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评估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 14分)
学校开展“青春·奋斗”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资 料 夹 资料一: 什么是青春 青春是一次次挑战生命极限航天训练的李聪,最终乘坐神舟十八号飞船奔向(hào hàn)太空;青春是乒乓球打得快到让人 甲 (眼花缭乱/扑朔迷离)、进攻又特别犀利的孙颖莎,以 乙 (振聋发聩/锐不可当)的攻势一次次夺得世界乒乓球赛冠军;青春是不改(chū zhōng)、不向命运低头的王心仪,成为“辽宁舰”航母操舵手;青春是年方十七的中国姑娘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上凌空一跳,赢得跳水女子10米跳台金牌,让无数翘首以盼的中华儿女欢欣鼓舞……他们的事迹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
资料二: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顽强拼搏,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不断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华章。
(1)根据“资料夹”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hào hàn) ②(chū zhōng)
(2)“资料一”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翘首以盼(qiào) 镌刻(juān)
B.翘首以盼(qiáo) 镌刻(juàn)
C.翘首以盼(qiào) 镌刻(juàn)
D.翘首以盼(qiáo) 镌刻(juān)
(3)从“资料一”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资料一”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2分)
A.比喻、设问 B.拟人、反问
C.设问、排比 D.反复、排比
(5)请在“资料二”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6)“资料二”中“拼”和“搏”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扌”。“拼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使出全部力量搏斗或争取。”由此推测这两个字的形旁“扌”应该是汉字 的变体。(2分)
2.下面是小冀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青春·奋斗”相关文段。文段中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请你写出调整建议。(2分)
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②奋斗者总是在披荆斩棘中探路前行,在乘风破浪中迎接曙光。③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鲜花满地、一帆风顺的。④青年一代,正值风华正茂,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不畏艰难,不惧挑战。
第二部分
(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6分)
3.下面是小冀同学为宣传诗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他补全内容。(6分)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风采万千。细品写景佳句,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① ,云生结海楼”的江景幻境;有刘桢《赠从弟》(其二)中“② ③ ”的坚贞志向;有王绩在《野望》中借恬静的自然秋景“④ ,⑤ ”流露的孤独落寞心情;更有曹操《龟虽寿》中“⑥ ,志在千里”的自强不息和豪迈。
(二)阅读(18分)
班级开展“赏山河美景,析古人高尚情怀”专题学习活动,小语同学辑录了有关山河之美的古诗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10题。(18分)
活动一:赏山河诗篇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仲春郊外
王 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下列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五言律诗,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是对仗句,都押平声韵。
B.甲诗首联记叙言事,交代出使目的、身份及地点;乙诗首联移步换景,描写游览所见仲春景象。
C.甲诗用“直”“圆”展现了边塞大漠的雄浑壮阔,乙诗用“觉”“知”细腻传达出诗人郊外踏春的心理感受。
D.两首诗都采用点面结合、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无处不在的春光,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6.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活动二:品山河章句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沿溯阻绝:
(2)仰视天,如匹练然:
(3)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8.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活动三:析爱国情怀
10.本次专题学习活动进入分享交流环节,请你参加。(4分)
(1)小语通读了上面几篇古文之后,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丙文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 的“佳致”(提取关键词句作答);甲、丙两文都用“ ”形容山峰,流露出作者对自然风景的 之情。
(2)小语同学所辑录的古诗文都涉及山河美景,请你写出两篇表现作者热爱山河美景的古诗文名称。(1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2025石家庄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8分)
材料一:
马拉松的简介
公元前490年,雅典人获得了希波战争反侵略的胜利,士兵菲迪皮茨徒步42.195公里到达雅典告诉人民胜利的喜讯。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以这一史事设立了一个比赛项目,并定名为“马拉松”。马拉松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其中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
材料二:
马拉松最强军团如何跑步
①马拉松跑道上的东非军团,来自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这些黑人们,他们的成绩让其他国家的人只能望其项背。为什么他们能跑这么快
