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郦道元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三
峡
四季
CONTENTS
目录
01
作者及作品简介
02
文言字词理解
03
课文分析
04
趣味探究
作者及作品介绍
壹
与郦道元同游千年奇峡
观看视频
这便是三峡壮景,请用词语概括其特点。
诗人眼中的三峡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
作者介绍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 地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旅行博主郦道元
用“旅行博主”比喻郦道元,他是北魏官员,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热爱自然,兼具“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双重身份。
《水经》 原书由 汉代学者桑钦所著,仅记载了137条河流,内容简略且存在疏漏。郦道元发现该书对河流的描述缺乏系统性,且未涉及河流以外的地理信息(如历史、人文等),遂决定为《水经》作注,以弥补其不足。
郦道元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校勘,将《水经》中的137条河流扩展至1252条,并新增湖泊、沼泽500余处,泉井近300处,伏流30余处,瀑布60多处。他纠正了 《汉书》 等典籍对 黄河 源头的错误记载,并首次提出“方志”概念,推动了中国地方文献的规范化发展。
旷世奇书《水经注》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文言字词
贰
读准字音
阙处( ) 襄陵( ) 绝 ( )
属引( ) 沿溯( ) 飞漱( )
御风( ) 猿鸣( ) 曦月( )
素湍( ) 长啸( ) 郦道元( )
林寒涧( )肃 重岩叠嶂( )
quē
xiānɡ
yǎn
zhǔ
sù
shù
yù
yuán
xī
tuān
xiào
lì
jiàn
zhànɡ
课文朗诵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通“缺”,空隙、缺口。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文言字词
文言字词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宣布,传播。
早上出发。
指示代词,指白帝城到江陵,“其间”可译为“这之间”。
即使
动词活用为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
驾
不像这样快。以,如,及。
文言字词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甚,很。
文言字词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刚放晴
下霜的早晨
肃杀,凄寒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古今异义词
至于夏水襄陵( )
或王命急宣( )
虽乘奔御风( )
良多趣味( )
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甚,很 今义:良好
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自
不以疾也( )
君有疾在腠理( )
疾
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连词,如果
形容词,快
名词,小病
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
绝 多生怪柏( )
哀转久绝( )
绝
属引凄异(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属
或
或王命急宣( )
或以钱币乞之( )
动词,断绝,不通
副词,极,非常
动词,消失
动词,连接
名词,类
副词,有时
代词,有的人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回清倒影( )
空谷传响( )
清荣峻茂( )
每至晴初霜旦( )
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形容词做名词,清波
名词做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名词做动词,下霜
形容词做名词,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课文分析
叁
【第一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篇点明描写对象——三峡,并以“七百里”勾勒其总体长度,从空间上展现其磅礴气势,为全文定下雄浑的基调。
总写三峡山势之奇
【第一段】
“略无阙处”中的“略”字如何理解?有何表达效果?
“略”是“完全、丝毫”的意思,用作副词。“略无阙处” 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一个“略”字,以绝对肯定的语气,极写群山连绵不绝的总体特征,语言精炼有力。
【第一段】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三峡的“山”?
正面描写: “重岩叠嶂”写其形(山峦重叠);“隐天蔽日”绘其态(高大陡峭,遮蔽天日)。
侧面烘托: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绝妙的侧面烘托。通过只有在正午、半夜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这一夸张的假设,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峡谷之深、之窄、之险,比直接写“山非常高”更具说服力和画面感。
【第一段】
从这段对山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比惊叹和赞美之情。笔力千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三峡雄伟气势的敬畏。
【第二段】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夏水怎样的特点?
“襄陵”(漫上山陵)写出了江水暴涨、水位极高的浩大水势;“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则写出了水势湍急、险恶汹涌的特点。仅用八字,便勾勒出夏季三峡的险峻水情。
绘写夏季江水之疾
【第二段】
作者为何要写“王命急宣”这个事例?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侧面细节描写和叙事插入。它让雄奇的景色充满了生活实感,解释了在“沿溯阻绝”的情况下为何还有船只冒险航行,使文章内容更真实、更丰富。
【第二段】
请赏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及其后续句子的妙处。
此处运用了:
①对比与夸张: “朝发”与“暮到”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用日行千二百里的极度夸张,极言船行之快。
②类比与衬托: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这是用更具冲击力的想象(奔马、疾风)来衬托和强调江流之迅疾,将抽象的速度感变得具体可感,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段】
本段的写景角度与上一段有何不同?
上一段写夏水之动,是动态美,充满力量与险峻;本段写春冬之景,是静动结合之美,侧重清幽与趣味。画面由急变缓,节奏由张变弛。
绘春冬景色之趣
【第三段】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句写景好在哪里?
①色彩鲜明: “素”(白色)与“绿”形成色彩对比,清新明丽。
②动静结合: “素湍”(雪白的急流)是动景;“绿潭”(碧绿的深潭)是静景;“回清”(回旋的清波)是动景;“倒影”(倒映的影子)是静景。八字之中,动静交错,画面极富层次感和灵动感。
【第三段】
如何理解“清荣峻茂”四个字?
这是一字一景的典范,概括力极强:
清:水清(对应“素湍绿潭”) 荣:树荣(对应“怪柏”)
峻: 山高(对应“绝巘”) 茂: 草盛(山中草木茂盛)
这四个字凝练地总结了春冬时节三峡万物生机勃勃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欣赏与喜悦之情。“良多趣味”则是作者直接的情感抒发。
【第四段】
本段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渲染秋天的气氛?
选取了霜、寒林、肃涧、高猿等意象。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寒冷、寂静、凄清的悲凉氛围。
渲染秋日气氛之凄
【第四段】
从听觉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猿鸣”的?
听觉描写层次丰富:
①“长啸”: 写其声调之高、之长。
②“属引凄异”: “属引”写其声连绵不断,悠远绵长;“凄异”写其音调凄厉异常。
③“空谷传响”: 写声音在空荡的山谷中回荡,产生共鸣,更显空旷辽远。
④“哀转久绝”: “哀”写其情感基调,“转”写其婉转曲折,“久绝”写其回声久久不息,最终消失。从响起到消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听觉感受过程。
【第四段】
结尾引用渔歌有何深意?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作用巨大:
①证实与渲染: 借当地渔民之口,证实了猿声之哀,极大地渲染和强化了秋季悲凉、肃杀的气氛。
②升华情感: 将文章从单纯的景物描写升华到对人生境遇的感慨。猿声之悲引得人“泪沾裳”,融入了行旅之人的孤寂、渔夫生活的艰辛等更为深沉复杂的人生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结构梳理
总写山: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夏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
春冬之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水:林寒涧肃,猿鸣哀转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三 峡
分写水
趣味探究
肆
趣味探究1
郦道元的描写如此生动,他仿佛在不同的观察点进行创作。
如果你是科考队的摄影师,为了拍出课文中的景色,你会选择在哪里架设相机?
拍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你会选择在______ 采用______ 的角度。
拍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你会选择在______ 采用______ 的角度。
趣味探究2
你认为以下描述是科学的真实,还是艺术的夸张?为什么?
质疑一: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真的完全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吗?
质疑二: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代船速真的比奔马和风还快吗?
正方:夸张
反方:真实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全文。
3、搜集一下三峡水电站的相关资料。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感
谢
观
看
四季