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课题
7.2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3.知道碱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
教学重点
碱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前面我们学习了酸的相关性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与酸相对立的物质---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碱。
【量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钙的俗名为
。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其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放出大量的
。氢氧化钠的俗名
。具有吸水性,敞口放在空气是
会
,可作气体的
,但不能干燥哪些气体?
4.常见溶液颜色:
氢氧化钠溶液为
色,硫酸铜溶液为______色,氯化铁溶液为_____色。
【新知导学】:
1、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
该反应可用于检测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部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
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
结论: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2的反应
猜想:氢氧化钠溶液
(“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CO2
=
+
对比:
Ca(OH)2
+
CO2
=
+
结论:
碱+二氧化碳
→
+
思考:①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②氢氧化钠固体应该
保存,原因是
拓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滴加CuSO4溶液
滴加FeCl3溶液
滴加Na2CO3溶液
结论:碱+盐
→
+
应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反应,配制时不能在铁制容器中进行原因是什么?
活动二、二、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
,生成两种新的
。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思考:上述讲过的反应哪些是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征及判断方法
2、总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1.碱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不同的碱会有一些特有的性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碱溶液与碱性溶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归纳碱类物质吗?
4.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是什么?
5.检验CO2用
,吸收CO2用
,为什么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
操
象
现
质
物
PAGE7.3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课题
7.3
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类;2.
理解并记住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3、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盐的组成盐的溶解性
教学难点
盐的组成盐的溶解性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根据你对盐的理解写出五种盐的化学式
、
、
、
、
、
2.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下面的物质(用方程式表示)
(1)K2SO4
;(2)CaSO4
;
(3)KCl
;(4)KNO3
。
【新知导学】:
1、写符号
KIO3
NaCl
CaSO4
Na2CO3
KCl
CuSO4
KNO3
FeSO4
阳离子
阴离子
2、硝酸铵的化学式为
,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多少?
3.我国的化工专家
在
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1、常见的盐及俗名、化学式
学名
俗名
化学式
氯化钠
碳酸钠晶体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晶体
亚硝酸钠
碱式碳酸铜
硫酸铝钾晶体
活动二、2、盐的组成和分类
1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②
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标
准
举
例
①根据盐中金属离子(或NH4+)分类叫“某盐”
钠盐
钾盐
铵盐NaCl
②根据酸根离子分类叫“某酸盐”
碳酸盐
盐酸盐
硫酸盐
NaCl
③根据溶解性分类
易溶盐
微溶盐
难溶盐
③盐的命名:含氧酸盐命名为某酸某,无氧酸盐命名为某化某
活动三、3、盐的溶解性
查阅附录四,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1.
、
、
、
盐都易溶于水。
2.
硫酸盐中的
不溶于水,
、
微溶于水,其他都易溶于水。
3.
盐酸盐中的
不溶于水。
4.
碳酸盐、磷酸盐中的
、
、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小结: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活动四、4、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1)食盐:主要成分是
性质:
固体,
溶于水
用途:①调味,腌渍食品;②配制0.9%生理盐水;③制取Na2CO3、NaOH等。
(2)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纯碱
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石灰水、氯化钙等物质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取NaOH)
Na2CO3+CaCl2==CaCO3↓+2NaOH
用途:常用于造纸工业,生活中常作洗涤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问题讨论:生活中的纯碱为什么可以消除发酵后的面团的酸味?
(3)小苏打:化学名称为
,化学式是
。
性质:
色粉末,能溶于水,溶解度比纯碱小,溶于水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加热易分解。
NaHCO3+HCl==NaCl+CO2↑+H2O
2NaHCO3Na2CO3+CO2↑+H2O
用途:①做馒头时,中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②作烘制糕点的膨松剂;
③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
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讨论:常见的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有哪些?
(4)硫酸铜(CuSO4)
性质:无水硫酸铜是一种
固体,
溶于水,形成
色的溶液,硫酸铜有毒,可用于检验水蒸气。硫酸铜晶体是蓝色固体,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是CuSO4·5
H2O。
CuSO4·5
H2O
CuSO4+5
H2O
(蓝色变成白色)
CuSO4+5
H2O=
CuSO4·5
H2O
(白色变成蓝色)
用途:①配制波尔多液(
和
的混合物);②作游泳池消毒剂。
(5)碘酸钾(KIO3)
性质:加热易分解。碘酸钾中I的化合价是
。
(6)亚硝酸钠(NaNO2)
性质:
粉末,有
味,有毒,其水溶液显碱性。亚硝酸钠中N的化合价是
。
用途:用于染料、医药等方面,在肉食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和作防腐剂。生活中切不可当作食盐使用,也不可用于腌制食品。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盐的学名俗名化学式
2.盐的分类与命名
3.盐的溶解性
4、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
2.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中溶质的变化;
3.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中温度的变化;。
【学习重点】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中溶质的变化及检验
【学习难点】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中溶质的变化及检验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学习过程】
一、预习、回顾和交流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
2.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_____和碱中的______结合生成_____;
4.酸溶液的PH____7;碱溶液的PH____7;中性溶液的PH____7;
5.盐酸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烧碱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食盐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酸碱中和反应与溶液pH变化关系
活动二、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及离子的存在及判定
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完成下表。
滴加的稀盐酸量
溶液中的溶质
溶液中的离子
少量
适量(恰好完全)
过量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判断上述三种情况?
活动三、酸碱中和反应中的溶液温度变化问题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以下是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常温下)的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的数据: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变化(△t)与加入的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2)请根据曲线变化的趋势,说明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酸碱中和反应
2.反思: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则活动一、二的相关问题还一样吗?为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没有直观的现象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溶液
A
B
C
D
X
盐酸
氢氧化钠
盐酸
氢氧化钠
Y
水
水
氢氧化钠
盐酸
(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
(填写编号),理由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
2.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
.
[课后作业]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
入稀盐酸,直至过量
在稀盐酸中逐滴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3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能根据此判断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2.通过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依此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学习重点】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难点】金属活动顺序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酸碱盐各有什么性质与用途?写出各自代表性的反应
【新知导学】:
1、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3、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1)反应物达到的条件:一般要可溶于水(反应物有酸例外)
(2)生成物达到的条件:
①生成物中有
析出;②有
放出;③有
生成。
生成物应至少达到上述中的
个条件,反应才能发生。
2.几种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1)酸
+
碱
→
盐
+
水
(条件:一般都能发生)
例:
HCl+Cu(OH)2——
H2SO4+Ba(OH)2——
HNO3+Ca(OH)2——
(2)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条件: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例:HCl+AgNO3——
H2SO4+BaCl2——
HCl+CaCO3——
H2SO4+Na2CO3——
(3)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OH+CuSO4——
Ca(OH)2+Na2CO3——
Ba(OH)2+CuSO4——
Ba(OH)2+Fe2(SO4)3——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Cl+AgNO3——
MgSO4+Ba(NO3)2——
Na2CO3+BaCl2——
Na2CO3+AgNO3——
活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
、
、
、
、Sn、Pb、(H)
、
、
、Pt、Au。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注意:盐可溶,前置后,钾、钙、钠,不是与盐反应而是先与水反应)。
观察与思考: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金属活动顺序的方案设计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可选用的试剂有:A.铝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铝
G.硫酸亚铁。
请填写你设计的方案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综合实验结果和已知的事实,Al、Mg、Cu、Fe、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置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化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2.KNO3
、NaNO3等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3.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升:1.将铁放入Cu(NO3)
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若:(1)在滤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有
。
(2)在滤液中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滤渣中可能有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氯化钠和硫酸钾
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C.碳酸钠和氯化钙
D.氯化钠和硝酸钾
2.把金属X放人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人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Mg、X、Cu
B.Cu、X、Mg
C.Mg、Cu、X
D.X、Mg、Cu
3.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
4.将过量锌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Mg
B.Ag
C.Mg、Ag
D.Zn、Ag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后不产生沉淀的是
(
)
A.BaCl2、H2SO4
B.NaCl、AgNO3
C.Na2CO3、HCl
D.Na2CO3、Ca(OH)2
【课后训练】
1.向10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可能出现的是(
)
A.滤液只有硫酸铜,滤出固体只有铁
B.滤液只有硫酸亚铁,滤出固体为铁、铜
C.滤液只有硫酸铜、滤出固体只有铜D.滤液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固体为铁
2.下列溶液中能分别跟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铜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H2SO4
B.NaOH
C.CaCl2
D.Ba(OH)2
3.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出的一组溶液是
(
)
A.Na2CO3、NaOH、酚酞
B.NaCl、Na2CO3、NaOH
C.HCl、KOH、NaCl
D.HCl、NaOH、酚酞
4.下列各组离子能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K+、Cl-、CO32
-
B.Cu2+、Cl-、SO42-
C.Fe3+、H+、SO42-
D.Ba2+、Cl-、CO32-
5.用MgO、Mg、Mg(OH)2、稀硫酸、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MgSO4的方法有
(
)
A.2种
B.3种
C.
