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苏州园林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苏州园林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17: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苏州园林
为了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校摄影社团的同学们准备筹办“园林之美”主题摄影展,请你参与。
1.同学们想要在摄影展入口处放上简介展板,小语搜集了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语段,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帮他完善。
中国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设计师的审美,是一种空间艺术。设计师因地(zhì)宜,自出心裁,修建的园林各不相同□造园不仅要有优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景构图,更要像吟诗作画一样,讲求有深刻隽永的立意,使诗、画、园三位一体;人行在园中,近看回廊、飞桥、亭台相互映衬,远望怪石(lín)峋,四周草木葱茏,偶尔还能看到雕镂的飞檐,好像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丰富多样的拙政园□假山林立的狮子林□伴水而卧的沧浪亭□古典园林是我国人文景观的优秀范本,作为中国古典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1)小语在整理语段的时候对某些字的读音和书写产生了疑问,请你选出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 (  )
A.置 裁(cái)  粼 镂(lóu)
B.制 裁(zāi)  粼 镂(lóu)
C.制 裁(cái)  嶙 镂(lòu)
D.置 裁(zāi)  嶙 镂(lòu)
(2)你发现上面语段中的方框处缺少标点符号,下面是同学们帮忙补充的标点符号,其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
(3)你发现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小语写出修改意见。

(4)请你提取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2.小文展示了自己拍摄的拙政园的作品,他在为拙政园拟写简介时有一些疑问,请你帮他解决。
拙政园小巧、随意,布局疏密自然,错落有致,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甲】。以池水为中心,亭台楼阁,环池而建。以镂窗、回廊相连,绿竹、花卉互相    (映衬/陪衬),曲岸湾头,一溜成趣。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在四季变换中,形成不同的艺术意境。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盘曲/扭曲)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乙】。
(1)小文对一些词语的使用把握不准,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对应横线上。
(2)小文在完善语段时,想要添加“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一句,你认为这句话放在
    处恰当。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3.选段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
 。
4.※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5.将选段中画线句子改写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 为什么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
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8.“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的“艺术”和“技术”可否调换 为什么




9.选文中说“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三)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0.选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选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3.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的内容是什么


14.选文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2025邢台期末)小冀同学对中国建筑颇感兴趣,最近他搜集了一些和中国建筑相关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材料二:①影壁是院落的“序言”,是设在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墙壁,与大门组成建筑物的第一个空间。因此,影壁也叫照壁、萧墙、影壁墙、影背墙,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通常有一字影壁、座山影壁、撇山影壁等形制。故宫中的影壁分布在以内廷区域为主的各个院落中,是汇聚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与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②故宫中的影壁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宫殿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壁上精美的壁画、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颇为华丽。
③故宫中的影壁同其他影壁一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保护隐私、点缀空间、调节气流等方面。
④位于宫门内的影壁可阻断无关人员的视线,使院落内的建筑空间与人员的活动不会被偷窥,保护了建筑内部空间及人员的隐私。此外,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如养心殿院落的入口处有一座影壁墙。该影壁墙是在养心殿内东北值房的东面山墙上直接雕塑建造而成,是一个座山影壁。这个座山影壁增加了建筑物的气势和庄严感。
⑤位于宫门外的影壁,则有划定范围、指示道路的作用,同时实现点缀建筑空间的效果。如位于故宫中轴线区域的乾清门,其前面为广场,东西两侧有影壁。这两个影壁是从大门两侧的外山墙上直接各撇斜出一段,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呈八字形,属于撇山影壁。乾清门的撇山影壁形式在平面上避免了建筑整体布局的呆板,在空间上又形成凸凹有致的视觉效果。不仅如此,撇山影壁向外斜向延伸,实际上扩大了乾清门外的建筑使用空间,有利于宫廷人员开展活动。
⑥故宫里的影壁还可调节外部气流。如位于紫禁城东部“南三所”大门外的影壁,其特点是平面呈一字形布置,属于一字影壁。由于该影壁的阻挡,风力引起的外部气流在进入建筑内部时,要绕开影壁,方向发生改变。一字影壁的运用,调节了外部气流进入宫殿的方式,削减了气流的冲击,从而提高了建筑内人体的舒适感。
⑦故宫中的影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镇物文化、礼制文化、祈福文化等。
⑧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有限,把消灾纳福的愿望寄托于某个特定物件,该物件就是镇物。故宫里影壁在造型、材质等方面包含镇物文化内容。如位于东六宫的景仁宫大门内有一座石影壁,在影壁的两侧,各有一尊异兽。异兽头上独角,身披鳞甲,四爪锋利,造型威猛,起消灾的镇物功能。不仅如此,古人认为在建筑中运用一些石质构件能够起到防灾避险的作用。景仁宫的影壁采用石材制作,也是镇物文化的反映。
⑨故宫影壁的礼制文化主要体现为刻意凸显古代帝王的身份与地位。如位于皇极门外的九龙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影壁芯刻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龙为我国古代传说中极具灵性的神兽,具有“上天潜渊、无所不能”的本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龙又被赋予政治色彩,成为皇权的象征。此外,九龙壁的屋顶上面刻有五条龙。壁上的数字九和五组合在一起,寓意着皇帝有“九五之尊”。
⑩故宫影壁芯的纹饰多包含有祥瑞内容。如位于西六宫区域的太极殿,大门内为一字型木质影壁。影壁芯四个岔角各有蝙蝠一只,中部有蝙蝠五只,围绕圆形寿字飞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谐音“遍福”,多用于寓意福泽。《尚书》记载,五福包括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享尽天年)等内容。由此可见,太极殿前影壁上的蝙蝠纹像,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祈福文化。
故宫里的影壁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更为我们解读故宫的文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取材于周乾的文章,有删改)
1.※材料一苏州园林中的“花墙和廊子”和材料二故宫中的“影壁”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


