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时训练
第一单元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负隅顽抗,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我三十万大
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
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横渡长江》,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1 消息二则
知识链接
消息
“消息”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现今,消息可指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特征:①用事实说话;②短小精悍,概括性强;③时效性强;④一般将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进行报道;⑤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称为“消息头”。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wú
kuì
xiǔ
dānɡ
sài
辖
泄
签
督
歼
渡
2.理解词义
(1) :已经。
(2) :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3)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业已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3.文学文化常识
(1)消息是 、 地报道 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2)人们常把“ ”“ ”“ ”“ ”
“ ”“ ”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3)新闻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五部分,其中 、 、 .
三部分缺一不可。
迅速
简要
新近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标题
导语
主体
4.整体感知
1.课文中两则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答案:两则消息的标题简练而准确,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况。其中“三十万”“百万”两词显示了我军强大的阵容,“南渡”“横渡”两词则突出了我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强大气势。初读标题,就会感受到一股迎面而来的胜利豪情。
新闻标题拟写法
1.紧扣新闻要素概括。即用“何时”“何人”做“何事”表述。
2.紧扣导语概括。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找到导语筛选出有效的要点信息,即可拟出恰当的标题。
技法点拨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中,“长江风平浪静……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的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这些生动而简短的描写展现了我军作战的整体态势,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既暗示了战局发展必定是我军风卷残云,敌军一溃千里,又传达出作者的兴奋与喜悦之情。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遣词造句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用词准确。“冲破”“突破”运用准确;“歼灭及击溃”描述事实准确恰当;“较为”“很”等表程度的字词,准确形象;“西起九江(不含)”,标注括号,意思明确。
②语言精练、铿锵。用语干净有力,适当采用文言词语。“至发电时止”
“现已”“业已”“甚为微弱”等简洁典雅,妙语铿锵。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2024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国庆假期,小语随父母一起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慨颇多,写了以下一段心得体会,请你阅读后完成1—5题。
①巢湖之滨,两艘雄伟的战舰并排行驶,舰首直指长江,这便是渡江战役纪念馆。②仰望这座纪念馆,仿佛看见75年前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情景:
sài
xiǔ
溃
2.文中①②③④四句话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来( )
A.① B.② C.③ D.④
导析:B ②句缺少主语,可在“仿佛看见”前添加“我”。
B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中有一个使用不恰当,请你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将错用的词语( )改为( )。
匍匐前进
奋勇前进
4.下面几句话是从文中括号中抽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文括号中,那么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老百姓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②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是亿万人民满怀热血与激情创造出来的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导析:D 所需排序的语句可按时间顺序来判断先后,先是“渡江战役的胜利”,再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后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伟业”。
故排序为③①②,选D。
D
▲5.这次国庆假期,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日报的记者报道了这一情况。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哪句话最适合作为新闻的标题
( )
A.追寻红色足迹,抒发爱国情怀
B.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市民游客深情告白祖国
C.国庆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迎来游客高峰
D.国庆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导析:C 这一新闻主要体现了国庆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待游客之
多,A、B两项不能直接体现这一内容;与D项比较C项有具体的地
点,更适合作为新闻标题;故选C。
C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一)
中新社沈阳2023年11月23日电(记者宫旭、李纯) 山川同念,英雄回家。2023年11月23日11时32分许,一架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2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洗去征尘,回到了久违的祖国怀抱。
当天,中国迎回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地时
间上午10时,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机场举行交接仪式。这是自
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第十次进行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
就在此前一日,中韩双方已在韩国仁川共同举行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装殓仪式,这一天正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小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团聚”“归家”等寓意。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期盼,承载着亲人与战友的思念,接迎英雄回家。”执行此次接运任务的运-20机长路中华在舱内广播中如是说。韩国当地时间10时55分(北京时间9时55分),运-20飞机从仁川机场起飞,载着25位忠魂回家。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二)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安息!
新华社沈阳2023年11月24日电(记者李晓明、丁非白)
雪后初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松柏掩映,庄严肃穆。铭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巍峨挺拔。安葬仪式在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举行。环形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参加仪式的人们列队肃静,缅怀英烈。
10时,军乐团奏响《思念曲》,仪式正式开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持枪护卫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27名部队官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思念曲》再次低回奏响,礼兵们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自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10年以隆重礼仪迎接总计93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让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加仪式的人们排起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我们在课本中学过抗美援朝的故事,我很敬佩先烈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仪式,我很感动。”某学校的一位学生代表说,“我要继承先烈遗志,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6.请为第一则消息补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抵沈阳
7.请为第二则消息补写导语。(3分)
答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于24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25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到中华大地安息。
8.新闻报道虽然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但字里行间往往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上面两则消息共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分别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说明。(4分)
答案:消息(一)从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入手描写,消息(二)主要记录了安葬仪式,两则消息都体现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和对生命逝去的惋惜与不舍。
9.消息(一)与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4分)
答案:相同点:都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报道事件,都以叙述为主,都饱含着深情。
不同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除了运用记叙,还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消息(一)则主要运用了记叙和描写。
素养提升
语言运用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本报讯 9月27日晚8点,在雅安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演艺中心,《熊猫归来》音乐剧震撼上演。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嘉宾们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宴。
随着音乐响起,《熊猫归来》的故事缓缓展开。故事从冰河纪讲起,大熊猫经历了地球的演变,最终在中国西南的雅安生存下来,直到1869
年,世界的目光才聚集到它们身上。从大熊猫被猎捕到被救助,再到野化放归,以及生态廊道建立、小种群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雅安给予了大熊猫生生不息的家园。随着故事发展,音乐或舒缓、或急促、或欢快、或紧张,现场观众也由此展开了一场奇幻之旅。
据悉,《熊猫归来》演艺系列作品,剧情主要以第四纪冰河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动物因食物匮乏面临灭绝的危机……主人公通过时空穿梭飞行器抵达1869年的雅安,从而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该系列作品以多种表达方式呈现,有音乐剧版本、奇幻秀版本等。在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呈现的是音乐剧版本,年底将推出奇幻秀版本。
(选自《雅安日报》2024年9月28日)
▲(1)材料缺少标题,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下面。
答案:《熊猫归来》音乐剧在雅安震撼上演(抓住新闻事件即可)
(2)学校记者站的小记者将采访《熊猫归来》的导演,请你结合材料,拟写两个问题。
答案:(示例)音乐剧把熊猫故事放在冰河纪开启,出于怎样的考量 奇幻秀版本对比音乐剧版本,有哪些独特设计
(3)结合材料,请你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推荐《熊猫归来》音乐剧。(60字以内)
答案:(示例)这是一台别具一格的音乐剧,故事从冰河纪讲起,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时空变化,主要展现了1869年以来,雅安人发现、救助、野化放归、保护大熊猫的故事。(意对即可)
(4)雅安山清水秀,是大熊猫的家园。我们应该宣传雅安,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雅安观光旅游。请你结合雅安的旅游资源,运用对仗,写出下句,补全推荐语。
上句:看憨态可掬,心生可爱
下句:
(示例)赏青山养眼,胸有豪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