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shāng。”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 ,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mán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 。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 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铸兹.( zī )宝鼎 国shāng( 殇 )
野mán( 蛮 ) 惨绝人寰.( huán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史实 杀戮 再次
B.历史 杀戮 下次
C.史实 杀伐 下次
D.历史 杀伐 再次
(3)选段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的句子是: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4)[跨学科·历史]“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场浩劫给全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它提醒全世界的人民都应牢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牢记战争的罪恶,从而珍惜和平。所以说“南京的历史”也是“人类的记忆”。
2.文学常识填空。
1937 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南京大屠杀 惨案。本文选自《 人民日报 》,发表于第四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3.学校开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025年12月13日是第十二个国家公祭日。学校定于公祭日当日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听到警报时,原地默哀一分钟。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提醒大家注意。
示例:
通 知 全体师生: 学校定于2025年12月13日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请听到警报时,原地默哀一分钟。 ××学校团委 2025年12月11日
(2)学校举行了“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演讲比赛,下面是小明同学演讲词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我们悼念遇难同胞,[甲]批判和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阴谋,就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曾经深受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乙]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同学们,我们应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刻苦学习,奋勇前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批判 ”和“ 揭露 ”对调。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 和平 ”后加上“ 的理念 ”。
◆课内精读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回答问题。
4.本文题目的作用: 突出主题,弘扬主旨 。
5.说说为什么设置“国家公祭鼎”。
设置“国家公祭鼎”,警示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警惕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的日本右翼分子的险恶。
6.文中作者写日本右翼分子丑态百出的表演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右翼分子逃避的态度,突出强调了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事实真相的行径的丑陋与徒劳无功,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度憎恶。
7.“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的作用是什么?
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罪行,体现出牢记历史、坚持正义的必要性;引用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新闻事实,有利于赋予文章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不容置疑的气势;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请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示例:第2段列举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等事实,表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并以此告诉世界: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9.“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中的“罪恶灵魂”是指什么?
“罪恶灵魂”指的是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的日本右翼分子。
10.分析是什么使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也是因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努力,使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类文荐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映照历史 点亮和平
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
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
(选自《南京日报》)
11.阅读以上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新闻,概括其大意。
主要讲述了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活动,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交代了参加祭奠活动的人员,突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求与珍惜。
12.文中“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满头银发”是肖像描写,一方面说明林伯耀年事已高,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忧虑深重,头发都愁白了。“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是神态描写,突出了林伯耀参加公祭活动时的沉重心情,以及对日本一些老兵不思反省的愤慨与忧虑。报道选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林伯耀这一典型人物来写,旨在表明“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深刻主题。
13.你如何理解举行祭奠南京大屠杀活动的意义。
①告诫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②寓意“和平之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是世界人民的幸福之梦。
14.[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有人为这尊国家公祭鼎做了一张“名片”,“名片”正面是公祭鼎照片,背面是有关信息,只是介绍的顺序不完全合理。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按照合理的顺序,为这尊公祭鼎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名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器型:三足两耳
重量:2014公斤
文字:正面160字铭文,后侧、左右287字记事
原型: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
主要纹饰: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
外观特点:古朴、宏伟
材质:青铜
高度:1.65米
示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器型仿照的是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呈三足两耳型,整体外观古朴而宏伟。公祭鼎用青铜铸成,重2014公斤,高1.65米。鼎正面有160字铭文,后侧和左右有287字记事,全身主要纹饰有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等。 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shāng。”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 ,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mán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 。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 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铸兹.( )宝鼎 国shāng( )
野mán( ) 惨绝人寰.(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实 杀戮 再次
B.历史 杀戮 下次
C.史实 杀伐 下次
D.历史 杀伐 再次
(3)选段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的句子是:
(4)[跨学科·历史]“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文学常识填空。
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惨案。本文选自《 》,发表于第四个 国家公祭日。
3.学校开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025年12月13日是第十二个国家公祭日。学校定于公祭日当日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听到警报时,原地默哀一分钟。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提醒大家注意。
(2)学校举行了“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演讲比赛,下面是小明同学演讲词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我们悼念遇难同胞,[甲]批判和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阴谋,就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曾经深受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乙]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同学们,我们应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刻苦学习,奋勇前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和“ ”对调。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
◆课内精读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回答问题。
4.本文题目的作用: 。
5.说说为什么设置“国家公祭鼎”。
6.文中作者写日本右翼分子丑态百出的表演的作用是什么?
7.“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的作用是什么?
8.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请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9.“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中的“罪恶灵魂”是指什么?
10.分析是什么使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类文荐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映照历史 点亮和平
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
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
(选自《南京日报》)
11.阅读以上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新闻,概括其大意。
12.文中“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3.你如何理解举行祭奠南京大屠杀活动的意义。
14.[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有人为这尊国家公祭鼎做了一张“名片”,“名片”正面是公祭鼎照片,背面是有关信息,只是介绍的顺序不完全合理。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按照合理的顺序,为这尊公祭鼎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名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器型:三足两耳
重量:2014公斤
文字:正面160字铭文,后侧、左右287字记事
原型:东周时期祭祀的礼器“楚大鼎”
主要纹饰:南京市市花梅花、橄榄枝、云纹、古城墙纹
外观特点:古朴、宏伟
材质:青铜
高度:1.6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