2.小文的父亲想在老家院门外的道路口树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请你结合材料二内容说说小文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3.下列对材料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影壁是与大门组成建筑物的第一个空间,因此所有的影壁只能是设在大门的外面。
B.养心殿院落的入口处的影壁墙是在养心殿内东北值房的东面山墙上直接雕塑建造而成,主要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C.材料二第⑨段举“皇极门外的九龙壁”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故宫影壁的礼制文化主要体现为刻意凸显古代帝王的身份与地位。
D.材料二第⑩段“影壁芯四个岔角各有蝙蝠一只,中部有蝙蝠五只,围绕圆形寿字飞舞”中的“各”可以去掉。
4.下面是一名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苏州的三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不超过30字)
材料一:苏州,古称“吴”,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2 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 000至7 000年前。
材料二: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这里。
材料三:苏州的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为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5.【写法练笔】《苏州园林》一文语言准确生动,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上,如第2段中四个“讲究”构成了排比句,突出了布局的特色,也增强了语势。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介绍某种事物几个方面的特点。(80字左右)
【情境提示】①公园的树 ②校园的四季景色
③家乡的景色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第4题、“课后提升”第1题。
题型:概括文章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从下面两个角度入手。①直接从文中找出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如说明文开头的总括句或结尾的总结句。②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做法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抓段首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等;说明对象特征不明显,须综合段落内容进行概括的,要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词语进行概括。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1)C 解析:“因地zhì宜”应写作“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的“裁”应读作“cái”,“lín峋”应写作“嶙峋”,“雕镂”的“镂”应读作“lòu”。
(2)D 解析:第一处方框前是完整的句子,因此用句号;“丰富多样的拙政园”“假山林立的狮子林”“伴水而卧的沧浪亭”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第二处和第三处用顿号;第四处表示列举未完,因此用省略号。
(3)应删去“好像”或“仿佛”。
(4)园林是范本。
2.(1)映衬 盘曲
(2)乙
3.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5.不好。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语气。原句连用四个“讲究”,说明了设计者与匠师们的着力点之所在,可以想见他们在设计建造时的用心良苦。
6.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
7.逻辑顺序。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8.不可以调换。“是……而不仅是……”强调的是前一项,突出苏州园林对艺术美的追求。反之则强调假山堆叠的技术,与原文意思不符。
9.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或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池沼里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0.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11.选文是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12.举例子、打比方。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
13.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1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
课后提升
1.苏州园林中的“花墙和廊子”:增加层次和景致的深度。故宫中的“影壁”:保护隐私、点缀空间、调节气流。
2.小文的父亲取用了“影壁”的“镇物”文化内涵,树立石碑意在消灾纳福。
3.C 解析:A项,“因此所有的影壁只能是设在大门的外面”有误。材料二第①段“影壁是院落的‘序言’,是设在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墙壁”提到,影壁可设在大门的里面或外面,与大门组成建筑物的第一个空间,例如紫禁城东部“南三所”的影壁就设在大门外,而养心殿院落的影壁则是在内部。材料中并未限定影壁只能设在大门的外面。B项,“主要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与原文不符。材料二第④段为“如养心殿院落的入口处有一座影壁墙。……这个座山影壁增加了建筑物的气势和庄严感”。D项,“各”不可以去掉。“各”在句中强调了每个岔角上均有一只蝙蝠,突出了影壁芯设计上的对称性和规律性,体现出工艺的精细和古典建筑对于视觉平衡的审美追求,进一步突出影壁的装饰性与文化寓意。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
4.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5.示例:公园里的树真多啊,有四季常绿的松树,有气宇轩昂的银杏树,有高大挺拔的槐树,有婀娜多姿的柳树;公园里的树真奇啊,有的像一把伞,有的像神气的士兵,有的像顶天立地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