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物传记与精神之光 基础巩固A卷 基础巩固A卷(含答案+答题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人物传记与精神之光 基础巩固A卷 基础巩固A卷(含答案+答题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0:34: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人物传记与精神之光 基础巩固A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题;共4分)
1.(4分)【情境化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 (zào)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 (jiānɡ)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 (chì)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1)(2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lóu yǎn B.lóu yàn C.lǒu yān D.lòu yàn
(2)(2分)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躁  ②僵  ③枳 B.①燥  ②疆  ③炽
C.①燥  ②僵  ③炽 D.①躁  ②疆  ③枳
二、语言表达(共2题;共22分)
2.(12分)【情境化试题】作者在描写画面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我们不妨把这些引用称为镜头的‘画内音”。
下面两则材料选自居里夫人写的《比埃尔·居里传》和《居里夫人自传》。
阅读后,请思考:
(1)(4分)这两段文字和课文中描写的哪两个镜头相符?
(2)(8分)选一则材料,分析作者为什么没有选用这段文字作为这个画面的“画内音”。
[材料一]
我们尤为感兴趣的是观察到我们所获得的含镭丰富的化合物全都能自行发光。比埃尔曾希望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却没有想到它们有发光的特性,这大大地超出了他的期盼。
——《比埃尔·居里传》
[材料二]
有时候,我们夜晚也跑到木棚里去,这也是让我们高兴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在玻璃瓶或玻璃管里看到我们提炼、分离出来的宝贝在向四周散发出淡淡的光彩,真是美丽动人,令我们既欣喜又激动,那闪烁着的奇异光彩,宛如神话中的神灯的光芒。
——《居里夫人自传》
我选材料   。分析:   
3.(10分)对于《藤野先生》这部作品中的“失真”现象,文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在文学创作时会如何处理“细节失真”的问题。
[材料四]
鲁迅在仙台医专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立志于文学的事,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这是他的传记被传说化了的一例,我对其真实性抱有怀疑,以为这种事恐怕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件事在他的文学自觉上留下了某种投影却是无可怀疑的……幻灯事件和立志从文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是我的判断……我执拗地抗议把他的传记传说化,绝非是想跟谁过不去,而是因为这关系到鲁迅文学解释中最根本的问题。不能为了把话说得有趣而扭曲真实。
——[日本]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
[材料五]
他(鲁迅)意识到了记忆中的藤野先生与生活在人间的藤野先生二者之间的距离,因此通过“绝缘”来保持前者的完整性。1927年5月将十篇“旧事重提”结集为《朝花夕拾》出版的时候,鲁迅写了一篇《小引》。他在《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真实不是记忆的唯一理由,变形的记忆是“理性的梦”,因其与幻想相伴,往往更宝贵。在变形的记忆与有意识的遗忘之间,鲁迅孤独着并且寂寞着。
——董炳月《“仙台神话”的背面》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
4.(6分)预学二[感受人物]阅读课文后,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3分)请在课文中画出描写藤野先生形象的句子,细细品读;然后摘抄一句你感触:最深的句子。
(2)(3分)根据课文描述和你的初读印象,为藤野先生画一幅简笔肖像画。
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1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德国军队的迅速推进,使玛丽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她是应该到布列塔尼去和她的女儿们在一起,还是应该留在巴黎?若是敌军有占领首都的威胁,她是否随卫生机关一起撤退?
