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周亚夫军细柳
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请你“走近周亚夫”,汲取古人力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揖(yī) 被甲(bèi) 弓弩(nǔ)
B.入彀(gòu) 按辔(pèi) 兵刃(nèn)
C.匈奴(xiōng) 曩者(rǎng) 称谢(chēng)
D.棘门(jí) 介胄(zhòu) 俘虏(lǔ)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B.将以下骑送迎
C.称善者久之
D.军士吏被甲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上自劳军 B.使人称谢
C.壁门士吏 D.若儿戏耳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军霸上/军中不得驱驰
B.使人称谢/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C.上自劳军/劳其筋骨
D.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节选自《史记》,作者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本文中有不少词语都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揖”指拱手行礼,“拜”指行跪拜礼。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7.※本文侧重刻画周亚夫,但是文章有不少笔墨写霸上军、棘门军,是否离题 为什么
8.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意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试概括一下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10.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这些地方各自体现出周亚夫什么样的“真将军”风采。
(2025邢台期末)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孙奂字季明。兄皎①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黄武五年,权②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③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三将。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住,驾过其军,见奂军陈④整齐,权叹曰:“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注:①皎:孙皎,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孙奂的哥哥。②权:孙权,东吴的建立者。③鲜于丹:人名。④陈:排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已而之细柳军:
(2)天子且至:
(3)使所部将军鲜于丹: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初 吾 忧 其 迟 钝 今 治 军 诸 将 少 能 及 者 吾 无 忧 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2)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住。
4.甲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忠诚国家、治军严明、坚守原则的将军,请你说说周亚夫的这种品质有何现实意义。
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方面都使用了侧面描写,请结合选文举例说明。
周亚夫破吴
孝景三年①,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②轻,难与争锋。愿以梁③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④,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⑤。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⑥,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⑦。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⑧,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⑨。
(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
注:①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②剽:勇猛。③梁:梁地。④荥阳:现河南郑州荥阳大部分地区。⑤深壁而守:加高营垒坚守不出。⑥便宜:有利。⑦后食道:后方粮道。⑧后吴奔壁东南陬: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⑨却:隔阂。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愿以梁委之:
(2)上许之:
(3)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
(4)乃引而去: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吴 兵 乏 粮 饥 数 欲 挑 战 终 不 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2)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9.选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10.学校将举办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班级选定《周亚夫军细柳》这篇课文进行编演。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在选定演员时,小云觉得周亚夫这个角色最出彩,便想饰演周亚夫,但他的条件更适合演汉文帝。为了获得最好的演出效果,请你劝说小云饰演汉文帝这一角色。
(2)汉文帝进入细柳军营,与周亚夫相见。下面是导演对这一幕的舞台表演设计及设想的画面,请找出两处不合理的地方,并作具体分析。
形象设计 周亚夫及其下属全部穿着铠甲,戴着头盔。
动作设计 周亚夫手执兵器,向皇帝拱手行礼。
语言设计 “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皇上必须允许我行军礼!”
(3)在书法表演环节,小语将“周”字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4)在“我喜爱的古代将军”推荐环节,小文推选了周亚夫,请你帮他写一段推荐语。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第7题。
题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而文章开头却写……,这样是否离题
方法:判断某部分内容是否离题,首先要明白所判断部分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明白全文的主旨是什么,最后还要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所有的内容安排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这一内容如果可以突出文章主旨甚至使其更深入,就是切合题意的;这一内容如果与主旨有冲突,就是离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是不离题。
答题模式:不离题。文章这样写突出了……,表现了……。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D 解析:A项,“被”应读“pī”;B项,“刃”应读“rèn”;C项,“曩”应读“nǎng”。
2.D 解析:D项,“军士吏被甲”的“被”:同“披”,穿着。
3.D 解析:A项,“上自劳军”的“上”:古义,特指皇帝;今义,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B项,“使人称谢”的“谢”:古义,致意、问候;今义,感谢。C项,“壁门士吏”的“壁”:古义,营垒;今义,墙、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D项,“若儿戏耳”的“儿戏”:古今义都比喻处事轻率,不严肃。
4.B 解析:A项,“军霸上”的“军”:驻军。“军中不得驱驰”的“军”:军营。B项,“使人称谢”和“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的“使”,都是“派”的意思。C项,“上自劳军”的“劳”:慰劳。“劳其筋骨”的“劳”:使……劳累。D项,“居无何”的“居”:经过。“居天下之广居”的“居”:居住。
5.A 解析: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6.(1)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
(2)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
7.不离题。写霸上军、棘门军,与周亚夫管理的细柳军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令行禁止、军纪严明,表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格、严肃、严谨,突出了他“真将军”的风范。
8.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到而“惊”。
9.开明,善识人才。
10.示例: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课后提升
1.(1)不久 (2)将要 (3)派
2.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
3.(1)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能入军营。
(2)大军撤退返回时,孙权下诏让(孙奂的部队)在前面停下。
4.示例: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每个人都要学习他心怀祖国、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的精神,这对于加快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5.甲文军营的严整、士兵的戒备、群臣的反应、文帝的称赞,这些都是侧面描写,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乙文大军撤返,孙奂军容齐整,通过孙权的感叹得以表现,这是侧面描写。
参考译文:
【乙】孙奂,字季明。他的兄长孙皎去世后,他接替统领兄长的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孙权攻打石阳,孙奂以本地主人的身份,派他部下的将军鲜于丹率领五千人先截断淮道。自己率领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队前锋,攻下高城,俘获三员将领。大军撤退返回时,孙权下诏让(孙奂的部队)在前面停下,孙权经过他的军队,看见孙奂的军队陈列整齐,孙权感叹说:“起初我担心他迟钝,现在他治理军队,各位将领很少有能比得上的,我没有忧虑了。”于是任命他为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6.(1)放弃 (2)同意,允许 (3)向东北
(4)离开
7.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8.(1)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前往。
(2)在这时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9.①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他采用了断绝叛军粮道的计划,成功地平定叛乱可以看出;②刚直不阿,从他没有听从皇帝让他去救梁国的命令可以看出;③果断冷静,从营中有乱,他却处变不惊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孝景帝三年,吴、楚叛乱。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之职,领兵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针锋相对。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已经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加高营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前往。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不出来。夜里,汉军营中受惊,军内互相攻击扰乱,甚至闹到了太尉的营帐之下。太尉却始终静卧不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了安定。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角。不久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角,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在这时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而由此梁孝王和太尉有了隔阂。
10.(1)示例:小云,每个角色演好了都能出彩,赢得大家的掌声。你的条件非常适合饰演汉文帝,由你来演这个角色,整个课本剧才会呈现出最佳表演效果。你再考虑一下吧!我们都非常期待你的“汉文帝”呢!
(2)画面中的周亚夫手中没拿兵器;“皇上必须允许我行军礼”不合理,语气太强硬,不符合臣子的身份。
(3)
(4)示例:周亚夫是我心中真正的将军。他治军严明,在他心中,皇帝的威严也比不上如山的军令;他恪尽职守,心中只有作为军人对国家的责任;他持兵器作揖,尽显刚正不阿、不谄媚事主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