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六单元|情操与志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目标导航
单元目标 1.阅读不同体裁的古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2.进一步熟悉阅读古文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中考考点链接 (文言文) 1.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2.概括文章的主题或情感(★★★★)
3.分析人物形象(★★★★)
4.赏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任务一 群文阅读训练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让我们走进下面的群文阅读,去用心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意蕴。
【第一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2分)
高凤①,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③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高凤传》,有删改)
【注】①高凤:东汉人,字文通。②护鸡:看护好鸡(,以防鸡吃了
麦子)。③潦(lǎo)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休止,停止
往,到……去
让,使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2处。(2分)
时 天 暴 雨 而 凤 持 竿 诵 经 不 觉 潦 水 流 麦
答案: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
译文:
高凤年老时,坚持志向不知疲倦,名声传播得很远。
4.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诫子书》中“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理解。
(4分)
答案:“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保持内心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高凤正是因为读书专心(高凤读书时能屏除杂念和干扰),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
参考译文:高凤,是南阳人。在他青年还是书生时,(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他)却精通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止。(他的)妻子曾经到田地里去,在庭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护好鸡(,以防鸡吃了麦子)。当时突然下了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惊奇地询问,高凤这才知道小麦被冲走了。后来(高凤)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就在西唐山教书。高凤年老时,坚持志向不知疲倦,名声传播得很远。
【第二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颖士有风节之士也。为集贤校理①,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时安禄山宠恣,颖士阴②语柳并曰:“胡人③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颖士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节度使源洧④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⑤轻土地,取天下笑乎 ”洧乃按甲不出。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集贤校理:官名。②阴: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禄山。
④源洧(wěi):人名。⑤遽:匆忙。
到
告诉
叛乱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襄 阳 乃 天 下 喉 襟 一 日 不 守 则 大 事 去 矣
答案: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译文: .
4.萧颖士是怎样说服源洧按兵不动,固守襄阳的 (2分)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
答案:萧颖士分别从襄阳的重要性、退兵后果这两方面说服源洧按兵不动,固守襄阳。
参考译文: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萧颖士是一位有高风亮节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
(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颖士推辞不去,李林甫恼怒他不屈从自己。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忌恨,以致被免除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宠信,恣意妄为,萧颖士暗地里对柳并说:“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
(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禄山反叛(以后),萧颖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节度使源洧
想(放弃襄阳)退保江陵,萧颖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
冲,一天不坚守,那么大势就去了。您为何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
地,让天下人取笑呢 ”源洧(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按兵不出。
【第三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一钱太守
刘宠任会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为将作大匠①。山阴县有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间出,人赍③百钱以送宠,曰:“山谷鄙人,未尝识朝政。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宠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 父老辛苦!”叟奉以钱,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将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②若耶:山名。
③赍(jī):携带。④明府:对太守的尊称。
担任
推托,推辞
2.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
译文:
3.请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
答案:自明府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4.刘宠上任前,当地官吏如何对待百姓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答案:他守时,吏索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参考译文:刘宠担任会稽的太守,废除严苛的规章制度,禁止非法行为,郡中非常太平。朝廷征召他担任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从若耶山谷之间走了出来,每人携带着一百枚铜钱来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里见识浅陋的人,不曾知道朝廷政事。别的太守在任时,官吏向百姓勒索,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有时狗叫一整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狗在夜里不叫了,百姓看不到(勒索的)官吏;(我们)年纪大了遇到清廉爱民的太守,因此互相搀扶着来送行。”刘宠说:“我的政绩怎么能比得上你们所说的呢 你们辛苦了啊!”老人们捧着钱送给
(刘宠),刘宠推辞不掉,就从每个老人那儿拿了一枚铜钱收下了。
任务二 中考考点对接训练
考点 分析人物形象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考题形式 1.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
2.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 1.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要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1)着重分析人物的肖像和富有特征的细节。(2)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描写来分析。(3)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行动(动作)描写。(4)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5)分析侧面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一般选用二字或四字词语加以概括
答题示例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真的“愚”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愚公不是真的“愚”,而是大智若愚。他不顾自己老迈,要带领子孙移走两座大山,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而且坚信自己的子孙后代会实现这个愿望,可见他抱负远大,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怕困难,有必胜的信念。所以,他是一位智者。
1.结合【第一篇】内容分析高凤是怎样的人。
答案:高凤专心读书导致雨水把麦子冲走都浑然不觉,可见他是一个内心宁静、勤奋专注的人。年老了,高凤还坚持他的志向不知疲倦,可见他是一个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的人。
2.结合【第二篇】所选文段,分析萧颖士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心怀国家(以国事为重)。萧颖士为郭纳出谋划策,为源洧分析形势。②有政治远见。萧颖士能看出安禄山恃宠而骄,将来必定造反,
且不让源洧放弃襄阳。③对愚妄浅薄的当权者持否定态度。萧
颖士评价郭纳以“儿戏”对抗敌人,轻敌自恃。
对点训练
3.从【第三篇】选文看,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示例)他是一个治理有方、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有仁爱之心的官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