4种
D.5种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⑴
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常给他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
⑵
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结果容器被腐蚀:
;
⑶
用稀硫酸“洗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
⑷
盛装过浓硫酸的铁罐,用水清洗后,遇明火爆炸:
、
;
⑸
用酸与碱反应得到氯化镁:
。
(6)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水含硫酸,如果用氨水(NH3 H2O)中和它,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NH4)2S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1)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_________.
(3)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自选试剂,只发生一步反应,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制取MgCl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姓名
成绩
.
PAGE7.3几种重要的盐(第3课时)
课题
7.3几种重要的盐(第3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能根据此判断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2.通过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依此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顺序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酸碱盐各有什么性质与用途?写出各自代表性的反应
【新知导学】:
1、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3、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1)反应物达到的条件:一般要可溶于水(反应物有酸例外)
(2)生成物达到的条件:
①生成物中有
析出;②有
放出;③有
生成。
生成物应至少达到上述中的
个条件,反应才能发生。
2.几种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1)酸
+
碱
→
盐
+
水
(条件:一般都能发生)
例:
HCl+Cu(OH)2——
H2SO4+Ba(OH)2——
HNO3+Ca(OH)2——
(2)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条件: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例:HCl+AgNO3——
H2SO4+BaCl2——
HCl+CaCO3——
H2SO4+Na2CO3——
(3)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OH+CuSO4——
Ca(OH)2+Na2CO3——
Ba(OH)2+CuSO4——
Ba(OH)2+Fe2(SO4)3——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Cl+AgNO3——
MgSO4+Ba(NO3)2——
Na2CO3+BaCl2——
Na2CO3+AgNO3——
活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
、
、
、
、Sn、Pb、(H)
、
、
、Pt、Au。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注意:盐可溶,前置后,钾、钙、钠,不是与盐反应而是先与水反应)。
观察与思考: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金属活动顺序的方案设计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可选用的试剂有:A.铝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铝
G.硫酸亚铁。
请填写你设计的方案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综合实验结果和已知的事实,Al、Mg、Cu、Fe、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置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化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2.KNO3
、NaNO3等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3.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升:1.将铁放入Cu(NO3)
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若:(1)在滤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有
。
(2)在滤液中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滤渣中可能有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7.3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课题
7.3
几种重要的盐(第4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2.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预习、回顾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深水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
(3)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4)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片放入稀硫酸中
;
②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③碳酸钠溶液跟石灰水反应
;
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
【新知导学】: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氢铵
;
硝酸铵
;
硝酸钾
;
碳酸钾
;
尿
素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
2.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等营养元素。
3.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
、
、
、
等。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P57—59,完成下面内容
1.几种主要的化肥
(1)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
。
①铵态氮肥:
、
、
、
。
②硝态氮肥:
等。
③有机氮肥:
等。
你知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吸收、利用氮气吗?
你知道“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吗?
(2)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主要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
),钙镁磷肥(主要成分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3)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主要化肥:
、
等
(4)复合肥料:含有
营养元素的化肥。
主要化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
等。
(5)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2.农家肥与化学肥料的比较
活动二、铵盐与铵根离子
(1)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将固体与消石灰混合,研磨,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含有铵根离子。
NH4NO3
+
NaOH
==
(NH4)2SO4
+
Ca(OH)2
==
方法二: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含有铵根离子。
其原因是
。
(2)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与
物质(如
、
)混合施用。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
2、化学肥料主要有哪些品种?使用上有哪些要求?如何检验铵态氮肥?
3、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铵态氮肥的检验
四、自检、自测与反馈
【课堂作业】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化学肥料:营养含量
,见效快,但营养元素
,容易使土壤遭破坏,湖泊容易受污染
农家肥料:含
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
。
肥料
PAGE7.1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
课题
7.1
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2.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3.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规范的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说明其中含有
,
其原理是
(化学方程式)。
加热溶液后褪为紫色,原因是:
。
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
3.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有
。
4.生活中有酸味的物质有
等。
【新知导学】:
1.溶液的分类:按溶液的酸碱性可将溶液分为
性溶液、中性溶液、
性溶液。
2.酸碱指示剂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试剂,酸碱性不同的溶
液会使指示剂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见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等。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______,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_____。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_____,遇中性和酸性
。
3、预习课本34页“拓展视野”家庭自制酸碱指示剂
提示:取适量新鲜花瓣或者紫萝卜皮、紫菜等切碎,加入适量白酒浸泡半小时左右,过滤即可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装瓶备用。
怎样的色素提取液才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课本P34页)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小组实验:
实验操作
分别在点滴板上滴加下列溶液(2-3滴)后,再分别滴加两种试液(2-3滴),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将呈现的颜色分别记录在相应的空格内。
试剂
白醋
稀盐酸
纯碱溶液(Na2CO3)
石灰水
白酒
食盐水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思考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活动二
认识两种测定溶液酸碱性的试纸
小组实验:
实验操作
取两种试纸各三张于表面皿上,分别滴加(1滴)你所选择的三种溶液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在表格中填入相关试剂名称和试纸呈现的颜色。
试剂选择
酸性
中性
碱性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思考交流:1、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两种试纸的颜色变化规律。
2、欲测定某地区水样的酸碱性,能否只带一种石蕊试纸?写出方案。
三、
总结、反思与提升
1.
总结: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情况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2.
反思: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要注意什么?如何检验一未知样品的酸碱性?
3、气体的酸碱性如何检测?
4.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方法是: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学习目标】1.熟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酸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熟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如何区分浓硫酸与浓盐酸
2、
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稀释时要注意什么?
3、
浓盐酸的瓶口有白雾现象有原因是什么?
4、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成分如何变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新知导学】:
1、酸的溶液一般显
性,PH值
7,是因为酸的溶液中都有共同的离子
。
所以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
,而无色酚酞遇到酸的溶液时
。
2、酸能活泼的金属单质作用生成氢气。
Zn+HCl─
Zn+H2SO4─
Fe+HCl─
Fe+H2SO4─
Mg+HCl─
Mg+H2SO4─
Al+HCl─
Al+H2SO4─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Fe2O3+HCl─
CuO+H2SO4─
4、酸能某些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aCO3+HCl─
Na2CO3+H2SO4─
5、酸的溶液一般呈酸性,但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
活动一、(一)稀盐酸、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之间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活动二、(二)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
Zn+HCl─
Zn+H2SO4─
Fe+HCl─
Fe+H2SO4─
Mg+HCl─
Mg+H2SO4─
Al+HCl─
Al+H2SO4─
1.镁、铝、锌、铁、铜中,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有
,反应的剧烈程度差异为
,说明这些金属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元素)。但是金属
却不能。
2.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越剧烈,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越强。根据实验现象,镁、铝、锌、铁、铜五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酸(稀硫酸或盐酸)→
+
活动三、(三)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稀酸与下列物质反应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氧化铁
氧化铜
1、思考:金属氧化物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硝酸发生类似反应?
猜想:
,
实验验证:
2、结论:金属氧化物+酸(盐酸、稀硫酸或稀硝酸)→
+
3、应用:①工业上可以用
浸泡除去铁表面的锈。但不能浸泡时间过长,原因是
。
②按照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盐酸与氧化锌反应
;硫酸与氧化铝反应
活动四、(四)、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反应
原料:
原理:
如何选择发生装置与集气装置以及检验与验满的方法?
2.思考:碳酸盐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硝酸发生类似反应?
猜想:
,
实验验证:
3.碳酸盐+酸(盐酸、稀硫酸或稀硝酸)→
+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稀盐酸、稀硫酸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2.
稀盐酸、稀硫酸有哪些用途?
