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40分)
1. (2025南通启东长江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8分)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坚韧,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他shēn wù tòng jí;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一生笔耕不chuò。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长远眼光,更有作为革命家的明智。“正人君子”之流在他面前无所dùn xíng。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时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
读张恨水、宫白羽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也可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________(A. 正襟危坐/B. 诚惶诚恐),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作品被我读懂为止。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shēn wù tòng jí( ) 笔耕不 chuò( ) 无所dùn xíng( )
(2)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正襟危坐 B. 诚惶诚恐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下是班刊编辑组摘抄的一段文字,但在摘抄时弄乱了句子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②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③它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
④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
⑤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
A. ①⑤④③② B. ③②④①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①⑤③②
3. 【生活的记忆】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当我们回首青春往事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温馨的感觉。学校组织开展以“青春·奋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 【青春宣言】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画线句的内容,仿照给出的上句,完成宣传标语的下句。(3分)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春献礼】下面是学校公众号上的一则新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香柚盈枝映校园,学子归来启新扉。9月1日下午,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在泰师礼堂隆重举行2024年秋学期开学典礼。典礼上,刁校长以《长大,是一种崇高的责任》为题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分析了长大对自己、父母、家庭、祖国、民族、未来的重要意义,然后深刻阐述了长大的三种内涵,即“学会自主、更加自律、坚定自强”。他呼吁同学们要以自主为起点,以自律为保障,以自强为动力,自我赋能,自我砥砺,遇强更强,奋勇争先,肩负起长大的崇高责任。希望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新的学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青春励志】网络上流行的“躺平”一词描述的是新一代年轻人放弃奋斗、低欲望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直很“奋斗”的小语,最近却经常跟你说“学习太累,想躺平”之类的话,作为好朋友,你该怎样劝说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默写。(8分)
(1) ________________,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
(2) 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 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 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 《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名著阅读。(11分)
(1)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红区了解中国共产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朱德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 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
C.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剪去了辫子并在师范学校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了新民学会。
