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科学奥秘说明之旅 基础巩固A卷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2. [A][B][C][D] 3. [A][B][C][D] 8. [A][B][C][D]15. [A][B][C][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答:
4.答:
5.答:
6.答:
7.答:
9.答:
10.答:
11.答:
12.答:
13.答:
14.答:
16.答: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科学奥秘说明之旅 基础巩固A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题;共10分)
【情境化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阅读《中国石拱桥》,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那____的建筑技术;阅读《藤野先生》,我们听到了藤野先生那____、毫无民族偏见的勉励;阅读《背影》,我们看到了父亲那 pán shān 而又深情的身影;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懂得了要míng jì历史、____先烈,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白杨礼赞》,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那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 bù zhé bù náo 的气节。
1.(6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án shān
míng jì
bù zhé bù náo
2.(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抑扬顿挫 怀念
B.巧妙绝伦 振聋发聩 怀念
C.巧妙绝伦 抑扬顿挫 缅怀
D.惟妙惟肖 振聋发聩 缅怀
3.(2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B.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
C.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
D.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
4.(6分)【任务驱动型试题】课后拓展
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桥”的元素处处可见。右图是在杭州举办的”亚洲美食节”的会标,读图后任选下面一个情境完成写作任务。(不超过150字)
情境一假设你是会标的主创人员,准备向美院的大一新生介绍会标的构图。
情境二假设你接待一位来访的外国友人,向他介绍会标的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
三、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14分)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探究活动,感受它的魅力。
5.(8分)在桥名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桥梁的命名十分有趣,请根据下面桥的命名方式选出相应的桥名。
备选桥名:放生桥 拱桥 中山桥 独木桥
①以人名命名:
②以形状命名:
③以建造材料命名:
④以使用功能命名:
6.(4分)【学科素养·文化自信】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把这些字词填到横线上,组成一副对联。
碧玉环 行 上 从 中 去 在 苍龙背
上联:水
下联:人
7.(2分)【学科素养·语言运用】根据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语言有幽默感,35字以内。
重庆市黄桷湾立交桥是我国目前最复杂的一座枢纽型立交桥。走错一步,就是重庆一日游 走神一秒,午餐就变成消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四、语段阅读(共5题;共11分)
阅读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完成后面小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8.(2分)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2分)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四个特征。
10.(2分)“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什么作用?
11.(2分)“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删去可以吗 并说明理由。
12.(3分)这段文字的第⑨句运用哪种表达方式 说说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9分)
现代文阅读
揭秘天舟六号上的那些“黑科技”
①5月11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本次任务中,有哪些科技产品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保驾护航?
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
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完成总装和综合测试之后,需要转运并进行下一步工作。在此期间,必须适应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殊环境。
③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新型柔性船衣,这套船衣的主体结构由里层、中芯和外层组成,不仅可以阻隔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对飞船的影响,还是防雨、防尘、防雷电、防污染的“盔甲”。
④研制人员首次采用刚柔结合式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前锥段船衣支撑装置,有效避免船衣磕碰划伤敏感设备和电缆,并针对后锥段大量的载荷设备凸出物设计了不同大小的“帽子”,加强对个别载荷的保护,让柔性船衣穿起来既“贴身”又“有型”。
舱门保护罩:一“罩”呵护安全出入
⑤当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太空牵手”后,航天员将通过舱门进入货运飞船,拆解来自地球的“大礼包”。
⑥为确保航天员进出舱以及在轨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与便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人员分别设计了舱内用、舱外用两种规格的舱门保护罩。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时,只需将“骨架式”舱门保护罩口部撑开,就像给电视机、空调套上防尘罩一样套在舱门上,便可保护整个舱门安全。
⑦航天员出舱时,在厚重的舱外服和舱外手套的限制下,操作灵活性、抓握能力降低。舱外用保护罩被设计成“卷帘式”结构,只需将其两侧的把手固定在舱门相应位置,一“抓”、一“套”、一“拉”几个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安装,守护航天员安全出入。
太阳电池阵:“巨能翅膀”动力满满
⑧相较于此前批次货运飞船的载货量,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再次扩容,整船物资装载能力大幅提高。这需要一张太阳能“巨能翅膀”,保证它时刻电力满满。
⑨中国电科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打造的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翅膀”,一天发电量就能满足普通家庭半个多月的用电量,确保天舟六号“带货”和航天员在轨驻留开展工作需要的电能供应。
⑩“巨能翅膀”展开后,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不断调整方向,使太阳能电池对准太阳,获取源源不断的太阳能。
精密元器件:“百般武艺”保驾护航
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被称为“太空加油”。
