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搜集查阅南仁东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伟大贡献。积累“尴尬”“严丝合缝”“瞠目结舌”等词语。
2.抓住文章的时间线索,通过具体事例,把握南仁东的人物形象。
3.学实的叙述中穿插大量语言、环境、场景描写的写法。
4.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沉情感,感受南仁东的可贵品格。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夯实基础 预习检测
任务二 梳理年表 制作档案
任务三 品析笔法 解构精神
任务四 致敬星辰 传承精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缅怀!今天,致敬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知识补充】
作者简介: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学者,福建建阳人。他的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等。
背景链接:
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版)相关章节改写。该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南仁东经过22年的奋斗,终于建成“中国天眼”,使中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领先水平。该书讲述了南仁东少年努力读书、青年刻苦钻研的感人故事,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尽头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
【人物介绍】
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天文学家。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文体知识】
传记
【字词清单】
【多音字】
【形近字】
螳臂当车: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理解词语】
任务二 梳理年表 制作档案
1.根据文章内容,寻读课文,圈画文中年份或传主年龄、经历的词句,制作一份人物档案表。
2.基于自己填写的人物档案,用四字或七字短语概括典型事迹。
1.根据文章内容,寻读课文,圈画文中年份或传主年龄、经历的词句,制作一份人物档案表。
2.基于自己填写的人物档案,用四字或七字短语概括典型事迹。
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梳理出的事件,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
示例:
四字概括:
①少年立志②工厂磨砺③选址寻址④力推立项⑤带病攻坚
七字概括:
①立志苦学入名校②工厂历练促成长③深山选址不畏难④力排众议推立项⑤抱病奋战攻难关
任务三 品析笔法 解构精神
聚焦人物语言、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并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如何生动地展现南仁东的精神品质。
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小组赏析成果。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作者巧妙运用细腻的语言描写来凸显南仁东先生的精神品质。请仔细品读文中相关语句,并结合语境分析其在人物塑造中的表达效果。
南仁东反驳道:“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干下来了吗?”
生动地展现出南仁东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怎么不可能”体现出他坚定的信念和积极探索的勇气。
“这是个必须抓住的机会。”“要争取把这个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
侧面体现了南仁东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他深知这样的项目对中国天文学发展的重要性,便积极主动争取机会,这展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爱国情怀。
有人说:“南东疯了!”
“你们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怎么能造大射电望远镜?”有外国专家这样质疑。
“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南仁东说。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和质疑,南仁东的信念依旧坚定,体现了他胸怀祖国、追求卓越的性格特征。
这一天,南仁东把团队集合起来,对大家说:“我们只是刚刚出发,但是,我们正向宇宙的深处进军。”
南仁东对团队所说的话直接展现了他的思想境界和领导风范,表现出他在面对重大项目时的冷静、坚定,以及对团队的激励。
这时,南仁东又病倒了,再次被送回北京救治。临走前,他对学生说:“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
体现了南仁东坚定的决心和使命感。即使身患重病,他仍然激励团队勇往直前,这是他对工程高度负责的体现。
“让我自己过去看。”
表现出“中国天眼”在南仁东心里的分量,体现了南仁东对事业的爱,对祖国天文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担当。
文中除了对南仁东的语言描写,还巧妙融入了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这些描写共同勾勒出人物立体丰盈的形象。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贵州的清晨和黄昏,寒冬和酷暑,烈日和细雨,见证了南仁东不肯放弃的脚步。到处都是高差巨大的山体,典型的熔岩地貌,弯弯曲曲的石阶。河谷幽深,湍急的河水在两山之间的绳索桥下咆哮。
环境描写。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南仁东在选址过程中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环境,体现了他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始终坚持、不言放弃、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夜宿山乡,点起篝火,南仁东和同事们坐在火堆边仰望星空。他们都感受到,不论科学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远,还需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既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关联,体现了南仁东务实的科学态度,他深知科学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怀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去探索实践。
“那些日子,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都是竖着的。”他的学生说。
生动地表现出南仁东在工程建设期间全身心投入的紧张状态,从侧面体现出他对工程高度负责。
“南老,食堂师傅给您做了鱼。”他的学生高兴地把一条鱼端来。可是南仁东不吃。
“南老师怎么不吃鱼呀?”食堂的师傅问。
“他说吃鱼要剔刺,他没时间。”学生苦笑着说。
通过吃鱼这件小事,生动地展现出南仁东争分夺秒、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的工作态度,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天眼”的建设。
【小组活动】
南仁东看“中国天限”建成时的描写十分细腻,请给这段文字进行朗读设计。
朗读设计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情感基调、节奏变化、重音处理,以及如何通过声音展现那些宏大的意象。
他的同事和学生看到他双手扶在“天眼”圈梁的栏杆上,俯身朝下……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应该有电影镜头来追踪那下落的泪珠,泪珠飞向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滴下来,滴下来,滴下来……它们飞翔着,穿越了70年,最后雨点般敲打在那伟大的镜面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金属般的绝响,人们看见了吗 听见了吗 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见了!高远的天穹看见了!广袤的宇宙听见了!
文中对南仁东看“中国天限”建成时的描写十分细腻,从他的神态、动作到环境描写都有涉及,这样细致的描写对表达文章主旨有何意义?
①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南仁东对“中国天眼”的深厚情感。
例如,“他双手扶在‘天眼’圈梁的栏杆上,俯身朝下……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这些神态和动作表明了南仁东对天眼的热爱,以及多年心血终于结出硕果的激动,更体现出他为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细致的描写将南仁东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伟大。
在夕阳的环境烘托下,他走向“天眼”,如同一位将军视察自己的伟大成果。这样描写使南仁东的形象超越了普通科学家,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伟大贡献通过这些描写得到升华。
③从主旨角度看,这样的描写强调了南仁东一生的价值。
他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了“中国天眼”这一伟大工程。细致描写下的他与“中国天眼”的互动,体现出个人价值与伟大工程的紧密联系,进而深化了文章赞美、崇敬南仁东这样的科学家的主旨。
任务四 致敬星辰 传承精神
聚焦人物语言、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并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如何生动地展现南仁东的精神品质。
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小组赏析成果。
学写纪念词
要求:
1.独立补写纪念词。
2.有感情地诵读纪念词。
下面是为南仁东写的一段纪念词,请你根据南仁东的事迹和精神将纪念词补写完整。
当天眼项目遭到质疑时,是他,咬牙坚持,克服重重困难。当 时,是他, , 。
我从“南仁东星”学到了:坚持理想,永不服输, , ……
月亮中有你的身影,苍穹里有你的深情。热血写忠诚,情系中华梦。他是我们心中最崇高的星!
跨界对话:
科学视角:对比FAST与阿雷西博望远镜(305米),理解“自主创新”价值;
人文视角:补写对联: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行动倡议书:
根据“南仁东精神”仿写句式:“正因……才要……!”
(如“正因知识艰深,才要刻苦钻研”)
“南仁东精神”:创新自强、执着攻坚、身先士卒、团结协作、鞠躬尽瘁、勤奋敬业、热爱祖国……
【结构图解】
【主旨归纳】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的一生,展现了他凭借着高超的学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中国科学工作者建成“中国天眼”的经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拓展延申】
大 国 重 器
国之重器支撑起了大国底气,彰显了中国实力,挺起了民族脊梁。
◎“中国天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