D. 贺龙曾是土匪头子,在八一南昌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他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2) 窑洞是过去陕北人民生活的主要建筑。请根据下面这张照片,说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相关人物在此处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这段经历所反映出的他的主要精神或品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同的色彩有不一样的象征意义,书籍封面设计选用的色彩往往与内容和主旨相关。请你仿照示例,给《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籍设计一个封面。(提示:从底色、字体颜色、图案颜色等角度设计)(4分)
[示例]我为《朝花夕拾》设计封面。底色为米黄色,米黄色代表温馨的回忆;封面竖向排列四个黑色大字“朝花夕拾”,黑色代表理性的批判,与本书的内容相一致;在特别放大的“夕”字中间点缀鲁迅的灰色头像,鲁迅的头像极具个性,放在“夕”字里,表明本书是鲁迅的回忆性文集。封面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辨识度高,吸引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与理解(50分)
(一) (2024淮安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7分)
初入淮河(其四)①
[宋]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②诉不堪。
却是归鸿③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①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沦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贺新年,杨万里奉旨迎接,来到淮水,心有所感,写下此诗。②王人:赴金的南宋使者,即诗人自己。③归鸿:南归的鸿雁。
6. 阅读全诗,你从“莫空谈”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果“归鸿”可以说话,你认为它会对诗人说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24盐城东台第五联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三叠泉瀑布
[明]徐霞客
僧知觉甚稔①三叠②之胜,言道路极艰,促余速行。北行一里,路穷,渡涧。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丛竹修枝,葱郁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转佳。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于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③。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潭前峭壁乱耸,回互逼立④,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⑤,四瞰层壁,阴森逼侧⑥。泉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收其胜。乃循山冈,出对崖,下瞰,则一级、二级、三级之泉,始依次悉见。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稔(rěn):熟悉。②三叠:三叠泉瀑布。③黛:青黑色。④逼立: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⑤鹊起:依势崛起。⑥逼侧(zè):同“偪仄”,狭窄。
8.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
水 势 至 此 将 堕 大 倍 之 怒 亦 益 甚。
9.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 北行一里____________ (2) 如是三里______________
(3) 又里许____________ (4) 始依次悉见____________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泉为所蔽,不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本文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来描写大绿水潭。(4分)
12. 同桌觉得用舒缓的语气和轻盈的语调读“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一句更有韵味。你认为是否恰当?请简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25泰州靖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伴 鸟 而 居
詹文格
①惊蛰那天,一只鸟儿像一缕金色的阳光抵达我的窗台。鸟儿收拢翅膀后我终于看清,白头、黑嘴、灰爪、褐背,黄色的眼周,模样还是一如既往地俊俏,目光还是一如既往地明亮。对视的瞬间,我已经确认,这就是去年那对恩爱夫妻中的一只。
②一年前我还不知道它们的名称。这种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鸟类叫白头椋鸟。它们取食于农田,在隐蔽安静处筑巢产卵,孵化繁殖。不知道其学名的时候,我按外形称它们为“白头鸟”。
③每年年初,白头夫妻中的雌鸟总是率先来到我的窗前,似乎是向住户告知它的到来,再到屋顶上亮个相。随后,另一只白头鸟款款飞来。它们严守一夫一妻制,成双成对,比翼齐飞。
