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17: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资料链接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 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系列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其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资料链接
主要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资料链接
诺贝尔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66年发明安全炸药。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病卒于意大利。
资料链接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济学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诺贝尔奖
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和一笔奖金。
资料链接
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并于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nobel prize
消 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文体知识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nobel prize
how
(如何)
六要素
when
(何时)
who
(何人)
why
(何故)
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消息“六要素”
消息“五部分”
文体知识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nobel prize
消息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后面。
最重要事实
次要事实
最次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导语
主体
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文体知识
字词
1. 生词
颁(bān)发 挪(nuó)威 渗(shèn)透 卓(zhuó)有成就
仲(zhòng)裁 遗嘱(zhǔ) 巨额( é) 联盟(méng)
2. 组词
挪nuó 挪威 诺nuò 诺言
娜nuó 婀娜 偌ruò 偌大
仲zhòng 仲裁 裁cái 裁决
忡chōng 忧心忡忡 载zài 运载
奥ào 奥妙 chuàng 创作
粤yuè 粤语 chuāng 创伤
3.词义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 建立的功绩。
卓有成就:成就显著。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要素;划分消息的结构。
何时:1901年12月10日;
何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何人: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何事: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导语:第1段
主体:第2、3段
背景:第4段
再读课文,思考:
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
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诺贝尔的遗嘱。
特点: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再读课文,思考:
主体部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及地点。
再读课文,思考:
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能否调换他们的顺序?
不能,这五种奖项和导语部分诺贝尔的遗嘱相照应。
再读课文,思考:
末段交代消息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能有效防范“谁有钱谁就有权,谁有权谁就有理”的现象发生。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科技类奖项和文学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只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
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试借助课文旁批简要分析。
(第1段)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导语
(第2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第3段)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运作模式
主体
背景
(第4段)介绍奖金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第2段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有关情况?
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表现新闻事实的详实。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是这则消息的重点。
写作特色
1.事实准确、翔实。
消息中一一列举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并说明了该奖项的颁发机构、颁发时间和地点,非常准确、明了。
2.报道全面,结构严谨。
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样板。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既准确又权威。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及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其中,获奖者的情况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写完“谁获奖”,接下来,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自然要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消息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则消息报道全面,结构严谨。
你觉得读者对于一篇报道颁奖的消息,最想知道的信息是什么
获奖的是谁 他们获得了哪些奖项
课文将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第二段,然后介绍和此 次颁奖直接相关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最后介绍相关 背景,主体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这种消息结构叫 倒金字塔结构。
结构探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1段)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第2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第3段)明确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和运作模式
(第4段)介绍奖金来
源,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
权分离
思维导图
导语
主体
背 景
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
主旨归纳
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 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了颁奖机构、 时间及地点等内容,揭示了诺贝尔奖对于促进科技 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了 诺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伦琴
获奖人
伦琴-德国科学家
获奖原因
发现了X射线
杰出贡献
发现了X射线,为医疗影响技术的发展铺路。此外,他在电解质的磁效应、光电关系、物质弹性及毛细现象都做出了贡献。








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他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的实验工厂曾被炸为灰烬。当时,有5个人被炸死,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另外4个也是他的亲密助手。当诺贝尔的母亲得知次子惨死的噩耗以后,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此大受刺激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人们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诺贝尔,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
可是,在巨大的失败和痛苦面前,诺贝尔没有退缩。就在爆炸惨案发生几天后,人们就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船,船上并没有什么货物,而是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原来,大难不死的诺贝尔在被当地居民赶出来后,跑到这里来继续他的实验工作了。终于,诺贝尔经过反复实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明了雷管,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久,他又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课后小练
1.下列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渗透(shèn) 授奖(shòu) 钞票(chāo)
B.遗嘱(shǔ) 巨额(é) 粉碎(suì) 硬币(bì)
C.仲裁(cái) 挪威(nuó) 投资(zī) 利息(xī)
D.拨款(bō) 吞食(tūn) 安慰(wèi) 采纳(nà)
解析:B项有误,“遗嘱”的“嘱”应读作“zhǔ”。
B
课后小练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届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于1901年颁发。这是根据挪威人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一个奖项。
B.常见新闻作品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就是一则消息。
C.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D.《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最后一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
解析:诺贝尔是瑞典人,不是挪威人。
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