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16: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为了更好地缅怀鲁迅先生,学校于10月开展了“走近鲁迅”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读鲁迅的生活,“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起来”;我读鲁迅的坚韧,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shēn wù tòng jué);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他三改志愿,一生笔耕不辍。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长远眼光,更有作为革命家的明智。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可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作品被我读懂为止。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ké sou)   
②(shēn wù tòng jué)   
(2)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2.通读选文,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3.副词总是有着奇妙的作用,选文中画横线句连用两个“还”字有什么妙处


4.※(教材变式题,见课后习题一)从用词精妙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波浪线句,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活在人类的心里
鲁 彦
①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②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唏嘘,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③只有鲁迅先生。
④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⑤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平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⑥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⑦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现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⑧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⑨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⑩只有鲁迅先生。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如何理解。


2.※④~⑦段记叙了鲁迅先生什么事情 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3.第⑤、⑥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具体描绘,结合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4.邀请你的同学一起参加寻访“鲁迅小道”活动。请你把这次寻访活动向同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下最恰当的介绍顺序是 (  )
①场馆介绍 ②活动时间、地点 ③寻访路线 ④重点参观场馆 ⑤活动准备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①②⑤③④ D.②③①④⑤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第4题、“课后提升”第2题。
题型:①文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②文中××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概括。③从文中能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法:①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有的文中会有对人物的一些介绍或一些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都或明或暗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②通过分析事件,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③品读人物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④结合特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人物形象,要与人物所处的背景结合起来。⑤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⑥借助对比手法,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题模式:(1)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等)的人。(2)分点列举式。××的性格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①咳嗽 ②深恶痛绝
(2)正襟危坐 解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根据语境“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可知读鲁迅的作品要静下心来品读,应该用“正襟危坐”。
(3)在句末加上“的志向”。
2.回忆了鲁迅先生工作、睡觉的生活片段。
3.连用两个“还”字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之长,工作的投入、辛苦,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坚毅的性格。
4.通过“整整齐齐”“压”“站”等词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工作认真细致、性格严谨。
课后提升
1.点明鲁迅的逝世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哀伤,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鲁迅的逝世是全人类的损失。
2.记叙了鲁迅先生在北大上《中国小说史》课的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沉静敏锐,他把上课当作刺穿现实黑暗的利剑,表现了鲁迅先生战斗不息的精神。
3.作者意在用反衬的写法,表现鲁迅的思想敏锐深邃,话语平常却富于透彻的剖析力、幽默感及强大的感染力的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对青年具有巨大的激励、引导作用的伟大工作,突出鲁迅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
4.B 解析:按照一般逻辑,介绍一次活动,先要从准备开始,故⑤活动准备要先介绍;在明确活动准备过程后,要交代活动的时间和地点,②在第二位;因为“鲁迅小道”有许多场馆,因此要把各个场馆进行介绍,以供大家了解,①在第三位;因为场馆比较多,所以对于场馆的参观就要区分出重点来,所以在了解了所有场馆后,明确重点参观场馆,④在第四位;最后,明确了活动的场馆安排之后,设计寻访路线,确保时间的合理,③在最后一位。故顺序是:⑤②①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