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山东济宁2025高二上月考)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载体蛋白 B.呼吸酶 C.血糖 D.淀粉酶
2.(2025河南郑州月考)人体细胞都生活在液体环境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都是人体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
B.血液中含有大量血细胞,是人体的体液之一
C.体液又称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
D.人体膀胱中存在的液体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2024陕西咸阳期末改编)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搭配错误的是( )
A.肝细胞—组织液 B.免疫细胞—淋巴液或血浆
C.大脑细胞—大脑细胞间隙液 D.毛细血管壁细胞—只有血浆
4.(湖北荆州2025高二上月考)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和脊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从处滤过产生的,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血一脑脊液屏障”,该屏障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从而阻挡了一些物质从血管进入脑脊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脊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B.脑脊液可以为脑细胞和脊髓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
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回流受阻会导致颅内压下降
5.(黑龙江哈尔滨九中2025高二上月考)紧张、生气等精神因素会导致人体排出过多的CO2,诱发肺过度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持续过低,从而发生碱中毒,医学上称为呼吸性碱中毒。下列关于呼吸性碱中毒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持续降低血浆的CO2浓度会加剧碱中毒
B.CO2、H2CO3等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C.CO2既是细胞内液的成分,又是内环境的成分
D.患者血浆的pH会减小
6.(2025山东泰安月考)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渗透压降低 B.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C.乙组小鼠的血浆量减少 D.乙组小鼠血浆pH明显减小
7.(2024陕西西安测试改编)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
B.正常的体温可保证酶的活性,从而确保细胞代谢正常进行
C.正常人血浆pH保持稳定与HC、H2CO3等物质有关
D.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保持不变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8.(山东名校联盟2024高二上质检)人体内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进出或运输方向,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系统,其中代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分别是( )
A.丙、甲 B.丙、乙 C.丙、丁 D.乙、丁
9.(2025湖北咸宁月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媒介”相对稳定状态与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等的功能有联系
B.变形虫也可通过该“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该“媒介”中含有多种酶,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正常情况下,尿酸、激素、无机盐、呼吸作用的酶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10.(2024北京丰台区期中改编)农民在用镰刀收割小麦时,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疱内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高
B.水疱主要由淋巴液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中所形成
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可以不断更新
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能且只能渗入毛细血管
二、多选题
11.(湖南岳阳2025高二上期中)如图是正常人体组织液部分来源与去向示意图,①②③箭头代表所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生成的组织液量多于②过程回流的组织液量
B.淋巴液中的大量淋巴细胞与淋巴液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
C.毛细淋巴管的单向活动瓣膜可以保证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
D.淋巴液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与血浆中相差不大
12.(山东菏泽2025高二上期中)妊娠水肿一般发生在怀孕6个月之后,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常见症状,以脚踝周围最为明显,医学上称为“生理性水肿”或“体位性水肿”。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严重的妊娠水肿可波及孕妇的上肢和脸面,一般情况下可自行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胎儿生长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可引起妊娠水肿,且淋巴液增多
B.若孕妇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可直接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妊娠水肿
C.水肿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理论上来说具有排钠和利尿作用的药物可用于妊娠水肿的辅助治疗
三、非选择题
13.(河北邯郸2024高二上月考)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局部模式图,A~D分别代表人体内与新陈代谢相关的四大系统,①②③为体液的不同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液主要由 和血细胞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一般来说,静脉滴注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
(2)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 (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当氧气进入肌肉细胞,最终在细胞的 (填具体场所)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需依次经过 系统、 系统排到体外。
(3)红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与 (填“Na ”或“K ”)以及血红蛋白等的含量有关。
14.(2025湖北鄂东南联考)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组织损伤、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肾小球肾炎等。感染新冠病毒的某些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会造成肺水肿。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液可以来自 ;当感染上述病毒的患者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血浆渗透压会 (填“升高”或“降低”)。
(2)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这说明 ;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主要的调节机制是 。
