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培优提升练习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成和两部分,则腰长为( )
A.8 B. C.8或 D.
3.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A.或 B. C. D.或
4.在中,,点为斜边中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5,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 )
A.6或9 B.3或9 C.9或41 D.6或41
6.下列定理没有逆定理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D.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7.已知A、B是平面上的两定点,在平面上找一点C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C为直角顶点,这样的点C有( )个
A.1 B.2 C.3 D.无数
8.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底面周长为,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的点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的点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
A. B.
C. D.
9.三条公路将、、三个村庄连成一个如图的三角形区域,如果在这个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集贸市场应建的位置是( )
A.三条高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0.如图,在中,,平分,于,则下列结论:平分;;平分;,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D,,,则的面积为 .
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底角的度数为 .
13.如图,一棵大树受台风袭击,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的树梢到树的距离为4米,则这棵大树折断前有 米.
14.如图,在中,,,平分,P,Q分别为,上的动点,当最小时,的大小是 .
三、解答题
15.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直线在网格线上.
(1)画出关于直线对称的;
(2)将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画出;
(3)在直线上找一点,使最小.
16.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由点A向点B移动,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又,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以内为受影响区域.
(1)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
(2)若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为,台风影响海港C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17.如图,点O是等边内一点,D是外一点,,,,,连接.
(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2)当时,判断的形状为________,(不用写证明);
(3)探究:当为_________度时,是等腰三角形.
18.在中,,平分交于D,E,F在上,且.
(1)求的度数;
(2)求证:.
19.如图,于E,于F,若,平分.
(1)求证:;
(2)已知,,,求四边形的面积.
20.如图,在中,,,,垂足分别为、,为中点,与、分别交于点,,.
(1)求证:;
(2)求证:;
(3)试探索,,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C
6.B
7.B
8.C
9.C
10.C
二、填空题
11.15
12.或
13.8
14.
三、解答题
15.【解】(1)解:如图,即为所求作;
(2)解:如图,即为所求作;
(3)解:连接,交直线于点,点即为所求作.
∵和关于直线对称,
∴,
∴,当且仅当、、依次共线时取得最小值,
∴连接,交直线于点,点即为所求作.
16.【解】(1)解:海港C受台风影响,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过点C作于D,
∵,
∴,
∴,
∴,
∴,
∴,
∵,
∴海港C受台风影响;
(2)解:如图所示,在线段上取两点E、F,使得,连接,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为,且,
∴台风影响海港C持续的时间有,
答:台风影响海港C持续的时间有.
17.【解】(1)证明:∵,
∴,
∵,
∴是等边三角形;
(2)解:当时,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
∴,
∵,,
∴,
∴,
∴当时,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
(3)解:∵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所述,当为125或140或110度时,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125或140或110.
18.【解】(1)解:∵,
∴,
∵平分,
∴,
∴.
(2)证明:由(1)得:,
∴,
∵,
∴,
∴,
在和中,
,
∴,
∴,
∵,
∴.
19.【解】(1)证明:∵,,平分,
∴,,
∵,
∴,
∴;
(2)解:由(1)得,,
∵,
∴,,
∵,
∴,
∴,
又∵,
∴,
∴,
∴,
∴.
20.【解】(1)证明:于点,
,
,
,
;
(2)证明:于点,于点,
,
,
在和中,
,
;
(3)解:,
理由:如图,连接,
在和中,
,
,
,
,为中点,
,
垂直平分,
,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