3.酸有许多共同的性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酸还具有各自特殊的性质?
4.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归纳酸类物质吗?
5、拓展:观看老师演示实验:
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
(
)
A.H2SO4
B.H2SO3
C.H2O
D.HNO3
2.将A、B、C
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同样的稀盐酸中,只有A
不溶解,发现B
反应最快,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B>C>A
B.
A>B>C
C.B>A>C
D.
A>C>B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
A.铜和稀硫酸混合
B.氧化铁和稀盐酸
C.铝和稀盐酸
D.石灰石和稀盐酸
4.要制备CuCl2,可用下列各组物质中的
(
)
A.铜和稀盐酸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铜和稀硫酸
D.氧化铜和稀硫酸
5.某初中学生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的无色液体,询问老师得知,该实验室的黑色粉末只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五种可能,为了鉴定这两种试剂,该同学将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混合,发现立即产生气泡。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作出关于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成分的猜测:
黑色粉末
无色液体
猜测
(2)做出上述猜测的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
。
(3)为了验证上述猜测,你的操作是
。
【课后训练】
1.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不会冒出气泡的是
(
)
A.锌
B.镁
C.铜
D.铝
2.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3.根据你的实验经验,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速度最快的是
(
)
A.铜
B.锌
C.镁
D.铁
4.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硫酸中,搅拌让他们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的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可能含有FeSO4和CuSO4
D.滤液中含FeSO4和H2SO4
5.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
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
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
6.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对下列生活设施危害最小的是
(
)
A.大理石围栏
B.铝制门窗
C.钢铁大桥
D.柏油路面
7.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上述金属可分为两类,则丙应和
分为一类,若乙为金属锌,则丙可能是_____。
8.小明学习了盐酸、硫酸后,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想通过实验探究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性质。他的推测可能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进行下列实验:
用具: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捣碎的鸡蛋壳。
药品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与记录〗(装置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内容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结论:
结论:化学方程式:
姓名
成绩
.
PAGE第7章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规范的表达。
【学习重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学会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对溶液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说明其中含有
,
其原理是
(化学方程式)。
加热溶液后褪为紫色,原因是:
。
2.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
3.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有
。
4.生活中有酸味的物质有
等。
【新知导学】:
1.溶液的分类:按溶液的酸碱性可将溶液分为
性溶液、中性溶液、
性溶液。
2.酸碱指示剂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试剂,酸碱性不同的溶
液会使指示剂呈现不同的颜色。
常见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等。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______,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_____。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_____,遇中性和酸性
。
3、预习课本34页“拓展视野”家庭自制酸碱指示剂
提示:取适量新鲜花瓣或者紫萝卜皮、紫菜等切碎,加入适量白酒浸泡半小时左右,过滤即可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装瓶备用。
怎样的色素提取液才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课本P34页)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小组实验:
实验操作
分别在点滴板上滴加下列溶液(2-3滴)后,再分别滴加两种试液(2-3滴),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将呈现的颜色分别记录在相应的空格内。
试剂
白醋
稀盐酸
纯碱溶液(Na2CO3)
石灰水
白酒
食盐水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思考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活动二
认识两种测定溶液酸碱性的试纸
小组实验:
实验操作
取两种试纸各三张于表面皿上,分别滴加(1滴)你所选择的三种溶液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在表格中填入相关试剂名称和试纸呈现的颜色。
试剂选择
酸性
中性
碱性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思考交流:1、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归纳两种试纸的颜色变化规律。
2、欲测定某地区水样的酸碱性,能否只带一种石蕊试纸?写出方案。
三、
总结、反思与提升
1.
总结: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情况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2.
反思: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要注意什么?如何检验一未知样品的酸碱性?
3、气体的酸碱性如何检测?
4.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方法是: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红色的
(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白醋
D.石灰水
2.小明学习化学之后,想在家里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食盐,
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将它们溶于水,分别滴加酚酞
3.欲区别两瓶无色的液体,一瓶是白醋,另一瓶是蒸馏水,取样后进行下列操作,其
中不能将两瓶液体区别开的是
(
)
A.分别闻两种液体,有酸味的是白醋
B.分别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测试,其中变色的是白醋
C.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其中显红色的是白醋
D.分别加入一些石灰石,产生气泡的是白醋
4.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
(
)
A.稀盐酸和稀硫酸
B.石灰水和雨水
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食盐水和蔗糖水
【课后训练】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
色。
2.现有三种无色溶液,它们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食盐水中的各一种。请你用两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3.石蕊、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4.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⑴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
⑵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5.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是: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结论](1)
、
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2)
的汁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原因是
。
[拓展应用](1)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则该雨水呈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2)用上述的紫卷心菜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显
色;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滴入无色的雪碧中,呈现的颜色应为
。
6、现有车逻某地泥土样品,如何鉴定该泥土样品的酸碱性?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证明。
7.魔术揭秘:某晚会上魔术师拿出一张白纸,向观众展示,洁白无字迹。然后,拿起桌上的一只盛有无色液体的茶杯,随后将无色液体倒在白纸上,一会儿白纸上就出现了红色的“给力”字样,观众惊讶不已。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姓名
成绩
.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类;
2.
理解并记住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3、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重、难点】盐的组成盐的溶解性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根据你对盐的理解写出五种盐的化学式
、
、
、
、
、
2.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下面的物质(用方程式表示)
(1)K2SO4
;(2)CaSO4
;
(3)KCl
;(4)KNO3
。
【新知导学】:
1、写符号
KIO3
NaCl
CaSO4
Na2CO3
KCl
CuSO4
KNO3
FeSO4
阳离子
阴离子
2、硝酸铵的化学式为
,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多少?
3.我国的化工专家
在
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1、常见的盐及俗名、化学式
学名
俗名
化学式
氯化钠
碳酸钠晶体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晶体
亚硝酸钠
碱式碳酸铜
硫酸铝钾晶体
活动二、2、盐的组成和分类
1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②
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标
准
举
例
①根据盐中金属离子(或NH4+)分类叫“某盐”
钠盐
钾盐
铵盐NaCl
②根据酸根离子分类叫“某酸盐”
碳酸盐
盐酸盐
硫酸盐
NaCl
③根据溶解性分类
易溶盐
微溶盐
难溶盐
③盐的命名:含氧酸盐命名为某酸某,无氧酸盐命名为某化某
活动三、3、盐的溶解性
查阅附录四,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1.
、
、
、
盐都易溶于水。
2.
硫酸盐中的
不溶于水,
、
微溶于水,其他都易溶于水。
3.
盐酸盐中的
不溶于水。
4.
碳酸盐、磷酸盐中的
、
、
易溶于水,
微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小结: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活动四、4、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1)食盐:主要成分是
性质:
固体,
溶于水
用途:①调味,腌渍食品;②配制0.9%生理盐水;③制取Na2CO3、NaOH等。
(2)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纯碱
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石灰水、氯化钙等物质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取NaOH)
Na2CO3+CaCl2==CaCO3↓+2NaOH
用途:常用于造纸工业,生活中常作洗涤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问题讨论:生活中的纯碱为什么可以消除发酵后的面团的酸味?
(3)小苏打:化学名称为
,化学式是
。
性质:
色粉末,能溶于水,溶解度比纯碱小,溶于水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加热易分解。
NaHCO3+HCl==NaCl+CO2↑+H2O
2NaHCO3Na2CO3+CO2↑+H2O
用途:①做馒头时,中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②作烘制糕点的膨松剂;
③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
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讨论:常见的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有哪些?
(4)硫酸铜(CuSO4)
性质:无水硫酸铜是一种
固体,
溶于水,形成
色的溶液,硫酸铜有毒,可用于检验水蒸气。硫酸铜晶体是蓝色固体,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是CuSO4·5
H2O。
CuSO4·5
H2O
CuSO4+5
H2O
(蓝色变成白色)
CuSO4+5
H2O=
CuSO4·5
H2O
(白色变成蓝色)
用途:①配制波尔多液(
和
的混合物);②作游泳池消毒剂。
(5)碘酸钾(KIO3)
性质:加热易分解。碘酸钾中I的化合价是
。
(6)亚硝酸钠(NaNO2)
性质:
粉末,有
味,有毒,其水溶液显碱性。亚硝酸钠中N的化合价是
。
用途:用于染料、医药等方面,在肉食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和作防腐剂。生活中切不可当作食盐使用,也不可用于腌制食品。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盐的学名俗名化学式
2.盐的分类与命名
3.盐的溶解性
4、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鉴别下列物质:
①CaCO3和Na2CO3
②NaCl和
Na2CO3
2.FeCl3溶液是
色的,FeCl2溶液是
色的,CuSO4溶液是
色的,KMnO4溶液是
色的,NaCl溶液是
色的.