④屈指数来,我移居到如今的寓所已经四年有余,这四年里有幸见证了白头鸟的三轮繁殖。这对夫妻筑巢垒窝,辛勤哺育,带着雏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捕食的技能,传授飞翔的本领,再鼓励它们远走高飞。
⑤我刚入住那会儿,这对白头夫妻很不让我待见。常常,我看书或写作需要安静时,它们就开始鼓噪,在房顶上一会儿跳跃舞蹈,一会儿拍翅而歌。有一段时间,头顶上像有一排操练的士兵,绕圈奔跑,追逐打闹,吵得我无法安生。尤其是孵出雏鸟后,那种噪声更是让人无法忍受。每天清晨天刚亮,这对白头夫妻就开始出门觅食,从田野里衔来虫子,频繁往来,轮番进出,一刻不停地投喂幼鸟。也许是幼鸟争食,衔来虫子时只听到屋顶上擂鼓似的咚咚作响。对于熬夜后需要补觉的我来说,早上正是睡眠的黄金时段,可是头顶上却住着如此嘈杂闹嚷的一家子,实在是无法忍受。
⑥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从邻居家借来一架超长的木梯,而后手持竹竿,准备进行清剿行动。木梯靠着墙壁,伸向屋顶——有一种穿越感,我的样子一定像极了古代翻墙攻城的勇士。顺着梯子爬向屋顶的我,只要挥竿一扫,立马就能捣毁白头夫妻的窝巢,让楼宇恢复清静。
⑦然而当我看到那只绣球一样浑圆的鸟窝时,我瞬间愣住了。这是一个用茅草、树叶、芒花编织而成的鸟窝,精美得根本不像飞鸟所为,更像是哪位工艺大师的作品。除了漂亮的鸟窝,让我不忍下手的还有鸟窝内稚嫩的生命。那三只羽翼未丰的幼鸟,正张开小巧的嘴巴嗷嗷待哺。就在此时,觅食归来的白头夫妻发现了“敌情”,见有人想摧毁它们的家园,迅速丢下嘴中扭动的蚯蚓,像战机一样俯冲而来。我一愣,立即扔下竹竿,狼狈不堪地滑下木梯落荒而逃。
⑧它们的噪声又持续了二十多天,之后渐渐平息。这让我有些诧异,不禁惦记起这窝鸟的去向。推开窗户,四处观望,我发现三只幼鸟正在对面的屋顶上练习飞行。它们刚刚长出的羽毛还比较稀疏,柔软的翅膀还缺乏力度,但我知道,假以时日,它们就能展翅翱翔,飞上蓝天,进入广阔无垠的世界。
⑨季节更替,送走了白头夫妻一家,窝巢终于空置下来,寓所也恢复了安静。然而我竟有些不舍,心里空落落的。我以为它们会喜新厌旧,就此远去,不会再来。谁知次年,白头夫妻掐好时日,准时回到它们温暖的家园。
⑩风和日丽的时候,我的窗台是它们的乐园,白头鸟总是透过窗玻璃,瞪着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每天我都要午睡,到了两点十分该起床上班了,白头鸟就像报时鸟,一声接一声鸣叫,好像在催促我。周末在家,常常能看到白头鸟在窗外用尖喙敲击玻璃,那样子好像在向我打招呼。我在里面唤它一声,它在外头蹦跳一下,一来一往,相互回应。这几年我对它们有过不同的称呼,记得前年叫“小鸟”,去年叫“白头鸟”,今年叫“故人鸟”。
作为老邻居,我总会热情地走近窗户,身体前倾。在人与鸟对视的那一刻,玻璃上立刻反射出我的影子。那个人弯腰驼背,满头白发,我顿时一惊,真是人不知自丑,当我在唤它们“白头鸟”的时候,或许它们也在叫我“白头翁”。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12月6日,有删改)
13. 【任务一:梳理文章脉络】通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完成下表。(4分)
时间 作者态度 原因
刚入住那会儿 (1) ____________ 需安静时鸟噪,影响作息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 触动 (2) ________________
二十多天之后 (3) ____________ 习惯其存在,鸟走觉空落
(4) ____________ 喜爱 白头夫妻归来,情感深厚
14. 【任务二:细抠朗读技巧】好的朗读,可以再现画面,传达情意。请参照示例为选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4分)
[示例]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秋天的怀念》)
朗读设计:我想用舒缓、坚定的语气来读,“淡雅”“高洁”等词语重音轻读,“热烈而深沉”后稍作停顿,“烂漫”后略作延长,来展现菊花的绚丽多彩,表现作者积极的心态变化。
鸟儿收拢翅膀后我终于看清,白头、黑嘴、灰爪、褐背,黄色的眼周,模样还是一如既往地俊俏,目光还是一如既往地明亮。
朗读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任务三:赏析优美语言】诵读文中画线句,并从修辞的角度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任务四:探究情感表达】请结合全文,细读文章结尾段,探究结尾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任务五:涵泳标题意蕴】再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标题《伴鸟而居》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2025泰州靖江二校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1题。(11分)
【材料一】
传记有很多种类型。“定案本”(definitive)的传记是对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这个人重要到够得上写这种完结篇的传记。“定案本”的传记绝不能用来写活着的人。在写作这样的传记时,作者要阅读所有的资料及信件,还要查证大批当代的历史。因为这种收集资料的能力,与用来写成一本好书的能力不同,因此“定案本”的传记通常是不太容易阅读的。这是最可惜的一点。一本“定案本”的传记是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人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就像从他本人的眼中所看到的一样。应该用读历史的方法来读这种传记。
(选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删改)
【材料二】
窗余壁虎干饭香——鲁迅的另类宠物
薛林荣
①1912至1919年,生活在绍兴会馆中的周树人不见经传,他就像一柄未出鞘的钝剑,显得极其脆弱、孤独和另类。这一时期的鲁迅,日常生活近于隐居修行,他读佛经,抄古碑,抄嵇康,除此之外,还煞有介事养着宠物!
