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散文情感与哲思探寻 基础巩固A卷(含答案+答题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散文情感与哲思探寻 基础巩固A卷(含答案+答题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0:38: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散文情感与哲思探寻 基础巩固A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
2.答:
3.答:
4.答:
5.答:
6.答:
7.答:
8.答:
9.答:
10.答:
11.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散文情感与哲思探寻 基础巩固A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题;共12分)
【任务驱动型试题】学校八年级开展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涵养心灵,在写作中学会思考。亲爱的同学,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展板·书写奇迹
下面是编者拟写的序言,请你帮小秦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在从容流淌的文字中,我们聆听了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欣赏了一幅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卷,感受到了父亲pán跚的背影里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深情。吟诵经典,品味经典,我们高声赞美倔强挺立的白杨树,渴望品尝昆明雨中味道鲜腴的菌子,热情歌颂那永不消shì的神奇而不朽的生命……经典点燃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
1.(6分)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倔强    鲜腴   
2.(6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pán跚    消shì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
3.(10分)【任务驱动型试题】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行“感恩父亲”专题活动,下面是你们小组同学搜集的相关图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幅,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图,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共2题;共8分)
生命何其可贵,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相对短暂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八年级(1)班围绕“生命·人生”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你一起参加。
4.(4分)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5.(4分)仿照示例,联系你对《永久的生命》一文的理解,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用心演奏……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美好的。
四、语段阅读(共2题;共8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dài____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xiù____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____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  )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  )红的火炭!
6.(4分)把加点字的读音填写在相应括号内。
7.(4分)依照注音将汉字写在相应横线处。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 南 的 云
云南是云的故乡。我有时甚至怀疑,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云都是从云南出发的。
喜欢云南的云,更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傍晚,红的云、黄的云、紫的云、火烧云、七彩的云,横着竖着,躺着卧着,挤着挨着,像是窃窃私语一般。风吹云动,随即扭起灵动的舞姿,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故乡的梦。
四季的云不断变幻。春天少云,即使有云也是在天边的远山上随意挂着几片,漫不经心地飘着荡着。最爱夏天的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夏天多绿云(即黑云),该是多雨的缘故,雨要来,绿云就像大军出征,浩浩荡荡铺赴而去,几分钟,天空就被绿云遮盖。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即刻从绿云里穿云而过稀疏掉落。夏天的黑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猛烈的暴雨后,雨过天晴,乌云即刻散去。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正是“秋高气爽”之际。冬天的云温温柔柔,不奔涌,也不愤激,悠悠扬扬,令人舒畅爽朗。
云南的天永远黑不透。夜晚看天,云花覆盖,黑黑沉沉,头顶是一片黑雾。那黑黑的踱在云天的浮物就是云花,只是在黑夜里躲藏了起来,人肉眼看不到。不信晚上你看月亮周围的云层,月亮周围飘着淡淡的云层,月亮走,云块也走。
云南的云,有时候像一块棉絮,有时候,像一块白洁的天花板。云彩是一整天都存在的,晚上天黑沉下来,那云依旧在。天空像染了墨汁,从一床洁白的毯子变成一床墨黑的棉被。但也不全是,你仔细看天,那天空有灰灰白白的云彩在游移,有时是聚拢成一团一簇,有时整面天空都是云。
云南的云,是故乡的云,是明净,是绚烂,是藏在岁月里的风骨与美丽。从此,我爱上一片云,一片流浪的云;我爱上一片云,一片轻盈的云;我爱上一片云,一片云南的云。来生,我愿做漂浮在云南碧空的一朵云。
(有删改)
8.(4分)第二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9.(4分)云南四季的云有怎样的特点