(3)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请写出消肿的机理 ;经消肿治疗后,病人尿量会 (填“增加” “减少”或“变化不大”)。
15.(2023陕西延安中学段考改编)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D是肺),I、II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C表示 ,II表示 。
(2)图乙中的③对应图甲中的 ,③中的液体增多会引起 ;下列属于造成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填字母)
A.营养不良 B.肾小球肾炎 C.吃了很咸的食物 D.淋巴循环受阻
(3)①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很多 有关,其中重要的 (列出一种即可)。
(4)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5)尝试构建人体心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细胞内液)
一、单选题
1.C
解析: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如线粒体),淀粉酶分布于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是内环境组成成分。
2.D
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仅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A、C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体液,血液本身不属于(B错误);膀胱中的尿液属于外界环境,既非细胞内液也非细胞外液(D正确)。
3.D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一侧接触血浆,一侧接触组织液,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非“只有血浆”(D错误);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可生活在淋巴液或血浆中,大脑细胞间隙液即组织液,为大脑细胞的内环境(A、B、C正确)。
4.D
解析: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其渗透压主要来源于和(A正确);内环境可为细胞提供营养并运输代谢废物(B正确);脑脊液中存在/等缓冲对,可维持pH稳定,故大脑产生的不会使pH明显降低(C正确);脑脊液回流受阻会导致其在颅内积聚,颅内压升高(D错误)。
5.D
解析:呼吸性碱中毒是血浆浓度过低导致pH升高(D错误);持续降低血浆浓度会进一步降低含量,加剧碱中毒(A正确);、是内环境的重要成分(B正确);由细胞呼吸产生(细胞内液成分),释放后进入内环境(C正确)。
6.B
解析:生理盐水与血浆等渗,注射后甲组小鼠血浆渗透压不变(A错误);生理盐水中的会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中增多(B正确);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等渗,注射后葡萄糖被细胞吸收,但血浆量不会减少(C错误);血浆存在缓冲系统,pH不会明显减小(D错误)。
7.D
解析:人的体温在一日内存在波动(如清晨较低、下午较高),并非“保持不变”(D错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A正确);体温稳定可保证酶活性,维持细胞代谢正常(B正确);/等缓冲对可维持血浆pH稳定(C正确)。
8.A
解析:消化系统(甲)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营养进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丙)负责气体交换(进入、排出);循环系统(乙)运输物质;泌尿系统(丁)排泄废物。故代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分别是丙、甲。
9.A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交换物质的“媒介”,其稳态与消化(供营养)、呼吸(供排)、泌尿(排废物)、循环(运输)系统功能相关(A正确);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交换物质,无需内环境(B错误);细胞代谢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非内环境(C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如线粒体),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10.C
解析: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血浆(A错误);水疱是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错误);水疱形成(血浆水→组织液)和消失(组织液→血浆或淋巴)说明内环境物质可不断更新(C正确);水疱中的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非“只能渗入毛细血管”(D错误)。
二、多选题
11.ABC
解析:①(动脉端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的量多于②(静脉端组织液回流)的量,多余组织液通过淋巴回流(A正确);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中,可与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毛细淋巴管的单向瓣膜可防止淋巴液倒流(C正确);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血浆(D错误)。
12.CD
解析: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会使组织液增多(而非淋巴液增多)(A错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而非升高),引发组织水肿(B错误);水肿液体(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能自行消失(C正确);排钠利尿药物可减少细胞外液量,辅助治疗水肿(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3.(1)血浆;血浆和组织液;6
(2)不属于;线粒体内膜;循环;泌尿
(3)
解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葡萄糖需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和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3层膜,6层磷脂分子。(2)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氧气最终在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尿素经循环系统运输至泌尿系统排出。(3)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与有关。
14.(1)血浆和细胞内液;降低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浆;增加
解析:(1)组织液来自血浆(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渗);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2)内环境稳态破坏说明调节能力有限,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甘露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回流;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使尿量增加。
15.(1)泌尿系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组织液;组织水肿;ABD
(3)缓冲物质;/(或/)
(4)理化性质
(5)
解析:(1)C为排泄废物的泌尿系统,II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2)图乙③是组织液,其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少)、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流失)、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回流受阻)均会引发水肿(ABD正确),吃咸食物会升高血浆渗透压,减少组织液(C错误)。(3)血浆pH稳定依赖缓冲物质,如/。(4)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5)从红细胞扩散至心肌细胞,从心肌细胞扩散至血浆(不考虑进入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