②鲁迅的宠物是壁虎。确切记述鲁迅养壁虎之事的是章衣萍,他在其《枕上随笔》中写道:壁虎有毒,俗称五毒之一。但,我们的鲁迅先生,却说壁虎无毒。有一天,他对我说:“壁虎确无毒,有毒是人们冤枉它的。”后来,我把这话告诉孙伏园,伏园说:“鲁迅岂但为壁虎辩护而已,他住在绍兴会馆的时候,并且养过壁虎的。据说,将壁虎养在一个小盒子里,天天拿东西去喂它。”
③关于鲁迅把壁虎当宠物的事,沈尹默《忆鲁迅》一文中有亲证的记忆:“他住在会馆一个小偏院里,有两三间小屋,书案向着一扇方格糊纸的窗子。有一次,我发现窗纸上,有一个胖而且大的壁虎,很驯熟的样子,见人来了也不逃走,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喂养着的,每天都要给它稀饭吃。”
④章衣萍,又名洪熙,安徽绩溪人,因筹办《语丝》,和鲁迅过从甚密。查鲁迅日记,关于章氏的记载近150处,直到1930年1月31日止。在这6年间,章衣萍与鲁迅走得很近,仅1925年4月互访畅谈即达11次之多,且有书信往来。鲁迅日记中记载的有章衣萍参与的饭局共17次,其中北京时期6次,上海时期11次。章衣萍在北京与鲁迅过从及饭局来往的过程中,发现了鲁迅养着另类宠物壁虎。
⑤章衣萍在《枕上随笔》中的记述,使我们了解到了鲁迅鲜为人知的一面,不能不说是章衣萍歪打正着地为鲁迅研究者提供的珍贵资料,这使得后世的传记作家可以从容地铺陈鲁迅在绍兴会馆中的一些生活细节,壁虎成了复现真实的鲁迅的重要参照物。
⑥鲁迅先生饲养壁虎之事,成为他在绍兴会馆中的一个特殊符号。沈尹默于20世纪50年代写的《追忆鲁迅先生》诗云:“雅人不喜俗人嫌,世路悠悠几顾瞻。万里仍归一掌上,千夫莫敌两眉尖。窗余壁虎干饭香,座隐神龙冷紫髯。四十余年成一暝,明明初月上风帘。”诗中,“窗余壁虎干饭香,座隐神龙冷紫髯”之句,使我们看到了屏息、静养、面壁、磨剑、修炼时的鲁迅,这是一个时代的沉默,是沉默中的一个时代。鲁迅,他就像即将喷发的地层下的岩浆,正在等待合适的温度冲天而出。
⑦把壁虎作为宠物的鲁迅,在绍兴会馆中是孤独、苦闷、彷徨的,壁虎是他生活情趣的一部分。绍兴会馆时期,是这位清醒的智者一生中蓄积能量的蛰伏期。这一时期的鲁迅,真正理解了黑暗中人性的挣扎,理解了他此后专题演说的阮籍、嵇康之流的魏晋风度,他的个性也逐渐露出端倪。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马上要告别他的宠物壁虎,融入伟大的“五四时代”,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坚定的旗手和最优秀的男高音。
(选自薛林荣《鲁迅的饭局》,有删改)
【材料三】
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鲁迅24年间的饮食地图和人生轨迹被作者薛林荣一一写下。一场场“饭局”背后的鲁迅,是一个微观、立体的鲁迅……伫立于民国历史现场,串联起一张繁复的知识分子之网。他们通过饭局相识、相交、相离,从亲密无间到冷嘲热讽,甚至大打出手,背后涌动着错综复杂的政见、思想与人情世故,却往往被斩钉截铁般的宏大叙事轻易掩盖。
(选自许晓迪《鲁迅的壁虎与猴头菇》,有删改)
18. 根据材料一,概括“定案本”传记的特点,完成下面的导图。(2分)
19. 有人认为材料二第④段可以删去,试结合材料一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通读材料二,说说作者写鲁迅在绍兴会馆养壁虎的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小欣和小羽看到《鲁迅的饭局》这本书中用“鲁迅致姚克的请柬”代替书中的序言,不明白编者的用意,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帮他们解惑。(3分)
鲁迅致姚克的请柬(代序) 敬请 莘农先生于星六(二十二)午后六时 驾临福建路大马路口知味观杭菜馆七座一叙 勿却是幸即颂 日祉 周树人订 四月十九日 令弟亦务希惠临为幸 鲁迅并记
这是1933年4月19日鲁迅发给姚克的请柬样式,原件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在4月22日的日记中记载:“晴。午后得姚克信……晚在知味观招诸友人夜饭,坐中为达夫等共十二人。”此饭局是鲁迅帮助姚克和上海文化界的一些名人见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写作(60分)
22. (2024南通海门四校月考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冷飕飕的秋风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某些美,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
请以《有一种美,绽放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 1. (1) 深恶痛疾(2分) 辍(1分) 遁形(1分)
