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1.7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1.7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4 10: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7角平分线的性质
(浙教版)八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01
02
能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并知道其作图的理论依据。
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推理能力。
02
新知导入
复习回忆:角的平分线的概念
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O
B
C
A
1
2
03
新知讲解
探究
工人师傅用角尺来平分一个角。 如图,∠AOB 是任意角,在 OA,OB 上分别取 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
想一想,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由此你能想到怎样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在△OCM和△OCN中,
因为OC=OC,CM=CN.OM=ON,
所以△OCM≌△OPN (SSS),
所以∠NOC=∠MOC.
03
新知讲解
已知∠BAC(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BAC的平分线AD。
例1
分析:如果能找到∠BAC 的平分线上一点 D,那么射线 AD 就是∠BAC 的平分线。由于角平分线把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因此可以想象通过作两个全等三角形来作出点D。
03
新知讲解
已知∠BAC(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BAC的平分线AD。
例1
作法:如图。
1.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E,F两点。
2.分别以 E,F 为圆心,大于 EF 长为半径作弧,两条弧交于∠BAC 内一点D。
3.作射线AD。
射线AD就是所求作的∠BAC的平分线。
03
新知讲解
已知∠BAC(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BAC的平分线AD。
例1
事实上,如图,连结DE,DF。
由作法可得△ADF≌△ADE,
所以∠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AD平分∠BAC。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任意作一个角,记为∠BAC,P 是∠BAC 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B⊥AB 于点 B,PC⊥AC 于点 C。
比较PB和PC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证明:因为PB⊥AB,PC⊥AC(已知),
所以∠ABP=∠ACP=Rt∠(垂线的定义).
∠PAB=∠PAC,
∠ABP=∠ACP ,
AP=AP(公共边)
∴△APB≌△APC(AAS).
∴PB=PC.
因为
在△APB和△APC中,
03
新知探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
P 是 OC 上一点,
PD⊥OA 于点 D,
PE⊥OB 于点 E,
∴PD = PE.
C
A
B
O
D
E
P
几何语言:
03
新知探究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C
A
B
O
D
E
P
(1)角的平分线;
(2)点在该平分线上;
(3)垂直距离.
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AB∥CD,PB,PC 分别平分∠ABC,∠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求证:PA=PD。
例2
分析:由 AB∥CD,AD⊥AB,可得 AD⊥CD,则 PA,PD 的长分别是点P 到 AB,CD 的距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它们与点 P 到 BC 的距离相等。因此,可先作出点P到BC的垂线段。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AB∥CD,PB,PC 分别平分∠ABC,∠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求证:PA=PD。
例2
证明:如图,作PE⊥BC于点E。
因为AB∥CD(已知),
所以∠BAD+∠CD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由AD⊥AB(已知),
知∠BAD=90°(垂直的定义),
所以∠CDA=180°-∠BAD=180°-90°=90°,
即AD⊥CD(垂直的定义)。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AB∥CD,PB,PC 分别平分∠ABC,∠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求证:PA=PD。
例2
因为PB平分∠ABC(已知),PA⊥AB,PE⊥BC,
所以PA=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PD=PE。
所以PA=PE=PD。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如图,OP为∠AOB的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PC=PD B.∠CPO=∠DOP
C.∠CPO=∠DPO D.OC=OD
B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结BD,BD⊥CD,∠ADB=∠C. 若P是边BC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B )
A. 3 B. 4 C. 5 D. 6
B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A. AAS B. ASA C. SSS D. SAS
3.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垂足为E.
(1) 若BC=8,BD=5,则DE=  3 ;
(2) 若BC=20,BD∶CD=3∶2,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8 .
3 
8 
0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4. 如图,铁路OA和铁路OB交于点O处,河岸AB与两条铁路分别交于点A处和点B处,试在河岸AB上建一座水厂M,要求水厂M到铁路OA,OB的距离相等,则该水厂M应建在图中什么位置(不写作法,保留画图痕迹)?
解: 如图,点M即为所求作
04
课堂练习
提升题
1. 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于点E. 若△ABC的面积是15cm2,AB=9cm,BC=6cm,则DE的长为( B )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B
2. 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4 .
4 
04
课堂练习
拓展题
1. 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点B,C重合),连结AD.
(1) 如图①,当D是BC边的中点时,S△ABD∶S△ACD=  1∶1 .
1∶1 
(2) 如图②,当AD平分∠BAC时,若AB=m,AC=n,求S△ABD∶S△ACD的值(用含m,n的式子表示).
解:(2) 如图②,过点D作DE⊥AB于点E,DF⊥AC于点F.
因为AD平分∠BAC,所以DE=DF. 因为AB=m,AC=n,
所以S△ABD∶S△ACD= ∶ =m∶n
05
课堂小结
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06
板书设计
1.7角平分线的性质
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