中国电科研发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丝杠组件”,就像“加油枪”的“助动器”一样,为推进剂补加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提供动力,从而保证“太空加油”任务顺利实施。
研制人员还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配套了10余种100余只传感器,精密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位移等信号,对货运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监测作用,既可以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又能使飞船在太空与卫星快捷通信。
为了保障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源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航天科工二院23所微电公司研制了配套的磁性元件,其重量轻、体积小,最小的约和5角硬币一样大,是电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能够抑制国环境变化引起的电流突变,提高设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摘自新华网(2023年05月11日有改动)
13.(3分)选文四个小标题语言特色鲜明,请以第一个小标题为例作具体分析。
14.(3分)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试结合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说说该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5.(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B.选文主要说明对象有四个:高科技船衣、舱门保护罩、太阳电池阵、精密元器件。
C.第③段加点词语“不仅”“还”进一步突出说明了新型柔性船衣的主要作用。
D.研制人员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配套了10余种100余只传感器,只是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6.(5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你平时了解的有关知识,为同学们讲述一个有关人民英雄的故事,引起我们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趣。不少于200字。
又到了春意盎然的时节,很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出门旅游了,大家都会去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我想很少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蹒跚;铭记;不折不挠
2.C
3.A
【解析】(1)本题考査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文章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1.蹒跚pán shān,意为往来徘徊的样子;
铭记ming ji,意为牢记在心;
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意为形容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故答案为:
2.第一处:惟妙惟肖是指形容模仿或描绘得极其逼真。巧妙绝伦是指灵巧高明,无与伦比。根据语境可知,形容建筑技术,填“巧妙绝伦”更合适;
第二处:抑扬顿挫是指音调高低曲折,节奏感强,振发是指形容清醒、高明的言论能唤醒麻木糊涂、是非不明的人,根据语境可知,形容勉励,填“抑扬顿挫”更合适;
第三处:怀念意为关心;思念。缅怀是指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根据“先烈"可知,填“缅怀”更合适;
故答案为: C。
3.A.“培养”“知识积累”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改为“增加”;
故答案为: A。
4.【答案】情境一[示例]会标主体形象是一副碗筷,同时这一主体形象还可以看作是桥和桥在水中的倒影,”知味杭州”的文字以中国印的形式呈现。碗筷和”知味杭州”突出了”亚洲美食节”的主题,而举办城市杭州又以桥和水著名,可以代表地方特色。情境二[示例]会标将中国碗筷、中国印与西湖桥、水等元素融为一体。碗筷突出美食主题,富有浓郁的中国风味;”知味杭州”中国印承载文化韵味,引人品味中华文化、杭州文化的厚重分量;桥和水彰显杭州特色,寓意汇通天下、和合共生。整件作品既体现中国文化底蕴,又承载亚洲文明互动交融的内涵。
【解析】本题为图文转换题。仔细观察图案,把握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感悟图案所蕴含的深意。会标的构图:会标主体形象是一副碗筷,同时这一主体形象还可以看作是桥和桥在水中的倒影,”知味杭州”的文字以中国印的形式呈现。碗筷和”知味杭州”突出了”亚洲美食节”的主题,而举办城市杭州又以桥和水著名,可以代表地方特色。
会标的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会标将中国碗筷、中国印与西湖桥、水等元素融为一体。碗筷突出美食主题,富有浓郁的中国风味;”知味杭州”中国印承载文化韵味,引人品味中华文化、杭州文化的厚重分量;桥和水彰显杭州特色,寓意汇通天下、和合共生。整件作品既体现中国文化底蕴,又承载亚洲文明互动交融的内涵。
故答案为: 情境一[示例]会标的构图:会标主体形象是一副碗筷,同时这一主体形象还可以看作是桥和桥在水中的倒影,”知味杭州”的文字以中国印的形式呈现。碗筷和”知味杭州”突出了”亚洲美食节”的主题,而举办城市杭州又以桥和水著名,可以代表地方特色。
情境二[示例]会标的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会标将中国碗筷、中国印与西湖桥、水等元素融为一体。碗筷突出美食主题,富有浓郁的中国风味;”知味杭州”中国印承载文化韵味,引人品味中华文化、杭州文化的厚重分量;桥和水彰显杭州特色,寓意汇通天下、和合共生。整件作品既体现中国文化底蕴,又承载亚洲文明互动交融的内涵。
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答案】5.中山桥;拱桥;独木桥;放生桥
6.从碧玉环中去;在苍龙背上行
7.(示例)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说“不行不行”,其实我们只是打破了个世界纪录而已。
【解析】(1)本题考查综合性实践能力。答题时可抓住桥名中的关键字眼理解,从而判断出桥名的由来。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5.放生桥:明清时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举行隆重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故此桥以使用功能命名。
拱桥: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故此桥以形状命名。
中山桥: 以人名命名,孙中山是伟大革命家。
独木桥,以建造材料(木)命名。
故答案为:中山桥
拱桥
独木桥
放生桥
6.“从碧玉环中去”意思是从桥下穿过;“在苍龙背上行”意思是从桥上走过 。上下联意思相关。“从碧玉环中”“在苍龙背上”都是介宾短语,“去”和“行”都是动词,“去”是仄声,“行”是平声。符合对联要求。
故答案为:从碧玉环中去
在苍龙背上行
7.由“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可看出港珠澳大桥打破了世界纪录。据此分析续写一句具有幽默感的话,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说“不行不行”,其实我们只是打破了个世界纪录而已。
【答案】8.B
9.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结构坚固 ④形式优美
10.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11.不能删,“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去掉后变成与河面完全平行,与事实不符
12.这一句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同时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层次的划分,考生要通读文段,理解文意,理清层次,参照选项进行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熟读文本,抓住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i的理解。考生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语句活动内容和文段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为常考题型,考生要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结合具体的词语按照答题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解。
