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设计
【探究一】 读文知意,走近人物
1.通读《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美丽的颜色》四篇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简要概括。(自学)
明确:《藤野先生》主要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叙述了他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通过记述鲁迅先生生活点滴,展现其伟大又平凡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其崇敬和怀念之情。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以纪实手法,回顾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工程呕心沥血的一生,展现其科研报国的崇高精神,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与敬意,激励人们传承其精神投身国家建设。
《美丽的颜色》主要讲的是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在条件艰苦的棚屋,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提炼出镭的故事,表现了居里夫妇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外资料,了解有关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南仁东和居里夫人的基本信息(可从人物身份、与作者关系、人物评价等角度入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加深了解。填写人物信息卡。(自学、互学)
姓名 人物身份 与作者关系 人物评价
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
南仁东
居里夫人
明确:
姓名 人物身份 与作者关系 人物评价
藤野先生 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解剖学教授 师生 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鲁迅先生 文学家 师生/朋友 生活中和蔼可亲、细致周到,工作中勤奋刻苦、认真严谨
南仁东 科学家 — 执着坚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居里夫人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母女 坚忍执着、献身科学
【探究二】 分析人物
在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南仁东和居里夫人中,选择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并结合典型事例,说说这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明确:(示例)藤野先生。
典型事例:添改讲义。句子:“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原因:“不但……连……也……”连缀前后句,“连……也……”带有一种惊讶的意味。因为藤野先生只是鲁迅的医学老师,订正学生讲义是职责所在,但是对于文法错误的订正是出乎鲁迅的意料的,而且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一星期”一次,“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也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探究三】 赏析细节,感知情感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自学、互学)
资料卡
细节描写,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情节所做的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它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作用: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渲染氛围,表现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创造典型的环境;好的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所给句子运用了哪种细节描写,常见的有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场面等的细节描写;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细节描写,描写了……(概述细节描写的内容),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心理、感情、性格、思想、品质)/景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
明确:
(示例)《藤野先生》:“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此处运用细节描写,细致地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样式,或“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或“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这种既想赶时髦又想对清王朝表忠心的怪异模样,令人发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与嘲讽。
《美丽的颜色》:“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此处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居里夫人工作的辛苦,她热爱科学、愿为科学献身的形象更加丰满,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敬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