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11: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站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文体知识




浩瀚( ) 娴熟( ) 咆哮( )
镌刻( ) 一丝不苟( ) 默契( )
殚精竭虑( ) 呼啸( ) 澎湃( )
桅杆( ) 凛冽( 舰艉( )
湛蓝( ) 绽放( 揪紧( )
惊心动魄( )
hàn
xián
juān
ɡǒu
dān
xiào
pài
wéi
wěi
zhàn
zhàn
jiū

lǐn liè

páo xiào
( )穿着
( )着急
( )着数
( )顺着

zhuó
zháo
zhāo
( )千载难逢
( )满载而归

zǎi
zài
zhe
( )一刹那
( )刹车

chà
shā
◆多音字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
震耳欲聋:
白手起家: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积累
澎湃:
桅杆:
凛冽:
镌刻:
浩瀚:
娴熟:
默契:
咆哮: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刺骨地寒冷。
雕刻。
水势盛大。
熟练。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形容发动机的轰鸣声。
词语积累
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着舰前检查准备
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
成功着舰
欢呼庆祝
时间顺序
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展现了中国人高超的技术、忘我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1
2
技术要求严苛,事故几率大
3
重大历史事件,强烈的现场感
5
标题“一着惊海天”“惊”在何处?
既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感,使读者如临现场,又将重点内容详
细叙述出来,做到了主次分明,强调了这一着舰的意义非凡。
作者为何将“着”的过程写得那么详细?
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作用: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2)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作用:这两段文字,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3)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 “咔嚓!”“咔嚓!”……随着照 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作用: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 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 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作用: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表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本文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
课外搜集其他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
本节课趁着学生读后的高昂情绪,进一步把问题交给学生:这篇文章属于新闻中的哪种体裁?学生很快给出“通讯”的答案。肯定他们的答案之后,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辨别一下新闻中“消息”“特写”“通讯”的异同。让大家简单讨论,然后选出优秀作品,本来觉得有些棘手的课文讲解,在学生的帮助下变得简单,连知识梳理也变得轻松。课堂,本就是属于学生的,把讲解、小结交给学生,师生反而收获了更多。以后,课堂还要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