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美丽的颜色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美丽的颜色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6: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美丽的颜色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2.了解有关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重点)
3.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难点)
4.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重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体察棚屋苦乐,感知奋斗精神
任务三 图谱绘就历程,邂逅幽蓝镭光
任务四 深挖标题意蕴,解码“美丽”真谛
任务五 聚焦居里形象,铸就科学丰碑
任务六 汲取精神力量,照亮成长前路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居里夫人的名言
1.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2.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3.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在简陋棚屋中,她用四年时间提炼0.1克“镭”,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的女性科学家。
任务四 深挖标题意蕴,解码“美丽”真谛
课文标题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标出来。它有什么含义?
课文标题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标出来。它们有什么含义?
文章中共有3处提到了“美丽的颜色”,它们分别出现在第18段、第21段和第22段。
(第18段)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镭是居里夫妇用了很长时间才提炼出来的,他们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21段)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此处“美丽的颜色”照应第18段,表现了居里夫妇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科学发展的极大热情。
(第22段)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此处“美丽的颜色”是指镭作为一种金属其本身具有的颜色。
课文标题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标出来。它们有什么含义?
表层含义:
居里夫妇提炼的镭在夜间闪耀着蓝色荧光,色彩美丽。
衍生含义:
在居里夫人眼中,他们夫妇二人的工作是美丽的。
深层含义:
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是美丽的。
任务五 聚焦居里形象,铸就科学丰碑
结合课文语段,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课文语段,分析人物形象
(10)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13)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14)我们完全被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23)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镭),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勇于挑战、热爱科学
(13)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6)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13)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
(14)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信念坚定,忘我奉献
(17)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18)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照应
对研究成果的想象
醉心研究、热爱科学的赤子之心。
【资料补充】
你还能看出一位怎样的居里夫人?结合下列材料谈一谈。
[材料1]有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材料2]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居里夫妇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拒绝了。她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任务六 汲取精神力量,照亮成长前路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如何评价居里夫妇的工作生活?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如何评价居里夫妇的工作生活?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1:居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她有坚定的信念
学生2:不管多艰苦的条件都不能阻挡她的科研热情——她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
学生3: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全神贯注——她时刻保持专注
学生4:懂得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并任劳任怨——她在科研中注重效率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应该盲目攀比,而应该学习居里夫妇做事执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
【结语】
大家的回答太精彩了!本文讲述的就是居里夫人提炼并发现镭“美丽的颜色”的过程,正是因为未知的神秘,才有了等待中的希望,期待中的欣喜,亦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精神上的“美丽的颜色”。如果我们能像居里夫人一样,保持一颗好奇心、宁静心和执着心,何尝担心看不到“美丽的颜色”,何尝担心看不到绝美的风景呢?这就是传记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读前人故事,立人生标杆。
【问题探究】
1.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从内容上看:“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结构上看:总起全文。指出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布景”。
2.本文结尾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这一段表达出了居里夫人对此时此景的难忘和喜悦。两个“永远记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她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让她难以忘怀他们的艰辛付出。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请找出来并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在简陋的棚屋中提取镭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歌颂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与乐观精神。
【写作特色】
1.生动细致的描写。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如对残破的棚屋,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又如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2.大量引用。  
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恰当、得体的引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这段引用显示了居里夫人对这种“反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结构图解】
【课后作业】
【“当代居里”推荐】
推荐一位当代中国科学家,撰写100字推荐词,说明其如何体现“美丽的颜色”精神。
【跨学科创作】
为发现镭的场景配乐:选择1首纯音乐,说明音乐与文本氛围的契合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