3.初中化学涉及许多反应类型,请你整理归纳,按以下化学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反应物质,各举一例,要求有二氧化碳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5)不属于上述反应类型的反应
【课后训练】
1.
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盐
D.酸
2.
近来市场上出现了能补充人体盐分的饮品——盐汽水,你认为盐汽水的成分和普通汽水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
(
)
A.水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碳酸钙
3.
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1.纯碱(Na2CO3)属于
类物质(填“酸”、“碱”或“盐”)。向纯碱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
色,说明纯碱溶液呈
性,其pH
7(填“=”、“<”或“>”)。我国科学家
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2.某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在工业上可用它制造烧碱,此物质的名称是
,俗名为___________。用它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4.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4.①白醋、②食盐、③纯碱都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剂或添加剂,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以上物质的序号填空。
(1)人体汗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2)其水溶液的pH<7的是
。
(3)
与
接触后会产生气泡。
4.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方案序号),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
(3)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现象.
姓名
成绩
.
PAGE7.2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课题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熟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酸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
教学重点
熟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熟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如何区分浓硫酸与浓盐酸
2、
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稀释时要注意什么?
3、
浓盐酸的瓶口有白雾现象有原因是什么?
4、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成分如何变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新知导学】:
1、酸的溶液一般显
性,PH值
7,是因为酸的溶液中都有共同的离子
。
所以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
,而无色酚酞遇到酸的溶液时
。
2、酸能活泼的金属单质作用生成氢气。
Zn+HCl─
Zn+H2SO4─
Fe+HCl─
Fe+H2SO4─
Mg+HCl─
Mg+H2SO4─
Al+HCl─
Al+H2SO4─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Fe2O3+HCl─
CuO+H2SO4─
4、酸能某些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aCO3+HCl─
Na2CO3+H2SO4─
5、酸的溶液一般呈酸性,但呈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
活动一、(一)稀盐酸、稀硫酸与酸碱指示剂之间的反应
现象:
结论:
活动二、(二)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
Zn+HCl─
Zn+H2SO4─
Fe+HCl─
Fe+H2SO4─
Mg+HCl─
Mg+H2SO4─
Al+HCl─
Al+H2SO4─
1.镁、铝、锌、铁、铜中,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有
,反应的剧烈程度差异为
,说明这些金属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元素)。但是金属
却不能。
2.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越剧烈,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越强。根据实验现象,镁、铝、锌、铁、铜五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酸(稀硫酸或盐酸)→
+
活动三、(三)稀盐酸、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稀酸与下列物质反应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氧化铁
氧化铜
1、思考:金属氧化物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硝酸发生类似反应?
猜想:
,
实验验证:
2、结论:金属氧化物+酸(盐酸、稀硫酸或稀硝酸)→
+
3、应用:①工业上可以用
浸泡除去铁表面的锈。但不能浸泡时间过长,原因是
。
②按照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盐酸与氧化锌反应
;硫酸与氧化铝反应
活动四、(四)、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反应
原料:
原理:
如何选择发生装置与集气装置以及检验与验满的方法?
2.思考:碳酸盐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硝酸发生类似反应?
猜想:
,
实验验证:
3.碳酸盐+酸(盐酸、稀硫酸或稀硝酸)→
+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稀盐酸、稀硫酸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2.
稀盐酸、稀硫酸有哪些用途?
3.酸有许多共同的性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酸还具有各自特殊的性质?
4.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归纳酸类物质吗?
5、拓展:观看老师演示实验:
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7.3几种重要的盐(第6课时)
课题
7.3
几种重要的盐(第6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2.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预习、回顾与交流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氢铵
;
硝酸铵
;
硝酸钾
;
碳酸钾
;
尿
素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
2.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等营养元素。
3.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
、
、
、
等。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P57—59,完成下面内容
1.几种主要的化肥
(1)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
。
①铵态氮肥:
、
、
、
。
②硝态氮肥:
等。
③有机氮肥:
等。
你知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吸收、利用氮气吗?
你知道“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吗?
(2)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主要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
),钙镁磷肥(主要成分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3)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主要化肥:
、
等
(4)复合肥料:含有
营养元素的化肥。
主要化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
等。
(5)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2.农家肥与化学肥料的比较
活动二、铵盐与铵根离子
(1)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将固体与消石灰混合,研磨,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含有铵根离子。
NH4NO3
+
NaOH
==
(NH4)2SO4
+
Ca(OH)2
==
方法二: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含有铵根离子。
其原因是
。
(2)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与
物质(如
、
)混合施用。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化学肥料主要有哪些品种?使用上有哪些要求?如何检验铵态氮肥?
四、自检、自测与反馈
【课堂作业】
【课堂检测】完成导学案【课堂作业】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教学反思】
化学肥料:营养含量
,见效快,但营养元素
,容易使土壤遭破坏,湖泊容易受污染
农家肥料:含
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
。
肥料
PAGE7.1
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
课题
7.1
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3.掌握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4.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教学难点
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酸碱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1.填表
2.填表
酸碱指示剂
肥皂水
食盐水
糖水
稀盐酸
石灰水
食醋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3.你已经知道的鉴别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4.如何用石蕊试纸检测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新知导学】:
1.
叫溶液的酸碱度。
2.人的体液PH值都等于7吗?
3.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吗?酸雨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引入活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
性,例如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等
pH<7溶液呈
性,例如
等
pH>7溶液呈
性,例如
等
(2)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
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
,当PH=
时酸性最强,当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变
,pH变
。
②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
,当PH=
时酸性最强,当碱性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变
,pH变
。中性溶液呢?
③试画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用水稀释后pH变化示意图。
④试画出酸性溶液中加碱性溶液后pH变化示意图。
2.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
,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试纸颜色稳定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
对照,就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活动探究:请用pH试纸检测一些液体的pH,记录检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3.5%的盐酸
食醋
蒸馏水
肥皂水
洗涤剂
4%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讨论:①测定溶液的pH前,试纸不能
,也不能将试纸
中沾起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定的pH应为整数(0~14),不能是小数。
③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他测定的pH与原来的pH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活动二、(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生命活动与pH(阅读教材P.183表7-1并完成下表)
健康人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pH
酸碱性
2.植物的生长与pH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
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
4)或碱性太强(pH
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的生长。
3.酸雨的形成
正常雨水中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
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如SO2)氮的氧化物(如NO2)污染时雨水的酸性增强,人们通常把pH
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至少写三点):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3.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4.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加碱性溶液量
PAGE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4.知道碱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复分解反应。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为
,它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3、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能使紫色石蕊变
,而无色酚酞遇到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时变
。
【新知导学】:
1、初中常见的碱有
,他们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2、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钙的俗名为
,其水溶液俗称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部分碱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
名
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氧氧化铜
化学式
俗
名
∕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溶解性(特殊现象)
∕
是否易潮解
∕
水溶液的特征
活动二、(二)阅读教材P47拓展视野,“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填空
1.氢氧化钠能溶解
和
。氢氧化钠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
。
2.将鸡蛋清放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振荡混匀,观察到现象是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食用油充分振荡,现象是
。
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洗发剂应显
性,护发剂应显
性,
其原因是
。
活动三、(三)、石灰石、生石灰与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及相互转化
1、
生石灰的烧制
高温煅烧石灰石,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交流:
①.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
,生石灰是一种
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
反应并放出
,常用作
剂,
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
,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3、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为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
其反应方程为
。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
总结、反思与提升
1、常见碱的俗名、学名及化学式
2、酸和碱都有腐蚀性,如何正确使用,防止对自身及衣物等造成损害?
3、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则溶液中各成分如何变化?
4、提升:可溶性碱都可用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取,可溶性酸也可用对就的非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取?
5、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
注明反应类型
①
属于
反应。
②
属于
反应。
③
。属于
反应
古诗《石灰吟》[明]
于谦,其中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的是
(
)
A.氢氧化铜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纯碱溶液
2.在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若用
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液面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3.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
(
)
A.
