博得一片叫好声。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层面分条表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三条即可)
13.(4分)作为鄂州市的一名中学生,要为比赛冠军杜士洋送上赞美和祝福,你会怎样说?
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新华杜北平二十四日六时电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李宗仁、何应钦及南京的国民党军队于昨日上午逃出南京。李、何等乘飞机逃往上海。国民党南京守卫部队及宪兵,沿京杭公路逃跑。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南京人民正在等候着人民解放军。在国民党军已离开南京,人民解放军尚未入城的时间,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该电称,毛主席勋鉴①:
南京守军于二十三日撤退。南京人民为安全计,联合发起各界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推青苑为主任委员,贻芳为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十三人。地方尚称安定。恳请电饬②京陵外围野战军,对南京予以和平接收,以慰民望。何日入城,并请电示,以便欢迎。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梗酉③。
【注】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14.(4分)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5.(4分)同样是“逃跑”,文中措辞却不一样,请你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下面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
②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
16.(4分)请举出一例,说明消息的准确性在本则消息中是如何体现的。
17.(4分)这则消息原文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的电文,有什么作用?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8.(50分)一则好新闻一般有以下特点:标题新颖,导语精练,结构精巧,主题深刻。请你就学校最近发生的事,写一则简短的新闻。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hàn;;juān
2.殚;;苟
3.手起家;坚持不懈
4.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浩瀚(hàn):“浩”字在此处读作“hào”,但在“浩瀚”一词中,通常读作“hàn”,用以形容广大无边的样子,如浩瀚的宇宙、浩瀚的海洋等。这个字属于多音字,但在特定词语中有其固定的读音。“瀚”字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读音较为固定,为“hàn”,与“浩”字结合,形成了“浩瀚”这一常用词语。镌刻(juān):“镌”字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字词,常用于描述雕刻或铭刻的动作。它的正确读音为“juān”。
故答案为: hàn;juān
2.“殚精竭虑”的“殚”,读音为“dān”,意思是用尽、竭尽。这个字常用来形容人用尽心思和精力。“一丝不苟”的“苟”,读音为“ɡǒu”,意思是马虎、随便。“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故答案为: 殚;苟
3.A 处“白手起家”指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文段中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立项实施之初条件艰难,航天人从无到有进行拼搏,用“白手起家”更能体现航天事业开创时的艰难和航天人的拼搏精神。B 处“坚贞不屈”指坚定而有节操,绝不屈服。“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此处是形容航天科技工作者对研究的执着和不放弃,“坚持不懈”更能突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持续努力和不放松。
故答案为: 白手起家 ; 坚持不懈
4.A.“加强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加强”与“新高度”搭配不当。
B.“完成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完成”与“新高度”依然搭配不当。
C.“提高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提高”与“新高度”搭配也不恰当。
D.“刷新了中国航天科技新高度”,“刷新”有突破、更新的意思,与“新高度”搭配合理,能够准确表达出这些佳话故事和举世壮举使中国航天科技达到了新的水平和境界。
故答案为:D
5.【答案】A
【解析】 A.表述有误,消息的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作用是解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补充内容等,但背景并非必须独立成段,它可以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语中,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处理。
BCD .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错误。十七八之间不用标点符号,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7.【答案】B
【解析】A.“一丝不苟”形容认真;
B.“白手起家”:指从无到有创业,但句中“依靠父亲赞助的大笔资金”与“白手”矛盾,使用错误;
C.“惊心动魄”形容事件震撼;
D.“殚精竭虑”强调耗尽心力,均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8.【答案】D
【解析】①句引出 “给航母取名” 的话题,是总起句,应为首句。 ⑤句开头 “其次是‘山东号’”,承接①句中 “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说明其他命名呼声,故⑤句紧跟①句。 ②句提到 “国产 001A 型航母名字仍未定”,是对航母命名现状的进一步说明,承接前面的命名呼声,所以②句在⑤句之后。 ④句具体解释中国舰艇命名规定,引出对航母命名的由来介绍,应在②句之后,为后文的命名规则说明做铺垫。 ③句 “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是对④句中命名条例的补充,说明大型舰艇的命名方式,故③句在④句之后。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9.【答案】A
【解析】A.“惨绝人寰”指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通常用于描述灾难、暴行本身(如“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而语段中该词用于“在历史问题上……美化侵略战争”的语境,搭配不当,此处应表达“歪曲历史、颠倒黑白”之意,可改为“颠倒黑白”等词;
B.“度尽劫波”指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符合中国人民在历史灾难中幸存并发展的语境,使用恰当;
C.“余孽”指残余的坏人或恶势力,此处用来指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影响,符合语境;
D.“捍卫”指保卫、防卫,与“真相”搭配,体现对历史正义的维护,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10.【答案】示例:请问您在实验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示例:您对中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有什么建议吗?