10.(4分)文章以“云南的云”为题妙在何处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1.(50分)【思路仿写】课文表现了作者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他年近古稀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文章首尾呼应,并未浓墨重彩地直接写雨,而是展现出一幅幅昆明雨中的风景画,一方面衬托了昆明的雨,另一方面情景交融,强烈抒发了作者对昆明雨中风土人情的念念不忘和无限想念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文字行云流水,趣味盎然。
“万水千山总是情”,对自然、对风情我们都应心存敬畏。请你走进家乡,融入生活,用心捡拾琐细事物,补充完整“家乡的 ▲ ”,以独具一格的景物为着眼点,首尾照应,完成一篇抒情散文。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jué;yú
2.蹒;逝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汉语里有许多字同音字和形似字,我们理解了字义,就不容易读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并积累,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要注意方音与普通话的不同。
(2)本题考查汉字的准确书写。汉字里许多字是形似字、同音字,我们要从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了,就能避免写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
1.第1空,倔强应读作:jué jiàng,不要读成:juè;第2空,鲜腴应读作:xiān yú,不要读成:yǘ
故答案为:jué;yú
2.第1空, pán跚 应写作:蹒跚,不要写成:满珊;第2空, 消shì 应写作:消逝,不要写成:消失
故答案为:蹒;逝
3.【答案】(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
(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把握图画中的信息,对图画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再概括图画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故答案为: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答案】4.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5.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所以内容要具体,紧扣主题,注意语言要简洁,一般在20字以内,通俗易懂,要巧用修辞,一般采用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妙传情意,要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2)本题考查仿写。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仿写答题思路是一看题干,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二分析例句,研究例句内容、句式、语言或情感,三巧构思,确定仿写对象,注意文采,最后答题注意聚义连贯,内容合理。
4.拟写时需注意:内容上要紧扣活动主题“生命·人生”来写,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语言要简洁,句式要工整,尽量用修辞手法,比如:生命之火,燃烧激情,照亮人生;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享受人生的美好;珍惜生命,从你我做起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5.分析例句,我们发现示例有三部分,首先是设问,然后使用两个比喻句,形象揭示生命的意义,最后总结。那我们仿写时就要按照示例的格式来写。比如: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等待我们去倾情演奏;生命像一首美丽的长诗,等待我们去放声吟诵……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故答案为: 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答案】6.jiāo;chì
7.戴;绣;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拼音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平时要多多记多读,注意积累,要读准字音。
(2)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6.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娇娇:读作jiāojiāo1、美人。2、犹娇滴滴。炽热:读作chì,非常热。
7.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戴:dài把东西加在 头、脸、颈、胸、臂、手等处。
绣:xiù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图象或文字 。
吆喝:yāo he(一读yāohè),一指大声喊叫,二指呼唤,三指呵斥;喝令,四指大声驱赶;大声驱逐。
【答案】8.不能。该段写作者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霞云在云南最具代表性,它五彩斑斓,是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
9.春天少云。夏天多绿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绿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冬天的云温温柔柔,悠悠扬扬。
10.①“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傍晚西沉的霞云入手,再写到四季的云花,最后回归到云南的云、故乡的云,表达对云南的云的喜爱;②“云南的云”是全文的文眼,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以小见大,体现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
【解析】(1)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8.此题考察的是段落的功能和文章结构的理解。第二段主要描述了作者对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的喜爱,这种霞云在云南的天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其五彩斑斓、灵动飘逸的特点,成为了“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强化了作者对云南云的深厚情感。因此,第二段不能删去,它对于展现云南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不能。该段写作者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霞云在云南最具代表性,它五彩斑斓,是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