②她冷静地考虑这些可能发生的事,决定了办法:无论什么事发生,她要留在巴黎。不只是她现在担任的救护工作要她留在这里,她还想到她的实验室,想到居维埃路的精密仪器,想到比埃尔·居里路的新建筑。她想着:“我在这里,德国军队或许不敢抢夺它们;但是假如我离开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失踪。”
③这个固执而有毅力的玛丽在本能上不喜欢逃避行动,她认为害怕就等于为敌人服务,她决不让得胜的敌人走进无人照料的居里实验室而自鸣得意。
④【批注1】她准备离别她的女儿们,把她们托付给她丈夫的哥哥雅克照料。虽然玛丽能够从容地考虑住在被包围、被轰炸甚至被占领的巴黎生活,然而有一件宝物——实验室所拥有的那一克镭——却要她加以保护,不让侵略者侵占。她不敢把这一点珍贵的东西交给任何使者,决定亲自把它运到波尔多去。
⑤玛丽坐在一辆满载政府人员和官员的火车里,身穿一件黑羊驼呢的防尘外衣,带着一个小行囊和一克镭——即装着许多小试管并且包了铅皮的匣子。居里夫人奇迹般地在座席上头找到一个地方,并且还能把那个沉重的包裹放在她面前。她决意不去听车厢里悲观的谈话,凝视着窗外阳光普照的田野。【批注2】但是田野上的一切是一派失败气象,铁道沿线的公路上不断有向西逃去的成行的汽车。
⑥法国人大批逃往波尔多,搬运工、出租汽车、旅馆房间,都很难找到。天已经黑了,玛丽仍站在车站的广场上,守着那个她无力搬动的重担。人群往来撞着她,她并没有发怒,她觉得自己的处境很有趣……难道她必须终夜守着这个价值一百万法郎的匣子么?一个部里的雇员认出她来,走过来帮助她。这个援助者替她在一个私人住宅里找到一间住房,那一克镭有了安置的地方。第二天早晨,玛丽把她的笨重宝物存放在一家银行保险库里,办妥之后,她就走上了回巴黎的途程。
⑦她到波尔多去并没有引起注意,但是离开时却引起热烈的评论。一大群人围住这个怪人——“这个要回到那边去的女人”。这个“女人”留心不使人知道她是谁,但是话比平常说得多,尽力想平息那些使人惊慌的谣传,并且温和地说巴黎一定“可保”,居民一定不会遭到任何危险……
⑧在她看来,安静的、受着威胁的巴黎在9月初的灿烂的阳光下,似乎有一种它从来不曾有过的美丽和价值。这样一个珍宝难道会失去么?但是街上已经在传布着一个消息,其猛烈不下于海啸。居里夫人风尘仆仆,就忙着去打听:德国军队的进攻已被粉碎,马纳战役业已开始!
⑨1914年9月6日玛丽写给伊蕾娜①的信上说:
……战场此刻正在移动,敌军似乎正在撤离巴黎。我们都觉得很有希望,我们都深信法国能取得最后胜利。
要让年轻的费南·沙瓦纳②做物理习题。你们既不能为法国的现在工作,就应该为它的将来努力。唉!这次战争之后,法国一定缺少许多人,必须有人补他们的位置。你们必须尽力研究物理学和数学。
(选自《居里夫人传》,有删改)
【注】①伊蕾娜:居里夫人的大女儿,193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②费南·沙瓦纳:居里夫人好友的儿子。
5.(4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有关玛丽·居里经历的思维导图。
6.(6分)下面是一位同学针对文中两处画横线语句做的批注,请你帮助解答。
①批注1:这里写玛丽把孩子托付给别人,不利于刻画她的正面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呢?
②批注2:这里为什么要写田野上的失败气象和成行逃走的汽车?
7.(4分)本传记最后一段引用居里夫人的信有什么作用?
8.(4分)请给这篇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阐述理由。
五、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9.(50分)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人,陌生人、亲人、爱人、朋友……有没有那么一个人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C
【解析】(1) 娄蒙路 lóu méng lù
厌烦 yàn fán 因不耐烦而讨厌。
(2) 燥热 zào rè (天气)干燥炎热。
冻僵 dòng jiāng 肢体因受冻而僵硬。
炽热 chì rè 温度高;极热。形容感情非常热烈。
故答案为:(1) B;(2)C
(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2.【答案】(1)[示例一]材料-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示例二]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示例一]一;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解析】(1)【材料一】在讲比埃尔对含镭丰富的化合物的期盼与想象,符合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的镜头。
【材料二】是在这个物质在夜晚发光让人高兴,符合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的镜头。
(2)材料一讲”伴侣间的未来遐想” ,而课文第16-18段是两人在设想他们所迷恋的镭到底是什么样子。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比喻,写了他们虽然是科学家,但是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材料一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材料二讲 ”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而课文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运用了反复修辞,四个“转向”,一步步递进,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时的激动心情,他们在黑暗中欣赏镭的颜色。和材料二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故答案为:(1)材料一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 [示例一] 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示例二] 艾芙·居里细腻刻画了居里夫人的语言(“看哪.....看哪!”)、动作(“小心翼翼”“找到”“坐”“转向”“前”“望”),生动形象的写了居里夫人看见所发的迷人光彩后的兴奋、期待,表现出她内心的狂喜和热切;更用了“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这样的句子赞美了他们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赏和赞美。而居里夫人的自传则显得较为平淡,所以没有必要插入。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分析材料和课文哪个镜头相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理解镜头的‘画内音”的含义。分析材料为什么不符合镜头‘画内音”的原因。