(2) A
(3) 在句末加上“的志向”。(2分)
2. B
3. (1) [示例]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3分)
(2) [示例]9月1日下午,泰兴市实验初中在泰师礼堂隆重举行2024年秋学期开学典礼,刁校长以《长大,是一种崇高的责任》为题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3分)
(3) [示例]小语,我们青少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奋斗谱写人生篇章,拒绝“躺平”。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感到疲劳时,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相信你也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重新做回大家眼中的“小学霸”。(4分)
4. (1) 幸甚至哉 (2) 松枝一何劲 (3) 路远莫致之
(4) 行止依林阻 (5)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每空1分)
5. (1) A
(2) [示例一]毛泽东夫妇住的两间窑洞,“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他们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反映出毛泽东生活的清贫、艰苦,折射出他的廉洁自律、大公无私的精神。
[示例二]毛泽东在窑洞里向斯诺介绍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纵论世界形势,表达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表现出一个革命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军事才能、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4分)
(3) [示例]我为《红星照耀中国》设计封面。底色为土黄色,中间横着放黑字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下半部分用红色点缀一位高高举起军号的红军小号手。土黄色是中国土地的颜色,也是中国人民的肤色,象征中国和中国人民。黑色代表正直、刚毅、无私,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从事的伟大革命事业相一致。红色小号手充满斗志,和土黄色、黑色搭配,寓示红军不仅将解放西北,而且必将解放全中国。封面色彩搭配美观大方,极具冲击力,吸引读者。(4分)
二、 (一) 6. ①对中原父老遭受金朝压迫的痛苦命运的同情;②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未能收复中原的批判和愤懑;③对自己赴金却不能解救中原父老的无奈。(每点1分)
7. ①中原百姓生活的凄惨;②中原父老不甘沦亡,渴望南宋朝廷收复中原;③中原父老对故国的热切思念;④希望诗人劝谏朝廷早日收复中原。(每点1分)
(二) 8. 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每处1分)
9. (1) 向北 (2) 这样 (3) 表示约数 (4) 全,都(每空 1分)
10. 泉水被崖石掩蔽,无法看见。(2分)
11. 水势 潭旁峭壁 水的声音 人的感受(每空1分)
12. 不恰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潭水,在朗读时,语速应该稍快,语调要上扬,借此来表现水流一泻千里的气势。(2分)
【参考译文】
知觉和尚非常熟悉三叠泉瀑布的美景,说(这里的)道路极其艰难,催促我快些上路。向北行走一里路,道路已穷尽,渡过涧水。哗哗流淌的泉水向下注入乱石之中,两边有山夹着山涧,丛竹及修长的树枝,葱葱郁郁上上下下,时时仰望可见飞空的岩石,突出地点缀在山间,越进入,(景色)越美好。从涧中的乱石中往前行走,圆的石头滑脚,尖的石头扎鞋。就像这样往前走了三里路,找到了绿水潭。一潭清水渊深碧绿,其上有汹涌澎湃的涧流倾泻而下,奔流的水犹如雪花喷溅,停积于潭中的水泛着青黑色。又(走过)一里左右,就是大绿水潭。流水的态势,至此将要下坠,(流量)比绿水潭大一倍,汹涌澎湃也更加厉害。潭前的峭壁无规则地耸立,回环交错着像墙壁一样陡立,往下俯瞰,看不到底,只听到(流水倾泻进峡谷中)轰雷般似乎要震倒峡谷的响声,心里恐惧,眼睛昏花,泉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坠流去了。于是向西面攀登山峰,峰前石台依势崛起,俯视四周层层崖壁,阴森而狭窄。泉水被崖石掩蔽,无法看见,一定要到对面的峭壁之间,才能够看清其全部美景。于是沿着山冈,走到对面峭壁上,往下俯视,则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的流泉情景,才依次全部看清楚。
