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5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了解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了解通讯的特点
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议论色彩较浓。
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
桅(wéi)杆 浩瀚(hàn)
娴(xián)熟 咆(páo)哮
镌(juān)刻 一丝不苟(gǒu)
白手起家 殚(dān)精竭(jié)虑
字词积累
多音字
( )穿着;着陆
( )着急
( )着数
( )顺着
着
zhuó
zháo
zhāo
( )千载难逢
( )满载而归
载
zǎi
zài
zhe
( )一刹那
( )刹车
刹
chà
shā
字词积累
词义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娴熟:熟练。
一丝不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1.本文是事件通讯,所记事件是“着”,请以“着”为线索划分
文章层次;
着舰前(1-4)——着舰过程(5-20)——着舰后(21-26)
2.给“惊”组词,用这个词来表达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惊喜、震惊、惊艳……
3.说说“海天”的意思是什么。
着舰区域的大海与天空
世界
学习任务单
何地
何人
海军官兵
何事
如何
航母必须要能携带舰载机作战
何时
2012年11月23日
渤海某海域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
请找出这篇通讯的六要素,并用一句话概括它所报道的事件。
何故
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
概括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第19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偶、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第一和第三层中还穿插了议论。请从文中找出议论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其作用。
跳读课文,找出议论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第3段:“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次飞行对国人的重大意义。
等待、期盼时间之久。
指出了飞行的历史意义
第4段:“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历史意义、突出难度
用具体的数字进一步突出舰载机降落极具风险。
指出了降落的难度,联系下文“刀尖上的舞蹈”
第22段:“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排比句,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深情地赞颂了中国海军人为实现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新闻的评论性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过报道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歌颂了中国海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明主旨
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异同
通讯
新闻特写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1970年,刘华清将军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关于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初步意见。刘老将军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提交了有关发展航母的初步意见和论证方案。1980年5月,64岁的刘华清将军率团访问美国,在11天的考察中,美方安排的“压轴戏”就是参观“CV-63小鹰”号航空母舰。当刘华清将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看看航母舰载直升机时,由于美军不让触碰航母上的设施,要求中国代表团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观看,刘华清将军也遵从礼仪之道,站在远处谦虚得像一个懵懂的学生,已经顾不得将军的风度,努力踮起脚尖仔细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