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水
D.pH试纸
4、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某同学认为它可以①炼铁②生产生石灰③制水泥④制玻璃⑤做建筑材料。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全部
5.下列各物质的主要成份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
A.石灰石、大理石
B.冰、干冰
C.不锈钢、黄铜
D.生石灰、石灰石
【课后训练】
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3.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
)
A.H2
B.CO
C. O2
D.CO2
4.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食醋除去瓶中的水垢
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D.用含Na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将一定质量的CaCO3和Cu粉置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后使其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固体质量不变,则容器内碳酸钙和Cu粉的质量比为
(
)
A.
11:4
B.
25:44
C.
25:16
D.
14:25
6.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生石灰可以做食品的干燥剂
B.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盐水除去
C.高炉炼铁时应用石灰石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D.建筑上可以用石灰浆砌砖抹墙
7.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溶液可以是
(
)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氯化钠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8.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熟生灰与硫酸铜配成波尔多液液也发生类似反应,该农药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配制时能在铁制容器中配制吗?
10.消石灰是松散的粉末,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这是由发生反应
。
11.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
姓名
成绩
.
PAGE第7章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3.掌握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4.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酸碱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1.填表
2.填表
酸碱指示剂
肥皂水
食盐水
糖水
稀盐酸
石灰水
食醋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3.你已经知道的鉴别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4.如何用石蕊试纸检测CO2气体溶于水后的酸碱性?
【新知导学】:
1.
叫溶液的酸碱度。
2.人的体液PH值都等于7吗?
3.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吗?酸雨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
性,例如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等
pH<7溶液呈
性,例如
等
pH>7溶液呈
性,例如
等
(2)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
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
,当PH=
时酸性最强,当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变
,pH变
。
②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
,当PH=
时酸性最强,当碱性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变
,pH变
。中性溶液呢?
③试画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用水稀释后pH变化示意图。
④试画出酸性溶液中加碱性溶液后pH变化示意图。
2.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
,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试纸颜色稳定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
对照,就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活动探究:请用pH试纸检测一些液体的pH,记录检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3.5%的盐酸
食醋
蒸馏水
肥皂水
洗涤剂
4%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讨论:①测定溶液的pH前,试纸不能
,也不能将试纸
中沾起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定的pH应为整数(0~14),不能是小数。
③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他测定的pH与原来的pH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活动二、(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生命活动与pH(阅读教材P.183表7-1并完成下表)
健康人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pH
酸碱性
2.植物的生长与pH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
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
4)或碱性太强(pH
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的生长。
3.酸雨的形成
正常雨水中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
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如SO2)氮的氧化物(如NO2)污染时雨水的酸性增强,人们通常把pH
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至少写三点):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3.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4.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
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
A.pH=0的溶液
B.
pH=1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
pH=14的溶液
2.“酸雨”是指自然界里pH(
)
A.
小于7的降水
B.
等于5.6的降水C.
小于5.6的降水
D.
大于5.6的降水
3.
(1)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血液的pH会
(填“升高、降低、不变”)。(2)在pH=3的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
色。
4.现在甲、乙两种溶液它们的pH分别是5和9,则甲溶液呈
性,乙溶液呈
性。若要提高甲溶液的pH可采用的方法是
或
,若要降低乙溶液的pH可采用的方法是
或
。
【课后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B.酸性溶液可以用酚酞检验出来
C.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碱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的颜色是
(
)
A.紫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
B.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
C.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
D.苹果汁的pH一般在11~13之间
4.溶液的__________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若溶液的pH=7时,溶液呈______性,若溶液pH>7时,溶液呈______性,pH<7时溶液呈______性。
5.在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呈______色,在碱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呈______色。
6.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放在_______上。用_______蘸取1滴待测液置于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7.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他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再测定,则他所测得的未知溶液pH将
(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8.
“雪碧”等碳酸型饮料饮用前晃动后打开,其pH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
A.
B.
C.
D.
10.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有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就变红,遇碱性溶液就变蓝,于是她选做了如下实验:用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她又将另一朵喇叭花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____7(填“>”“=”“<”)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
(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红将纯碱溶液滴在喇叭花上则喇叭花应显______色。
(4)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__________性质相似。
11.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下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
,表示食盐水的是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
①pH<7,
②
,
③
。
[设计与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同学。画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指出:“因为氯化钠溶液的pH等于7,所以可以推测碳酸钠溶液的pH也等于7”,你认为该推论是否正确?
。
姓名
成绩
.
A
B
C
D
7
pH
7
pH
7
pH
7
pH
加碱性溶液量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5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碳酸盐的检验;
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碳酸盐的检验;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交流
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常见碳酸盐的化学式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钠
铜绿
碳酸钙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碳酸钙与硝酸反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化学式)名称_________
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合作、交流、
探究
活动一
:
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
1.
药品__________、_______
2.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生石灰的烧制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思考交流:1.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
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
,生石灰是一种
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
反应并放出
,常用作
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
,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2、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为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
其反应方程为
。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
总结、反思、提升
1.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
属于
反应。
(2)
属于
反应。
(3)
。
2.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古诗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某同学准备作一简易煤炉,可作煤炉内胆的是
( )
A.大理石
B.石灰石
C.陶土
D.塑料
2.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某同学认为它可以①炼铁②生产生石灰③制水泥④制玻璃⑤做建筑材料。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全部
3.下列各物质的主要成份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
A.石灰石、大理石
B.冰、干冰
C.不锈钢、黄铜
D.生石灰、石灰石
4.将一定质量的CaCO3和Cu粉置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后使其完全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固体质量不变,则容器内碳酸钙和Cu粉的质量比为
(
)
A.
11:4
B.
25:44
C.
25:16
D.
14:25
5.下列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生石灰可以做食品的干燥剂
B.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盐水除去
C.高炉炼铁时应用石灰石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D.建筑上可以用石灰浆砌砖抹墙
6.要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溶液可以是
(
)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氯化钠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PAGE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3.知道碱溶液具有某些共性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钙的俗名为
。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其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放出大量的
。氢氧化钠的俗名
。具有吸水性,敞口放在空气是
会
,可作气体的
,但不能干燥哪些气体?
4.常见溶液颜色:
氢氧化钠溶液为
色,硫酸铜溶液为______色,氯化铁溶液为_____色。
【新知导学】:
1、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
该反应可用于检测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是
方程式是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部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
性,PH
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现
象是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现象是
。
结论:
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2的反应
猜想:氢氧化钠溶液
(“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
CO2
=
+
对比:
Ca(OH)2
+
CO2
=
+
结论:
碱+二氧化碳
→
+
思考:①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②氢氧化钠固体应该
保存,原因是
拓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化学方程式
滴加CuSO4溶液
滴加FeCl3溶液
滴加Na2CO3溶液
结论:碱+盐
→
+
应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反应,配制时不能在铁制容器中进行原因是什么?
活动二、二、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
,生成两种新的
。这类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思考:上述讲过的反应哪些是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征及判断方法
2、总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1.碱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不同的碱会有一些特有的性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碱溶液与碱性溶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归纳碱类物质吗?
4.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是什么?
5.检验CO2用
,吸收CO2用
,为什么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它们的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下列物质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硫酸铜
D.二氧化碳气体
3、检验CO2通常用
,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去CO2通常用
,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两种试剂是否能互换
,
理由是
。
4.氢氧化钠暴露于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用
,反应化学方程式
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的方法是什么?
相关反应方程式是
。
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呢?
【课后训练】
⒈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2.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的原因是
(
)
A.易见光分解
B.易与氧气反应
C.易潮解和易与CO2反应
D.易与氮气反应
3.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
)
A.H2
B.CO
C. O2
D.CO2
4.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硝酸溶液
5.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食醋除去瓶中的水垢
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D.用含Na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
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7、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
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波尔多液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9.氢氧化钠溶液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微粒是什么?
操作: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
结论:
大量实验表明,呈碱性的溶液中都含有
。这是碱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10.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上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
.
11.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波尔多液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配制波尔多液时能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制?为什么?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13.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稀盐酸和浓盐酸与锌反应,它们分别取等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的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并从反应的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随反应的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
(2)表示小明实验结果的是图示中的曲线
(填①或②)
(3)请比较图中的曲线与曲线的不同,说明不同的原因(纵坐标表示烧杯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横坐标表示时间)
1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反应
用盐酸除铁锈
(
)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
)反应
姓名
成绩
.