②首先是跑步姿势。前脚掌着地是关键。黑人运动员大多出身贫苦,小时候没有鞋子,还要翻山越岭去上学,这让他们养成了前脚掌落地的习惯。这样跑起来比较节省体力,乳酸堆积量少,而且不容易受伤。
③其次是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海拔3 000米的高原训练,相对稀薄的空气,锻炼了黑人马拉松运动员强大的心肺能力。
材料三:
身边的马拉松赛事
①9月22日上午,“衡水银行杯”2024衡水湖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在风景怡人的衡水湖畔成功举行。
②本届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北省体育局、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中心、衡水市体育局承办。赛事以“逐梦衡水湖·PB马拉松”为主题,设马拉松(42.195公里)、健康跑(5公里)两个项目。
③上午7时30分,马拉松赛正式鸣枪开跑。选手们迈着矫健步伐,如潮水般涌向跑道,释放运动活力和激情,在奔跑中感受衡水的城市魅力和衡水湖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④经过激烈角逐,肯尼亚选手贝纳德·基普科里尔以2小时9分57秒的成绩夺得全程马拉松赛男子组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阿塔来乐·安姆特·达尔基乐以2小时23分39秒的成绩夺得全程马拉松赛女子组冠军,并且打破了赛会纪录。
(选自《燕赵体育》2024年9月22日)
11.阅读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半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
B.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在海拔3 000米的高原训练,相对稀薄的空气,锻炼了黑人马拉松运动员强大的心肺能力。
C.黑人运动员大多出身贫苦,小时候没有鞋子,还要翻山越岭去上学,久而久之,养成了前脚掌落地的奔跑习惯。
D.PB是Personalbest的简称,中文是“个人最好成绩”的意思,材料三赛事主题意为“在衡水湖追逐梦想,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马拉松”。
12.请你为材料三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分)
1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份暑假夜跑锻炼流程图,请你写出文字介绍。(4分)
(二)(2025承德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9题。(17分)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仪式侧记
刘晓惠 张琬茜
①9月23日清晨,霞光尽染,微风轻拂,位于琼海市嘉积镇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装扮一新。
②曾记否,96年前的今天,椰子寨战斗打响,掀起全琼武装总暴动序幕,“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历史由此铸就;96年后的今天,修缮一新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迎客,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图文、恢宏的雕塑,万泉河畔回响起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为光彩的乐章。
③隆重的开园仪式,交织着历史的沧桑,汇集着万千的感言,凝聚着至高的敬意,200多名各界代表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共同见证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荣光。
④“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少年们的合唱旋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在广场上缓缓流淌。清澈的歌声,渐成澎湃之势,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⑤礼仪台上,65岁的马世菊眼眶湿红,几度哽咽。这位老党员,带着外婆的故事来到现场——1931年,她的外婆、时年21岁的王运梅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地区)赤乡内园村参加了红色娘子军,和其他100多位女性成为红色娘子军的初始成员,先后参加了几十场战斗,为革命胜利作出贡献。2012年,王运梅以102岁高龄光荣入党,创下中共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
⑥马世菊轻抚着胸前的党徽,眼含热泪,语气坚定:“我从小听着外婆的故事长大,现在,我要把红色娘子军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精神传颂下去,不断发扬爱国、奉献的革命传统,为祖国、为人民、为海南贡献力量。”
⑦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前,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年面孔向历史诉说:今日盛世,没有辜负红色娘子军的奉献牺牲,没有辜负琼崖纵队的英勇奋斗。
⑧“我们要传承红色娘子军优秀品质,不断开拓,奋勇前进!”嘉积中学高一学生刘米兰道出同辈青年的心声,通过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她深深感动,许下青春的誓言,要做敢为人先、英勇斗争、信念坚定、忠诚为民的新青年。
⑨1921、1923、1927、1959、1969……历史的时钟,永远向前。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展示墙上的年份数字依次显现,标注出一段段峥嵘岁月。
⑩琼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雷秀琴在参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说:“她们用一生兑现了‘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誓言,我也将时刻牢记红色娘子军的大爱精神,贯穿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始终。”
参观完毕,许多人来到纪念园里一尊名为《曙光》的雕塑前。这尊雕塑生动刻画了红色娘子军的形象,既有英勇斗争的坚毅,也有春风化雨的柔情。
凝望《曙光》,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折叠。尽管时间模糊了岁月,但人们依然能看到红色娘子军的美丽形象,她们的芳华与山河同在,她们的精神与日月共存。红色娘子军的旗帜,永远在碧海蓝天飘扬。
(选自《海南日报》2023年9月24日,有改动)
14.通讯的标题常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你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为本文取一个主标题,并说明理由。(2分)