3.【答案】示例:在创作回忆性作品时,可以适当地虚构,虚构的前提条件是情感真实。自己在创作时,可根据原有的事实中的细节,将其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失真化。
【解析】结合失真的前提条件和失真对作品的作用分析即可。回忆性文章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虚构,虚构时要饱含真情,回忆性作品是为了突出回忆,突出情感,失真就是其中一个手段。我在创作时,也会为了突出主旨情感,会饱含真情的把真实发生的事件加以失真。
故答案为:示例:在创作回忆性作品时,可以适当地虚构,虚构的前提条件是情感真实。自己在创作时,可根据原有的事实中的细节,将其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失真化。
本题考查个人看法。读懂材料内容,理解鲁迅作品中的“失真”现象及对作品的突出作用,结合自身经历谈在文学创作时会如何处理“细节失真”的问题。
4.【答案】(1)[示例一]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者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示例二]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示例三]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2)
【解析】(1)原文: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2)文中关于先生肖像描写的句子是: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带领结,一笔一画勾勒即可。
(1)本题考查摘抄语句。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找到你感触最深的描写藤野先生形象的句子即可。
(2)本题考查人物肖像画。读懂名著内容,掌握关于人物的描写内容,细致勾勒即可。
【答案】5.A: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B:把镭存放到银行保险库;C:听说德军进攻失败,马纳战役已开始
6.①这一举动体现了玛丽对子女的爱,是人之常情。这样写使玛丽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②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反衬出玛丽的勇敢和愿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7.引用居里夫人的信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表达了她对法国取得胜利的信心,以及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凸显了玛丽的伟大。
8.示例:孤军奋战。理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居里夫人为了她的实验室,决定孤身一人留在巴黎与敌人作战;为了保护那一克镭,她孤身一人亲自将它护送到了波尔多。这一系列行为,都表明她为了科学在孤军奋战。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深化作品主题;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3)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丰富文章内容;表明观点;丰富人物形象,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4)本题考查拟定标题。标题是能够概括内容的简短文字,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标题的拟写要善于抓住主要部分的表述,并进行概括这句话。
5.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四段: 她不敢把这一点珍贵的东西交给任何使者,决定亲自把它运到波尔多去。第五段: 玛丽坐在一辆满载政府人员和官员的火车里,身穿一件黑羊驼呢的防尘外衣,带着一个小行囊和一克镭——即装着许多小试管并且包了铅皮的匣子。即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
第六段: 第二天早晨,玛丽把她的笨重宝物存放在一家银行保险库里,办妥之后,她就走上了回巴黎的途程。即把镭存放到银行保险库。
第八段: 但是街上已经在传布着一个消息,其猛烈不下于海啸。居里夫人风尘仆仆,就忙着去打听:德国军队的进攻已被粉碎,马纳战役业已开始! 即听说德军进攻失败,马纳战役已开始。
故答案为: A: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B:把镭存放到银行保险库;C:听说德军进攻失败,马纳战役已开始
6.①巴黎被敌军包围和轰炸,并不安全,她要保护镭,决定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女儿们如果继续待在巴黎肯定不安全,为此把女儿们托付给她丈夫的哥哥雅克照料,可见她对孩子们的爱,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丰富她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②田野上的失败气象和成行逃走的汽车,可以看出此刻环境的恶劣情况,渲染了巴黎被围住被轰炸后的落寞情形和紧张气氛,反衬出玛丽的勇敢,以及为科学勇敢献身的坚定。