(5)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结合语句进行正确的判断,联系语句的内容进行分析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
8.本题考查文段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可根据文段介绍说明对象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层次,然后从选项中判断正确答案。仔细阅读此段,举的是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①句是总,②③④⑤介绍桥的长、宽石拱;⑥句介绍坚固的特点;⑦⑧⑨介绍桥面、每个柱头柱子上的石刻狮子,是分写。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时要结合语句进行理解。
根据“建造于公元1 189到1192年间”突出历史悠久。
根据“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突出结构精巧。
根据“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突出坚固耐用。
根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突出形式优美。
1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表明运用的是作比较,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1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 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表示程度,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可以删去。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其中描写的作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的描绘出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是对卢沟桥上石狮子的描摹,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传神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答案】13.标题一“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把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船衣比作“盔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体现了船衣的高科技特点。
14.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物资装载能力大幅提高的特点。
15.D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性和生动性。句中 的“ 盔甲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生动说明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船衣的高科技特点,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学生应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答题时候应结合原文。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明确,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把XX和XX加以比较,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⑧、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有较强的说服力。⑨、列图表: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使读者一目了然。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 同样,也应该规范答题的格式,以举例子为例:运用了......说明方法,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具体。 具体分析就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使说明更具体,读者更能理解。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3.“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把船衣比作盔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标题一“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把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船衣比作“盔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体现了船衣的高科技特点。
14.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之前的飞船相比,突出天舟六号飞船的装载能力。
故答案为: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物资装载能力大幅提高的特点。
15.A、 无误;
B、 无误;
C、 无误;
D、 第 段“精密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位移等信号,对货运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监测作用,既可以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又能使飞船在太空与卫星快捷通信” ,不仅仅是通信,更有监测的作用。故该项有误。
故答案为: D
16.【答案】示例: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新中国不惜献身的精神也成为一代代人民战士的榜样。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也记载了一位位壮烈牺牲的先烈们,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假期我们也去北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吧。
【解析】人民英雄的故事,讲述时语言得体,生动感人即可。
①董存瑞炸碉堡。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炸药包的位置,眼看总攻马上开始,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
②邱少云火烧30多分钟坚持不动,避免我军暴露。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故答案为:示例: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新中国不惜献身的精神也成为一代代人民战士的榜样。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也记载了一位位壮烈牺牲的先烈们,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假期我们也去北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吧。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讲述一个有关人民英雄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邱少云火烧30多分钟坚持不动,避免我军暴露。),引起大家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趣。讲述时语言得体,生动感人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