【解析】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屠呦呦获奖领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理解,并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深入探究相关知识和精神品质。题目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她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经历为背景,要求学生结合这一获奖方向提出请教的问题。
故答案为: 示例:请问您在实验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示例:您对中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有什么建议吗?
本题考查设计调查问题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设计调查问题,问题的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既要针对活动主题,又要针对特定的对象。
【答案】11.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
12.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④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13.示例一:杜士洋哥哥,你像一匹千里马,完美展示势不可挡的实力;你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战胜所有对手;你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鄂州“半马”比赛的首个冠军。我衷心地祝福你,祝你在今后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示例二:杜士洋哥哥,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祝你以后能获得更多的冠军!)
【解析】(1) 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据材料表达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达,有必要在答案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达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
1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可从导语中提炼关键信息来拟写。本则新闻的导语是首段“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记者张毛清鄂州台记者廖靖飞)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根据其中的“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及题干要求的不超过13字可得主要信息是:鄂州市举办首次马拉松赛。
故答案为: 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
12. 城市知名度层面:国际赛事能吸引各地选手及媒体关注,有效提升鄂州的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全民健身层面:赛事设多个项目,近七成选手参与迷你马拉松,体现 “重在参与” 的宗旨,可推动市民健身意识,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城市文化与经济层面:赛道经过标志性建筑,能展示鄂州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赛事能凝聚市民精神,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故答案为: 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④能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多元功能,宣传鄂州旅游资源,放大综合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13.对冠军的赞美和祝福需结合赛事场景,体现真诚与热情: 可肯定其竞技实力,“以顽强斗志夺冠”、精神品质(如 “风雨中拼搏的毅力”);祝福部分可兼顾当下成绩与未来发展(如 “再创佳绩”);语言需口语化,符合中学生身份,避免过于正式或夸张。“像一匹千里马” 的比喻生动形象,既赞美了冠军的速度与实力,又传递了真挚祝福,贴合场景需求。故答案为: 示例一:杜士洋哥哥,你像一匹千里马,完美展示势不可挡的实力;你以顽强拼搏的斗志,战胜所有对手;你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鄂州“半马”比赛的首个冠军。我衷心地祝福你,祝你在今后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示例二:杜士洋哥哥,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祝你以后能获得更多的冠军!)
【答案】14.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亡;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15.①“奔逃”指快速逃跑,写出了浦口的国民党军逃南京之迅速。
②“乱窜”指秩序凌乱地逃亡,写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逃跑时的凌乱,含讽刺意。
16.消息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不能确定当时人民解放军是否进了南京城,所以运用了“如果”“可能”等词语,这体现了对事实的尊重和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17.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发给毛泽东主席的电文,更有力地证明了“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等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体现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是人心所向。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特点的分析。新闻的语言特点是: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而“简练”就是要求新闻语言简洁、洗练,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点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重点词语表达效果可从这些方面思考:具体语言环境、作品背景、关键性词语、所在句子采用的写作手法、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等。
(3)本题考查理解消息的准确性。理解分析析消息的准确性,可先确认事实要素是否具体明确,如时间、地点等是否精准表述。再查看表述是否严谨,有无对不确定信息使用恰当的限制性词语。还可看是否有权威信源支撑,如是否引用官方数据、当事人言论等,以此判断消息是否准确可靠。
(4)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散文中引用人物话语能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能塑造人物形象,如展现个性、揭示内心;能推动情节发展,引发变化、串联线索;可增强情感表达,传递作者情感、引发共鸣;还能丰富文章内容,增添底蕴与生活气息;并且可以点明深化主题,或直接点明,或深化内涵。
14.消息开头指出“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接着描述了“李宗仁、何应钦及南京的国民党军队于昨日上午逃出南京”等国民党官兵逃亡的情况,体现了“国民党官兵正在逃亡”;文中提到“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这是关于人民解放军的行动;还提到“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所以答案从国民党政府灭亡与官兵逃亡、人民解放军行动、南京人民的举动三个方面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亡;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15.①“奔逃”一词,“奔”有快跑之意,结合文中“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突出了浦口的国民党军为了逃离而快速奔跑,强调其逃跑速度之快。
