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8:4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诗 词 五 首
10min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浊酒(zhuō)    不胜簪(zān)
B. 燕脂(yàn) 车马喧(xuān)
C. 浑欲(hún) 铁未销(xiāo)
D. 铜雀(què) 嗟日暮(jié)
2. 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学常识填空。
(1) 《饮酒》(其五)的作者是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________”。这首诗通过对悠然自得的__________的描述,表达了他对____________的热爱。
(2) 杜甫,字________,自称“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
(3)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________”之称,著有《昌谷集》。
(4) 杜牧的《赤壁》选自《____________》。此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抑郁不平之气。
(5)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________(朝代)女词人,________词派代表人物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 理解性默写。
(1)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杜甫《春望》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杜牧《赤壁》中借说史事,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警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营造出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5min
【课内品读】
(一) 阅读《饮酒》(其五)和《春望》,完成题目。
1. 下面是小晨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3分)
诗句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夸张 形容家书珍贵、难得。在战乱背景下,一封家书,其价值胜过万金,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1)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校举办“陶渊明作品”朗诵会,有同学打算朗诵《饮酒》(其五),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请选择并说明理由。(3分)
A. 平和舒缓 B. 慷慨激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春望》中的颔联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同是写花鸟,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题目。
1. 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本诗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
B. 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意象,如“甲光”“秋色”“霜”等,营造出凝重悲壮的意境。
C. 颈联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浑浊,“不起”指的是将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无所畏惧、捐躯报国的决心。
2.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评价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请你从首联和颔联中任选一种颜色进行赏析,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赤壁》,完成题目。
1. 三名同学根据自己对《赤壁》一诗的理解,写了以下三幅书法作品。你认为哪幅书法作品更能体现诗歌精髓?请说明理由。(提示:可从书体特点、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情感的角度入手)(3分)
   
 ①草书     ②隶书     ③楷书
我会选________号书法作品,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东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文人托物言志的重要意象。你准备从诗句中探究“东风”这一意象中寄托的诗人情感,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任选两空)(3分)
从诗句中“识得东风面”
诗句 探究结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 ________ ____________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 ________ ____________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 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 阅读《渔家傲》,完成题目。
1. 词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分析本首词属于哪一种,并阐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 (2025南通期末)
越 王 楼①歌
[唐]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②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③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注释】①该楼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656—661)所建,故名为越王楼。②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③甍(méng):屋脊。
1. 初读该诗,同学们不知道所咏“越王楼”位于哪里,有说在内蒙古的,有说在甘肃的,有说在四川的,有说在浙江的。结合你所学过的地理、历史等知识,说出你的判断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色彩是建筑元素中最引人注目的属性之一,它不仅使建筑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而且能激发人们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中“碧”“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25德州天衢新区期末)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宋]岳飞
昨夜寒蛩②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③。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①此词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②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③胧明:形容月色昏暗、朦胧。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这首词虽短小精悍却耐人寻味,沉郁低回,情景交融,有很高的艺术境地。
B. 首句以静衬动,描绘出一幅喧闹的深秋夜景图,渲染了一种热闹的氛围。
C. “惊”字再现词人难以入睡的情景。“起来”句的动作写出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
D. 下阕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锺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处境孤危、深感寂寞的心情。
2. 这首词在写景时,运用了与“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相同的手法(“借景抒情”除外),请指出该手法并分别结合诗句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in
八年级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3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至2021年6月,我国已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从最初的763个扩展到3_610个,数量增长了3.7倍。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1. 请你从材料中提取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1分)
26 诗 词 五 首
基础积累
1. C
2. (1) “搔更短”通过“搔”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头发因搔挠而变得越来越短,“浑欲不胜簪”说明头发已经短得几乎插不住簪子了。诗人通过对头发这一外貌特征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出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之深。
(2) “日暮” 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谩有”流露出词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嘲与无奈,表达出词人对岁月匆匆、人生易老,而自己尚未实现理想的惆怅和悲愤。
3. (1) 五柳先生 归隐生活 田园淳朴生活 (2)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3) 诗鬼 (4) 樊川诗集注
英雄无用武之地 (5) 宋代 婉约
4. (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3)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阅读鉴赏
【课内品读】
(一) 1. (1) 设问(1分) (2) 先问后答,强调只要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就自然会觉得所处之地僻静,突出诗人心境的超脱与淡泊(2分)
2. 我认为平和舒缓的风格更适合。(1分)因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平和舒缓的音乐能更好地营造出一种恬静、淡远的氛围,与诗歌的意境相得益彰。(2分)
3. 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花鸟的意象,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怀,他因为国家战乱而感伤,所以看到花儿也觉得花儿仿佛在落泪,听到鸟鸣也让他感到心惊。而白居易则在诗中描绘了早春的生机与美好,早莺争暖树、乱花迷人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3分)
(二) 1. C(“无力击鼓,斗志难振”错误,“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从侧面反映出将士们作战环境的艰苦)
2. [示例]诗中用“黑”字写出了敌军黑压压一片的场景,又用“金”字写出了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的情景,用表色彩的词语写出了敌军的来势凶猛,以及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场面。(3分)
(三) 1. [示例一]① ①号书法作品使用草书,肆意挥洒,行笔奔放,符合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对周瑜的不屑和嘲讽,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示例二]② ②号书法作品使用隶书,笔势沉着,笔力遒劲浑厚,符合诗歌中表现的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3分)
2. [示例](1) “东风”暗指成功机遇,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2) “东风”代表新生和希望(或:春天的生机),流露出诗人饱览明媚春景的喜悦之情
(3) “东风”原指春天的生机,这里的“东风无力”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表达了诗人与亲友的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或:对无法与亲友相守的无奈与痛苦)(3分,任答两处即可)
(四) 1. 豪放风格。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营造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加以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3分)
2. 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期望借助外力(万里长风)实现愿望,对美好境界的强烈渴求。(3分)
【拓展阅读】
(一) 1. 越王楼在四川省。(1分)①该楼位于绵州,绵州就是今天四川的绵阳;②该楼楼下流淌的是长江,长江流经四川省,但不流经内蒙古、甘肃、浙江境内,故此楼在四川。(每点1分)
2. 越王楼下的长江水色澄碧,清澈见底,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远处山头,一轮夕阳半挂在那里,霞光万道,给天边的云彩镀上了金边,也给这古老的越王楼披上了一层橘红的轻纱。(3分)
3. 在绵州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孤城,城中有一座高楼,高耸入云,楼顶覆盖着碧色琉璃瓦,红色屋脊,光芒四射,照耀着城郭。“碧”“朱”色彩对比鲜明,突出了越王楼的华美,表达了诗人对越王楼的赞美之情。(4分)
(二) 1. B
2. 运用了视听结合(或:多种感官描写)的手法;“寒蛩不住鸣”是听觉,“帘外月胧明”是视觉,写出了深秋环境的寂静和幽暗;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或:遭人陷害,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知音甚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4分)
素养提升
1. ①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②我国积极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大幅增长,成为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每点1分)
2. 列数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