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学案】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学案】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05 15:07:46

文档简介

第9章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学习目标】1.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2.了解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防治措施,知道赤潮、水华的成因和危害;
3.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初步掌握污水处理的原理,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知道水体中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4.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5.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和物品回收标志,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学习难点】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知道右图所示标志吗?它有哪些寓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空气质量报告
2.根据课本110页活动与探究,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⑴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⑵臭氧层空洞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③解决的方法:
⑶温室效应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⑶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水的净化方法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右图是什么标志?怎样理解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你能说出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吗?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2.水的污染源是什么?如何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使用,能减轻污染的:①无铅汽油②无氟制冷剂③无磷洗衣粉④脱硫煤(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某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人行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①旧书、旧报纸;②废铝线;③一次性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⑧易拉罐


A.①③⑤⑦⑧
B.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⑤⑦
D.①②⑥⑦⑧
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潮汐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工业三废
4、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火山爆发
B、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C、动、植物的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为防止大气污染,开展“还我丽日蓝天”工程,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的排放
C、推广无污染能源
D、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
7、下列操作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往饮用水加入少量二氧化氯或漂白粉
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任意施用
【课后作业】
1、被污染了的空气会:①损害人类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③造成自然资源破坏;④损坏建筑物。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
B、SO2
C、CO
D、SO2和CO
3、下列物质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煤
B、柴油
C、氢气
D、硫
5、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
6、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7、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东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生活、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10、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PH等于7
B、导电能力很强
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1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两大类。其中可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有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的燃烧和
的废气。
12、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①
;②

13、正常的雨水因溶有   而呈弱酸性,通常将PH小于   的雨、雪、雾、雹、露、霜等称为酸雨。SO2、、NOx、含氯化合物等物质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是    型酸雨,其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的飘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SO3,溶于水生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另一种是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由于SO2的氧化非常缓慢,故后一种途径是其主要形成过程。
班级
姓名
PAGE第9章
第二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学习目标】1.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知道青铜、钢铁等合金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
3.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
5.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学习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
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阅读讨论P234:
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
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
无机非金属材料
阅读讨论P235-236:
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二)合成材料
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
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

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
3.塑料
⑴塑料的种类:

(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
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
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
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
(三)复合材料
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
2.常见复合材料: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
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
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项措施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B.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来源之一
C.塑料购物袋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D.为防止污染,可以将塑料购物袋直接烧掉
2.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无恙,则板的材料和性质分别是(

A.无机材料
透气
B.特殊钢板
耐高温
C.纳米碳管
熔点高
D.有机高分子材料
绝热
3.从A、B中选择合适的塑料来制造不同的产品(填序号):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食品保鲜膜:
;服装包装袋:
;塑料牛奶瓶:

4.写出下列实验室中仪器所用的材料的类别
(1)胶头滴管上的橡胶头_____________,(2)铁架台_______________
(3)试管_____________(4)坩埚钳__________(5)石棉网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铁→铜→铝   B、铜→铝→铁  C、铜→铁→铝  D、铁→铝→铜
2、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尼龙袜子
B、砂锅
C、铁锅
D、瓷碗
3、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丙烯
4、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B、回收废旧塑料
C、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新型塑料
D、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
5、下列有关物质的贮存和运输上的注意点不正确的是(

A、水泥要防止受潮
B、玻璃制品、陶瓷等要轻拿轻放,不能堆积重压
C、塑料制品一般要防止高温,及阳光的暴晒
D、碳酸氢铵要经常翻晒,以防受潮变质
6、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
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
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   B棉布   C不锈钢   D塑料
8、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绦纶
9、下物质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高技术陶瓷   D、复合肥
10、某种铁的氧化物20g,在加热条件下,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用石灰水完全吸收,得沉淀37.5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2:3
B、7:2
C、7:3
D、21:8
11、有这样一幅彩图:把一个装有小鸟的笼子浸入鱼缸中,让小鸟与笼外的小鱼“共同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笼子的材料是用碳及碳的化合物合成的,你认为这个笼子的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能是
(
)。
A透气、隔水
B.透气、透水
C.透水、隔气
D.隔气、隔水
1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
=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3、从下面塑料中选择合适的来制造不同的产品(填编号):(A)聚乙烯B)聚氯乙烯
(1)食品保鲜膜
(2)服装包装袋
(3)塑料牛奶瓶
14、列举日常生活中由下列材料制成的物品,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1)金属材料    、     ;(2)非金属材料   、   ;
(3)合成材料  、   ;
(4)复合材料   、   。 
15、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
,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它们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

