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藤野先生
为了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班级开展“致敬鲁迅,逐梦前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迅先生怀揣着医学救国的梦想来到仙台,一个黑瘦的先生“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以极富个性的抑扬顿挫的声调, 甲 (进入/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藤野先生对鲁迅给予了悉心关怀和不倦(jiào huì)。可是莫须有的(nì míng)信事件使鲁迅先生受伤的民族自尊心开始滴血。在人生的岔道前,他坚定地走上了责任和梦想的文学道路□从此,他用笔铺成一条走向光明的五彩之路,他用纸垒成一堵排开黑暗的坚实之墙;他用心中的利刃 乙 (劈开/打开)一道道明亮的缺口,他用手中的盾牌抵御一次次邪恶的反扑。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iào huì) ②(nì míng)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挟着一叠(xié) 抑扬顿挫(zuò) B.挟着一叠(jiā) 抑扬顿挫(cuò)
C.挟着一叠(xié) 抑扬顿挫(cuò) D.挟着一叠(jiā) 抑扬顿挫(zuò)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请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藤野严九郎在鲁迅离开仙台之前请他去自己的家中,并赠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②后来由于机构调整,使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被迫离职,其中也包括藤野严九郎。③
藤野严九郎随后找了很多工作, 始终没有称心如意的,最终他决定自己行医。④在夏季,戴着草帽,穿着草鞋,这是藤野严九郎在当地人眼中的形象。⑤据说藤野严九郎喜欢下围棋,平日里也不爱和人打交道,但是穷人去看病的话,藤野严九郎从来都不收费,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也从来不会说谎,实事求是,如果实在是自己不能处理的病,就会主动和病人说,或者给病人介绍其他医生。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在第③句的横线处填写一组关联词语。
3.(2025石家庄期中)找出下列句子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B.(他)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描写)
C.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语言描写)
D.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神态描写)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5.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样”指代什么 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7.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8.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简要概括。
9.文中加点的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10.※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教材变式题,见课后习题五)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材料二: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2025唐山期末)
彭定安先生的微笑
刘兆林
①提到彭定安先生,我总会想到他的微笑。
②他是著名的文化学者、鲁迅研究专家、作家,更是我敬重的先生。他的正人君子之正,不是一脸严肃、一本正经,而是在端庄温和中流露出的心意之正。
③彭定安先生脸上的微笑,是心正的写照。他是时常流露出微笑的,当然也有开怀的灿烂之笑。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这说明他心中存有许多善良和真诚。舞会中,他不跳舞,但他文质彬彬地坐在那儿,微笑着欣赏他人的舞姿,那是对舞者的尊重。饭局中,他不喝酒,但他温文尔雅地坐在那儿,依然微笑着。
④其实,彭定安先生的生活并不闲适。恰恰相反,他的时间极为紧张。他有许多学术著作和论文要写,加上接二连三的学术会、工作会和各种评委会,他每天的时间都是按小时安排好的。那几年因工作关系,我多次和他一同开会,时常见他这个会刚刚结束就奔另一个会去了,甚至此会没完,他便急忙先发了言而请假提前离开。也正因他自己的时间极其紧张,他办什么事都很守时。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不忍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他答应了参加某个会议,就一定准时赶到,有时正在外地,他也会放弃马上就要进行的观光活动赶回去,而不计较是哪种交通工具。正是在如此奔忙的生活状态中,他总以微笑对待他人。
⑤多年前,有一次彭定安老师请我和鲍尔吉·原野、刘元举一同到由他兼任院长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去作关于读书的演说。我们三个那时还年轻,思想并不深刻,无非靠一些俏皮甚至轻浮的话逗引大学生笑而已,哗众取宠的心思是有的。我的开场白的确将同学们逗笑了。彭定安先生完全可以对我肤浅的话不屑一顾,可是他的脸上也洋溢着微笑,那是宽容的、给人以鼓励的微笑,那微笑不仅鼓舞了我,也鼓舞了原野、元举,他俩妙语连珠,博得阵阵掌声。作为一名学者和长者,他的微笑总是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让我们这些晚辈增添自信。