作
操
象
现
质
物
PAGE7.3几种重要的盐(第5课时)
课题
7.3
几种重要的盐(第5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碳酸盐的检验;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性质;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碳酸盐的检验;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交流
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常见碳酸盐的化学式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钠
铜绿
碳酸钙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碳酸钙与硝酸反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化学式)名称______
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
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合作、交流、
探究
活动一
:
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
(2)药品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生石灰的烧制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思考交流:1.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
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
,生石灰是一种
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
反应并放出
,常用作
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
,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2、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为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
其反应方程为
。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
总结、反思、提升
1.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
属于
反应。
(2)
属于
反应。
(3)
。
2.古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古诗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PAGE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课题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的酸2.
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3.
了解浓硫酸的特性,认识强酸的腐蚀性。
教学重点
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盐酸是
的水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
;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硝酸中溶质化学式为
。他们组成中都含有
元素。
2.盐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溶液都呈
性,所以盐酸、碳酸溶液的PH
7。纯碱溶液、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
,溶液呈
性,所以纯碱溶液、石灰水的PH
7。而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蒸馏水和食盐水时都不变色,他们的PH值
7。
3、如何测定一未知溶液的PH值?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吗?有什么影响?
【新知导学】:
1.人的胃液中含有
,蓄电池中有
,食醋中有
,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
和
,雪碧中含有少量
,工业的“三酸”是指
、
、
;
2.硝酸一般保存在
(填“棕色”或“无色”)的试剂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
活动一、探究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右图标志的含义是
。你认为实验室中哪些药品应该贴此标志?
。
2.完成教材P40活动与探究
“表7-3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密
度
挥发性(瓶口现象)
浓盐酸(HCl)
浓硫酸(H2SO4)
讨论:①区别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与稀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②区别浓盐酸与稀盐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③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制取CO2,如果用浓盐酸制取CO2后果是
。
能用稀硫酸吗?为什么?
活动二、3.浓硫酸的其他性质
(1)阅读教材P188
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
①右图装置可用来干燥CO2气体,气体应该从
处进。这说明
浓硫酸具有
性,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
但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因为浓硫酸会与他们反应。
②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涂在小木条或纸上,观察现象。
现象:
。
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浓硫酸还会腐蚀衣物和皮肤,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思考:稀硫酸蘸在小木条或纸上,较长时间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三、4.教师演示实验:向浓硫酸中滴加水
现象:
。
结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
应用: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
。
活动四、5、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①如不慎将稍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
(或
)中和,然后
。
②如不慎将少量的酸(或碱)液滴到实验台上,应先
,再
。
③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
,再
,最后涂3%~5%的
。
④如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先
,再涂上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回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性质,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
反思:1。将相同体积的浓盐酸与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这两种酸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2.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宜不宜立刻用水冲洗?为什么?
提升:①、用一温度计蘸取浓硫酸,在空气中晃动几下,温度计的示数变大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②、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3、拓展: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小资料:浓硫酸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后有水生成(无氢气生成)。
例如:①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能与较不活泼的金属(如Cu)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②浓硫酸与铁等活泼金属反应时,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因而工业上常用铁桶盛放浓硫酸(但必须密闭)。以上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导致的。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课题
7.2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常见的物理性质和俗名;2.了解氢氧化钠的水解及溶解热现象。3.知道熟石灰的工业制备及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熟石灰的工业制备及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难点
知道熟石灰的工业制备及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前面我们学习了酸的相关性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一类与酸相对立的物质---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碱。
【量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为
,它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3、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能使紫色石蕊变
,而无色酚酞遇到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时变
。
【新知导学】:
1、初中常见的碱有
,他们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2、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钙的俗名为
,其水溶液俗称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部分碱的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
名
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氧氧化铜
化学式
俗
名
∕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溶解性(特殊现象)
∕
是否易潮解
∕
水溶液的特征
活动二、(二)阅读教材P47拓展视野,“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填空
1.氢氧化钠能溶解
和
。氢氧化钠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
。
2.将鸡蛋清放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振荡混匀,观察到现象是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食用油充分振荡,现象是
。
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洗发剂应显
性,护发剂应显
性,
其原因是
。
活动三、(三)、石灰石、生石灰与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及相互转化
1、
生石灰的烧制
高温煅烧石灰石,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交流:
①.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生石灰
(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
,生石灰是一种
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
性,极易跟
反应并放出
,常用作
剂,
也可用于加热食品。(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
,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
,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3、熟石灰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
,化学式为
,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
(2)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
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
,
其反应方程为
。
(3)熟石灰的用途
①做建筑、砌砖抹墙,制三合土;
②在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三、
总结、反思与提升
1、常见碱的俗名、学名及化学式
2、酸和碱都有腐蚀性,如何正确使用,防止对自身及衣物等造成损害?
3、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则溶液中各成分如何变化?
4、提升:可溶性碱都可用对应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取,可溶性酸也可用对就的非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取?
5、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实现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
注明反应类型
①
属于
反应。
②
属于
反应。
③
。属于
反应
古诗《石灰吟》[明]
于谦,其中蕴含哪些化学变化,分别对应于上述转化中的哪个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7.2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课题
7.3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2.
理解复分解反应,
教学重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硫酸盐中
不溶于水,盐酸盐中
不溶于水,硝酸盐
溶于水,钾盐、钠盐、铵盐
溶于水;可溶于水的碱有
【新知导学】: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
,
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
③碳酸盐与稀酸反应
,
④硫酸铜与铁反应
,
⑤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盐的化学性质
1.
盐
+
酸
→
新酸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举例:
;
。
2.
盐
+
碱
→
新碱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举例:
;
。
3.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举例:
;
。
4.
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1)盐必须可溶;(2)反应物中的金属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3)钾、钙、钠三种金属不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由于它们的活动性较强,在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
举例:
;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1、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置换反应的特点
反思: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其他三种反应的反应前后各元
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提升: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7.2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
课题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6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和反应的含义;2.
知道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3.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呈现目标】
一、预习、回顾和交流
1.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
2.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_;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_____和碱中的______结合生成_____;
4.酸溶液的PH____7;碱溶液的PH____7;中性溶液的PH____7;
5.盐酸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烧碱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食盐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酸碱中和反应与溶液pH变化关系
活动二、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及离子的存在及判定
现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完成下表。
滴加的稀盐酸量
溶液中的溶质
溶液中的离子
少量
适量(恰好完全)
过量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判断上述三种情况?
活动三、酸碱中和反应中的溶液温度变化问题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以下是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常温下)的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的数据: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变化(△t)与加入的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2)请根据曲线变化的趋势,说明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酸碱中和反应
2.反思: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则活动一、二的相关问题还一样吗?为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没有直观的现象呢?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
入稀盐酸,直至过量
在稀盐酸中逐滴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6课时)
【学习目标】1.
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2.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实验——阅读——讨论——归纳
一、预习、回顾与交流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氢铵
;
硝酸铵
;
硝酸钾
;
碳酸钾
;
尿
素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
2.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等营养元素。
3.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
、
、
、
等。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P57—59,完成下面内容
1.几种主要的化肥
(1)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
。
①铵态氮肥:
、
、
、
。
②硝态氮肥:
等。
③有机氮肥:
等。
你知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吸收、利用氮气吗?
你知道“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吗?
(2)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主要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
),钙镁磷肥(主要成分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3)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主要化肥:
、
等
(4)复合肥料:含有
营养元素的化肥。
主要化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
等。
(5)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2.农家肥与化学肥料的比较
活动二、铵盐与铵根离子
(1)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将固体与消石灰混合,研磨,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含有铵根离子。
NH4NO3
+
NaOH
==
(NH4)2SO4
+
Ca(OH)2
==
方法二: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含有铵根离子。
其原因是
。
(2)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与
物质(如
、
)混合施用。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化学肥料主要有哪些品种?使用上有哪些要求?如何检验铵态氮肥?