16、羊毛是由
构成的纤维,棉花是纤维素(由很多
缩合而成)构成的纤维,两者可用
的方法来加以鉴别,鉴别过程中若有臭味产生的是

17、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18、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碳酸钠、碳酸钙、石英(SiO2),反应的原理是碳酸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硅酸盐(Na2SiO3、CaSiO3)。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班级
姓名
合格证
品名: 夹克 
号型:175/92A 
面料:尼龙18.5%
   棉 81.5%
等级:合格品
PAGE第9章
第一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学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发展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3.
知道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氢气等清洁燃料的可能性和各种能源优缺点
4.了解利用氢能源的优越性及推广使用氢能源面临的困难;
5.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开发新能源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几种常见的电池所具有的优点和氢能源的主要优点及目前推广面临的困难。
【学习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知道的能源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2.请说说右图中国节能标志的意义
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


。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它们属于
(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西气东输”工程中“气”是指
。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为了人类的长期发展与繁荣,我们要设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主要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
___
,二是
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0—94,讨论下列1~4的问题
1.为什么将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2.你认为选择家用燃料时,要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给环境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4.你知道有哪些新能源值得开发和利用呢?
活动二、开发利用新能源
观察教师演示“原电池”的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⑴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
 ,为什么会偏转 
   ,
实验中  
 能转变成  
 能。
⑵使用电池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
自主阅读教材P97氢能,思考交流下面两个问题
⑴哪些能源属于二级能源
⑵使用氢能的优点有哪些?
⑶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和能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煤
D、氢能源
2、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我们的世界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如果失去了能源(energy
resources),世界将一片漆黑,万物将走向死亡。所以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下列是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A
B
C
D
5、煤和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  
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
C、用高粱、玉米酿制酒精作燃料   
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6、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A、做饲料
B、制沼气
C、造纸
D、就地焚烧
7.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和石油的形成
B.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干馏)
C.从石油里分馏出汽油等
D.高温裂解天然气制取氢气
8.煤、石油、天然气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做能源
B.大量砍伐树木做燃料
C.用高粱、玉米酿制酒精做能源
D.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9.下列燃料中,被人们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酒精
【课后作业】
1、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待水槽中导管刚有气泡放出时,再用排水法收集
B、如果用到长颈漏斗,则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盛氢气的集气瓶应该盖好倒放在桌子上
2、下列简易装置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的是


  
    
A
B
C
D
3、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一种具有空心类似于足球结构的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4、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听到尖锐爆鸣声,这时应采用的措施是(

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
B、直接用于实验
C、换一支试管再收集
D、用原试管继续收集
5、电池是一种将
能直接转化成
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
变化,将
能转化成

6、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
。植物体又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成


7、某同学设计了右图用于制取氢气的装置,根据该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2)试管中选用的最佳药品是


(3)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




8、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要求稍微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汽化、遇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A
B
C
D
化学式
C2H6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88.6
-42.1
-0.5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9、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一个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平均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A、3CH4·H2O
B、CH4·3H2O
C、CH4·H2O
D、CH4·8H2O
10、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到4℃,科学家作出此结论科学方法属于
(2)为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
D、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班级
姓名
稀H2SO4
Zn粒
PAGE9.3环境污染的防治
课题
9.3环境污染的防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知道减少和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2.了解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防治措施,知道赤潮、水华的成因和危害;3.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初步掌握污水处理的原理,4.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5.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和物品回收标志,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
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录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知道右图所示标志吗?它有哪些寓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空气质量报告
2.根据课本110页活动与探究,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⑴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⑵臭氧层空洞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③解决的方法:
⑶温室效应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⑶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水的净化方法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右图是什么标志?怎样理解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你能说出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吗?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2.水的污染源是什么?如何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五、课后训练
【教后反思】
PAGE9.2
新型材料的研制
课题
9.2新型材料的研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2.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4.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
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录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
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阅读讨论P234:
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
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
无机非金属材料
阅读讨论P235-236:
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二)合成材料
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
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

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
3.塑料
⑴塑料的种类:

(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
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
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
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
(三)复合材料
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
2.常见复合材料: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
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
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五、课后训练
【教后反思】
PAGE9.1能源的综合利用(第1课时)
课题
9.1
能源的综合利用(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发展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知道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氢气等清洁燃料的可能性。3.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及使用化学电池所具有的优点;4.知道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了解利用氢能源的优越性及推广使用氢能源面临的困难;5.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开发新能源方面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几种常见的电池所具有的优点和氢能源的主要优点及目前推广面临的困难。
教学难点
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方法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知道的能源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2.请说说右图中国节能标志的意义
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


。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它们属于
(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西气东输”工程中“气”是指
。化石燃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的;为了人类的长期发展与繁荣,我们要设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主要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
___
,二是
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0—94,讨论下列1~4的问题
1.为什么将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2.你认为选择家用燃料时,要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给环境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4.你知道有哪些新能源值得开发和利用呢?
活动二、开发利用新能源
观察教师演示“原电池”的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⑴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
 ,为什么会偏转 
   ,
实验中  
 能转变成  
 能。
⑵使用电池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
自主阅读教材P97氢能,思考交流下面两个问题
⑴哪些能源属于二级能源
⑵使用氢能的优点有哪些?
⑶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和能源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堂检测】完成导学案【课堂作业】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