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班级开展了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辨(biàn) 嗟叹(cuō) 提携(xié)
B.挠搔(sāo) 燕脂(yàn) 铜雀(tóng)
C.折戟(qǐ) 簪子(zān) 殷勤(yīn)
D.未销(xiāo) 谩有(màn) 蓬舟(péng)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
尔安敢轻吾射(你)
B.黑云压城城欲摧(边城)
城春草木深(指长安城)
C.九万里风鹏正举(高飞)
百里奚举于市(选拔,任用)
D.家书抵万金(金子)
甲光向日金鳞开(金子)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5.按要求默写句子。
(1)“ , ”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言近而旨远。[陶渊明《饮酒》(其五)]
(2)(2024淮安中考)历代仁人志士常借诗文抒发家国情怀。杜甫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诗句“ , ”,彰显了将士们忠君报国之美。
(4)杜牧《赤壁》中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
(5)(2024乐山中考)我们从“九万里风鹏正举。 ,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激发自己要像大鹏一样振翅高飞、追逐梦想。
(一)阅读《饮酒》(其五),回答下列问题。
文学社在校园诗词文化周上组织了“诗词闯关大挑战”游戏活动,请你代表你们班级参加闯关比赛。
6.(中考新考法·对话探究)诗歌小组对《饮酒》(其五)中前四句的写作手法进行讨论探究,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诗: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没有隐居山野,而是身处“人境”,但突然笔锋一转,说“在人境”却没有“车马喧”,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
小歌:三、四句紧承前面两句,运用了① 的修辞手法和② 的表达方式,揭开了前面的悬念。
小语:不仅如此,诗人在这两句中还巧妙地转换了人称进行叙述,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又自然灵动,颇富情趣。
小文:“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对前面的悬念作出了回答:③ 。
我:听完你们对这几句诗的理解,我理解了为什么王安石会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了。
7.(中考新考法·设计脚本)你们组想将《饮酒》(其五)改编成一个微电影,你作为负责人,需要完成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下面是部分脚本设计,请你完成。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内容范围 景别 镜头画面预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远景 ①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近景切远景 ②
(二)(2024内江中考)阅读《春望》,回答下列问题。
8.首联的“ ”和“ ”二字描绘出衰败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
9.颔联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同是写花鸟,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下列问题。
10.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请你从下面的线索中选择一条,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 )
A.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情。
B.这两句诗从听觉、视觉的角度烘托了诗人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这两句诗运用了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11.本诗中诗人运用了多个表现色彩的词语,描绘了特别的画面。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首联所呈现的画面。
(四)(2024陕西中考)阅读《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12.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13.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阅读《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词开篇描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其壮丽,为全词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上片四、五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天帝殷勤询问词人,关心她想要回到哪里,由描绘梦境向抒情过渡。
C.下片首句的“报”与上片末句的“问”相呼应,“谩”表明了词人才华不足,不能写出惊人之句。
D.本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与词人以往婉约风格不同的另一种豪放词风。
15.这首词中的“我”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025保定期末)
【甲】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赤壁歌送别(节选)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大败曹军的史实。
B.甲诗从细节入手,将曹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C.乙诗中巧妙地融进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他与三国英雄神交异代的渴望。
D.甲诗以小见大,以二乔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
2.甲诗三、四句反映出了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认识,同时还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4东营中考)
【甲】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恭诵左公西行甘棠①
[清]杨昌浚②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注:①左公:左宗棠,湖南人,领兵平定新疆战乱,被誉为“民族英雄”,征战时曾率部在千里戈壁植树造林。甘棠:功德。②浚:一作“濬”。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甲诗开端写景,以黄河和万仞山为“孤城”搭建戍边背景;乙诗前两句叙事,表现平乱部队的浩大气势。
B.两诗后两句通过共同的“杨柳”“春风”“玉门关”意象,描绘了大致相同的画面,也营造了类似的诗歌意境。
C.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因此两首诗按题材都可归类为送别诗。
D.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用语巧妙,一“怨”一“引”,形象可感,丰富了诗歌意蕴。
4.甲诗既有作者对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 ,更通过“何须怨”三字表达对他们的 。乙诗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引得春风度玉关”,借以表达作者对左公的 、 之情。
5.《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我爱中华诗词”的语文活动。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富有诗意的开场白。
(2)请根据画面内容,配上相关诗句。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D 解析:A项,“嗟”应读“jiē”;B项,“燕”应读“yān”;C项,“戟”应读“jǐ”。
2.D 解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思是:(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吹取:吹得。正确划分为: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D 解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金”指金色。
4.A 解析:A项,“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5.(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恨别鸟惊心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风休住
6.①设问 ②议论 ③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自然会偏僻安静
7.示例:①在小院东边的篱笆旁,诗人正在悠然且专心地采摘菊花,偶然抬头,无意间看见了悠远的南山
②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甚佳,鸟儿们叽叽喳喳,结伴从远处飞返,回到树林中
8.破 深
9.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花鸟的意象,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怀,他因为国家战乱而感伤,看到花儿在落泪,鸟儿也为之惊心。而白居易则在诗中描绘了早春的生机与美好,早莺争暖树、乱花迷人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因此,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10.C 解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运用这个典故,写出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11.示例:敌军像黑云压迫过来,城似乎要被压垮了。忽然,太阳光投射在战士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12.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13.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要借助某种机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4.C 解析:C项有误,词人以“谩”字感慨自己虽能写出惊人之句,却空有才华,无人欣赏。
15.①气概豪壮,追求高远(或从理想、志向、胸怀、抱负等角度作答亦可)。②才华横溢(或富有诗才)。③怀才不遇(或无人赏识)。④遭遇战乱离散而孤苦无依。(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课后提升
1.B 解析:B项有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杜诗中未表明剑断戟折的是曹军,且没有“苦战场面”的“展现”。
2.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意思对即可)
白话诗歌:
赤壁歌送别(节选)
强大的战争双方(一方是曹军,一方是孙刘联军)一决雌雄,在赤壁,孙刘联军通过火攻把曹军的楼船一扫而空。漫天熊熊烈火把云海都映照得通红,周瑜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军队。
3.A D 解析:B项,两首诗虽然都涉及了“杨柳”“春风”“玉门关”的意象,但意境并不相同。甲诗中的“杨柳”“春风”“玉门关”更多的是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疆荒凉环境的感慨;而乙诗中的“新栽杨柳三千里”则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预示着边疆的安定和繁荣,与甲诗的意境大相径庭。C项,两首诗虽然都涉及了“杨柳”这一意象,但题材并不相同。甲诗是一首边塞诗,主要描绘了戍边将士的孤寂生活和思乡之情;而乙诗则是一首歌颂英雄的诗篇,主要赞颂了左宗棠等湖湘子弟平定边疆叛乱、保卫国家安宁的英勇事迹。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两首诗都归类为送别诗。
4.同情 劝慰 敬佩 赞美
白话诗歌:
凉州词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左大将军西征剿灭阿古柏匪军尚未返乡,天山布满了在此守卫的湖湘子弟兵。在这里新栽的杨柳就有数千里,重归统一的边疆迎来了春风度玉门关的好时光。
5.(1)示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他们的旷达胸襟吧!
(2)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