9.此题要求概括云南四季云的特点。春天的云:文章提到春天的云较少,即使有云也只是在天边的远山上随意挂着几片,漫不经心地飘着荡着。这表现出春天云的特点是少而悠闲。夏天的云:夏天的云被形容为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且多绿云(即黑云)。绿云来势汹汹,像大军出征,浩浩荡荡,预示着暴雨的来临。但暴雨过后,乌云即刻散去,天空恢复晴朗。这表明夏天的云多变且气势磅礴。
秋天的云: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正是“秋高气爽”之际。秋天的云在这种背景下显得明净高远。冬天的云:冬天的云被描述为温温柔柔,不奔涌,也不愤激,悠悠扬扬,令人舒畅爽朗。这表现出冬天云的温柔宁静特点。
故答案为: 春天少云。夏天多绿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绿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冬天的云温温柔柔,悠悠扬扬。
10.此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标题的赏析。从文章结构上看,“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从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开始描述,逐步扩展到四季的云花,最终回归到对云南的云、故乡的云的深情表达,整个文章都围绕着“云南的云”这一主题展开,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从吸引读者兴趣的角度来看,“云南的云”这一标题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让读者想要了解云南的云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从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体现了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作者不仅描绘了云南云的美丽景象,更传达了对故乡、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①“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傍晚西沉的霞云入手,再写到四季的云花,最后回归到云南的云、故乡的云,表达对云南的云的喜爱;②“云南的云”是全文的文眼,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以小见大,体现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
11.【答案】【参考例文】
家乡的银杏
近年的家乡难得一见,每有机会见面便感叹沧海桑田。门口的绿化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倒是那棵沧桑的银杏。
初见是夏天。长辈们汗流浃背地忙着搬运家具,帮不上忙的我摇着蒲扇,在田埂上闲逛时,一眼便瞧见了那棵银杏,在一排千篇一律的水杉中间显得格外扎眼。叶子重重叠叠,淡绿压着浓绿,浓绿衬着淡绿。我想,它应该年事已高了吧,那粗壮的树干一个人根本抱不了。我信步走到枝繁叶茂的银杏下,只见一片片小叶子层层叠叠,遮住了炎炎夏日。微风捎来丝丝凉意,顿感惬意,暑气渐消。悠闲的暑假在阳光灿烂下,在浓绿与淡绿中,在小扇子和大扇子中一摇而过。
上次返乡,我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那棵银杏结了果。淡绿与浓绿交织的叶子之间,伸出了弯弯曲曲的嫩绿小枝,圆溜溜的白果笼着一层浅绿色的光芒,坠在那些小枝上。我在银杏下抬头望着称不上稀疏也算不得稠密的果实,开心地转起圈来,一圈,两圈……转得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令人头晕目眩的扇形小叶子和叶子间交错的白果,还有那浅绿色的光芒。
国庆假期再回到我心心念念的银杏下,绵延的秋雨冲走了夏日的燥热,也洗刷了银杏上浅绿的光芒和小小的白果,白果落了一地,银杏叶却染上了秋天的颜色。金黄的小扇子在风中轻轻摇晃,我想这一定是银杏最美的时候了。望着这满心满眼的金黄,“太美了,把它留住吧!”于是我找来相机,在故乡的金黄世界里沉醉了……天气渐渐转凉了,我的相册里也有了不少银杏叶的照片,可我翻来翻去却找不到一张令我沉醉的。不知为何,那些照片都没有我看到的真实的银杏叶漂亮,只是毫无生气的满眼金黄。
等到寒假再返乡时,不等车缓缓驶入熟悉的小道,我便眯起眼睛望向远方的它,却发现银杏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和几片摇摇欲坠的小叶子,环卫工人早已将地上的金色落叶扫到了一边。我看着黑色树枝弯曲着指向天空,心里的寂寥被一点一点地填满。
后来,我终于有些释然,银杏只是睡觉了,明年春天,它还会醒来,打扮得更加美好俊秀、风采卓然,明天春天,它还会摇起淡绿与浓绿的小扇子,摇起春风……
阿公告诉我,这棵银杏年纪很大了,但它很厉害,过了这么多年,还能结出这么多白果,长出那么浓密的叶子。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拍不出银杏的美,因为快门一闪,一切变成了既定的事实,没有了岁月的痕迹。我盯着光秃秃的黑色枝丫,突然看到了轻轻笼在银杏上的深深寂寥,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我突然很想抱住它,告诉它:
家乡的银杏啊,我愿一直陪着你,等春回大地,苍翠盎然,等春去秋来,漫天金黄。
【解析】“家乡的 ▲ ”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家乡往往蕴含着一个人丰富的情感,它是一个充满温情、充满回忆、充满美好、充满向往的一个词语,因此,写这篇作文,要表达对家乡的眷恋、赞美等。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家乡的物等都令人难忘、令人神往。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比如写家乡的人,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家乡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善良、坚韧等;写家乡的物产,可以表现家乡物产的丰富;写家乡的田野,可以表现一年四季田野的美丽及丰饶等等。写作时一定要有详细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在字里行间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写作时,首先要审题准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不能错误的理解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再者,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