故答案为: ①这一举动体现了玛丽对子女的爱,是人之常情。这样写使玛丽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②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反衬出玛丽的勇敢和愿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7.最后一段引用居里夫人的信增加文章的真实性。“我们都深信法国能取得最后胜利”表达了她对战争中法国胜利的强烈信心。“必须有人补他们的位置。你们必须尽力研究物理学和数学”这句话写了她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写她对祖国战后情况的考虑,要为祖国培养人才,突出她的伟大。
故答案为: 引用居里夫人的信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表达了她对法国取得胜利的信心,以及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凸显了玛丽的伟大。
8.本文主要写了一战时德军进攻巴黎,居里夫人为保护自己的实验室而留在巴黎没有离开,她送走了自己的孩子们,自己孤身一人和敌人战斗;之后为了保护实验室所拥有的那一克镭,她孤身一人亲自运送镭到波尔多,把镭存放到银行保险库。标题可以拟定为孤军作战,涵盖文章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 孤军奋战。理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居里夫人为了她的实验室,决定孤身一人留在巴黎与敌人作战;为了保护那一克镭,她孤身一人亲自将它护送到了波尔多。这一系列行为,都表明她为了科学在孤军奋战。
9.【答案】给我印象最深的人 瞧,一双蛮有精神的眼睛,流露出不服老的劲头;圆圆的脸庞,齐耳的短发,两鬓露出少许的白发,显得和蔼可亲;虽然话不多,可随时都会给你提个醒儿,这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非常俭朴,甚至有些吝音,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偶尔和爷爷出去购物,除了家里必须用的,她自己连瓶水都不舍得买来喝。奶奶是抠门,可对别人慷慨,也特别热诚,她乐于助人的精神,经常在爷爷嘴上不停叨唠。
记得有一天我和奶奶去超市,买好了东西走出超市,我和奶奶手提着两大包东西正路过免费购物班车旁,只见班车已经缓缓开动,也许是购物的人太多,不知道是哪位掉了一包东西,奶奶赶紧喊“等一等,等一等”,可班车已经驶出车站,追也追不上了,我打开包一看,是一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看来是刚在超市购买的吧。我问奶奶怎么办,奶奶从容地说“失主发现丢了东西会很着急,我们在这里等失主来认领吧。”于是,奶奶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分过去,天色也渐渐黑了,寒冷的北风直往我脖子里串,奶奶看我缩着脖子,对我说“小张,你去旁边吃碗面条吧,奶奶在这等就行。我让奶奶一起去吃碗面条暖和暖和,可奶奶执意让我自己去,没办法我只好也不吃,陪着奶奶继续等待失主。
大约又过去了一小时,只见一位阿姨匆忙地赶来,奶奶认真地核对了购物单和丢东西的时间,才放心地把东西归还给了那位阿姨,阿姨感激地拿出200元钱对奶奶说:“天气这么冷,您带孩子去吃点热乎的东西再回去吧。”奶奶微笑着说:“东西交到你的手里,我也就放心了。”说完拉着我就走,说什么也不要。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位抠门又乐于助人的善良的老人!
【解析】“给我印象最深的人”,那个人是谁,为什么给我印象最深,注意印象最深的对象和对我的意义。是朋友,在我遭遇困难时给我信心;是父母,永远在背后支持我;是环卫工人,清洁城市,创造一方文明......写情感类的作文。文体是记叙文,写作时注意以写人记事为主,要有描写,以自己成长过程中谁给你印象最深为写作内容的重点,以自己从那件难忘的中获得的感悟为表现的主旨,选择熟悉的素材,不要临时乱编。可以以小见大,用生活中的小事去打动读者。如写环卫工人,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成长之路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那位环卫工人。中间具体描写我在那位环卫工人的身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他不辞辛苦,兢兢业业的打扫卫生,以城市卫生己任,美化城市,把“印象最深的对象和对我的意义”具体化,注意详略得当。末段升华主旨,与首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吃透题目的精髓,把握住中心词,明确修饰限制词。立意通常来讲可以分为几大主题,比如读书(读书对我的影响)、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对我的影响)、成长(什么激励了我努力成长),围绕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最好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不要临时去编,平时要准备好几类常用的素材,到写作文时好套用。可以是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手法。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初中以记叙文为主,注意要写好情节,写人一定要有描写,不要凑字数;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人物传记与精神之光 基础巩固A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1. [A][B][C][D] 1.2.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答:
2.2.答:
3.答:
4.1.答:
4.2.答:
5.答:
6.答:
7.答:
8.答:
9.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