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01
0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会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备稳定性,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尺规完成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03
02
新知导入
A
B
C
D
E
F
1.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全等三角形.
3.已知△ABC ≌△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①AB=DE
③ CA=FD
② BC=EF
④ ∠A= ∠D
⑤ ∠B=∠E
⑥ ∠C= ∠F
2. 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03
新知探究
我们知道,如果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
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想一想,是否必须满足上述六个条件,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果减少条件,有部分边或角相等,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03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1.如图,已知线段 a,b,c。用直尺和圆规在透明纸上作△DEF,使其三边长分别为 a,b,c。
我们已经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先作线段EF=a。
想一想,怎样作DE,DF,使DE=b,DF=c?
E
F
D
D'
03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2.把你作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所作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互相重合吗?
可以互相重合。
03
新知探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在△ABC 与 △ A′B′C′ 中,
∴△ABC ≌△A′B′C′
AB = A′B′
BC = B′C′
AC = A′C′
几何语言:
A
B
C
A'
B'
C'
(SSS)
03
新知探究
让我们动手做下面的实验:
如图 1-23,把两根木条的一端用螺
栓固定在一起,木条可以自由转动。在
转动过程中,连结另两个端点所成的三
角形的形状、大小随之改变。如果把另
两个端点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根木条的端点上(图 1-24),那么构成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
03
新知探究
三角形的稳定性: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
03
新知探究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房屋的人字架、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以起到稳固的作用。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AD=CB。
求证:∠A=∠C。
例1
证明:在△ABD和△CDB中,
因为
所以△ABD ≌△CDB(SSS)。
所以∠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从例 1可以看出,证明两个角相等时,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解决。
03
新知讲解
已知∠AOB(如图),求作∠A'O'B',使∠A'O'B'=∠AOB。
例2
分析:要作一个角与∠AOB 相等,我们可以应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如图,假设
作 出 △ OCD,再 作 △ O'C'D'与△ OCD 全 等 ,那 么
∠C'O'D'=∠COD。
03
新知讲解
已知∠AOB(如图),求作∠A'O'B',使∠A'O'B'=∠AOB。
例2
作法:(1)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
别交OA,OB于点C,D。
(2)作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
径作弧l,交O'A'于点C' 。
(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弧l于点D'。
(4)过点O',D'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事实上,如图,连结CD,C'D'。
由作法可知△O'C'D' △OCD(SSS),所以∠A'O'B'=∠AOB。
03
新知讲解
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P(如图),用直尺和圆规,过点P作直线CD,使CD∥AB。
例3
作法:如图。
(1)在直线AB上取一点F,过点P,F作直线PF。
(2)作∠EPD=∠EFB。
(3)延长DP得直线CD。
则CD∥AB且经过点P,直线CD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如图,AB=DE,AC=DF,BC=EF,则∠D等于( )
A.30° B.50°
C.60° D.100°
D
2.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依据“SSS”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
A.AD=CD B.AD=CF
C.BC∥EF D.DC=CF
B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3. 如图,在△AOC和△BOD中,AC=BD,AO=BO,CO=DO,∠D=30°,∠A=95°,点A,O,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O,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OB的度数为 125° .
125°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4.如图,请作出△ABC的角平分线B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
04
课堂练习
提升题
1. 如图,在△ABC和△DEB中,点C在线段BD上,AC交BE于点F. 若AC=DB,AB=DE,BC=EB,则∠ACB等于( C )
A. ∠BDE B. ∠BED C. ∠AFB D. 2∠ABF
C
2. 如图,在△ABC中,AD=ED,AB=BE,∠B=52°,∠C=48°,则∠CDE的度数为 32° .
32°
04
课堂练习
拓展题
1.如图,AB=AE,BC=ED,AC=AD.
(1) ∠B与∠E相等吗?为什么?
解:(1) ∠B=∠E 在△ABC和△AED中,
因为
所以△ABC≌△AED(SSS).所以∠B=∠E
04
课堂练习
拓展题
(2) 若F为CD的中点,则AF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2) AF⊥CD
理由:因为F为CD的中点,所以CF=DF.
在△ACF和△ADF中,
因为 所以△ACF≌△ADF(SSS).所以∠AFC=∠AFD.
又因为∠AFC+∠AFD=180°,所以∠AFC=∠AFD=90°.
所以AF⊥CD.
05
课堂小结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三角形的稳定性:
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06
板书设计
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2.三角形的稳定性: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