②“乱窜”指没有秩序地乱逃,从“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可知,该词形象地描绘出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在逃跑时毫无章法、混乱不堪的状态,也暗含了对其狼狈逃窜的讽刺。
故答案为:①“奔逃”指快速逃跑,写出了浦口的国民党军逃南京之迅速。
②“乱窜”指秩序凌乱地逃亡,写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逃跑时的凌乱,含讽刺意。
16.新闻报道要求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文中对于人民解放军是否已经入城这一情况,由于当时信息可能尚未完全明确,作者使用了“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这样的表述,“如果”表示假设,“可能”表示一种不确定性,这种用词体现了消息依据事实说话,不随意猜测和编造,保证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消息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不能确定当时人民解放军是否进了南京城,所以运用了“如果”“可能”等词语,这体现了对事实的尊重和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17.新闻讲究真实性和可信度。原文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的电文,电文中明确提及“南京人民为安全计,联合发起各界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恳请电饬京陵外围野战军,对南京予以和平接收,以慰民望”等内容,这就直接证明了文中“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这一信息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同时,从电文内容可以看出南京人民渴望人民解放军和平接收南京,体现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是顺应民心的,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故答案为: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发给毛泽东主席的电文,更有力地证明了“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等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体现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是人心所向。
18.【答案】示例:
高二女生“画活”黑板报
  福州16岁高二女生杨童婳因其让人惊叹的黑板报画作走红网络。
  她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之前两年时间里,她已经画了七八幅黑板报。雄伟绵延的长城、漫天的孔明灯……连张艺谋电影《长城》中的一幕都被她搬到了黑板报上。她还突发奇想,在水粉黑板报中加入了荧光涂料,让这幅黑板报在不同光线,甚至在黑夜都能呈现耀眼夺目之感。这幅黑板报画出来后,3张不同光线下的黑板报的照片在班级群里疯传,大家都特别喜欢。
  她说看完电影后,就一直很想画孔明灯。有一次她网购颜料,碰巧搜索到荧光材料。脑海中灵光一闪,她觉得这种材料很有用处!“画长城是从下午3点多一直画到天黑,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杨童婳说。随着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荧光效果显现,让人惊喜。后来有一次班上放电影,关灯后班上同学都特意回头看。她把黑板报的照片发到网络上,竟然收到了1万多个赞。
  春雨绵绵,从周五中午开始杨童婳便着手更换新一期黑板报,主题就是“春雨”。“被第一声春雷吵得睡不着,所以画了这样一期湿漉漉的画,画的是《言叶之庭》里的一个场景。”她在微博里写道。
【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的写作。题干要求“请你就学校最近发生的事”写一则新闻,选材时应注意:选择与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生活、校园文化等紧密相关的事件,如特色课程、学术竞赛获奖;关注对师生影响大的事件,如运动会、艺术节等;同时尽量选积极意义和正能量的事件,如学生自发的环保公益活动。选好报道事件后,具体写作时注意:
标题要力求简洁明了且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用生动的词语、设置悬念或者突出关键事件。例如,如果是学校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科技比赛,可以写成《科技风暴席卷校园》。
导语要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包括最重要的“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等要素。比如:“近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节活动。”
结构要主体部分按照重要性或者逻辑顺序安排内容。先介绍活动的主要情况,再补充一些细节,如参与人数、活动亮点等。可以使用段落分明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跟上新闻的节奏。结尾部分可以适当总结升华主题,让读者对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
故答案为:
示例:
高二女生“画活”黑板报
  福州16岁高二女生杨童婳因其让人惊叹的黑板报画作走红网络。
  她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之前两年时间里,她已经画了七八幅黑板报。雄伟绵延的长城、漫天的孔明灯……连张艺谋电影《长城》中的一幕都被她搬到了黑板报上。她还突发奇想,在水粉黑板报中加入了荧光涂料,让这幅黑板报在不同光线,甚至在黑夜都能呈现耀眼夺目之感。这幅黑板报画出来后,3张不同光线下的黑板报的照片在班级群里疯传,大家都特别喜欢。
  她说看完电影后,就一直很想画孔明灯。有一次她网购颜料,碰巧搜索到荧光材料。脑海中灵光一闪,她觉得这种材料很有用处!“画长城是从下午3点多一直画到天黑,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杨童婳说。随着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荧光效果显现,让人惊喜。后来有一次班上放电影,关灯后班上同学都特意回头看。她把黑板报的照片发到网络上,竟然收到了1万多个赞。
  春雨绵绵,从周五中午开始杨童婳便着手更换新一期黑板报,主题就是“春雨”。“被第一声春雷吵得睡不着,所以画了这样一期湿漉漉的画,画的是《言叶之庭》里的一个场景。”她在微博里写道。
本题考查新闻的写作。新闻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斯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新闻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写作新闻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标题要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其次,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新闻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再次,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新闻的核心,也是新闻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导语要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新闻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新闻与纪实之窗 能力提优B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B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
2.答:
3.答:
10.答:
11.答:
12.答:
13.答:
14.答:
15.答:
16.答:
17.答:
18.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