例1:潮涌之江 光耀亚洲——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例2:营造文明网络生态 共享美好数字生活——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15.本篇新闻通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分析下面一处细节描写的作用。(2分)
礼仪台上,65岁的马世菊眼眶湿红,几度哽咽。
16.第⑧段引用了高一学生刘米兰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为后文的叙述作了铺垫,同时渲染了庄重的氛围。
B.文章通过描写少年们的合唱旋律,巧妙展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D.文章结尾描写雕塑《曙光》,既赞美了红色娘子军精神,又升华了文章主题。
18.如果你将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红色娘子军后人马世菊奶奶,请根据通讯的内容设计两个采访问题。(4分)
19.请围绕通讯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观点并加以阐述。(80字左右)(3分)
三、整本书阅读
20.班级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2025河北中考)纪实作品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倾向。围绕“纪实作品的阅读”这一探究专题,小组同学为《红星照耀中国》制作了读书卡片。请以下面已完成的读书卡片为例,完善读书卡片三。(3分)
摘录: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分析:出发前的叙述,表明斯诺是带着疑惑去红色中国采访的。
摘录: 我最后一次走到保安的大街,越走近城门,我越一步懒一步地拖着。人们都从各办公所探出头来,大声地向我致意道别。
分析:从斯诺的叙述中,我读出他离开保安时的恋恋不舍。
摘录: 这个大学大约就是世界上唯一的“高等学府”,用石头、砖头当作桌椅,石灰墙和泥墙当作黑板……学生们有的在两个具有设备的场子打篮球,有的在黄河支流旁边由泥土填平的场子上打网球。还有好些学生在打乒乓球、写字、阅读新书和杂志,或者在他们简陋的俱乐部里读书。
分析:
(2)读《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历史给我们的成长注入精神之钙。请你结合自身读书经历和感悟,完成下表中的任务。(不少于80字)(4分)
任务 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事迹,说一说这给你注入了怎样的精神之钙。
我的回答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2025保定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上边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详解答案】
1.(1)①浩瀚 ②初衷
(2)D 解析:“翘首以盼”中的“翘”读“qiáo”,“镌刻”中的“镌”读“juān”。
(3)甲:眼花缭乱 乙:锐不可当
(4)C 解析:“什么是青春 青春是……”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青春是……;青春是……;青春是……;青春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5); (6)手
2.示例:将②句和③句调换位置。
3.①月下飞天镜 ②岂不罹凝寒 ③松柏有本性 ④树树皆秋色 ⑤山山唯落晖 ⑥老骥伏枥
4.示例:(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人的地方。
5.D 解析:甲诗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涉及春天的景象,但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的孤独、漂泊之感和边塞的雄浑壮丽景象,并非“描写无处不在的春光,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6.甲诗表达了诗人被排挤的孤寂(失意)以及心灵被大漠风光净化后慷慨悲壮、达观的情怀。乙诗表达了诗人沉醉自然的轻松愉悦(闲适),超尘脱俗、思归田园之情。
白话诗歌:
仲春郊外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7.(1)顺流而下 (2)……的样子
(3)就是
8.C 解析:“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的意思是:当地人近来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随着岩壁的变化而变化。据此,正确的断句是: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9.(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平滑得又像是用利刃切过。
10.(1)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叠嶂 喜爱和赞美
(2)示例:《答谢中书书》《钱塘湖春行》。
参考译文:
【乙】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唐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得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平滑得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水位已经落下去了,峡中的水面平静,看起来犹如油瓶。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裂缝。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唐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江心突出的巨石。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数十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丙】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然而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近来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随着岩壁的变化而变化。
11.A 解析:根据材料一“马拉松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其中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可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
12.“衡水银行杯”2024衡水湖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成功举行
13.示例:首先确定夜跑合理的距离和速度,穿好运动服和运动鞋,戴好运动手环,接下来做热身运动并开始跑步,完成跑步后要做拉伸,最后记录锻炼数据。