四、自检、自测与反馈
【课堂作业】
1.某农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它使用的是
(
)
A.CO(NH2)2
B.NH4H2PO4
C.Ca(H2PO4)2
D.KCl
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CO(NH2)2
B.NH4NO3
C.KH2PO4
D.K2SO4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NH4Cl
+
Ca(OH)
2
(2)NH4NO3
+
NaOH
4.王强家菜地里的蔬菜叶色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化肥硝酸铵(NH4NO3),当他赶到商场时,硝酸铵刚好卖完。
⑴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建议他购买
(填序号),也能起到与硝酸铵相同的作用。
①氯化钾KCl
②尿素
CO(NH2)2
③磷矿粉Ca3(PO4)2
⑵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⑶硝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
[课后作业]
化学肥料:营养含量
,见效快,但营养元素
,容易使土壤遭破坏,湖泊容易受污染
农家肥料:含
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
。
肥料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2.
理解复分解反应,
【学习重、难点】盐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硫酸盐中
不溶于水,盐酸盐中
不溶于水,硝酸盐
溶于水,钾盐、钠盐、铵盐
溶于水;可溶于水的碱有
【新知导学】: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
,
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
③碳酸盐与稀酸反应
,
④硫酸铜与铁反应
,
⑤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盐的化学性质
1.
盐
+
酸
→
新酸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举例:
;
。
2.
盐
+
碱
→
新碱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举例:
;
。
3.
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举例:
;
。
4.
盐
+
金属
→
新盐
+
新金属,反应基本类型
。
注意:(1)盐必须可溶;(2)反应物中的金属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3)钾、钙、钠三种金属不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由于它们的活动性较强,在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
举例:
;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1、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置换反应的特点
反思: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其他三种反应的反应前后各元
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提升: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的有
(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2.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氢氧化钾的过程,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
,
。
2
,
。
3
,
。
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基本类型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且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课后训练】
1.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会产生什么现象,请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
C、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
D、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
A、石灰石
大理石
碳酸钙
B、蓝矾
胆矾
绿矾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消石灰
D、苛性钠
火碱
烧碱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B、浓盐酸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C、生石灰做干燥剂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5、酸、碱、盐三类物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溶于水
B、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都含金属元素
D、都是化合物
7、下列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铝和硫酸鈉溶液
B、铜和硫酸镁溶液
C、铜和硝酸银溶液
D、铜和氯化银
8、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是:(
)
A、CuO
B、Fe
C、Na2CO3
D、Cu
9、为了用实验证明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Fe、Cu、MgCl2溶液
C、Mg、CuO、FeSO4溶液
D、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10、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检验碳酸钙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水
C、稀硫酸
D、稀盐酸
11、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u(NO3)2、Na2CO3和稀盐酸三种物质的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现象的是(
)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Na2SO4溶液
D、KCl溶液
12、有五瓶失去标鉴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NO3)2
②NaCl
③KOH
④CuSO4
⑤K2SO4
如果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下列合理的鉴别顺序是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
1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两种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比应是
(
)
A、1:4
B、1:2
C、2:1
D、2:3
1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
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NaNO3
HCl
Na2SO4
B.NaNO3
NaCl
CuSO4
C.NaCl
Na2SO4
Na2CO3
D.NaOH
BaCl2
Na2SO4
15、要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
)
A、MgSO4→MgCl2
B、Na2CO3→NaOH
C、Ca(OH)2→CaCO3
D、Fe2O3→Fe(OH)3
16、下列物质中,能跟氧化铜、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中的三种物质反应,而跟另一种物质不反应的是(
)
A、Fe2(SO4)3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D、稀HNO3
17、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硫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NaCl溶液
B、H2SO4稀溶液
C、盐酸
D、Ba(NO3)2溶液
18.将10g不纯的Mg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MgCl2全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与63.3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求:
(1)样品中MgCl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姓名
成绩
.
PAGE第7章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4课时)
【学习目标】1.
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2.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回顾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
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乱
(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
(3)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4)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
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片放入稀硫酸中
;
②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③碳酸钠溶液跟石灰水反应
;
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
【新知导学】: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氢铵
;
硝酸铵
;
硝酸钾
;
碳酸钾
;
尿
素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
2.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等营养元素。
3.依据化学肥料中含有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把化肥分为
、
、
、
等。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P57—59,完成下面内容
1.几种主要的化肥
(1)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
。
①铵态氮肥:
、
、
、
。
②硝态氮肥:
等。
③有机氮肥:
等。
你知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吸收、利用氮气吗?
你知道“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吗?
(2)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主要化肥:磷矿粉(主要成分
),钙镁磷肥(主要成分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3)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主要化肥:
、
等
(4)复合肥料:含有
营养元素的化肥。
主要化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
等。
(5)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2.农家肥与化学肥料的比较
3、微量元素与常量元素肥料的重要性讨论
活动二、铵盐与铵根离子
(1)铵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一:将固体与消石灰混合,研磨,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含有铵根离子。
NH4NO3
+
NaOH
==
(NH4)2SO4
+
Ca(OH)2
==
方法二: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含有铵根离子。
其原因是
。
(2)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与
物质(如
、
)混合施用。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
2、化学肥料主要有哪些品种?使用上有哪些要求?如何检验铵态氮肥?
3、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自检、自测与反馈
【课堂作业】
1.某农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它使用的是
(
)
A.CO(NH2)2
B.NH4H2PO4
C.Ca(H2PO4)2
D.KCl
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CO(NH2)2
B.NH4NO3
C.KH2PO4
D.K2SO4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NH4Cl
+
Ca(OH)
2
(2)NH4NO3
+
NaOH
4.王强家菜地里的蔬菜叶色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化肥硝酸铵(NH4NO3),当他赶到商场时,硝酸铵刚好卖完。
⑴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建议他购买
(填序号),也能起到与硝酸铵相同的作用。
①氯化钾KCl
②尿素
CO(NH2)2
③磷矿粉Ca3(PO4)2
⑵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⑶硝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
【课后训练】
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2.KNO3是一种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下列化肥中不属于盐的是
A.NH4NO3
B.NH3·H2O
C.NH4HCO3
D.(NH4)2SO4
4.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化学肥料的是
A.食盐
B.碳酸钾
C.消石灰
D.硝酸铵
5.下列化肥通过加水溶解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A.碳酸氢铵
B.硫酸铵
C.磷矿粉
D.硝酸铵
6.下列化肥通过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A.硫酸铵
B.尿素
C.硝酸铵
D.氯化铵
7.某人排出的尿中含有2%的尿素[CO(NH2)2],如不考虑其他成分,则该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
B.9.3%
C.0.93%
D.0.093%
8.下列化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肥效降低的是
①氨水
②硫酸铵
③碳酸氢铵
④氯化钾
⑤尿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天追肥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
B.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没有污染
C.绿色植物都能直接在空气中进行生物固氮
D.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肥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
B.化肥的施用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持续农业运动是以将化肥、农药施用保持最低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为中心的
D.农药本身无毒无害,但使用不合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如下:
肥料
尿素
磷矿粉
硝铵
碳铵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价格(元/吨)
1200
150
1000
350
250
800
650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够买化
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____
______(填“N”“P”“K”)。
(2)该同学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2.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此可见,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农科院曾作过统计,每0.5
kg氮肥能使水稻增产7.75
kg,小麦增产5.25
kg,棉花增产4.75
kg,玉米增产9.5
kg。但是,如果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会造成浪费,同时还污染环境。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种混合肥,含NH4NO3、NH4H2PO4和KCl,其质量比为1∶2∶2。
问
a.某农民要配制这种混合肥料100
kg,需NH4NO3、NH4H2PO4、KCl各多少千克?
b.计算混合肥料中N、P、K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2)现有(NH4)2SO4、NH4NO3两种化肥,你认为哪种适宜用于酸性土壤?说明理由。
●社会调查
农民在购买、贮存、使用化肥、农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理由。
4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名
成绩
.
化学肥料:营养含量
,见效快,但营养元素
,容易使土壤遭破坏,湖泊容易受污染
农家肥料:含
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
。
肥料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5课时)
【学习目标】1.
知道中和反应的含义;
2.
知道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3.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学习难点】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液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有
,碱溶液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的溶液里都存在
。知道他们性质差异的原因吗?
3、酸的溶液都呈
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碱的溶液都呈
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此外碱不一定能溶于水,不溶性碱一般呈中性,不会使酚酞变红和石蕊变蓝。
【新知导学】:
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
(2)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
(4)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
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2.
