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白杨礼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白杨礼赞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8: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白 杨 礼 赞
15min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差(cī)     主宰(zǎi)
无边无垠 荡开一笔
B. 鄙视(bǐ) 晕圈(yūn)
傲然耸立 旁逸斜出
C. 秀颀(qí) 倔强(juè)
坚强不屈 纵横决荡
D. 倦怠(dài) 佩服(pèi)
屈曲盘旋 恹恹欲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再次见到白杨,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它们(    )落尽了叶子,(    )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    )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直(    )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__________________”
(1)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 也 蕴藏 冲
B. 虽然 可 包蕴 刺
C. 虽然 却 充盈 劈
D. 既然 就 充满 冲
(2)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B. 这是一种树,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C.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D. 这是一种保持倔强挺立的树,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3. 下列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②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③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A. 比喻、拟人、拟人、对比
B. 夸张、拟人、排比、拟人
C. 比喻、比喻、拟人、对比
D. 夸张、比喻、拟人、对比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这个人一向淡泊名利,为人坦荡如砥。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如红莲洁身自好,冰壶秋月,不蔓不枝。
D. 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
5.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学完《白杨礼赞》一文以后,小楠很受启发,写下一段话与小彤共勉:
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的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
(1) 第①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增补“________”。
(3) 第③句不合逻辑,应将“________”删去。
(4) 第④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互换位置。
36min
【课内品读】
1★. 文章开篇为什么不直接赞美白杨树,而是先写高原景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赏析句子。(4分)
(1) 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从表现手法的角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全文回答,文章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好的文章不仅能继承前人优秀的作品,也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请结合前人写白杨的诗句,具体分析本文在主题、写法上的继承和创新之处。(4分)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李白《豫章行》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杜甫《存殁口号二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2025西安铁一中学期末)
拜会一棵树
张燕峰
①那是五年前的一个秋日。我到郊外参加活动。时间尚早,我便在会场附近闲逛。
②突然,我被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吸引住了。这棵树的叶子黄灿灿的,好像缀满了金币。微风轻拂,我仿佛听到了千万枚金币相撞发出的叮叮当当的脆响。它的伙伴们长势杂乱无章,而它则枝条井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丰神俊秀的少年。
③这是一棵有灵气的树。如果不是有人喊我活动开始了,我会饶有兴致地围着它走上几圈。活动结束后,同行的人急着回城,我只好随大家离开。但我留恋那棵银杏树,心中默念:原谅我的仓促离去,我一定会回来的。
④这几年,我一直没有旧地重游的机会,但这棵银杏树一直郁郁葱葱地长在我的心上。每当金风乍起,为树木染色、为大地换装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它美妙的风采。今年立秋后,我拿出少有的果断,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决定前去拜会它,就像拜会一位深情思念却久未谋面的老友。
⑤怀着一种强烈而秘不示人的欢喜,我骑着自行车出了城,一路向东。骑了很久,也没有看到熟悉的景物,我心中不免忐忑。正好,路边有位跨坐在公路车上的青年,正低着头看手机。我问他还有多远,他查看了一下手机地图:“4.7公里。”
⑥看到小伙子面容俊朗,我一时好奇,问:“你骑车是要去哪里?”
⑦“我要去爬甘家梁。听说那里风景很美。”小伙子顿了顿,“您是要去看朋友吗?”
⑧“是的,我要去拜访一棵银杏树。”
⑨我们俩相视一笑,互道祝福,挥手告别。
⑩旅行的意义,就是在途中能欣赏到难得一见的风景,遇到一些有趣的灵魂。由于明确了距离,我心中少了犹疑,将自行车蹬得飞快。
地势一下子开阔起来,风物完全呈现于眼前。
我心中一惊:银杏树的叶子已经落光。顿时,悔意像一股汹涌的潮水,猛烈地拍击着我的心扉——自己来得实在太晚了。
我举目四顾,寻找那棵树,但落光叶子的树很难看出这一棵与另一棵有何区别。光秃秃的枝干瘦骨铮铮,直指苍穹。我一棵一棵仔细望过去,仍然无法判定哪一棵是我心心念念要拜会的。淡淡的失落像一层薄雾,慢慢地浮上心头。四周寂然,唯有麻雀起落的沙沙声。问树树不言,问风风不语,心中一片空茫。
既然无法确定是哪一棵,那就索性把每一棵都当作那一棵吧!我整整衣衫,向每一棵银杏树行注目礼,表达我心中深深的感激和歉意,默默祝福它们熬过寒冬,明年秋来再相会。
与银杏树们作别后,怀着丝丝缕缕的惆怅,我又四处转了转,发现有两棵树也很好看。树身低矮,姿态婆娑,树叶还未落尽,卵形的叶片红中有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在我凝神细看时,心中荡起欢喜的涟漪,一圈一圈,温柔至极。
继而想到,人生旅程何尝不是如此:常常事与愿违,但意料之外又藏着惊喜。总有些小欢喜小感动来滋养慰藉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仍然心怀热切,勇敢地奔赴下一段旅途。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日,有删改)
1★. 请仔细阅读④~ 段,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拜会一棵树的过程 “我”内心的 情感变化
决定重游故地,骑车出城,一路向东 欢喜
__①__ 忐忑
抵达发现树叶已落,懊悔来得太晚 __②__
__③__ 失落、茫然
因无法确定,对着所有银杏行注目礼 __④__
发现有两棵树也很好看,凝神细看 惊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 这棵树的叶子黄灿灿的,好像缀满了金币。微风轻拂,我仿佛听到了千万枚金币相撞发出的叮叮当当的脆响。(从多感官写景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树身低矮,姿态婆娑,树叶还未落尽,卵形的叶片红中有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结合加点词赏析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我”与青年的对话,说说作者写途中遇见青年并记述了两人之间的对话,有什么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的题目“拜会一棵树”可否改为“银杏礼赞”?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 段写到“既然无法确定是哪一棵,那就索性把每一棵都当作那一棵吧!我整整衣衫,向每一棵银杏树行注目礼……”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min
1. (2025镇江句容期中改编)八(1)班将举行“名著阅读交流会”活动,下面是小楠同学设计的“名著漂流瓶”,请你完成此项任务。(8分)
“男室也在提人!”有谁轻声报告着,声音里蕴藏着痛苦与激动。
A放下梳子,叫孙明霞替她从枕头下面取出被捕时穿的那件旗袍。
“要换衣裳?不冷么?”
