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07: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新课导入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经济学、化学、和平、生理或医学、文学、物理等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在以上领域的进步。
诺贝尔奖介绍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一生拥有众多重要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是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他的发明在工业和工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诺贝尔的精神和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科学发明上,更在于他对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推动。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科学创新、人道主义和国际合作的象征。
诺贝尔(1833-1896)
新闻:又称消息,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
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就是最近最新报道的事情。”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内容新、时间新、表达新
语言简明扼要。
★特点:
真实性
新鲜性
简洁性
标题:引标、主标、副标(主标必须有,引标和副标可以没有)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还有极少的是第一、二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主体: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结语:或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
知识补充——电头
含义: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的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字词积累
颁发( )   挪威( )  
遗嘱( ) 仲裁( )
巨额( ) 卓有成就( )
bān
nuó
zhǔ
zhòng
é
zhuó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必记字词
词义理解
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没有成功。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荷枪实弹:形容全副武装,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必记字词
重点成语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水平、质量不一致。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人、商品质量)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人)
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含贬义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性质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必记字词
重点成语
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了颁奖机构、时间及颁发对象等。
整体感知
电头:
交代了新闻发布的单位(通讯社)——路透社
发电地点——斯德哥尔摩
发电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导语: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速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整体感知
思考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划分出本文的结构,并找出各段属于消息结构的哪部分,各交代了什么内容。
(背景):交代新闻背景、奖金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导语):交代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主体):列举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等内容。
(主体):交代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
(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和自然规律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仔细
课文第二段作者对获奖者的介绍,哪些词
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具体赏析。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简要说说句中短语“卓有成就” “颇有建树”的作用。
“卓有成就”,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颇有建树”,意思是很有功绩,很有分寸地评价了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获得的成就。这两个词准确地报道了获奖者的情况,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理解下面的句子。
(1)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充分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2)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①交代授奖仪式举行的时间与地点。
②“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揭示了颁奖日期的特殊意义。
本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①详写了首届诺贝尔获得者的情况,
②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等。
③这样安排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文体知识
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便于组织材料
利于突出新闻特点
方便读者阅读
本文通过对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等方面的简要报道,揭示了诺贝尔奖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了诺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主体
背景
具体介绍获奖者的情况
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诺贝尔奖金管理权与评议权分离的制度
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