14.(示例)主标题:重温峥嵘岁月 铭记先烈精神
理由:抓住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的目的展开,更能抒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个主标题也非常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要求,理由充分、贴切,表达顺畅即可)
15.这处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的神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老党员准备讲述外婆英勇奋斗的故事时的神态,表现出她感伤、激动的心情。
16.引用高一学生刘米兰的话,道出广大青年学生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的心声,也体现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的意义,使通讯内容更丰富。
17.C 解析:“大量运用排比句式”错误。通读全文可知,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并未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是采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展现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开园仪式的盛况和红色娘子军精神的深远影响。
18.示例一:马奶奶,请您为我们讲一讲您的外婆王运梅为什么在100多岁高龄的时候还要坚持入党。
示例二:马奶奶,您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呢 (符合要求,贴合文章内容,问题指向明确,表达得体即可)
19.示例: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践行是最有力的传承。我们要积极主动走进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智慧、获取力量,努力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20.(1)示例:这段话叙述了红军大学学生的生活状况,隐含着斯诺对学生们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的肯定。
(2)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的生活和一般红军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在担任红军领袖期间,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时时约束自身,勇敢面对困难,不惧挑战。
21.【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中有三个表情各异的笑脸,下方配文“微笑、大笑、笑哭了……让生活拥有更多欢笑。Smile and laugh more…”。由此可知,漫画围绕“笑”这一主题,强调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立意方向:可以从笑对生活的态度角度立意,突出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笑来应对;也可以从笑带来的积极影响方面立意,比如笑能缓解压力、增进人际关系、改善心情等;还可以从不同类型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义方面立意,探讨微笑的温和、大笑的畅快、笑哭了的复杂情感等。
优秀范文:
以笑为帆,渡生活之海
生活犹如一片广袤无垠的海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在这变幻莫测的旅程中,笑,恰似那扬起的风帆,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助我们驶向美好的彼岸。
笑,是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坚守。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多次被贬,却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境。他在黄州时,虽生活清苦,却能“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以笑面对风雨。那朗朗的笑声,是他对困境的不屑,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份乐观,让他在文学的天地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留下诸多传世佳作。他用笑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多少磨难,只要心怀希望,以笑相迎,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远方。
笑,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温暖桥梁。在熙攘的生活中,一个真诚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它能化解陌生人之间的隔阂,让两颗心迅速靠近。还记得那次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不小心踩到了一位陌生人的脚,正满心愧疚、不知所措时,抬头却撞上了她温和的笑脸。那微笑如春日的暖阳,瞬间驱散了我的紧张与不安,也让原本可能产生的矛盾烟消云散。一个微笑,传递的是理解与宽容,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美好。
笑,是品味生活时的悠然自得。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们也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美好,用笑去品味生活的甘甜。闲暇时,泡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嘴角不自觉上扬;或是漫步在公园,欣赏花朵的娇艳,听鸟儿的欢唱,心中满是欢喜,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不经意间的笑,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无尽的乐趣。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我们会遭遇挫折、陷入困境,被负面情绪笼罩。但我们要明白,笑不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心态。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学会调整自己,用笑去驱散阴霾。因为只有笑着面对生活,我们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与幸福的彼岸。
让我们以笑为帆,扬起乐观的旗帜,在生活的海洋中勇敢前行。用笑去拥抱每一个日出日落,用笑去迎接每一次挑战机遇,让生活因笑而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