孙明霞茫然地问,担心A脱下棉衣会受凉。
“不要紧。”
A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熨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
“明霞,帮我扯扯衣服。”
(1) A是________,本片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3分)
(2) 从节选的文段中可以看出, 革命者A在严峻的斗争形势下,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2分)
(3) “红色革命必将胜利。”你认为革命的胜利除了文中革命者表现出的革命精神,还需要什么精神?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象征手法。(5分)
《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文章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情感、表现情感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本身,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请你也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抒发你的情感。(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白 杨 礼 赞
基础积累
1. D 2. (1) B (2) C 3. C
4. C(A项,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句中想表达人的品性正直无私,应该用“坦荡无私”或“光明磊落”等词语,“坦荡如砥”使用有误。B项,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该成语与“影响”搭配不当,可改为“潜移默化”。D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佳句、佳作。不合语境)
5. (1) 推敲 考虑(或:顾及/计较)
(2) 达到 的目标
(3) 是否
(4) 繁殖成功之森林 结成功之果
阅读鉴赏
【课内品读】
1. 起到铺垫衬托的作用。(1分)高原景色辽阔单调,“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展现出它的雄浑、壮阔,但同时也略显单调,而白杨树在这样的背景下傲然耸立,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更能引起读者对白杨树的关注和赞美。(3分)
2. (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地表现出白杨树逆风生长,坚韧、挺拔的姿态。(1分)
(2)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1分)“但是”之前的文字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此为“抑”;“但是”之后的文字,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全面而精辟地正面评价白杨树,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此为“扬”。(1分)
3. 文章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1分)既赞美了白杨树,又歌颂了北方军民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对他们的赞颂和崇敬之情。(2分)
4. 古代诗人从白杨的外在形象、生长环境和生长特征出发,借白杨来渲染悲凉的氛围,多表达愁苦之情。(1分)《白杨礼赞》中作者没有回避白杨的普通,更肯定了白杨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倔强挺立的品质。(1分)《白杨礼赞》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农民,歌颂他们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2分)
【拓展阅读】
1. ①“我”骑了很久,没有看到熟悉的景物 ②心惊、悔恨 ③“我”举目四顾,无法判定哪一棵是“我”要拜会的银杏树 ④感激、歉意、祝福(每空1分)
2. (1) 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表现了银杏树的色彩绚烂和树叶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3分)
(2) “婆娑”形容枝叶茂盛,高下疏密有致,表现了银杏树美好的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3分)
3. 写拜会银杏树途中遇到小伙子的事情,一方面表现了“我”拜会银杏树的急切心情,(1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对在旅途中遇到有趣的灵魂的欣喜,与下文“我”未能如愿拜会银杏树形成对比,(1分)同时为文章增添了波澜和情趣。 (1分)
4. 不可以。(1分)理由: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五年前的一个秋日偶遇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对其念念不忘,五年后决定专程前去拜会的故事。作者到后发现银杏树叶已落光,无法确定要拜会的是哪一棵,于是将每一棵都当作那棵银杏树表达感激和歉意,并在离开时意外发现两棵不知名的美树,由此感悟到“人生旅程中事与愿违时常有,但意料之外也藏着惊喜”的哲理。“拜会一棵树”这个标题点明了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而“银杏礼赞”侧重于对银杏树的精神和品质的赞美,与本文的内容和主旨不相符。 (3分,答“可以”不给分)
5. [示例]这一行为表现了作者发现银杏树叶已落光,无法确定要拜会的是哪一棵时内心对银杏树的感激、歉意与祝福,(2分)为下文发现另外两棵也很好看的树,进而得到关于人生的感悟作铺垫。(2分)
素养提升
1. (1) 江姐(或:江雪琴)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每空1分)
(2) 革命乐观主义(2分)
(3) [示例]大无畏的精神、同甘共苦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3分)
2. [示例]梅花,在冬日里独树一帜,凌寒独自开,傲骨铮铮。它不畏严寒,以它那柔弱的身躯,抵抗着凛冽的寒风,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它是冬日里的希望,是黑暗中的光芒,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守内心的信念,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