⑥他对晚辈作家给予了许多滋养。在各种会议上,他富有见地、有条不紊的发言,便是滋润后生的雨露,辽宁省的不少中青年作家都得到过这种滋养。他还为作家们写过许多评论文章。记得胡小胡的长篇小说《太阳雪》样书刚出来时正赶上过春节,他把自己的这部新作当新年礼物送给彭定安老师。彭老一气读完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放弃了春节期间的一切娱乐活动,一连写了三篇评价文章,后来又在作品研讨会上作重点发言。他也曾默默写作并发表数万字评论我的作品的文章,而我都是经别人转告才得知的。其对晚辈作家的殷殷之情、切切之意,令人难以忘却。
⑦作为学者,彭定安先生的才华和贡献不必赘述,厚厚的《创作心理学》和鲁迅研究等著述,高高地在那儿摆着呢,而几百万字的理论著述能写得那么有文采是不多见的。有时我特别想了解一点儿他学术之外的生活——从他的衣着上似乎可以一窥其情致。他的衣着是雅致而有生气的,冬天他喜欢穿一件黑呢大衣,戴一顶黑呢贝雷帽,再加上一条鲜红的领带和一条同样火红的围脖,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热情和对美的追寻。他儒雅的学者风度在辽宁作家群里是极为鲜明的。那些经受过战争洗礼、说话高声大嗓、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着装简单朴素的老作家们构成了一片可爱的风景,彭定安老师则在这片风景中独特而又融洽地存在着。
⑧记得有一天暮色苍茫的时候,我去他家送第三届东北文学奖评奖材料——他是评委。按了几次门铃都没有回声,我一边自责应该提前打个电话,一边准备离开。不想,屋里传出一些窸窸窣窣的奇怪的动静。我忙大声问了句:“彭老师在家吗 ”声音忽然止了,彭老师的老伴打开门,特别不好意思地道歉:“老彭散步去了,以为是老彭回来了呢,想吓唬吓唬他玩儿的。”不禁莞尔,可以想见他家庭生活何等幸福、充满趣味,也让人想到他生活中时常露出的微笑。这还使我联想到,他这个文学评论家,何以能写出获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的160万字的《离离原上草》来。
1.本文在具体事件中表现人物的特点,请为下面三个事件选择各自表现的人物特点。(填序号)
(1)舞会中不跳舞,但微笑着欣赏。 ( )
(2)在奔忙的生活中,微笑对待他人。 ( )
(3)对“我”哗众取宠的演说,报以微笑。 ( )
人物特点:A.宽容晚辈 B.尊重他人 C.乐观开朗 D.坚韧顽强
2.第⑥段使用了“一气”“一切”“一连”三个词语,请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作出赏析。
词语:
赏析:
3.文章的中心人物是彭老。最后一段中写彭老夫人的文字,能否删掉 为什么
4.※作者对彭定安先生怀有怎样的情感
5.2025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4周年,学校开展“铭记民族脊梁,启迪美好未来”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积极参与。
(1)你和同学们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小冀同学参照先生的画像,结合对先生的了解,为先生拟了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上联:面容 ① ,目光炯炯, ② 烛黑暗
下联:须眉浓密,头发 ③ ,毫不犹豫 ④
A.①消瘦 ②无所畏惧 ③树立 ④斗魔鬼
B.①消瘦 ②毅然决然 ③根根 ④斗魔鬼
C.①清瘦 ②无所畏惧 ③根根 ④刺痼疾
D.①清瘦 ②毅然决然 ③树立 ④刺痼疾
(2)在活动中,小语同学想从下面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 乙
选择:
理由:
6.【写法练笔】《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的特征,几笔勾勒,极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用“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等词句刻画出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请你仔细观察一个人物,采用白描手法写一个片段,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100字左右)
【情境提示】①语文老师 ②妈妈 ③修鞋匠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第10题、“课后提升”第4题。
题型: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在体悟作者情感时,要借助于文中的抒情、议论句;要借助于文中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或物的观点和态度;要借助于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要借助于对文中重点段落内容的理解。
答题模式:本文通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教诲 ②匿名
(2)C 解析:“挟着一叠”的“挟”应读“xié”,“抑扬顿挫”的“挫”应读“cuò”。
(3)甲:闯入 乙:劈开
(4),
2.(1)后来由于机构调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被迫离职,其中也包括藤野严九郎。
(2)示例:虽然 但是