(三) 13. (1) 厌烦(或:不待见/无法忍受) (2) 鸟窝精美,幼鸟稚嫩,心生不忍 (3) 不舍 (4) 次年(每空1分)
14. 我想用轻柔、欣喜的语气来读,“白头”“黑嘴”“灰爪”“褐背”“黄色的眼周”这些描述鸟儿外形的词语要读得清晰,语速稍慢,让听众能想象出鸟儿的模样;“俊俏”“明亮”要重读,突出鸟儿的可爱与灵动,展现作者看清鸟儿模样时内心的喜爱与触动。(4分)
15.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瞪着明亮的眼睛望着我”赋予白头鸟以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鸟儿在窗台与作者对视时活泼、好奇的模样,仿佛它有着与人一样的情感和对交流的渴望,展现了鸟儿与作者之间的亲近感,流露出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3分)
16. ①对鸟儿深深的喜爱之情。通过描述与鸟儿日常相处的温馨互动,如鸟儿像报时鸟、鸟儿与作者相互回应等,体现出作者对与鸟儿的情谊的珍视。②感慨时光流逝,容颜老去。从“那个人弯腰驼背,满头白发,我顿时一惊……”能看出作者对岁月变迁的喟叹。③表达了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鸟儿带来的这份自然温馨让作者沉醉,对作者来说,与鸟儿相伴的日子是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十分珍贵,所以作者很珍惜这种生活状态。(每点1分)
17. ①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让读者能快速知晓文章大致内容与核心线索。②蕴含着作者对鸟儿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③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充满生机的生活意境,吸引读者去了解作者与鸟儿之间的故事。(每点1分)
(四) 18. (1) 重要且已不在人世的人 (2) 用读历史的方法来读(每空1分)
19. 不可以删去。材料一中提到“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强调了传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材料二第④段用章衣萍与鲁迅来往密切的事实体现了这一点;(1分)材料一提到写作“定案本”传记时,“作者要阅读所有的资料及信件,还要查证大批当代的历史”,材料二第④段中章衣萍与鲁迅来往密切的事实与此相符;(1分)材料二第④段中章衣萍与鲁迅常有饭局来往的事实也与标题“鲁迅的饭局”更加吻合。(1分)
20. 展现了鲁迅在孤独、苦闷、彷徨时期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1分)壁虎作为鲁迅的宠物,象征着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内心世界。(1分)这一细节,揭示了鲁迅在蛰伏期时积蓄能量、磨砺意志的过程,为他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做了铺垫。(1分)
21. 编者用“鲁迅致姚克的请柬”代替书中的序言,是为了通过这张请柬展现鲁迅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一面。请柬中的细节反映了鲁迅的交往和生活状态,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情趣。同时,这也为全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鲁迅的饭局和社交活动,展现了他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交往和思想碰撞。(3分)
三、 22. 【点拨】第一,审题立意。“有一种美”,可以是人情之美、奋斗之美、助人为乐之美、自然景致之美等;“记忆深处”,即印象深刻的、难以忘记的、非同寻常的。我们要着重思考“绽放”在记忆深处的美到底是什么。可围绕亲情、友情、师生情、奋斗、追梦等角度立意。
第二,选材构思。记忆深处的人和事,可以是无人留意的普通人和小事,也可以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众所周知的大事。可以写亲人关爱自己的真情往事,也可以写朋友之间的诚挚友情;可以写令人难忘的博大师爱,也可以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