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红星照耀中国》综合练习题一
1.以下《红星照耀中国》中文段的阅读批注,错误的一项是( )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往往”一词写出朱德同战士们交流时经常脱下帽子,十分平易近人,不摆架子,让人倍感亲切。
B.朱德喜欢与战士们一起讲故事,打球,还把马让给同志骑,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总司令。
C.文段生动体现了斯诺“同谎言作斗争”的写作准则,他的纪实写作质朴而真诚。
D.朱德与战士们上下一心,他带领的军队战斗力一定很强,“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便印证了这一点。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C.书中除了写了众多的共产党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花大量笔墨写了一些国民党的优秀将领。
D.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3.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笔记,请根据摘抄语段选择正确的一项( )
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 埃德加 斯诺 作品类型 纪实作品
摘抄语段 人物
我正在疑虑间,突然一个清瘦的青年长官出现了,带着浓密的黑髯。他走近我,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喂,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文讲的。 ①
他率领着几个乡民,亲手用自己的刀把那些收粮员杀死,并把他们的卫队缴械,这样,他获得了手枪和步枪,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队。 ②
A.①朱德 ②贺龙 B.①朱德 ②徐海东
C.①周恩来 ②贺龙 D.①周恩来 ②徐海东
4.下面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领袖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龙——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
B.徐海东——他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C.周恩来——他是一个行动与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D.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很有才智。
5.完成下面小题。
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是 国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 ,是由 、 发动的。
(2)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这部著作中,哪位人物让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写出你对他的了解。
人物: 了解:
《红星照耀中国》参考答案
1.以下《红星照耀中国》中文段的阅读批注,错误的一项是( D )
D.有误,“强渡大渡河”主要是红一军团一师一团担负先遣任务,不是朱德带领的,该批注错误。故选:D。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
C.有误,书中重点刻画的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领袖、将领等,并没有花大量笔墨写国民党的优秀将领。故选:C。
3.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笔记,请根据摘抄语段选择正确的一项(C )
4.下面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领袖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B )
B.有误,“他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对毛泽东的评价。故选:B。
5.完成下面小题。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西行漫记 》,是 美 国 埃德加 斯诺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 西安事变 ,是由 张学良 、 杨虎城 发动的。
(2)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
(3)这部著作中,哪位人物让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写出你对他的了解。
人物: 毛泽东 了解: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战略才能。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断取得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例如在长征途中,他的领导决策对于红军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