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8: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学习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30min
1. 学校准备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的题目。(4分)
(1) 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定义。(2分)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壁画、古建筑、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虽不以物质形态存在,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一些传统节庆、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4盐城大丰联考月考)我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日,学校文学社组织了“盐城非遗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7分)
【海报宣传】
     
图A “盐城杂技” 图B “盐城瓷刻” 图C “盐城淮剧” 
(1) 文学社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效果,拟在校园橱窗陈列盐城非遗文化海报,小妍为图B配了文字解说,请你仿照她给的示例,选择另外一个图片,写一则解说。(3分)
小妍(图B):“盐城瓷刻”。图中人物栩栩如生,以刀代笔,绘刻艺术,精雕细琢,融入生命。
你(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邀请】
(2) 为促进“盐城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文学社让你邀请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明矿先生来校做“走近淮剧”的讲座。请补全对话。(4分)
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先生:对不起,11月24日我要参加一场公益演出。其他时间可以吗?
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先生:可以,那我们11月25日下午3点学校报告厅见。
3. (2024南京秦淮期末)张老师计划带领你们研学小组参观南京城墙博物馆。周五放学后,张老师和你交流了具体安排。(7分)
老师:本周日上午9点,我们在博物馆北门集合。
你:好的。张老师,学生需要购买门票吗?
老师:参观免费,但需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大家一定要在周六完成预约哦!预约后,届时用相关证件刷闸机就可以进入了。
你: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想开展调查和摄录活动。博物馆允许吗?
老师:明天我打电话咨询一下,确定后告诉你们。
你:好的,谢谢您!
(1) 周六,你在QQ群里转述了相关安排,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对“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很感兴趣,想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你认为关键词最有效的一项是(2分)(  )
A. 城墙 历史
B. 南京城墙 价值
C. 南京 文化
D. 南京城墙 遗产
(3) 从南京城墙博物馆回来的路上,你意犹未尽,想起了两句诗。以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2分)(  )
A.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 (2025泰州靖江期末)学校开展“探寻家乡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9分)
(1) 【任务一:对联解读与创作】四眼井作为靖江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构造独特,四口井眼相连,清泉长涌不息,润泽一方百姓,见证岁月变迁。请同学们以“四眼井”为主题,将以下短语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织创作一副对联,展现其独特风貌与历史文化内涵。(3分)
一源启慧 四口汲泉 岁月斟来 文明衍处 韵如诗 甘似醴
上联:四口汲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任务二:采访记录与整理】请根据采访回答,补充采访问题,将采访记录整理填写完整。(3分)
采 访 提 纲
采访目的 深入了解四眼井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地位,探究其历史变迁、建筑特色以及民俗文化内涵,为保护和传承四眼井文化遗产提供依据
采访对象 靖江当地居民、文化专家
采访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回答 居民:小时候常在此井打水,夏天井水清凉解渴 专家:清朝时期曾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加固了井壁 居民:普通的井只用来打水,而每逢节日,还会有人在四眼井边祈福祭祀
采访总结 通过采访,深刻了解到四眼井在靖江居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其历史变迁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发展,相关民俗活动丰富了地域文化内涵。这次活动对其保护和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任务三:传承文化遗产措施探讨】四眼井是靖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为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接续传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请同学们结合实地调研、采访结果以及所学知识,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四眼井文化遗产的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学习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1. (1) [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2分)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意对即可,2分)
2. (1) [示例]A “盐城杂技”。图中造型精彩绝伦,技巧为核,力量并重,刚柔相济,惊险刺激。(3分)
(2) [示例]①陈先生,您好!我校想邀请您于11月24日下午3点到学校报告厅做一个“走近淮剧”的讲座,可以吗? ②谢谢您!请问11月25日下午 3点方便前来我校的报告厅做讲座吗?(每空2分)
3. (1) [示例]同学们,本周日上午9点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北门集合,参观免费,但需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周六务必完成预约,届时刷相关证件即可进入。关于是否允许开展调查和摄录活动,张老师说明天会打电话咨询,确定后告知大家。(3分)
(2) B (3) C
4. (1) 岁月斟来甘似醴 一源启慧 文明衍处韵如诗(每空1分)
(2) [示例]①您能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四眼井的特殊故事或者难忘经历吗? ②四眼井从建成到现在,经历过哪些重大的事件或者变革呢? ③四眼井的作用和普通的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每个1分)
(3) [示例]①加强对四眼井周边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保持清洁卫生,合理规划周边建筑;②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如开展社区文化讲座、制作宣传手册等;③建立专门的保护制度,明确保护范围、标准和处罚措施。(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