3.C 解析:A项,“标致”本是漂亮的意思,但在这里是褒词贬用,作者实际上是在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出对这些留学生的厌恶之情,感彩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褒义变为贬义。B项,“精通时事”在这里也是一种讽刺性的说法。所谓“精通时事”的人,其实是那些只知道玩乐、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清国留学生”,这里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精通时事”带有讽刺性。C项,作者表达的是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赞美之情。“伟大”一词在这里是直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正面评价,感彩没有发生变化,表达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感激。D项,“正人君子”是反语,实际是指那些反动文人。作者用这个词来讽刺那些反动文人,感彩从原本的褒义(正人君子的字面意义)变为贬义,表达出对他们的憎恶和不屑。
4.C 解析:C项有误,根据“心里却想道”可知,该句运用了心理描写。
5.见到藤野先生之前,“我”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6.“无非”表达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领起下文,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写其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7.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自己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使作者对东京感到非常失望,为下文写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从而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8.看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9.前一个“他们”是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10.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11.根本原因:国民的愚昧、麻木,日本等国家的歧视、残害,作者的爱国热情。
直接原因: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国人躯体上的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而文艺可以做到这一点。
课后提升
1.(1)B (2)B或C (3)A
解析:(1)根据第③段“舞会中,他不跳舞,但他文质彬彬地坐在那儿,微笑着欣赏他人的舞姿,那是对舞者的尊重”可知,彭定安先生在舞会中的表现——即使不跳舞,也微笑着欣赏他人的表演。这种微笑不仅是他内心善良的体现,更是对他人努力的尊重和赞赏。因此,这个事件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是B项尊重他人。
(2)根据第④段“正是在如此奔忙的生活状态中,他总以微笑对待他人”可知,彭定安先生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忘以微笑面对他人。这种微笑可以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也可以是他乐观开朗性格的体现。因此,这个事件既可以表现出B项尊重他人的人物特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C项乐观开朗的人物特点。但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更核心的特点,B项尊重他人更为贴切。
(3)根据第⑤段“彭定安先生完全可以对我肤浅的话不屑一顾,可是他的脸上也洋溢着微笑,那是宽容的、给人以鼓励的微笑”可知,彭定安先生对“我”肤浅演说的反应——不仅没有表现出不满或批评,反而以宽容和鼓励的微笑回应。这种微笑充分体现了他对晚辈的宽容和理解,因此这个事件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是A项宽容晚辈。
2.示例一:一气 “一气”意思是“不间断地”,在春节期间不间断地读这部小说,写出彭定安先生看到晚辈的成果非常高兴,表现了他滋养晚辈作家不辞劳苦,用尽全部心力。
示例二:一切 “一切”意思是“全部”,在春节期间放弃全部活动,表现彭定安先生支持晚辈全心全意。
示例三:一连 “一连”意思是“连续”,在春节期间连续写三篇评价文章,表现彭定安先生支持晚辈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多。
3.不能。最后一段写彭老夫人的文字,是在表现彭老先生的家庭生活充满趣味。由此可以推知彭老在家里也是面带微笑的,进而得出彭老创作的源泉是面带微笑的生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所以不能删去。
4.作者对彭定安先生怀有尊敬和感激之情。(答“崇敬”和“赞美”也可以)
5.(1)C 解析:浏览对联内容可知,下联的尾字应该是平声,选项中“斗魔鬼”的“鬼”是仄声,“刺痼疾”的“疾”是平声,由此直接排除A、B两项。同时对联要求结构相同,③处所对应的是上联的“炯炯”这一叠词,由此可知,③处也应该是叠词,所以选择“根根”,排除D项。选项C中答案构成对联:面容清瘦,目光炯炯,无所畏惧烛黑暗;须眉浓密,头发根根,毫不犹豫刺痼疾。由此构成的对联词性相对,音韵协调,内容相关。
(2)示例一:甲 甲是楷书,字体端正,笔法严谨,正好如鲁迅先生正直、严谨的形象。
示例二:乙 乙是隶书,沉稳端庄,中正平和,正如鲁迅的性格。
6.示例: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凹进眼眶,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材中等,有些清瘦,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略有些褪色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