是中和反应,
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1]在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
色,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红色
。
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
。能说此时溶液呈中性吗?PH值如何变化的?
[实验2]取样实验1的溶液,加入1滴NaOH溶液,溶液由
色变为
色。说明此时溶液呈
性。我们把[实验1]后的溶液所处的酸碱性一般认为为中性。即认为此时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3]取样实验1的溶液于蒸发皿中,加热。观察到蒸发皿中有
。
解释与讨论: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2、3]分别说明了什么?
(3)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4)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
活动二、中和反应
1、定义
。
表达式:酸
+
碱
→
盐
+
水
2、实质:
。
3、能量变化: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例如:
HCl
+
Mg(OH)2
——
H2SO4
+
KOH——
HNO3
+
NaOH
——
4、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良土壤
由于空气受到
或
的污染而形成酸雨,导致土壤成酸性,利用中和反应,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污染物,可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炼石油时用NaOH溶液洗涤产品中剩余的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肿止痛、治疗胃酸过多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
,若胃酸过多,可以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如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蚊虫叮咬后,由于蚊虫分泌出蚁酸使皮肤肿痛,涂上
或
可以减轻痛痒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画出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PH值变化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3、中和反应都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的进行吗?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
NaOH溶液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
热量。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pH
,在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振荡或搅拌,当溶液
色,说明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
性,pH
,取该溶液少许蒸发,得
色固体。
2.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咬人后,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5.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
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无色酚酞
如果溶液无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课后训练】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a(OH)2+CO2==CaCO3↓+H2O
B.MgO+2HCl==MgCl2+H2O
C.H2SO4+2KOH==K2SO4+2H2O
D.CaCO3+2HCl
==CaCl2+H2O+CO2↑
2.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是否发生的是
(
)
A.Fe与稀H2SO4
B.Cu(OH)2与稀盐酸
C.稀H2SO4与NaOH溶液
D.Fe与CuSO4溶液
3.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食物消化。若盐酸过多,人会感到胃不舒适,有下列几种物质:①NaOH;②Ca(OH)2;③Al(OH)3;④NaHCO3,你认为可以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溶液
A
B
C
D
X
盐酸
氢氧化钠
盐酸
氢氧化钠
Y
水
水
氢氧化钠
盐酸
(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
(填写编号),
理由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
的变化是
。
5.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至刚好褪成无色,
一定能说是盐酸将氢氧化钠反应掉了吗?还有什么可能?如何证明?
猜想:可能是盐酸将酚酞反应掉了。
设计实验:
。
实验:其实验现象是
。
结论:是盐酸将氢氧化钠反应而消耗了。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
7.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
.
姓名
成绩
.
PAGE第7章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的酸。
2.
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3.
了解浓硫酸的特性,认识强酸的腐蚀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
【学习重、难点】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盐酸是
的水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
;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硝酸中溶质化学式为
。他们组成中都含有
元素。
2.盐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溶液都呈
性,所以盐酸、碳酸溶液的PH
7。纯碱溶液、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
,溶液呈
性,所以纯碱溶液、石灰水的PH
7。而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蒸馏水和食盐水时都不变色,他们的PH值
7。
3、如何测定一未知溶液的PH值?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吗?有什么影响?
【新知导学】:
1.人的胃液中含有
,蓄电池中有
,食醋中有
,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
和
,雪碧中含有少量
,工业的“三酸”是指
、
、
;
2.硝酸一般保存在
(填“棕色”或“无色”)的试剂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
活动一、探究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右图标志的含义是
。你认为实验室中哪些药品应该贴此标志?
。
2.完成教材P40活动与探究
“表7-3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密
度
挥发性(瓶口现象)
浓盐酸(HCl)
浓硫酸(H2SO4)
讨论:①浓盐酸与浓硫酸的区别方法?
②区别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与稀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③区别浓盐酸与稀盐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④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制取CO2,如果用浓盐酸制取CO2后果是
。
能用稀硫酸吗?为什么?
活动二、3.浓硫酸的其他性质
(1)阅读教材P188
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
①右图装置可用来干燥CO2气体,气体应该从
处进。这说明
浓硫酸具有
性,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
但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因为浓硫酸会与他们反应。
②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涂在小木条或纸上,观察现象。
现象:
。
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浓硫酸还会腐蚀衣物和皮肤,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思考:稀硫酸蘸在小木条或纸上,较长时间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三、4.教师演示实验:向浓硫酸中滴加水
现象:
。
结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
应用: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
。
活动四、5、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①如不慎将稍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
(或
)中和,然后
。
②如不慎将少量的酸(或碱)液滴到实验台上,应先
,再
。
③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
,再
,最后涂3%~5%的
。
④如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先
,再涂上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回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性质,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
反思:1。将相同体积的浓盐酸与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这两种酸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2.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宜不宜立刻用水冲洗?为什么?
提升:①、用一温度计蘸取浓硫酸,在空气中晃动几下,温度计的示数变大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②、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3、拓展: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小资料:浓硫酸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后有水生成(无氢气生成)。
例如:①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能与较不活泼的金属(如Cu)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②浓硫酸与铁等活泼金属反应时,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因而工业上常用铁桶盛放浓硫酸(但必须密闭)。以上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导致的。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贴的图标是(
)
2.对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都有腐蚀性
B.都有挥发性
C.都有吸水性
D.都有脱水性
3.下列关于稀硫酸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能导电
B.该溶液的pH>7
C.该溶液均一稳定
D.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
)
A.浓盐酸、稀盐酸
B.稀盐酸、浓盐酸
C.浓硫酸、稀硫酸
D.浓盐酸、浓硫酸
【课后训练】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在干燥H2、O2、CO2、SO2等气体,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氧化性
2.现有两瓶酸一瓶是浓盐酸,一瓶是浓硫酸,下列方法不能把它们区别出来的是(
)
A.闻气味
B.打开试剂瓶观察是否形成白雾
C.观察颜色
D.用一根小木条沾取观察木条表面是否变黑。
3.小明用滤纸折成一只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试剂A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溶液B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出A、B可能的组合(填序号)
。
①石蕊试液②酚酞试液③浓盐酸④浓硫酸⑤氢氧化钠溶液⑥浓氨水
4.化学晚会上小豆把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纸用电吹风的热风吹片刻,不一会,白纸上出现了一只小黑猫,如图,大家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小豆事先用
画了一只猫;
(2)使白纸出现小黑猫的物质是
;
表现该物质具有
性。
5.为了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应选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的
(填“甲”或“乙”)
6.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 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
,其理由是
。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你的观点是
。
7.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
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浓硫酸配制稀核酸的操作步骤:
。
姓名
成绩
.
△
PAGE7.2常见的酸和碱(第5课时)
课题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5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和反应的含义;2.
知道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3.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呈现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液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有
,碱溶液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的溶液里都存在
。知道他们性质差异的原因吗?
3、酸的溶液都呈
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碱的溶液都呈
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此外碱不一定能溶于水,不溶性碱一般呈中性,不会使酚酞变红和石蕊变蓝。
【新知导学】:
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
(2)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
;
(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
(4)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
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2.
是中和反应,
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1]在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
色,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红色
。
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
。能说此时溶液呈中性吗?PH值如何变化的?
[实验2]取样实验1的溶液,加入1滴NaOH溶液,溶液由
色变为
色。说明此时溶液呈
性。我们把[实验1]后的溶液所处的酸碱性一般认为为中性。即认为此时NaOH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3]取样实验1的溶液于蒸发皿中,加热。观察到蒸发皿中有
。
解释与讨论: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2、3]分别说明了什么?
(3)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4)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要逐滴加入盐酸并搅拌?
活动二、中和反应
1、定义
。
表达式:酸
+
碱
→
盐
+
水
2、实质:
。
3、能量变化: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例如:
HCl
+
Mg(OH)2
——
H2SO4
+
KOH——
HNO3
+
NaOH
——
4、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良土壤
由于空气受到
或
的污染而形成酸雨,导致土壤成酸性,利用中和反应,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污染物,可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炼石油时用NaOH溶液洗涤产品中剩余的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肿止痛、治疗胃酸过多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
,若胃酸过多,可以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如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蚊虫叮咬后,由于蚊虫分泌出蚁酸使皮肤肿痛,涂上
或
可以减轻痛痒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画出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PH值变化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3、中和反应都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的进行吗?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